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表模板及内容(整理4篇 )

daniel 0 2023-11-15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书的篇1

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

2、举一反三,用课文中阐述的道理来解释古代小说的特点。

教学目的1、2。

1课时。

自读研究学习法。

如果以时间为序,对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我国古代小说作一次“大盘点”,有东晋《搜神志》中的《宋定伯捉鬼》,南朝宋《世说新语》中的《周处》,唐传奇《柳毅传》,明代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节选,拟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清代《聊斋志异》中的《狼》和《促织》,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节选。这一篇篇魅力无穷的文学精品,展示着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及其民族的风格。今天就让我们好好地梳理回顾一下其发展史,认识和.总结一下其发展的规律。

1.加点字注音:

a.翰藻(han)记载(zai)概括(gai)

b.脉络(mai)稗官(bai)粗糙(cao)

c.意蕴(yun)纯粹(cui)妍媸(chi)

d.高寀(cai)神佛(fo)敷衍(yan)

2.解释成语:

应运而生千锤百炼有血有肉明镜照物,妍媸毕露心惊胆战大快人心权倾一时

3.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本文纵横交织,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后回答问题,然后填表。

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

提示: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分五个阶段: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

2.这些小说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吗?

提示:古代小说的原有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这些形式自然还存在,特别是民间。

填表:

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例子

魏晋南北朝以前起源神话传说《穆天子传》《山海经》

魏晋南北朝发展志怪志人

唐成熟传奇小说《长恨歌传》《李娃传》

宋元继续发展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

明清顶峰演义小说、创作小说四大名著

(二)阅读第二部分。

1.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

提示:四条规律,即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

2.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

提示: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对一般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而言,读者不难理解。但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却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所以作者举《西游记》为例进行更详细透彻的分析阐释,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之偏颇。

3.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

提示: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例子如《水浒传》《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

4.你还能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总结一点规律吗?(思考)

1、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提示: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象,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课文引用萧统之言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学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到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提示: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这才是真实的记录。课文引用《史通》此言,是为了生命我国古代小说对史传文学的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能够辨证地认识人和描写人。

3、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提示: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照物体,物体的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课文引用此言,是为了说明《水浒传》写人艺术的高明。

4、虽然吾书名为志怪,也不专写鬼神,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也略微含有鉴戒。课文引用吴承恩的话,是为了说明《西游记》是立足于现实的。

参照《林黛玉进贾府》《智取生辰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简析王熙凤、贾宝玉、杨志、林冲的性格特征,说明我国古代小说“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的写人技巧。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书的篇2

1、引导幼儿在感受窗花美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交流等形式学习折、剪自己喜欢的各种不同形状的窗花。

2、培养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1、各种窗花的范样。

2、各种彩色纸若干,剪刀,装纸屑的塑料筐,笔,泡沫展板等。

(一)、窗花展。运用欣赏感知法,创设幼儿自我探索学习的环境。引导

>幼儿感受窗花美,培养幼儿对窗花的欣赏情趣,激发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主要指导:看了这些美丽的窗花,你们发现了什么?观察探索窗花的特征。(色彩美、对称美、镂空美、折剪成的等)

(二)、幼儿自主探索尝试剪窗花。运用尝试体验法,让幼儿通过自己探究获得初步的经验认识。教师耐心地观察,恰当的运用表扬、鼓励等手段,引导幼儿追求克服困难的愉悦心理。

主要指导:

1、你们想不想学剪窗花?

2、请你们注意三点:①把碎纸扔到筐里,保持干净。②记住你是怎么折、怎么剪的?等一会儿要请你介绍给大家听的。③如果你对展板上窗花感兴趣,或者你剪不出来,你可以去拿下来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

3、你剪出了一个什么形状的窗花?

4、你认为还可以怎么剪,会更漂亮?(将幼儿的作品展览)

(三)、交流探索经验。幼儿示范法、质疑法、尝试法、图示法等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共同探索,获得经验的提升。从而自然地解决重难点。

主要指导:折剪的变化(剪开口多的边会使窗花的外围发生变化;折法不一样,剪出来的窗花不一样。)同时向同伴学习不同的折剪法或看图示自主探究。

(四)、再次操作、探究。让幼儿在自我学习、相互学习中,获得自身整体能力和经验的增长,并体验探索成功的愉悦。这种情感的体验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指导:展览幼儿作品,体验自主探究的成功和美的愉悦。让幼儿在另处展览,

比较前后的作品,哪里的窗花更美?本环节旨在为幼儿创造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情境,激励幼儿继续探究新的问题。

运用尝试体验法,让幼儿通过自己探究获得初步的经验认识。教师耐心地观察,恰当的运用表扬、鼓励等手段,引导幼儿追求克服困难的愉悦心理。你们想不想学剪窗花?待会儿你们先去试试。

请你们注意三点:

1、把碎纸扔到筐里,保持干净。

2、记住你是怎么折、怎么剪的?等会儿要请你介绍给大家听的。

3、如果你对展板上窗花感兴趣,你可以去拿下来看一看、折一折。你剪出了一个什么形状的窗花?你动动脑筋看,还可以怎么剪,会更漂亮?(将幼儿的作品展览)

