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二期末试卷题,语文初二下册期末试卷人教版(整理3篇 )
精选语文初二期末试卷题汇总篇1
一,制定的依据:
1,教学背景分析:语文是中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基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教学的认识更为深入,"大语文"的观念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而二期课改对语文教学的阐述也说明,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为主要任务.而语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质不仅反映人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而且从本质上看,还反映了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新基"理论中对塑造未来新人的描述(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指个体独特性与社会规范性的有机统一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须的自我教育其内容包括德,智,体,知,情,意,行等多方面,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中,更可以看出语文教育在此方面的大有可为.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除了包括"精读","速读","视听","课外阅读指导"等,还新增加了两个质疑单元.每个单元又分为阅读和表达两大块.
根据对二期课改精神的学习和对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我们初步拟定了本学期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3,所教班(年)级学生现状及对策: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特点和目前本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结合我校"学有所长,优有特色"的办学方针,我们的语文教学最初以"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培养习惯,搭建舞台"为口号和行动原则,加强了日常教学和学科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中预到现在初一两年来,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下面根据初一期终考试成绩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从以上数据看出,两个班级语文水平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127班的差距主要是历史原因,所以现在127班同学在学习兴趣,习惯,态度语文基础等方面都与同级其他班级存在明显的差距.虽然和127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等比较,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具体教学中还是感到和130班的差异,所以虽然以采取种.种措施,但提高幅度不大,因此,本学期在保持130班总体较好的势头之下,还要大力抓一班的教学,力求进步.
127.130班虽然平均水平有所差异,但存在的问题是相似的,这些问题也不容乐观:目前本(年)班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我们这样普通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因此,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二期课改的学习与研究,在把握好教学的大方向的前提下,对教与学作出相应的调整,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3).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14).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15).要求写一篇小论文
1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7).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8).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二,本计划应达到的目标:
以下是上学期期末大考的分析:
1,通过分析我发现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稳定优良率,提高合格率,班中有以下学生是有潜力可挖,应该能及格的:朱华,孙磊
2,按照年级组分层教学,集中抓a层的要求,本学期我努力工作,力争将60%a层(约16人)同学的成绩保持80分以上,并能让尖子生有的进步.基本保证了优良率稳定在25%以上.
3,根据教研组的要求,本学期我班参加区的统考或联考要力争进入十四所学校的中三分之一的行列.优良率要力争超过区平均.
三,具体实施计划:
根据教研所统一安排,第一周---期中考试完成第一,二,和第七单元的课文教学,表达完成一,二,四单元的;期中考试---期末完成剩余单元课文及表达的教学,具体计划如下:周次课时预期目标内容
第一周---第二周
10课时
第一单元
精读(七)
综合训练
[单元教学要求]
一、能综合运用辩词析句、析段明篇的方法,一步提高理解课文的能力。
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的含义与作用;从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理解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分析重要段落,领会其对表达课文中心意思的作用。
说明
1,本单元是继八年级六个精读单元学习基础上的综合性训练单元。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回顾前六个单元的教学要求,然后能结合课文的表达重点和体裁特点综合动用辨词析句、析段的篇的方法理解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水平。
2.学法指导
着重指导学生从词、句、段,篇各个方面进行研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知识能力
