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范文大全(精选6篇)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范文大全篇1
作为中国电影业的巨匠,陈凯歌执导的《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震撼人心的电影。这部电影是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而制作的,它通过深入细致的描绘,向观众展示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以及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电影中展现的场景和画面极为逼真,演员们的表演也非常出色。每一个镜头都能够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力。电影中所传递的情感和信息也非常深刻,它让观众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险阻和中国人民的苦难。
电影中的主题是爱国主义,这种精神贯穿于整个电影中。它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志愿军战士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祖国,他们为了保卫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不惜舍命奋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
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极为重要,它们都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当时的历史。电影中所呈现的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也是非常感人的。他们在战场上不畏强敌,视死如归,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英雄的气息。
《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它通过深入细致的描绘,向观众展示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以及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向历史致敬的电影。它教育了我们,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险阻和中国人民的苦难,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范文大全篇2
10月4日去影院看了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雄兵出击》,全程沉浸式观影,热泪盈眶。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建国初期我们参加了抗美援朝,而且胜利了。可很多人并不清楚地知道我们为何而战,为何有那么多烈士长眠于异国他乡。《志愿军:雄兵出击》给出了完整的交代。
这是一段值得反复书写、永远铭记的历史。1950年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要不要抗美援朝?这是一次艰难的决策。“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世代长久的安稳,最终毛主席等老一辈共产党人还是决定要开展这场“举国之战”,而且这场战役只能赢不能输,正如周总理所说,“因为只有打赢,中国人才能生存下去”。
敌强我弱,这仗到底怎么打?我们只有步枪、刺刀和手榴弹,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战争的悲壮程度突破想象。首战两水洞、奔袭三所里、血战松骨峰,抗美援朝战争中这几场关键战斗,都是影片中的呈现重点。
这些志愿军大多是二十岁甚至十几岁的年轻人,他们会不会有胆怯?我想会的!让人感动的是,深知前方危险,亲眼看到无数战友倒在血泊中,当挺起枪走上战场的那一刻,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早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由于军备悬殊,可以说每一次胜利都是用血肉之躯堆出来的。松骨峰阻击战的惨烈更是不忍心看,全体官兵浴血奋战连续击退美军的五次进攻,最后,全连仅剩7人,却牢牢守住了阵地。这场战役,就是被作家魏巍写入了著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我们很多人曾经学过的课文。
38军军长梁兴初在首战中因为行动缓慢贻误战机,被彭德怀总司令问责,他的一句话却让我直接泪崩“我听说熙川有一个美军团,我想准备再准备,准备结实了我再打。我想尽量减少伤亡,我们牺牲的人太多了,太多了,战士们仗都已经打到看见新中国了,看见好日子了”。作为军长,他并不贪生怕死,只是想让那些刚从枪林弹雨闯出来的兄弟,都能再次活着回去。
看电影时,我多希望这一片片的遗骨残骸都只是夸张化了的故事,但它不是!它是一幕幕真实的历史!这些被我们称为英雄的人,本是一个个凡人,但他们用自己的鲜血铸就了我们的未来与希望。正如彭德怀总司令说的“这个代价如果我们不付,就得儿子付,孙子付,我们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
根据2000年《解放军报》公布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伤亡人数,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有240万,其中阵亡183,108人,负伤383,218人,失踪25,621人,被俘21,400人。离家时还是少年,回来时已是报国的英勇之躯。他们,永远留在了那片陌生的土地上。
中韩两国领导人在2013年达成共识,韩方自2014年起每年向中方移交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截至2022年,中韩双方已连续9年共同实施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中方已将913位烈士遗骸接回祖国。
有人问:为什么战士们比我们想象的更伟大?最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我们站在历史后人的视角看先辈,清晰地知道,哪场战争会取得胜利,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而他们在牺牲之时并不能预知未来,也不知道我们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在牺牲之时,他们所能依赖的只有满怀的信念。”
对于这样一个恢宏的历史题材电影,陈凯歌导演也是充分用心的。据悉《志愿军:英雄突击》前后整整筹备了4年,拍摄共399天。阵容强大,共邀请了59个知名演员参演,陈导透漏,开拍前专门邀请了退伍的军事教官,对演员特别是年轻演员做了长时间训练。
电影叙事以多维立体展开,朝鲜战场上,即使军备实力对比悬殊,我军却用壮烈牺牲换回节节胜利;外交舞台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度亮相联合国,中国新声赢得国际敬畏。新中国,寸土不让扬国威;新青年,意气风发保家国。
陈凯歌曾表示,“我希望这部电影所承载的意义,能使年轻人对那个时代有所认知,也可以让年轻人们理解、追思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志愿军战士们所作出的贡献”。
个人认为,陈导做到了!最终呈现给大家的内容是成功的,场面宏大,脉络清晰,完整还原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真实呈现了中华儿女英雄群像。特别在祖国74周年之际上映,这部电影承载的意义重大。