。幼儿示范法、质疑法、尝试法、图示法等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共同探索,获得经验的提升。从而自然地解决重难点。折剪的变化:剪开口多的边会使窗花的外围发生变化;折法不一样,剪出来的窗花不一样。同时向同伴学习不同的折剪法或看图示自主探究。

比较前后的作品,哪里的窗花更美?本环节旨在为幼儿创造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情境,有助于激励幼儿继续探究新的问题。就这样,整个教学活动自然的在探索中结束。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书的篇3

以教师特别的爱奉献给特别的学生。“帮学生一把,带他们一同上路”。对差生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以最大限度的耐心和恒心补出成效。

从学生的整体水平上看,优生并不多,如:xxx等同学,他们的特点是:学习兴趣高涨,上课善于动脑思考问题,踊跃发言。对这些同学除学好课本知识外,应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上多提问,并找一些难度大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提出新要求,多鼓励他们读一些课外书,开拓他们的思路,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优生更优。

对于学生困难生,如:xxx等同学的特点是:基础差、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学习目的欠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就连书本知识也学不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对他们个别辅导,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1、课上潜能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潜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留意,多体贴,下课督促他们及时完成相关作业。必要时适当地降低作业要求。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检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案。

5、优化备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做好培优补潜工作。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保证培优辅差的效果。精编习题,习题设计注意: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引导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6、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将“重视结果”的教学尽量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

7、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鼓励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

9、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对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自己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知识的运用上多下功夫。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书的篇4

1.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会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1、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会由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1.平面上且有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称为x轴,称为y轴,称为坐标原点。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对有序实数对可以确定点的位置;反之,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有序实数对来表示。叫做点的坐标。点p的坐标为(a,b),其中a称为点p的,b称为点p的。坐标写在坐标的前面。

3.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个区域称为象限。按顺序分别记为第一、二、三、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任何象限。

4.若电影院座位中的8排10号用(8,10),那么10排8座可用表示,(5,4)指排座。

5.点a(一l,4)在第象限,b(-1,一4)在第象限;点c(1,-4)在第象限,d(1,4)在第象限;点e(-2,0)在轴上,点f(0,2)在轴上

6.已知点a(a,b).若点a在第一象限,则a_0,b_0。若点a在第二象限,则a_0,b_0。若点a在第三象限,则a_0,b_0。若点a在第四象限,则a_0,b_0;若点a在x轴的负半轴上,则a_0,b_0。若点a在y轴的正半轴上,则a_0,b_0。

7.已知p点坐标为(2a+1,a-3)

(1)点p在x轴上,则a=;(2)点p在y轴上,则a=;

(3)点p在第三象限内,则a的取值范围是;

(4)点p在第四象限内,则a的取值范围是。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的位置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9.点在第二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10.对任意实数,点一定不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11.如图1,下列各点在阴影区域内的是()

a.(3,2)b.(-3,2)c.(3,-2)d.(-3,-2)

1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第一象限内,且与轴正半轴的夹角为,则的值是()

(a)(b)(c)8(d)2

1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写出点出下列各点的坐标。

[14..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的位置:

a(1,2);b();c(4,4);

d();e(0,3)

15.(1)已知点a(a+1,a2-4)在x轴的正半轴上,求a的坐标。

(2)已知点b(a,3),点c(-2,b),直线bc平行于y轴,求a的值,并确定b的取值范围。

  • 下一篇:企业领导年终述职报告范文(精选8篇)
    上一篇: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表(整理5篇 )
    相关文章
    1.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表(整理5篇 )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总结篇1>目的:透视原理的认识与应用二:目的:明暗五调子的应用,对分面、结构交界线、明暗交界线的理解。三:1、构图训练:如何构图、饱满,构图要见空间目的:了解构图..

      daniel 0 2023-11-15 21:43:33

    2. 最新教学计划,2020-2021教学计划(整

      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包括哪些内容篇1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习惯还有待培养。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学习,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因此..

      daniel 1 2023-11-15 20:52:33

    3. 数学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

      第1篇1课程简介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研究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的设计。设计者从数学概念的定义、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

      daniel 0 2023-11-15 20:34:49

    4. 跳绳教学计划年集合(精选3篇)

      第1篇1一、指导思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健康、快乐、主动的宗旨,注重情感的激发。从心里入手促进身心同动,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培养学生体育意..

      daniel 0 2023-11-15 18:53:36

    5. 数学课教学反思小学范文(精选4篇)

      数学课教学反思小学最新篇1本节课的探究交流主要体现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的这一概念获取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平“平衡现象→不平衡到平..

      daniel 0 2023-11-15 18:18:34

    6. 好书读后感字,好书读后感简短(整理7

      好书读后感100字好书读后感500字篇1“小念,你要记住了,等你长大以后,会有很多很多的泰迪,也会有很多很多的幸福!”林涛真是个伟大的预言家。小念16岁生日时真的得到了很多很多泰..

      daniel 0 2023-11-15 17:28:38

    7.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精选7篇)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节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

      daniel 0 2023-11-15 14:54:48

    8. 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材料违纪案件剖析

      【篇1这次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结合市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召开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专题会议,并开展集中深入研讨,这既是贯彻中央通报精神、落实上级决策..

      daniel 0 2023-11-15 13: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