本单元六篇课文的前四篇,形式各不相同,但内容上是有密切联系的,即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不同时代革命者的高尚情操,所以应培养学生反复推敲关键词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了解重点段落对表达全篇中心思想的作用的能力。1.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
1、在进行归纳段意的训练过程中,2、领会关键句子在段中的作用,3、理解段与段的关系,4、解最后一段对表达中心的特殊作用。5、理解一些更重要词句对表达中心的特殊作用。
2.母亲
教学目标
6、在自读过程中,7、提高学生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分层划段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中,8、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9、注意抒情、议论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目标
10、指11、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12、朗读,13、把握节奏、重音和语调,14、深入理解五首诗的丰富含义。
15、领会并学习革命烈士献身革命、满怀豪情、坚贞不16、屈、视死如归的高贵品格和革命精神。
4.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标
17、指18、导学生在理清故事脉络的基础上,19、阅读重点语段,20、圈画课文中有关“幸福”的语句,21、理解它们的含义和作用,22、体会这些重要句段与表达中心的关系。23、引导学生体会这则童话故事中蕴含的人生道理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24、对学生进行人生教育。
5.再塑生命
教学目标
25、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26、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用,27、尤其是比喻、排比等句子的气势和感情;分析理解三段内容的互相关系,28、重点把握第三段内容。29、理解作者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6.雪
教学目标
30、借助注释,31、了解课文大意,32、归纳中心思想的重要作用。33、圈画有关语句,34、理解这些句子在课文中的重要作用。
@表达——记叙中的说明
教学目标
1、懂得说明在记叙中的作用。2、把握记叙中说明的要求。学习在记叙中的作一些适当的说明
第三周----第四周
10课时第二单元
速读(三)
综合训练
关于本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是速度单元中第三次涉及速度教学的内容。因此,须复习一下有关速读的基础知识,包括什么是速读、为什么速读和怎样学习速读。然后在重温《速读(一)集中注意,整体认知》和《速读(二)控制视线,加快速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本单元《速读(三)综合训练》的教学。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复2、习和巩固速读训练中有关阅读速读、阅读理解率和阅读效率的记录和计算的方法。
3、综合运用各种速读方法,4、进一步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本单元课文时,先速读,然后完成有关训练题;接着再精读,以验证速度效果;并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7.雷电颂
教学目标
1、多次速读全文,2、迅速抓住段落的内容理解全文的主要意思。3、在速读基础上精读,4、从分析人物性格着手,5、学习归纳课文的中心意思。
8.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2、迅速抓住各段的主要内容,3、并进行归纳各段大意。浏览课文时复4、习计时速读法。5、学习居里夫人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毕生贡献的崇6、高品质。
9.海燕
教学目标
1、继续复2、习和巩固计时速读法的要领和计算方法,3、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4、通过多次速读课文,5、抓住段落大意,6、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在精读中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
10.组歌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全文,2、并计时和计算阅读速度,3、争取在速读后迅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由速读到精读,5、深入领会各部分的要点,6、并改写课文成则说明性、资料性的短文。
11.敬畏自然
教学目标
1、多次速读课文,2、迅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3、并计算阅读速度。4、理解鲁达不5、畏强暴、伸张正义的斗争精神。6、初步了解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
@表达——怎样说明事物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2、有合理的顺序,3、要讲究方法。4、通过观察和比较,5、逐步学会说明事物。
第七周---第九周
15课时第三单元
质疑(一)词与句
关于单元教学要求
质疑,按《辞海》解释,就是提出疑难的问题。质疑,在本册教材中就是指质疑性阅读或阅读中的质疑。
为什么在整册课本中要设置两个质疑单元?质疑性阅读有什么作用?
清代着名学者焦循说:学贵善思,吾生平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义”八个字。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张之在《读书的艺术》一书中指出:在读书中运用和锻炼思考能力,要从问题开始。他又说:引起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读书最好运用发现法,即用发现的眼光去读,这时你的思考力就会积极活动起来。
设置质疑性阅读,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深入钻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效益。
本单元是质疑(一)词和句,也就是要求先从词语及句子的角度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通过思考解答,更正确、深刻、全面的理解课文。
本单元的具体教学要求是:
