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工作实习报告(精选2篇)
有关工作实习报告5篇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作实习报告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工作实习报告篇1
今年6月有幸被爱因斯特(中国)组织选中,于7月8日至8月31日在芬兰helsinki的helsinkiuniversityoftechnology中的laboratoryofcomputationalengineering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培训。
生活
在我刚到芬兰的头几天,对我来说一切都是陌生而新鲜的,所幸得到了实验室秘书eevalampinen女士以及同在实验室的中国留学生赵伟的无微不至的帮助。使我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并尽早的投入工作。
很幸运,在芬兰的日子中,都遇到了一些中国人,虽然大家都很忙,平时也就是在路上匆匆点头致意。但是当你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都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里的中国人有一个邮件列表,有千余名的中国人与当地人把自己的邮箱加到上面去,大家可以在这里交流一些供求信息、发布看法与提供帮助,功能类似于这里的bbs。另外我在生活中还结识了一些朋友,因为他们的年龄都比我大得多,而且在国外学习了许多年,因此他们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和我所了解的不一样。这样的交流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在我的夏天过去接近一半的时候,来了两个人和我合住公寓,一个意大利人,一个德国人。于是原本平静而有些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每晚都和他们喝啤酒聊天聊上许久,聊欧洲与中国的不同、自己的研究方向、个人的生活,文化的差异在这里成了一件兴趣盎然的事情。而喝啤酒是一件如此平常的事情,以至于为数不多的几个我所知道的德语与意大利语都是和敬酒或者酒的用具有关。
他们比我要能更快的适应那里的环境,没三天已经安之若素了。在沟通方面,他们也比我要更快的,虽然其他的伙伴对我也很礼貌,但是就是缺乏那么多的共通点。我觉得这样子的交流机会的确是非常有价值而且重要的。
工作
本来实验室中具体负责在这个夏天指导我的那个导师mikkokarttunen先生,是给了我安排了一个计划,但是通过之前的联系,他对我的本科毕业设计的工作有了了解,对我的这个工作的产生了一些兴趣,这个工作是利用计算物理学中的montecarlosimulation,以及cellularautomata等一些方法来模拟帕金森氏症中alpha—synuclein蛋白质的积聚现象。
因此在开始的一段时间,我为此准备了一个幻灯片以及一个报告。可能是这个课题比较新颖,而且能够将物理学与分子生物学这两大领域结合起来,于是这个报告获得了相当大的关注,实验室的几个没有休假的教授以及大部分的研究生都参加了我的报告。后来经过我的详细介绍以及多次的讨论他们也开始对这个方向发生了兴趣。觉得还是让我在那里继续这个课题的工作,karttunen先生委托了他的一个博士后michaelpatro先生具体在这个领域和我合作,提供具体的指导与帮助。他自己也会经常的和我就工作的进展和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
michaelpatro先生对我的工作的帮助是巨大的,因为在本科阶段我比较关注的是程序中所对应的具体的物理过程,对于运行结果的精确性以及程序的运行速度考虑得并不多,在他的帮助下,我几乎又把整个程序的源代码重新写了一遍,得到了于实际情况更加符合的结果。并且我们接下去讨论了如何在这个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蛋白质突变对整个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作为一个控制因素纳入程序的考虑范围,这样的话就可以和我们在上海的合作者进行对alpha—synuclein蛋白进行突变,所获得的试验结果加以比较。进一步揭示这个疾病的分子机理。由于已经确定了进一步的合作关系,mikkokarttunen先生对于生化试验的数据提出了非常详尽的要求,于是在回国的这段时间,我已经到过上海的合作者那里,进行了实地的考察,了解那里的试验设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样我就可以进一步的在这个领域和他们进行合作,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个机会。