走出影院,旁边的有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一直反复问他的妈妈,“妈妈,为什么会有坏人啊?”是啊,在孩子单纯的世界里他也知道,以强国自居欺凌弱小,是坏人,越过国境线屠杀平民百姓,是坏人。相信他慢慢地还会明白,坏人不只是电影里才有,不只是以前才有。非法驻扎他国强势掠夺资源,干涉他国内政破坏安全稳定,拉帮结派耍流氓打群架,针对别国技术实施围堵封杀…坏人一直都在。
唯一不同的是,当你足够强大了,坏人不敢再轻易来欺负你。曾经,先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今日的和平盛世,当下,仍有无数人在用尽全力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谨以此文对那段历史、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对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致敬!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范文大全篇3
今天下午本是陪女儿去看少儿电影《汪汪队》,却未曾想,自己看了一场喜欢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在杭州电大的图书馆里面借了一本《最寒冷的冬天》,是一本美国人写的有关朝鲜战争的书籍,令我非常震撼。估计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对这段历史开始感兴趣,之后,我先后阅读了日本人写的、韩国人写的、台湾人写的、俄国人写的,加上中国人写的有关朝鲜战争的书籍,前些年我看了金一南写的书,据不完全统计应该不少于7种不同角度或版本的书,应该比较全面了,不过大都走马观花般看完,很多记忆已经模糊或者混淆了,最近几年,有关抗美援朝的历史又开始流行和热门起来,特别是几部电影大片的上映,更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还记得,在2014年,学校图书馆的冯康新邀请我作读书节的荐书嘉宾,当时我就推荐了一本朝鲜战争的书籍,不过彼时网络上还有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异声,认为战争不值得,牺牲太大等等。
电影的时长有限,对于整场战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整呈现出来,所以,今天我看的《志愿军:雄兵出击》电影,虽然时长有两个半小时,但也仅仅描述了志愿军入朝的第一、二次战役,艰苦卓绝,巨大牺牲换来的入朝首战胜利。毛岸英的牺牲、38军从鼠军变成了万岁军、10月25日获得首战完全胜利(遂确定为胜利日)、在联合国第二战场上的交锋等历史史实都有详实的叙述,战争是残酷的,因为总要有牺牲。松骨峰阻击战,看到战士的牺牲画面,因为太残酷,不忍直视,看得热泪盈眶。一个百废待兴的农业国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间的较量,无论是经济实力、武器装备、制空权,实力悬殊,还没开打,世界上绝大多数(甚至包括苏联)都认为打不赢。经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洗礼和磨练出来的钢铁意志和强大精神力量,成为了打赢朝鲜战争的必胜法宝。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中学时候的课文,当年没有读出里面的感人故事,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对那段历史不了解,所以也就不懂事,如今看到文章的叙述,会忍不住落泪。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换来了难得的几十年相对和平的建设年代,也让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对我们建立起应有的尊敬,让中国人民真正的站立起来了。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范文大全篇4
整部电影依然用的是宏观描述,具体部分场景,战争场面和画面也越来越震撼、真实,清晰度也非常好。电影拍的是一二次战役两水洞,三所里,松骨峰这几场战争,根据介绍,后续还有两部,这只是第一部,电影结尾时也确实为后续留有铺垫。
我关注的一些剧情描述:
1、战争的起始
以我国刚成立一周年为开局,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然后美国介入,从仁川登陆,并且悍然轰炸我国东北,大有将战争扩大的趋势,而且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是个时刻的威胁,考虑到国家安全的因素,国家领导人:毛主席(唐国强饰演)决策让彭德怀任志愿军司令员准备抗美援朝。
2、战争进程
以辛柏青饰演的李默尹为全片线索视觉,贯穿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战争全集,第一次战役开始:38军的贻误战机导致被彭老总点名批评骂他是鼠将,第二次战役火线拿下德川,奇袭三所里龙源里,血战松骨峰,让老总亲手给第38军写下了“万岁军”的嘉奖。
电影里的所有战斗场面调度非常紧凑,真实度非常好,各种枪械、炮弹所呈现的效果也是非常壮观和真实的,试听效果非常棒。
3、电影的动态地图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种,但是这种动态箭头地图在战争电影里的表述我感觉非常好,对一些在战争片中的所谓地理位置,观众的理解力起到非常好的帮助,这种效果更为直观清楚的让观众了解军队在地理位置上、地图上、以及和现实中的发展。
4、新中国外交
这个网上已经有非常多的介绍了,张颂文这一次又是教科书级别的表演,又是给年轻演员们好好上了一课,把配角演成了主角的感觉,他喊出了历经苦难而取得民族解放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复兴、捍卫人类和平的时代强音,这段经历也成为中国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5、志愿军司令部高级参谋李默尹(辛柏青饰)
他贯穿全剧,几乎见证了第一部的每一场战役(战斗),这个李参谋年龄应该比较大,认识主席、彭总,而且也亲自经历过战斗,文在中央参谋工作,武能自己带兵踏入战场,还能亲自战斗,他女儿李晓(张子枫饰)随外交团队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儿子李想(朱一龙饰)也踏上战场,可能后续还会有更多篇幅介绍他们家的内容。
总结:
总之我们的电影也好、现实也好,还是真的战争场面也好,依然是大局展现,不像美国电影动不动就是个人英雄主义,一个人可以改变一场战争,甚至一个人可以拯救一个军队、一个国家、甚至拯救地球;而我们的电影则不突出个人英雄主义,都是个人服从集体,为了所有人的利益,随时牺牲个人,但同时也是有无数个英雄辈出,这场战争让我们中国人站稳了脚跟,也致敬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指战员们,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当然了也期待下一部志愿军的上映。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范文大全篇5
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法忘记抗美援朝这段历史,这场战争不仅是中国军队的胜利,也是世界和平的胜利。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在今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上映,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段历史的重要性。
