大班数学《四等分》优秀教案(精选3篇)

daniel 0 2024-01-21

大班数学四等分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借助四季花圃设计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将物体分成两份和四份。

2.探索各种图形四等分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通过种花的活动体验园丁的辛勤劳动,培养幼儿绿化意识。

二、活动准备

正方形花坛图片一张,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各种形状花坛卡片若干;剪刀;胶水

三、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话题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四季典型的花图片。

师:这里有一些是特定季节的花朵,你能说说它们是在哪个季节开花的吗?

2.在教师的示范下,幼儿在白纸上绘画这四种花,并剪下。

(二)实例操作,理解知识

1.出示正方形的花坛。

师:裴老师家的小院子里要建造一座小花坛,准备种上刚才的那四种花,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想一个办法,在这个花坛里种上四种花卉,并且让每种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样多呢?(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要把正方形的花坛分割成大小相同的4块,才能保证四季的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样大。

3.师:观察一下这个正方形的花坛,怎样才能把它平均分成大小相同的四块呢?你是怎么分的?还有没有其他小朋友有不一样的分法?

4.教师小结:用对折的方法,先把正方形二等分,然后再对折一下,就能得到四块形状、大小都一样的花坛了。

5.师:小朋友,我们来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用过对折的方法?(整理跳绳、折叠小手帕等)

(三)问题拓展,升华课堂

1.出示各种形状的纸(长方形、圆、椭圆)。带着幼儿再次认识一些这些图形。

2.师:花园里还有许多各种各样形状的花坛,都要种上四季花卉,请你们试着把花坛分成大小不一样的4块。

3.布置任务,幼儿从三种图形中任选一种自己喜欢形状的花坛进行等分活动。

4.完成任务,交流挑战成果:

(1)谁分的是长方形花坛?你是怎么分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2)圆形花坛怎么才能平均分成4块呢?你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3)椭圆形花坛的分法和哪种形状的分法是一样的?

5.幼儿将课堂开始时画的花粘贴在花坛上。

(四)延伸活动

1.想一想,三角形的花坛能分成4块同样大小的花坛吗?怎么分呢?

四、活动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经意地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大班数学《四等分》优秀教案汇总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大班数学四等分教案篇2

作业内容

活动目标

1.主动迁移二等分的经验进行四等分的学习和探究活动。

2.尝试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进行四等分,进一步感受等分方法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进行过二等分的活动,有二等分的经验。

物质准备:

●教具“有趣的四等分”图卡(见《教师教学资源包·班级材料》)。

●小组操作材料:较小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彩色纸片(每种图形人手2~3张),安全剪刀。

活动过程

一、根据已有经验将圆形进行二等分。

1.教师出示圆形蛋糕图卡,请幼儿进行二等分。

教师:这是一个大大的圆形蛋糕,假如要分给2个小朋友吃,每个人要得到一样多的蛋糕,应该怎么分呢?

2.幼儿交流想法,并请个别幼儿示范用对折的方式进行二等分。

二、将圆形进行四等分,初步学习四等分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将圆形蛋糕进行四等分的方法。

教师:我们来试一试,把这个蛋糕分给4个小朋友吃,应该怎么分才公平?

2.鼓励幼儿结合二等分的经验介绍四等分的方法。

教师: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四等分?(比如:可以对折、再对折,然后将纸展开,用剪刀沿折痕线剪出四份。)

教师:在四等分图形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比如:要将折痕折清楚,剪的时候要细心沿折痕剪,剪的时候不要反复修理……)

3.请幼儿每人取一张圆形纸片进行四等分。

4.引导幼儿用重叠等分后的图形的方法验证分好的四份是否大小相同。

教师:怎么知道我们剪出来的图形是否一样大?

三、迁移将圆形四等分的经验,尝试将其他图形四等分。

1.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图卡,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四等分的方法。

教师:怎样把这些形状的图形分成大小相同的四份呢?

2.幼儿选择一种形状的纸片,尝试进行四等分。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四等分方法。

四、分享将正方形和长方形四等分的方法,感受等分方法的多样性,丰富四等分的经验。

教师:你是怎么进行四等分的?

教师:谁有不同的四等分方法?

大班数学四等分教案篇3

一、说教材: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来自于生活。等分是生活中的一个数学活动,探索性强,操作性大,在平日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的活动中,幼儿已经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本次活动,适当选用幼儿熟悉的实物,如苹果、圆饼、细绳等,先启发幼儿通过操作,自己去探索发现,然后反复比较,充分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让幼儿自主探索对不同形状物体和实物进行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实现认知的平衡,获得发展。

二、说活动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班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探索物体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并理解其意义。

2、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为幼儿准备了:

熊妈妈图片,熊宝宝图片两个,狐狸图片,水果刀一把,苹果、饼干、果盘、毛线段、各种图形(心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预设为:掌握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设为: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原来的图形大于等分出来的任何一部分,等分出来的部分小于原图形。

2、等分后的每一部分一样大。

3、等分的次数越多部分越小。

五、说教学方法

1、主要运用故事引入法和引导启发式教学。利用《笨笨熊》的故事引入课题,并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并启发他们向教学目标思维。

2、幼儿主要运用尝试操作法、比较观察法、探究认知法。

利用尝试操作法引导幼儿理解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意义。

利用比较观察法突破难点,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利用探究认知法掌握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讲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图片。(故事内容略)

讲完故事设计问题:假如请你帮忙,你怎样分大黑和小黑才高兴呢?

2、指名让4-5名幼儿进行操作,并把操作结果放置于果盘中,然后教师小结并指导,可能出现的现象:有的幼儿分的一样大,有的幼儿分的不一样大。

3、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选出上述幼儿二等分的作品为范例,引导幼儿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二等分就是分成两块,两块一样大。

教师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小的两部分就叫二等分。

4、教师示范分苹果,巩固幼儿对二等分意义的理解,引导幼儿比较观察,突破难点,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设计问题并小结。

活动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经意地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 下一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方面不足(精选3篇)
    上一篇:采访亲戚后的心得体会总结,采访亲戚后的心得体会总结范文(整理5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