这个课题,在本科阶段,基本上就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从确立题目,到写程序。但是他们并不以为不重要,相反的非常尊重我的选择,并的确通过这接近两个月的工作,初步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个情况,在国内是很难加以想象的.。
印象
在芬兰的这一个夏天,是我的第一次出国,而且是这么一个和中国有许多不同的国家。在这段时间中参加了当地iaeste组织的活动并和室友一起出去玩了几次,其中既有晚上去听流行音乐的演唱会,或者是烟火表演,也有在晴朗的周末到赫尔辛基邻近的海岛上去接近大自然。既有三五朋友走在不夜的赫尔辛基大街,更有一个人背着包信步的穿梭在具有浓郁北欧风格的赫尔辛基的大街小巷。就这样,慢慢的走进了这个国家,这座城市。
印象中比较有趣的,有一件就是我有许多照片都是请路上遇到的当地人拍的,洗出来之后一看,往往人都是拍得很大,而旁边的名胜反而不是很清楚,不想以前在国内请别人拍的许多照片,都是名胜风景摆在正中,很显眼的地方,而人反而拍得很小,不显眼。这种以人为本的情况在赫尔辛基还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他们都充分的重视与尊重每一个人:在赫尔辛基,甚至在居民区中间,只要是稍微大一点的街道,总是会分成机动车道和供行人和自行车走的便道,而且除了在高速公路之外,便道并不会比机动车道窄多少。遇到修路的时候,往往机动车道还是坑坑洼洼的,而便道已经整理得非常的平整了。那里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车,可是车辆的型号和性能是相去甚远。既有现在最为流行的跑车,也有那些放在中国也是濒临淘汰,属于尾气超标的老爷车。不过每一个人开在路上都是一副心平气和的样子,开跑车的自开跑车,并不以为拉风。开老爷车的自开老爷车,并不以为没面子。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每个人都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而富足、平等、高福利的社会制度又充分的保证了这样选择的可能性。
另外让我比较困惑的事情就是一开始到那里,自己在超市里面买东西,要付账的时候发现无论在收银处排了多长的队,负责刷条形码的小姐还是从容不迫的先跟你点头微笑致意,再有条不紊的慢慢的将东西一件件的过激光器。另外在建筑工地或者修路的时候,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建筑工人看起来非常悠闲而缓慢的工作着。偶然在闲聊中,向一个学习工程管理的留学生说起这个现象,觉得很不解。因为芬兰作为一个人口只有六百万的小国,能够创造出nokia这样的国际品牌,国民收入又居欧洲前列,想必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国家。可结果令我出乎意料。可是那个留学生却说,这样的工作方式反而是最有效率的,看起来不是很快,但是如果一开始能够把事情都做好,不留尾巴。这样才是最为经济的方法。
在芬兰的两个月,其实也就是犹如浮光掠影一番,大概的了解了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就慢慢的接近了归期。不过我还是十分庆幸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使我能真正的开阔了眼界。这段美好的时光,对我永远是一个美妙的经历。
工作实习报告篇2
划线实习结束后,我又到机加实习了一个多月。在机加我被分到了“沈阳定梁”这台机床实习。在这台机床实习的这段时间,我受益匪浅,为我做技术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划线实习阶段我对厂里的情况了解的不大清楚,不过,在机加实习的空闲时间,我仔细了解了一下我们二车间的大概情况。我们大装分厂现有各种机床设备八十多台。共分为机械加工和装配两部分。机加共有五跨,每跨有三个天车,负责起吊工件。一二跨为一工段,主要负责加工重大型工件,所以起重天车最大可吊50吨。一跨机床设备主要由“天起”“天桥”“3X8米机床”等一些镗铣床。二跨机床设备主要有“武汉定梁”“沈阳定梁”“捷克200”“捷克160”等一些镗铣床。三跨独立为一工段,主要由各种车床组成。四跨主要由四台“定梁”等镗铣床、四台“插床”、“两台刨床”等组成。一跨主要由6台小型卧式车床、两台立式车床以及三台磨床等组成。我们车间大型工件划线在五跨,小型工件划线在四跨和五跨都有。我上个阶段实习就是在小型工件划线。
我现在实习的“沈阳定梁”是一台镗铣床,它就在上述的二跨。这台镗铣床的机床结构和参数如下:
工作台尺寸:2560*6000
主机质量:160t
允许载荷:20000t
龙门宽度:3200mm
工作台最大行程:X轴6200,Y轴3200,Z轴1250,W轴1500.