电影中展示了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艰辛历程,英勇的战士们在敌人的炮火中奋勇前进,他们用血肉之躯捍卫着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电影中的战斗场面非常震撼,让人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在电影中,导演还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团结和纪律,每个士兵都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使命,他们不畏艰险,前赴后继,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这让我深深地感到,只有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电影中还展示了志愿军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斗中。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我们需要为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电影的结尾,导演用画面展示了志愿军胜利归来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和自豪。这场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70年,但是它对于我们的意义依然重大,它让我们明白了国家的强盛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军队的伟大。我相信,这部电影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会让更多的人热爱自己的祖国。
以上就是《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范文大全相关内容介绍,每一篇文章都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范文大全篇6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由著名导演韦廉执导,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宋春丽、李幼斌、侯梦莎等众多实力派演员联袂主演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该片于2020年10月2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以下是对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入剖析:
一、还原历史,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志愿军雄兵出击》以志愿军官兵的视角,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动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历程,弘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种精神包括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等,它激励着中国人民在困难和强敌面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这部电影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场战争的背景、经过和胜利的原因,感受到志愿军的英勇和伟大。
二、展现人民军队的英勇形象和军民鱼水情
电影中的志愿军官兵,展现了人民军队的英勇形象和军民鱼水情。他们面对着敌人的强大火力和武器装备,始终坚定信念、不畏艰难,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捍卫着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同时,电影也反映了当时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支援前线的场景,展现了军民之间的深厚感情和鱼水之情。这种感情和情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够战胜一切敌人的重要力量源泉。
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志愿军雄兵出击》通过讲述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和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这种凝聚力和自豪感,源自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源自于中国人民在近代以来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这部电影让观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团结一心、不畏强敌,才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对当代青年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志愿军雄兵出击》对于当代青年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教育意义。当代青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这部电影告诉青年一代要珍惜和平、追求和平的同时,也启示青年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勇于担当,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此外,这部电影也告诫青年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被西方某些国家的“和平演变”所迷惑,珍惜祖国发展的大好时机。
五、艺术价值与娱乐性
作为一部战争片,《志愿军雄兵出击》在制作上采用了大量的特效技术和先进摄影设备,为观众带来了极具震撼力的视觉盛宴。同时,该片在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方面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电影通过紧张刺激的情节推动故事发展,通过刻画真实鲜活的志愿军官兵形象,让观众更加容易产生共鸣。此外,该片还结合了幽默元素,使得整部电影张弛有度,既有紧张刺激的战斗场面,也有轻松愉快的幽默插曲。这种艺术处理方式使得电影更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
综上所述,《志愿军雄兵出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它再现了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和抗美援朝精神,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同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并对当代青年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教育意义;此外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娱乐性。这部电影对于观众来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洗礼,也是一次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