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经验汇报材料(精选2篇)

daniel 0 2023-11-12

某乡镇耕地保护经验汇报材料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汇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汇报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最重要的是结果,经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话说回来,你知道怎么写汇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耕地保护经验汇报材料(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耕地保护经验汇报材料篇1

一、基本县情

遂平县总面积1063.48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耕地面积101.2万亩,人均耕地1.8亩。辖1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2个景区管委会,207个行政村(居委会)。

历史源远流长。遂平,古为房地,汉置吴房、灈阳二县,北魏改遂宁县,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定吴元济叛乱,唐宪宗敕改县名为遂平至今。革命战争年代,刘少奇、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于1958年8月成立。1975年8月,驻马店地区连降特大暴雨,汝河上游板桥水库垮坝,造成了震惊中外的“75·8”洪水灾害。

地理位置优越。北至郑州180公里,南距武汉300公里,距驻马店中心城区16公里,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和石武客运专线纵贯全境,七蚁公路等省道穿境而过,汝河、奎旺河环抱县城。正在实施的“驻(马店)遂(平)一体化”战略为遂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农业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烟叶等作物,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70万亩以上,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0万亩以上,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5亿公斤以上,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畜牧业发展迅速,规模饲养量占饲养总量的比例达65%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50%以上,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河南省畜牧强县、畜牧业发展重点县、无公害生猪生产示范县。

风光旖旎秀丽。嵖岈山旅游产业集聚区是全省首批旅游产业集聚区之一,主景区嵖岈山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河南省首批文明景区、伏牛山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和电视剧《西游记》续集的主要外景拍摄地。同时还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丹霞地貌红石崖,高山湿地凤鸣谷,飞瀑流泉龙天沟等景点。

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牢牢把握“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食品工业强县、全国食品工业十大发展特色县、食品安全示范县、金融生态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平安建设先进县和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林业生态县、职业教育强县,被确定为全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并被评选为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荣获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县称号。今年上半年,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49.5亿元,同比增长12.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9亿元,同比增长19.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同比增长27.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3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30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53元,同比分别增长11.5%、9.2%。

二、2006-2010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

2006-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国土等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的方针政策,以加强日常管理为基础,以强化耕地补充为重点,以执法监察为保障,认真履行耕地保护责任制,确保了全县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一)目标落实情况

1、耕地保有量有增无减。2006-2010年遂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指标为66630公顷,2010年市政府下达我县耕地保有量指标为66725公顷。2010年,全县二次调查土地总面积10.63万公顷,其中耕地67461.26公顷,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多出831.12公顷,比市政府下达指标多出736.12公顷。

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耕地保护工作有机结合,把全县基本农田划分为14个保护区、977个保护块,保护面积稳控在56361.74公顷,比市政府下达2010年基本农田保护指标56210公顷多出151.74公顷。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执行。2006年以来,我县经依法批准征转建设土地共占用807.632公顷土地,其中占用耕地620.5894公顷,补充耕地629.3796公顷;期内占用基本农田58.2699公顷,调整补划基本农田58.3009公顷,均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杜绝了违反规划用地和超计划批地情况的发生。

4、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有效执行。2006年以来,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补充耕地指标中,“三项整治”计划指标为275公顷,土地复垦开发计划补充耕地为285公顷。通过土地复垦开发,我县新增耕地1373.432公顷,其中已经省、市国土部门验收新增耕地1267.325公顷。

5、全县耕地实现占补平衡。2006年以来,上级共批准我县农用地转用22批次,批准占用耕地620.5832公顷,目前已补充耕地629.3796公顷,并经市国土部门验收合格。

6、耕地质量不断提高。充分利用新的土地调查成果,坚持做好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建立健全耕地质量日常监测制度,设立3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积极探索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全县耕地质量。

7、目标考核严格落实。坚持实行县、乡、村、组、户分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保护责任,全县共签订各类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13.7万份,其中县乡16份、乡村197份、村组3582份、农户13.3万份。

8、新增费项目建设全面完成。2006年以来,我县共实施3个新增费项目,一是和兴等2个乡土地整理项目,属2007年度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总规模1960.37公顷,国家投资2995万元,新增耕地244.21公顷。该项目于2008年10月11日开工,2009年11月10日竣工,已经省、市专家验收组验收合格。二是褚堂等2个乡土地整理项目,属2007年度新增费项目,建设总规模1185.27公顷,总投资989.75万元,新增耕地42.55公顷。该项目于2010年8月23日开工,2010年12月12日竣工,已经市国土局验收。三是阳丰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属2008年度新增费项目,建设总规模832.2公顷,总投资556.17万元,新增耕地26.95公顷。该项目于2010年9月25日开工,于2010年12月16日竣工,已经市局验收。

9、占补平衡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6年以来,我县共实施占补平衡项目117个,建设总规模1474.348公顷,新增耕地1373.432公顷。其中90个项目已经省国土厅、市国土局验收合格,验收新增耕地1267.325公顷。

