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精选8篇)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1
2018年5月22日,团河项目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电影《青年马克思》。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200年前的今天,他出生在德国古城特里尔,几十年后,世界因他而改变。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但对于背后的故事却了解甚少。这次观影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感情充沛的,更引人尊敬的马克思,看到了一个伟人背后的故事。明白了伟大也诞生于平凡世界,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人。
该片节选了马克思在1843年至1848年间的生活片段。1843年,君主专制下的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处处危机四伏。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秩序,创造出新的无产阶级。
秉持博爱共产理念,工人组织陆续成立。两名德国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将颠覆这些组织的乌托邦思想,改造他们的斗争及全世界的未来。
《青年马克思》这部影片描绘了26岁的卡尔·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的传奇相遇,以及二人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的经过。
影片还还原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艰辛过程:描写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思探索新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如何在当局的查禁和社会的阻力下探求真理,又是如何不畏权威、并扭转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指导,最终团结了各地工人运动的代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纲领地位。
马克思曾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他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他认真,他不畏艰难,他胸怀崇高理想。
正是胸怀这样的崇高理想,马克思成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的先驱和领导者。
这部电影中的青年马克思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坚持不放弃,对事业、生活、朋友的热情,看准目标,砥砺前行,锲而不舍。
马克思也曾叛逆过、迷惘过、苦恼过,但他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坚持梦想、敢于批评、勇于实践、不畏苦难,一步一步朝着那个最初的梦想靠近。
这部电影十分真实,不是将马克思恩格斯推上神坛,而且从一个近乎平凡人的视角去讲述了最朴实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做为一名党员,我们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那我们就应志当存高远,脚要踏实地。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产主义的实现,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体中华儿女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古往今来,每一位有所成就者,无不是通过点滴积累,脚踏实地,进而达到厚积薄发的境地。
我们要向青年的马克思学习,要开拓创新,勇做时代弄潮儿。争做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做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做为一名技术人,我觉得我应该有这样的努力去这样做。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2
近日,公司党委组织大家观看了电影《青年xx》,带我们上了一次生动的党课。本部影片主要讲述了青年时代的·xx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不懈奋斗的故事,还原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艰辛过程,中间穿插了xx与妻子燕妮的爱情、家庭生活,与恩格斯的伟大友谊等日常事宜。不同于以往传记式影片将人物推上神坛的表达方式,《青年xx》让我们从生活的角度近距离了解到xx做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一面。
影片最为激励人心的是青年xx为实现伟大梦想而积极奋斗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即使受到资产阶级和当局的阻挠和迫害,即使穷困潦倒身无分文,也不改初心,最终与恩格斯共同完成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为推动人类历史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此部影片让大家认识到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结合公司今年发展质效年具体目标,我们要做的就是牢记初心,脚踏实地,做细做精每一件事。就目前我所从事的经营管理工作来说,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还要为项目做好服务工作,将公司制度与具体操作流程宣贯给项目经营人员,帮助他们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合同审核管理方面,要仔细斟酌合同条款,避免模棱两可的表达,认真审核清单单价的合理性,分包单价与文字描述是否一致,尤其是对于一些临建费用、材料费用条款的表述一定要与每个队伍的实际情况相符,避免增加不必要的风险与成本;在成本管理方面,要及时核算,要求项目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认真弄清楚每一个数据来源并确保其真实合理,对项目动态实时监控,并将分析结果及时让领导知晓,对于数据不合理的变动一定要查出根源所在,及时纠偏,确保项目稳定运行,努力实现企业发展与质效提升并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里之船,成于罗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让我们和公司一起努力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朝着发展质效年目标,稳步前进,为助推企业改革发展,打造企业3.0升级版四公局做出自己的贡献,用实际行动继续向前推进xx主义。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3