Z轴为机床之主要之基础座,而X轴左右各加一条副轨。机床为重切削机庆而轴都采用伺服电机间接传动方式。其4轴采用全闭环方式输出,大大提高机床定位及重复定位之精度。主轴采用液压制冷之冷却系统,可降低主轴高转速情况下不升温,不造成主轴轴承之损伤。而Y轴采用液压系统定位锁定方式主轴电机安装在主轴箱上,用齿轮传动主轴可自动两段式换挡。其定位的速度检出器安装于主轴外不造成泡在主轴箱内避免了造成检出器的故障。主轴之W轴采用氮化合金钢,心轴用铬钼合金钢,使刚性大大提高。
这俩个月来“沈阳定梁”主要的加工对象是辊道支架,机座,轴销,夹钳臂等。为了更好的实习我首先了解了机床的操作系统,以及机床所用的各种刀具,其中刀具有圆柱形铣刀、立铣刀、细齿铣刀、玉米铣刀、面铣刀、倒角铣刀等。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如圆柱形铣刀,其主要用于卧式铣床上加工平面。刀齿分布在铣刀的圆周上,按齿形分为直齿和螺旋齿两种。按齿数分粗齿和细齿两种。螺旋齿粗齿铣刀齿数少,刀齿强度高,容屑空间大,适用于粗加工;细齿铣刀适用于精加工。面铣刀主要用于立式铣床、端面铣床或龙门铣床上加工平面,端面和圆周上均有刀齿,也有粗齿和细齿之分。其结构有整体式、镶齿式和可转位式3种。立铣刀主要用于加工沟槽和台阶面等,刀齿在圆周和端面上,工作时不能轴向进给。当立铣刀上有通过中心的端齿时,可轴向进给。
“沈阳定梁”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床,在“沈阳定梁”上可以加工平面(水平面、垂直面)、沟槽(键槽、T形槽、燕尾槽等)、分齿零件(齿轮、花键轴、链轮、螺旋形表面(螺纹、螺旋槽)及各种曲面。此外,还可用于对回转体表面、内孔加工及进行切断工作等。铣床在工作时,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铣刀旋转为主运动,辅以工作台或铣头的进给运动,工件即可获得所需的加工表面。由于是多刀断续切削,因而铣床的生产率较高。简单来说,铣床可以对工件进行铣削、钻削和镗孔加工的机床。相对于工件的进给方向和铣刀的旋转方向有两种方式:第一种顺铣,铣刀的旋转方向和切削的进给方向是相同的,在开始切削时铣刀就咬住工件并切下最后的切屑。第二种是逆铣,铣刀的旋转方向和切削的进给方向是相反的,铣刀在开始切削之前必须在工件上滑移一段,以切削厚度为零开始,到切削结束时切削厚度达到最大。顺铣时,切削力将工件压向工作台,逆铣时切削力使工件离开工作台。由于顺铣的切削效果最好,通常首选顺铣,只有当机床存在螺纹间隙问题或者有顺铣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考虑逆铣。铣刀刀片每一次进入切削时,切削刃都要承受冲击载荷,载荷大小取决于切屑的横截面、工件材料和切削类型。切入切出时,切削刃和工件之间是否能正确咬合是一个重要方向。当铣刀轴心线完全位于工件宽度外侧时,在切入时的冲击力是由刀片最外侧的刀尖承受的,这将意味着最初的冲击载荷由刀具最敏感的部位承受。铣刀最后也是以刀尖离开工件,也就是说刀片从开始切削到离开,切削力一直作用在最外侧的刀尖上,直到冲击力卸荷为止。对于每一个刀片来说,当要退出切削时切削刃离开工件的方式是重要的。接近退刀时剩余的材料可能使刀片间隙多少有所减少。当切屑脱离工件时沿刀片前刀面将产生一个瞬时拉伸力并且在工件上常常产生毛刺。这个拉伸力在危险情况下危及切屑刃安全。
在这次机加实习的过程中我获益匪浅,首先,我熟悉了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了解了金属加工的主要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熟悉各种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操作使用方法。了解了新工艺和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使用;再者,培养了我认识图纸、加工符号及了解技术条件的能力。为我去技术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让我对为了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