10、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扎实推进。成立了县长任组长的遂平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编制了《遂平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确定了褚堂乡马庄村、和兴乡吴阁村、嵖岈山镇竹园村3个试点村。其中,褚堂乡马庄村项目建设规模572.18公顷,总投资2994.6万元,已开工建设;和兴乡吴阁村项目建设规模1097.12公顷,总投资2937.75万元;嵖岈山镇竹园村项目建设规模934.6公顷,总投资2439.33万元。目前,项目规划设计已经市政府审查批复,相关材料已报省国土厅备案。

11、项目后期管护切实加强。认真落实各项后期管护措施,项目竣工前由各施工单位对所承建工程进行管护,项目竣工后由项目承担单位与当地村委签订工程设备后期管护协议,明确管护范围、资金渠道、管护责任和义务,由当地村委负责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道路、林网等工程的后期管护。同时,制定并落实后期管护检查、项目工程保修和回访等制度,确保了项目投资效果。加大对土地整理项目的宣传力度,印发宣传资料,在项目区制作土地整理宣传标语、设立永久性标志牌,在各项单体工程处设立工程标志,并分类按顺序进行编号。

(二)主要做法

1、落实耕保责任。为切实加强对全县耕地保护工作的管理,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遂平县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遂平县耕地保护考核办法》,并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基本农田保护责任逐级分解到乡镇、村组和农户,并将耕地保护落实到具体地块和相关责任人,确保国家土地管理法规落到实处。

2、严格执法监察。按照预防为主、预防和查处相结合的国土资源监察方针,设立动态巡查工作机构,全面推行动态巡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在具体案件查处工作中,坚持政府牵头,国土、公安、法院、规划等单位共同参与,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确保查处纠正到位。2006年以来,全县累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64起,拆除建筑物1.3万平方米,恢复土地原貌82.7亩。同时,认真做好卫片执法监察工作,2010年度卫片执法监察违法比率为6.45%。

3、强化耕地补充。坚持将土地整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耕地补充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在认真实施占补平衡项目的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国家级整理项目3个,增加耕地313.71公顷,并进一步完善了农、林、路、井、渠等基础设施,提高了耕地质量。

4、注重法规宣传。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和法制宣传日,采取设立咨询台、制作过街横幅、印发宣传资料、召开耕保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国情国策和耕地保护法规政策,增强了全社会保护耕地的意识。坚持将耕地保护宣传工作深入到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在县域内主要道路两侧新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20块,维修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27个,新增不锈钢架耕地保护宣传牌30个、大型耕地保护宣传标志牌3个,营造了良好的耕地保护氛围。

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县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群众保护耕地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够强、耕地开发利用动态监测手段落后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为契机,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耕地保护的各项责任目标任务。

耕地保护经验汇报材料篇2

国土所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耕地是农业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一个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都离不开耕地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我地区是一个对土地高度依赖的农业地区,耕地的地位与作用特别重要。中央一再强调,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地区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保护耕地资源的难度较大

耕地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却很微弱,在以gdp作为衡量地方官员政绩主要指标之一的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为了实现领导任期间的目标,不顾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经济条件,尽可能地实现耕地的非农化,盲目开发建设。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热情与耕地保护消极的态度的矛盾,与严格执法的矛盾目前十分突出,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上项目上往往只强调自身情况的'特殊性,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之上,在资源利用上是急功近利的,甚至不惜违法。

二、耕地数量不断减少

我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滥退、滥牧、滥挖、滥利用水资源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这种生态环境压力下,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使得耕地保护的压力加大。在数量减少的同时,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二是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三是土地沙化,石漠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四是水资源短缺。

三、耕地闲置和撂荒情况严重

由于农产品价格不乐观,种地效益较低,一些农民放弃务农,离开农村进城打工,从而大量耕地被闲置。虽然免征农业税以来闲置地利用率有所增加,但仍是耕地保护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针对我地区耕地保护中存在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落实保护制度

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将乡镇一把手列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将耕地保护目标列入到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列入到旗政府对乡镇年度工作考核内容,确保耕地保护责任到位。深入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活动,落实基本农田管护有效措施,继续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整理和复垦力度。

二、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一些媒体,积极宣传土地新政策,新法规和依法集约用地先进典型,嚗光违法用地案件,特别要加大对镇村两级主要领导的宣传,进一步宣传普及《土地管理法》,增强全民土地基本国策意识,强化乡镇干部的宣传氛围。

三、必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保护耕地的出发点是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长远来看,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目标是相一致的。但从短期来看,地方政府在其它生产要素特别是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实行用土地要素替代其它要素的政策,使得耕地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因而制定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相关政策,首先必须明确耕地保护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在现有建设用地实现了合理利用的前提下进行外延扩张,实現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保”。

四、增强领导干部的耕地忧患意识

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和法规观念。从实际情况看,加强宣传教育固然必不可少,而更重要的则是要在选拔和培养干部时,应把其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作为必要条件。

五、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加强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查处,与有关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坚持共同监管、启动联动机制、加大查处力度、遏制新增违法用地的发生。

  • 下一篇:团队合作方案,团队合作主题活动方案(整理5篇 )
    上一篇: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精选5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