首先这部电影中的马克思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坚持不放弃,对事业、生活、朋友、家人的热情,看准目标,锲而不舍。其次这部电影十分真实,不是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推上神坛,而且从一个平凡的人的角度去讲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我不仅看到了马克思对信仰的执着,也看到了一份难得英雄汉的经历,同时也描绘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俩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马克思妻子甘愿放弃贵族的头衔,坚持和马克思一起追寻信仰。片中的马克思积极奋斗,与资本主义对抗到底即使受到资本主义的驱逐以及迫害,也不改初心。马克思也曾叛逆过,迷茫过,但是他勤于思考,坚持梦想,身边有着妻子和挚友的无条件的支持,才一步一步的朝着梦想前进。
早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并不断为之努力。他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我们青年一代也应当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建设。
马克思的大学时代,并没有让我们看到一个伟大的革命导师的风范,他所经常做的就是抽烟,酗酒,和同学在夜间闲逛。然而我却不得不感叹,马克思在大学期间已经为自己的人生做筹备,他不想无聊的找一份体面地工作,特别是尊从父亲的意愿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他有自己的打算,他热衷于为学思想著作,他并不鄙视哲学家,他已经意识到了人的思想对人类社会意味着什么,正如他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期间他也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这使他更多地吸收了该派的民主思想成份,加强了对世界的认识,增强了改造世界的信心,为他以后的思想发展、理论建树奠定了基础。
除了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丰富之外,马克思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学习兴趣非常广泛,哲学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除哲学外,历史学、文学、数学以及外语等,马克思都以加倍的努力认真地学习,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可以说,这几年的学习,使马克思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以后进行革命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大学毕业后,马克思本可以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获得留校讲学的机会,但马克思认识到这将会背离自己的理想,于是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一份唾手可得的好工作,而向思想的领域更近了一步。之后的事情便是接踵而来的残酷现实了。
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巨人,他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成为激励广大青年成才的一个航标。他的思想就是解放全人类。注意是全人类,不是中国人理解的解放劳动人民,也不是苏联人理解的解放无产阶级。马克思的名言:“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马克思是一个学者不是一个革命家。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只能消亡而不能消灭。而中国和苏联正是消灭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所以在中国和苏联。其实根本就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其本质还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马克思是十九世纪的人,但是他预测未来世界的四十多个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对的。马克思的思想的确是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就像孔子,老子,亚里士多德等等历史名人一样,几千年才有可能出一个,就连不信马克思主义的美国。在给中学生推荐开出的业余读物中,马克思的书也在其中。而中国现在却很少人读马克思的书,太遗憾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可以给全世界的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不但是千年伟人,有可能是万年伟人或永远的伟人。
观看完影片后,受益颇多,一个人身处困境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现在是和平的年代,坚持自己梦想的路上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了,希望我能做到不忘初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学习马克思的精神,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实践。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4
因为单位组织,去电影院看了《青年xx》,据说是本月5号xx的生日那天上映的,之前我都没听说过,这一段时间各群里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妇联3。一听单位说看xx的电影,我满心欢喜,但是看完后,却心情很沉重的走出影院。回来在群里聊,才知道也有一两个人默默地去看了,回来没有张扬,因为电影的排片时间都在非黄金时期,如果不是单位组织的,影院里没有几个人看。
电影主要是描述《共产党宣言》诞生始末及其之前的一些背景故事。我是几乎全程流着眼泪看完的,因为我从电影里看到的是,xx的生活窘困,意志却没有被消磨,一生都在为改变无产阶级的命运而奋斗;看到的是,燕妮放弃贵族公主的优越生活,毅然决然的跟着xx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并义无反顾的支持xx的事业;看到的是,恩格斯不因家里的富有而不可一世,反而对工人阶级充满了同情,并用实际行动来争取无产阶级的自由,他一生追随xx,既是xx生活的资助者,又是xx的亲密战友,传播xx的思想,并在最后帮助xx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还看到了恩格斯的工奴出身的妻子,一点也不为能找到恩格斯这样的资本家公子而沾沾自喜,甚至为了不消磨自己为无产阶级奋斗终身的战斗意志,不惜跟恩格斯不要孩子。
写出上面这几句话的时候,我的眼睛里已经充满了泪水,xx、恩格斯及他们的妻子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们写了几本书,建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而是在于他们全心全意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大公无私的精神,更在于他们给全世界无产者指明了前进的方法和方向。