1、懂得“质疑”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2、了解掌握质疑的读书方法对于拓展思维、培养良好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3、能对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及句子提出有思考价值的、有助于深入钻研课文的问题,并且在思考分析之后解释疑问疑问。4、在熟悉课文,5、进行质疑、答疑的过程中,6、进一步复7、习、巩固、提高朗读和默读能力,8、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圈划、摘录、批注等读书方法。9、在学习质疑方法的同时,接受课文所渗透的思想教育内容,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增长有关知识。12.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词句的质疑,2、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句子的表达作用。]3、仿照课文前半部分的质疑,4、对课文后半部分从词句入手,5、提出有思考意义的问题,6、深入理解课文。
7、体会作者以喻物人抒发的情怀,8、学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3.旅鼠之谜
教学目标
1、继续训练学生对词、句质疑的能力2、通过质疑和朗读,3、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优美、壮丽的意境。
14.大雁归来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结构的基础上,2、对课文的词句进行质疑。加强对课文中心意思的了解。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15.喂——出来
教学目标
1、参照阅读中的问题,2、对课文词句进行质疑,3、以进一步掌握质疑的阅读方法。4、分析主人公诺尼的形象,5、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6.云南的歌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词句的含义。
2、通过朗读,3、品味文中描写景物的短句。
4、以对词句的质疑,5、体会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17.端午的鸭蛋
教学目标
1、参照注释,2、借助词典,3、阅读全文。
4、通过朗读,5、品味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
6、以对词句的质疑,7、体会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表达——记叙中的抒情
教学目标
懂得记叙中抒情的作用,初步掌握记叙中抒情的方法。
18:吆喝1、通过对词句的质疑,2、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句子的表达作用。19:春酒1、多次速读课文,2、迅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3、并计算阅读速度。
第
第第十周---第十二周1
115课时第五单元
质疑(二)
段与篇
本单元是在第三单元词句质疑基础上,培养和训练学生对段落和篇章进行质疑的能力,逐步养成质疑习惯,提高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在熟悉课文段落结构的安排之后,启发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方面质疑。对两篇小说,还要侧重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提出质疑。通过反复的质疑,提高阅读能力。
20.俗世奇人教学目标
1、在第三单元学习“词和句”质疑方法的基础上,2、初步学习段篇质疑的方法。3、了解旧中国人民遭受苦难和人际关系的严重隔亥。4、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效果。5、学习并体会课文如何准确运用生动、形象的动词和形容词。
21.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段篇质疑的方法。2、学习理解小说选材上的特色,3理解人物性格。
22.五柳先生传
1、继续学习段篇质疑的方法。
2、了解死海的特征和成因。
3、学习作者生动有趣说明事物的写作特色。
23.马说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段篇质疑的能力。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3、引导学生体会说明的条理性,4、以及分类别、下定义两种主要说明方法和设问修辞格的运用。
24.送东阳马生序教学目标
1、继续训练学生段篇质疑能力,2、促使学生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3、借助注释,4、读懂全文。5、学习体会作者说明的条理性,6即按空间顺序清晰说明。7、用国质疑,8、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说明特色,9、体会雕刻家艺术构思的巧妙。
25.诗词曲五首教学目标
1、继续训练学生段篇质疑能力。2、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描述的口技特色(条理清晰,3、首尾呼应和侧重烘托)4、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语。
@表达——合理的联想
教学目标1、理解联想的作用。学习在记叙时展开联想。
第十四—第十1
110课时第六单元
文言阅读指导
26:小石潭记1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词句的含义。2、通过朗读,3、品味文中描写景物的短句。27:岳阳楼记1、继续训练学生段篇质疑能力,2、促使学生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3、借助注释读懂全文。28:醉翁亭记1、学习体会作者说明的条理性,2、按空间顺序清晰说明。
29:满井游记1、促使学生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2、借助注释读懂全文。
30:诗五首1、多次速读课文,2、迅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3、背诵这五首诗
精选语文初二期末试卷题汇总篇2
不经意间,我们成了少年。就如9点钟的太阳,活力十足,锋芒毕露;就如自由飞翔在天空的小鸟,勇敢面对挑战。年少无知已然过去,等着我们的是承担,是付出,是拼搏!
那是步入初中生活的第一回月考,当老师把英语卷子发下来时,我瞬间就被怔住了,一个又红又大的分数映入了我的眼帘,48!我那不争气的泪水也从眼眶中爬了出来。一滴一滴的落在了那象征着失败的卷子上。我的心也犹如出了再严重的车祸一样,碎的一发不可收拾。
一个个的问号从我的脑顶冒出,为什么会失败?我怎么成这样了?我这可是我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此时,我又想到了妈妈会不会在家等着我,等我回家好好“修理”我一顿呢?妈妈打完,爸爸会不会也冒出来,也来打我呢?最后会不会是男女混合双打呢?
