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及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篇1
很喜欢这种将自己实际经验总结写出来的,现在大多数书都是攒出来的,特别是IT类的,再就是直接翻译的外文的比较多.
试读了几章,读起来很亲切.而且用淘宝做例子,大家理解起来更容易些,理论用通俗的话写出来,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作者在工作中,对工作内容、日程的日记和总结,这是一种对工作的态度。也就这样子才能成长更快一些。每件事、每个项目都会写下进程,所得和所失。
作者是比别人多想了“为什么”,每个人都可以的。这是很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的方式。很值得学习。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篇2
这是一本在业界(中国互联网)知名度很高的书,高的原因是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话的吐槽太多。
苏杰写这书时,只是一个从业仅有4年的产品经理,全书弥漫着浓浓的阿里气息,老实说是开篇他的真诚打动了我。
读完此书,彻底纠正了我之前对于这个职位的偏见,也让我了解到互联网公司的组织结构。
另外,关于吐槽「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人,很可能没好好读过这书。
学习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去理解这个世界。
希望再版时,对某些章节再修改修改。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篇3
苏杰的这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早有耳闻,却迟迟没有拿来翻阅,最近把其阅读完了,有一些体会和感悟。
全书用了一张画将整本书的内容贯穿了起来,讲述了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
产品从用户需求开始,到MRD,PRD审核通过,再到项目立项,部门协作,最后上线,上线之后的反馈。产品经理好比一只带线的针,将各个步骤联系起来。可以说,一个产品成也PM,败也PM,有点创业团队的味道。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没有华丽的辞藻,都是作者的生活和工作的点滴感悟,看了很多就产品经理的描述,PM的灵魂是懂得用户,其他很多都是外在,但是懂用户又是一个很虚无的东西,谁也拿不准。
最近在追隋唐英雄这部连续剧,看出点心得,李世民不是武功最好的,也不是一个很会带兵打仗的人,文韬武略相对其他都是平平,而他却命中注定是真命天子。是的,PM不是要你设计多么牛逼,要你懂得多少的代码,要你懂得多好营销推广渠道,PM最重要的还是你要用一个怎么样的策略带领一群人创造一个伟大的产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里讲述的,我认为大多数是跟项目管理有关,对产品本身的讲解貌似少了很多,或许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管理有规则可循,产品本身就没有规则可循。用户不会告诉你他们要一个怎么样的东西,所有的功能和最后展示方式是产品提炼出来,给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优化和打造的。
到底是读一本书好,还是做一个产品好?
读书给人的感觉是当下充满愉悦,过后还是空无飘渺的。会有力量但是却施展不出的感觉。
读书,实践。实践,读书。
各位小伙伴,上面这些都是有关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范文的优质内容,相信以上这些内容中一定有大家在书写过程中所需要的东西,希望它们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书写灵感上的启发。如果喜欢小编这期分享的内容,也请多关注本站。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篇4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首先需要界定两个概念,产品和产品经理。那什么是产品呢,广义概念的产品,是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载体,通俗来讲,产品是用来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同时创造了价值。
产品经理,是产品的亲生父母,产品经理是一类人,发现问题并且描述清楚->转化成一个需求->转化成一个任务->发动人群完成任务->跟踪,维护这个产物。产品经理是一类人,他的做事思路与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的生活问题。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起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维护这个产物,那么,你就是产品经理。至少,你已经是自己的产品经理,这才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真谛。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按作者的意思是一个产品,是一幅画,一副描绘生态系统的画。
用经验能把事情做到50%,用科学方法能把事情做到80%,省下来的20%只能是艺术成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把知识体系类比为一幅画,非常有创意。
这本书,给大家详细讲述了画中的这个生态系统,有云和雨、河流、动植物、太阳和大地。
一个生态系统中,水是万物生命之源,而水之源又是天上的云,它们转换为雨,滴落并滋润大地。云和雨是映射需求。
生态系统中,云变成雨流入河流,河流会把水运送到各地。河流中,有乱石、有浅滩,处处潜藏了危险。河流是项目,是怎么把产品落地的方法论、s是产品落地的执行过程。
生态系统里,有了水汽的循环,仍然没有生机。这时候需要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这个系统灵动起来。动植物就是团队,是产品的所有相关人员,产品的干系人。
在动植物的.帮助下,水汽通过云、雨、河流形成了循环,可是,它们的原动力其实是太阳,因为“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就是战略,是产品的灵魂。
一个生态系统,有了云和雨、河流、动植物、太阳之后,看似完整了,可我们忽略了它们的根基,那就是大地。大地是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这本书的体系结构,如下图。从需求、项目、团队、战略、修养层面进行了体系化的讲解。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篇5
我是在多看上买的电子书,总的来说,这本书很不错,也不枉那么多推荐。
看完这本书,抛开作者写的一些工作经历、工作方法先不谈,我觉得关于产品经理的一些说法很有用,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开发人员,平时的工作更多的是编写代码,并没有考虑编码之外的东西。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谢谢作者。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篇6
看到题目,觉得会比较抽象,理论的书,却写得那么简单易懂,而且有很多可操作性的学习,对一个—1岁的梦想着进入产品经理这个领域的孩子还说,有启发性。大概懂得了,整个产品出生过程,pm的职责和要求,还有团队的人员组成,最重要的是你会发现你在哪方面有着过于别人的长处。这在之后的求职中肯定会有帮助。但是,很多的内容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巩固,所以我要去找实习岗位咯!
