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儿童中医保健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篇)
0-36个月儿童中医保健工作计划篇1
回顾本季度,我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儿保新理论和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时刻与院方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拥护医院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在工作中,坚持发展不动摇,扎实苦干,认真履行职责,为我科的发展做了一些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严格遵守各项纪律:
在日常工作中,坚持自我约束,从严要求,不为人情所左右,踏踏实实干事,并能够认真执行民主制度,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坚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自重、自警、自励。不弄虚作假,踏踏实实工作,以办实事为主,不搞形式主义。
二、开拓进取,努力提高科室的服务能力:
儿保工作要持续稳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就必须加强内涵建设,我始终把不断发展作为工作的基本思路,努力做好预防接种,新生儿听力筛查,视力测试,儿童营养咨询,新生儿20项及高危儿干预,婴儿沐浴等工作,并积极开创新业务(二季度计划开展药浴工作)。本季度业务收入24万余元,与20xx年同期相比增长24%,与院方规定50%相差甚远,我坚信在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完成院方交给的工作任务,从而为我县的广大儿童健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加强科室管理,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
根据院方有关指示精神,我们坚持一手抓发展不放松,一手抓行风建设不动摇,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不断加强科室的医德医风教育,使全科职工切实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奖优惩劣,引导科室人员增强职业道德和廉洁行医的自觉性。开展“形象服务”活动,进一步更新全院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使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四、明确职责,突出重点,全面做好儿童保健各项工作:
我们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方针,认真开展了各项工作。首先是各项保健工作又有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展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0-6岁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院方规定有序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深得广大群众好评,服务态度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有了普遍增强。
五、结合我科实际情况,提出几点个人观点:
1.加强医疗设备的投入,如骨密度。
2.加强科室内人才培养。
我坚信在院领导班子领导下和科室人员共同努力下,第二季度一定会有新的起色。
0-36个月儿童中医保健工作计划篇2
一、工作目标
免费向全旗孕产妇、0~36个月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规范孕产妇、儿童保健服务,逐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减少孕产妇死亡,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陈营卫生院20xx年孕产妇。旗妇幼保健要定期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培训指导。
二、主要任务
(一)儿童保健
1.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由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访视,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其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苏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和发育评估。
3.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进行。随访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特别是2、4、5、15月龄时。随访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之间的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儿童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对发现有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4.根据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增加随访次数。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中、重度贫血等发育异常儿童分析原因,及时转诊。
5.每次预防接种前,均要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禁忌症的评估。同时为满足生长发育监测的需要,除上述规定的访视和随访时间外,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应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生长发育监测图上。
(二)孕产妇保健
1.孕12周前由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建立健康档案《母子保健手册》,进行1次孕早期随访。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型、尿常规、肝功能、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2)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3)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一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及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2.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重点孕妇。
(2)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3)开展自我监护方法指导、分娩准备教育和母乳喂养指导,并落实孕24周后到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继续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
(4)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急诊。
3.孕25~36周、37~40周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重点孕妇应在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并酌情增加次数。
(1)询问前次产前检查之后有无特殊情况出现,特别要关注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表现特征。
(2)测量体重及血压,检查有无水肿及其他异常,建议复查血常规和尿常规。
(3)复查胎位,听胎心率,测宫底高度、腹围,并注意胎儿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
(4)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教育,并督促做好自我监测。
4.产后访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的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出血和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2)对康复正常及出现母乳喂养、产后便秘、痔疮、会阴伤口等问题的产妇要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和相关问题处理。
(3)发现有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治疗。
(4)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5.产后42天健康检查。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保健机构检查。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康复情况进行评估。
(3)对已康复者进行性保健、避孕、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等方面的指导。
0-36个月儿童中医保健工作计划篇3
二oxx年在院领导的支持下,通过文明的努力,完成了上级县所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7岁以下儿童管理率达95%,3岁以下儿童管理率达75%以上,体弱儿管理率100%等等工作,并积极做好县局下达的.各项临时任务,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二oxx年文明将不断努力,争取在各方面比去年更上一个台阶,现制定二oxx年工作计划:
一、宣教培训:
二oxx年我们将做好各种儿保知识的宣传,结合阶段工作及季节特点,宣传儿童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护理培训、宣传母婴保健法、母乳喂养、科学育儿等知识,定期对乡村医生及保健人员进行培训。黑板报或橱窗全年不少于四次,广播、培训不少于二次。
二、散童管理
体检表填写完整、正确、清洁,无逻辑性错误。进行喂养指导及发育评价,按要求做好贫血监测。建立系统管理、疾病缺点、体弱儿管理三本台账,并及时填写。做好母乳喂养宣传工作,正确指导喂养方法,营养不良发生率在原有基础上下降三分之一。认真填写个案,按要求定期复查,症状体征应与体检表内容吻合,无漏管。并认真做好产后访视工作,指导家长正确的哺养新生儿。
三、集童管理
“六.一”体检;托幼机构管理:建好全乡托幼机构一本帐。按要求定期辅导中心幼儿园,健全保健台账、配备保健设施。做到保教人员体检率100%,入托入园体检率100%。对中心幼儿园开展弱视检查率达到95%以上,保教人员在园儿童健康建档率100%。四、资料统计有存档记录,月报表、季报表以及0-5儿童死亡个案及时上报,要求正确完整。并且定期对村儿保工作进行走访指导,每年每寸至少不低于五次,并督促其晚上各项台账资料。核对统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