也有人批评这个电影过于小资,但我觉得,一个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德国人,能把xx拍得这么有血有肉,拍出了xx主义思想的精髓,拍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拍出了让我们中国人也应该反省的地方,这部电影就是成功的。
以上是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5
这周五我参加了支部的观影活动,观看了法国电影《青年马克思》,此时正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作为信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的年轻人,这部电影给了我一个去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年轻时的境遇的一个绝妙的机会。
正如身处那个动荡年代的其他的思想家一样,马克思追求自由,立志冲破旧秩序,勇敢地为工人阶级,社会底层劳苦大众发生。相比马克思,恩格斯的身份就有些独特,他作为资产阶级家庭出身,但在那个年代阶级矛盾尖锐,工人个人权利不受法律保护,工业革命正在从方方面面重塑世界的年代,他却能深入工人群体,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处境,写出了有关工人阶级现状的首例报告。
在电影中除了马恩两人,还出现了同时期诸如普鲁东,维特林等早期社会学家及理论家,但是相比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没有一个对社会阶级现状清晰的认识以及对于替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的了解。维特林虽然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同时也亲身参与革命,为此受了不少牢狱之灾,但是马克思对他的斗争定性为煽动民众暴动,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马克思那样的共产主义理想,所谓的抗争并不能给工人们带来更好地生活,只知道去抗争,是无法改变旧社会,他们缺少的是一个清晰的纲领,缺少的是一个伟大的理想。
而像普鲁东这一类的哲学家,学者,皆是试图温和的去改良社会。马克思说普鲁东的理论都是兜圈子,从来没有把那层窗户纸给捅破。由于缺少对普鲁东的了解,我理解的是要么普鲁东没有真正想去暴力革命的动机或者勇气,又或者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还不够透彻的理解。
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基石,但是创造也是非常困难的。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探索,并不是凭空而来,捕风捉影,而是经过了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各方面透彻的了解与认识后得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这一伟大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仅遭受了当局的骚扰,甚至被勒令24小时之内离开法国,正义者同盟中的老一辈理论家曾对马克思、恩格斯说,他们并没有为了革命而牺牲流血,他们还没有遭受像维特林那样的遭遇以及痛苦。但是我认为马克思为了捍卫自己的言论,从德国颠沛流离到法国,最终到布鲁塞尔,一生清贫,这对于一个专注于理论研究的人而言,这样的生活已经是很艰苦的。
我们应该认真去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这样伟大的人物,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的精神,我们应当去传承。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6
《青年马克思》讲述伟人卡尔·马克思在过去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艰苦奋斗经历的电影在影院播出。为深度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精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我院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校学生会组织干部,干事作为代表参与观影。
首先这部电影中的青年马克思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坚持不放弃,对事业、生活、朋友的热情,看准目标,砥砺前行,锲而不舍。其次这部电影十分真实,不是将马克思恩格斯推上神坛,而且从一个近乎平凡人的视角去讲述了最朴实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片中的青年马克思积极奋斗,与资本主义势力对抗到底即使受到资本阶级的迫害,也不改初心。马克思也曾叛逆过、迷惘过、苦恼过,但他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坚持梦想、敢于批评、勇于实践、不畏苦难,一步一步朝着那个最初的梦想靠近。我想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更需要这种为幸福努力奋斗的精神。
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更可以提高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
我们青年大学生应该有自己想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前方尽管布满荆棘,但我们也要勇往直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名合格的青年大学生。为了真理付出自己的一切。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7
今年正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了向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致敬,有幸参加了党支部的《青年马克思》的观影活动。115分钟的电影,节选了1843年至1848年间马克思的生活片段,这5年多时间,是马克思主义日臻完善成型的重要阶段,也是整个欧洲矛盾四起、学说林立和迷茫困顿的特殊时期。
影片还原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艰辛过程,同时描绘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动人友谊,以及马克思与燕妮之间的理想爱情。
十九世纪君主专制下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影片开始为我们讲诉了一宗林木盗窃案,一群为了生计的穷人前往森林捡拾枯树枝,而法律规定森林属于资本家,捡拾树枝的行为属于盗窃,从而导致了一场屠杀,老人妇女儿童就这样死在了资本家爪牙们的屠刀之下,死在了资本家的权利之手,铺垫出后文的背景。
秉持博爱共产理念,工人组织陆续成立。两名德国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将颠覆这些组织的乌托邦思想,改造他们的斗争及全世界的未来。
恩格斯的出现,于金钱、于学识,都大大支持了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尔后,两人受托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一同完成了经典政治文献《共产党宣言》。一位困苦拮据仍不改其志,一位含着金汤匙又满怀抱负。时代青年的聚首,将让全世界风云变色!