1、产品——解决用户某类需求和困难的东西
2、好的产品是同时满足公司和用户的利益
3、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的区别,产品从无到有,没有预先的客户与品牌效应——需要规划能力和敏锐的蓝图
4、Uc设计与demo——一个功能的改变,可能带来充足的流量和客户
5、在资源充足的时候,你正确的去做事,反之,最做正确的事。
6、管理不仅仅只是存在与高层,若是你有资源,你也是一个管理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而且可行。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篇7
花了一整天时间,终于把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看完了。说真的,真正为互联网产品经理写的书很少,写得好的更不多,但这一本算是十分不错的。正如书上说的,很适合1-3岁的产品经理看。
本书从需求的收集开始,到项目的管理,文档的写作,团队管理,到自我修养,把产品经理的神秘世界逐层解开。它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颇具指导意义佳作。本书结构清晰明了,语言通俗易懂,彷佛是一个导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你面前生动有趣地给你简述什么是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应该怎么做。他时而严肃,时而风趣幽默,时而轻松俏皮,让你乐在其中却受益匪浅。
本书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论点,而这些例子都是十分契合,恰到好处,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读起来很好理解,甚至感觉十分有趣。感谢作者苏杰,把我们带离迷途。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一章读后感篇8
在用户访谈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用户“说”和“做”不一致的问题。用户经常会骗我们,先看一个经典的索尼游戏机的故事。
索尼找了一些用户来,问他们喜欢黄色的还是黑色的游戏机,结果发现说喜欢黄色的用户比较多。之后,索尼告知用户为了感谢他们的配合,将送他们一台游戏机,颜色可以任意挑选,而同样一批用户选择黑色的游戏机带回家的更多。很明显,有部分用户说喜欢黄色却带走了黑色的游戏机。
用户倒不是想故意欺骗我们,而可能是:他们被问了自己也没仔细想过的问题,又不想回答不知道,就在现场编造了一个看似有理有据的理由,或者他们有讨好访谈者的心理,会回答他们觉得你希望听到的答案,而不是自己真正的想法。
对我们来说,防止被骗的方法恐怕像索尼一样,尽量在用户可以和产品发生交互的场合下进行,让用户在“说”的同时也“做”。
【关于传统行业产品经理与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区别】
互联网上的产品经理跟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经理不一样。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经理侧重的是对已有产品的管理和营销。而互联网上的产品经理侧重的则是产品的规划、需要分析、用户研究、功能设计和项目管理。
【关于改版】
2007年底豆瓣为了庆祝注册用户过100万的改版、2009年百度贴吧的改版,都因为用户的反对声音太大不得已道歉、改回去,我们真的很幸运。
对于改版,对于升级,我们要把“暴力革命”变成温柔和谐的“和平演变”。在改版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从部分次级页面改起,或新旧版本并存一段时间,或者做小面积试验。
【关于处理用户的需求】
听用户的但不要照着做。
在开始需求分析之前,我们先回到2007年7月——我写了一篇里程碑意义的博文,是《产品设计体会》的第一篇,也可以看作是为这本书写的第一笔。2007年6月28日,网店版2.0上线,这是我主导的第一个付费产品,之后的三周我基本天天都会在淘宝论坛上泡不少时间,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听用户的意见,但不要照着做。
有的用户很“危险”,在提意见的同时还说你们应该做成什么样子,这时候产品经理一定要头脑清醒了,用户提的解决方案往往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的考虑的。比如对快递单打印”的功能,用户提出要添加一个他经常用的小快递公司的快递单模板,而我们会发现,这家快递公司可能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快递,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做了一个“自定义快递单”的功能。
有时候,用户给出的做法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就算他给出的解决方案合理,也要再深挖用户内心根本的需求,比如用户描述“新建非支付宝交易订单的时候必须要选择用户不合理,希望能自己填写客户”。这里更深层的需求就可能是他需要把线下客户也管理起来,所以我们或许更应该做一个新增线下客户的功能,而不是在新建非支付宝交易的时候让用户自己填写客户姓名。
我们是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最终怎么做应该由我们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