“铃铃……”放学了,我背上沉重的书包,带上比书包还要沉得心情,踏上回家的路途。到家后,我把卷子颤颤巍巍的交给妈妈,妈妈竟然一反常态,没打我,爸爸也没有出现。正当我没心没肺的庆幸时,妈妈开口了。她说:“闺女啊,你也大了,也应该懂事了,我也不好意思打你了,你自己也得努力啊。”
是啊,这段时间我太松散了,原本爱回答问题,可现在呢!我却坐在一旁发愣,等着别人的答案。有时发呆被老师叫起来,都不知道在讲什么。回家别提自己买的练习册了,就连老师留的作业有时都会大打折扣,对妈妈瞒天过海。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要学会承担。承担起父母对自己期望的责任,承担起老师报以自己目标的责任,承担起自己对自己实现理想的责任。畏惧承担的人只会让自己懦弱无能,干不成大事。
老师也说过,如果坚持不一定有收获,但是如果不坚持就一定没有收获。世界是公平的,只介于付出与索取之间。重视一味索取的人只会让自己更加贫庸。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但正因为一次次的失败才会让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勇敢面对挫折、不惧失败、淡然面对成功。
我们需要承担;我们需要坚强;我们需要付出。快乐才会环绕在你身边。
初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作文2家,是人灵魂的港湾,回家,便是人灵魂的归宿。
奶奶在我小时候带我长大,当我5、6岁的时候,就回老家去了。当时的她,多么年轻,虽已年老,却仿佛还正处于中年,头上虽有着些许白发,却远不及她的黑发。
当我得知奶奶要回老家的时候,我是多么不舍,舍不得奶奶她那给予别人温暖的怀抱,她那慈祥的微笑以及那长着老茧却总握着我的小手的那两只手……我是多么的不舍,当我问及她为什么离我而去,回到老家时,她总微笑着说道:“这边虽然过的好,你们也在我的身边,但是我还是留念着我生长的小村子。坤儿,你也长大了,到时候上了小学也别闹,听话,要认真学习,考个好大学……”我知道挽留不知奶奶,但年幼的我又哭又闹,扯着奶奶的衣服,企图打动她,让她留在这里,别回老家。她犹豫了,但最终还是离我而去,回到了她天天怀念,养育她的地方。我当时明白了“珍惜”是多么的重要。
她回到了她那个小村庄,跟爷爷一起。8岁那年国庆,我又回了老家,看到了两个老人。二老明显比以前身体状况差了些许,脸上的皱纹一下子多了好多,头发上布满了银丝,看东西也模糊了,可他们似乎仍然很开心。奶奶看到我,仍像从前一样,用她那应为干农活而更加粗糙的手,来摸我的头。
当我们问及她缺钱么,她总说:“活的好的哼,你们不用给我钱。”但她那历尽沧桑的脸上告诉了我们她在撒谎,我们没有急于拆穿她,而是当做没发现一样。
去年冬天,我与堂哥一起回到了牢记,奶奶问我们成绩,我们都说到:“好的不得了,您老就放心吧!”她在火炉向我们诉说着她的经历,谈着谈着她又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你们两个要努力啊!”
当我们了解到奶奶和爷爷在老家很孤独,孩子、孙子们没有陪她时,我们两兄弟放下了手头上的东西,和他聊起了天,她那忧愁的脸上又增添了些许笑容,从她那掩饰不住的表情看出,她很开心。
奶奶,小时候你陪我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你回了老家,我要反过来温暖你的身心。
奶奶,我回家了,回老家陪你了,你也回家了。我们两个都回家了。你希望的是终于实现了,你这么多年来终于回到了那个你梦寐以求的家了。
初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作文3我现在与爸爸的关系一直很好,这其中的原因我一直未曾忘记——他那熟睡的脸庞。
那年星期五放学,我回到家,书包随手一甩,就坐在电脑前开始玩电脑了。不知不觉到了10点,妈妈开始不停的催我睡觉。我正玩的兴奋,听着妈妈的唠叨,不耐烦的与妈妈顶着嘴,借此拖延时间,结果妈妈的火越来越大,说我这不好那不好,不知怎么的,我开始玩电脑的兴趣消失的无影无踪,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不,不,就不。”我冲着妈妈吼着,“我做作业可以吧”这时爸爸从他的卧室走出来:“干什么,吵什么架啊。”他看着妈妈:“睡觉去,这没你的事。”可妈妈仍骂着,他走过去,在妈妈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妈妈看了我一眼,说了几句就真去睡觉了。
我也走进书房做着我的作业,爸爸也跟了进来,我做了半天一个题也没做出来。而爸爸就在旁边默默的看着我。这时我也没什么火气了,就轻声对爸爸说:“爸,你先去睡觉吧,等会我也睡的。”不料爸爸却微笑着说:“没事,你睡了我再睡。”
当时我不知为什么,我就一直埋头在做作业,爸爸搬了一个小椅子在我身边看着。当我再次抬起头时,爸爸已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我轻轻的出去看时间,竟然已经凌晨了。我又轻轻的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趴在爸爸的对面,看着爸爸。
我第一次如此仔细的看我爸爸的脸。
他的脸上已有了岁月的皱纹,白色的头发布满了他的鬓角,他安详的趴在那里。
当时一股心酸涌上心头。爸爸日夜劳累,挣钱养家,我却天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真是对不起他呀。
“咳咳”爸爸的咳嗽声将我惊醒,我马上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爸爸披上,这时爸爸的眼睛皮动了一下,随后睁开了他睡惺惺的眼睛,一看到我立即坐了起来,把我披在他身上的外套又披在我的身上,“怎么还没睡,快去睡觉,以后不准这样了。”我轻声应了一下,当时眼泪已在眼眶里打转。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多,而他熟睡的脸庞却永远留在我心里,自此以后,我一直很听爸爸的话,从不顶撞他,也开始好好学习了。每当我生气时就会想起他的脸庞,无论生多大的气都会平息下来。
初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作文4有一种东西,它有千百般的形容词所形容不尽的;它有过诗歌的赞颂;它有过名曲的契合。与其比作是心灵的避风港,我更希望它是阴霾下的阳光,我心中的那一缕阳光的名字就叫友情。