作为一名共产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在这个日新月异而又暗流涌动的国际形势之下,我们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认清形势,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我们更应该像马克思那样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世界奉献微薄之力。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8
马克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虽然熟,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感觉还是深奥的,不太懂。在多数人眼中马克思是远离世俗小民的高大上人物。假如被问到马克思的初心是什么,相信许多人会两眼茫然。
最近电影院在热映《青年马克思》。这是一部译制片,法国、德国、比利时联合拍摄的。这部电影没有对观众讲大道理,进行空洞说教,而是通过场景再现,还原了19世纪欧洲当时的社会背景、马克思的爱情、马克思生活的窘迫、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识相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追求、马克思流亡、《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过程等等。它是一部贴近观众心灵、情感的剧情片,用生活片段和细节反映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信仰及奋斗历程,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来感动观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春故事穿越百年时空,依然让观众热血沸腾、为他们的信仰和初心感动不已。
19世纪中叶,资本家用种种手段攫取财富,如设法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压低工人的工资、大量使用廉价的女工和童工等,无产阶级饱受剥削,生活贫困潦倒。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是产业工人,但他们十分同情受到严酷剥削的工人阶级,毅然绝然地与资产阶级分道扬镳,有觉悟地超越了自己所出生的阶级,努力为所有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担任《莱茵报》主编兼自由撰稿人的马克思凭着犀利的笔杆子,不遗余力地为弱势群体仗义执言。1843年,进步的《莱茵报》被查封,马克思开始了流亡者的生活,他失去了国籍,失去了职业。马克思一生纵使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劳动人民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
《青年马克思》通过重现马克思的生活场景告诉观众他的价值观是什么。马克思奋斗的出发点就是维护被剥削阶级的利益,让劳动者不被剥削,不受压迫,能充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马克思的初心。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成了无产阶级追求解放和幸福的代言书。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践行初心的实际行动和生动反映。
时间过了2个世纪,马克思一直是我们的精神导师。当前的我国社会与19世纪的欧洲社会有截然不同的发展背景和社会矛盾,马克思的有些理论可能已经不适用当前的社会了,可我们的初心还是一样的,有着共同的愿望和理想,都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幸福。马克思的初心仍是指导我们前行的领航灯。
安逸的日子过久了,有些痛苦就会淡忘,有些信仰就会漂浮。我们一直奉行马克思主义,可有些地方还是与初心有点距离。比如说贫富差距,在有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与一线员工的工资差距不是三五倍,而是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贫富差距有点大了。
在“七一”前夕,再接受马克思主义初心教育是有必要的。去观看《青年马克思》吧,与伟人的灵魂来一次亲密接触,让马克思主义初心引领我们朝着信仰的方向前进。
-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1通过观看《青年马克思》,让马克思主义这个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体会。马克思主义我认为就是为人类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