阳光让我倍感温暖,也许就只是那一瞬,就足矣感受。
十二月的寒风冻得让人连说话的劲都没有,阵阵打在我的身上,有点儿刺骨的痛,本应该回家的我,却并没有这一点儿想法。
在这之前与妈妈的争吵中一气之下摔碎了父亲珍藏已久的宝贝,这对于妈妈而言更是火上浇油,便一气之下直呼我出去,并誓言只要我再踏进家门半步,就
有我的好看。
性格倔强的我当然更“不甘势弱”,一丝留恋的回眸也没有,便离开了那个心爱的家。
走在马路上,我很难受,说不出的难受,既不想回去受那份委屈,也不愿意受这寒风的苦,看到暮色下的灯晖,行人的脚步似乎也跟着加快了许多,我知道他们想赶急着回家。
我来到了家附近的那条江边,望着水波层层叠叠,心里是说不出的千百般难受。
但,这时,朋友的电话响了。本想不接的我却决定应呼几句就打发走朋友,按下接听键,似乎把手机里的声音隔江万里也会听得很清晰。因为我听到了朋友因为我的事情而担心万千,那声音拉得很长很响。
“你去哪儿了?打电话到你家你妈妈说你出去了,可现在都快十一点了,你怎还不回去?”
我一时语塞,又照顾到自己的心情,便只“嗯”了一声,可朋友却更加激动地骂我道:“你真的很傻,你妈妈的心情现在应该多难受!”
不知如何,朋友的责骂声让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怎么?哭了吗?快点回家吧!传说夜晚河鬼专吃哭泣的小男孩!”听到这句话,我忍不住会心一笑。“还当我是三岁小孩一样好哄吗?”我应声答道。可突然觉得心中那难受的窗口透过了一缕阳光。
最后我回家了,事情也平息了下来,待我追忆是什么力量促使我越过心中那道墙时,我发现是朋友那“温暖”的话语,噢,不,确切来说是友情。原来世上可以给予我们温暖的不仅有阳光,还有友情,友情就像阳光般的一把利剑,划破阴沉黑夜的长空。它射进了你心灵的那一扇天窗;它会伴你乘风破浪,它会无私地给予你力量。
精选语文初二期末试卷题汇总篇3
教材分析
新编语文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一方面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中,这样,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又便于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口语能力,而且“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与本单元的阅读都在内容上三是互相勾连的,它是本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设计的'活动主题都是与学生和生活全方位的结合起来,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发展自我个性,展示自我文采。这些训练,要求学生调查访问,获得资料,研究问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加强学生间的团结有一定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写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锻炼写作的基础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基本写作要求。
2.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东西,作文要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重点训练记叙文的写作,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些文体的基本特征。
具体措施
1、命题上教师应尽量想法设法引导学生从自身实践活动中寻找作文素材,通过讨论,交谈,提炼出既具表现力又能引发真情实感的题目来。
2、写作内容上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加强生生间的交流体验,并通过最擅长的语言表达方式切磋砥砺,闪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感悟到写作的真谛,促使学生写作“我口说我心”,让学生将作文当作倾吐心声的载体。
3、写作过程中,应该创设一个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不要求学生作文字数一定要达到多少,允许能力稍差的学生晚交,这样做目的无非是希望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能轻松的完成作文。
4、作文修改上可让学生反复阅读自己的初稿,在原作的基础上对文字加以修改润色,删除那些与文章情感、主旨等不大符合的枝蔓,并在必要的地方添加一些照应、过度的语句或关联词,使文章的语句更为优美、思路清晰、语脉畅通,最终达到文质兼美的效果。
5、作为讲评时还应以学生为主体,不管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都是他倾注自己的心血,应该给予他们尊重。让学生针对两次作文的修改谈谈自己的所得,并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的同学边听边做记录,提出修改后的作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这样,讲评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唱主角,学生的写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教学时间安排
1.献给母亲的歌
2.寻觅春天的踪迹
3.古诗苑漫步
4.科海泛舟
5.到民间采风去
6.背起行囊走四方
每篇作文完成需要2课时,讲评1课时,6篇作文共需要18课时,其余时间完成小作文和其他作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