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船调教案和教学反思(精选8篇)
摇船调教案和教学反思篇1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CAI课件、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老师今天想带你们回到老师的童年时光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那就请你们闭上自己的眼睛,老师要开始念时光咒语了!
(师唱《摇啊摇》)
师:睁开眼睛吧!瞧!这就是老师的童年哦!看看我们在玩什么哦?
(课件出示同年玩耍的画面)
你们小时候都爱玩什么呢?
生: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
师:小朋友们的童年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老师真羡慕你们啊!那你们知道吗?这还有一群**的小朋友,他们童年爱玩的游戏我们可都没有玩过哦!你们猜猜那是什么游戏?
(课件出示“猜谜”的画面)
生:他们在猜谜语!
师:对极了!老师这里也有几个他们编的谜语,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聪不聪明,能不能猜出他们的谜底!
(课件出示:带节奏的前四句歌词。)
A:XXXX·|XXXXXXO|XXXXX|XXXO||
什么圆圆,在呀在天边哟?什么圆圆在河边?
B:XXXX·|XXXXXXO|XXXXX|XXXO||
什么圆圆,街呀街上卖呀?什么圆圆在眼前?
师:让我们带着节奏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读)
师:我们一起来猜猜这些谜语的谜底吧!
(生猜谜语)
二、初听歌曲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给这些谜语猜出了这么多的谜底,老师真佩服你们!你们想知道**小朋友的谜底吗?
生:想!
师:**的小朋友不仅会编谜语、猜谜语,而且还把猜谜游戏编成了一首歌,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这首歌,自然就知道他们的谜底了。
(CAI播放歌曲)!
生:月亮、石头、鸭卵、镜子。
三、复听、学唱歌曲
1、师:你们的耳朵真灵!只听一次就知道答案了!这是一首**民谣,哪位小朋友知道**在哪里呢?
(师生探讨**的地理位置,并了解**与**的关系以及**当今的局势)
师:小朋友们又增加了一些新知识,但老师还想考考你们,请你们再听一次歌曲,想想这首歌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听这首歌时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生再听歌曲)
生:*和、悠扬地!想到他们好像在摇船!
师:回答地真棒!我们也一起来做做摇船的动作,感受一下吧!
2、三听歌曲,分小组组成船形,跟音乐节奏做摇船的动作。
3、学习陈词“嗨呀罗的呀”
师:小朋友们,在划船比赛的时候要注意动作整齐、**,怎么样才能办到整齐、**呢?
生:喊一些**!比如“嗨呀罗的呀”。
师:真聪明!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划一划吧!
4、师生对唱谜语歌。
师:老师也想唱一唱这么好听的歌,但我想让你们跟我一起配合,我问你们回答好吗?最后两句咱们一起合唱。比如:我唱什么圆圆在天边,你们接月光圆圆在天边。
(师在对唱的同时表演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自然跟学)
5、分小组对唱歌曲
四、歌词创编
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歌曲,你们能不能自己编一些谜语,然后把它们也编成儿歌呢?只要改变歌曲前四句的歌词就可以了哦!
1、分小组创编歌词
2、小组展示成果
五、小结
小朋友们,咱们今天不仅学会了演唱歌曲《摇船调》,而且还学会了自己创编谜语歌曲,并且编唱我们自己的《摇船调》,最后让我们摇着自己的小船,唱着自己的歌谣一起航行,出发,驶向我们自己的理想吧!
摇船调教案和教学反思篇2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CAI课件、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老师今天想带你们回到老师的童年时光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那就请你们闭上自己的眼睛,老师要开始念时光咒语了!
(师唱《摇啊摇》)
师:睁开眼睛吧!瞧!这就是老师的童年哦!看看我们在玩什么哦?
(课件出示同年玩耍的画面)
你们小时候都爱玩什么呢?
生: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
师:小朋友们的童年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老师真羡慕你们啊!那你们知道吗?这还有一群台湾的小朋友,他们童年爱玩的游戏我们可都没有玩过哦!你们猜猜那是什么游戏?
(课件出示“猜谜”的画面)
生:他们在猜谜语!
师:对极了!老师这里也有几个他们编的谜语,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聪不聪明,能不能猜出他们的谜底!
(课件出示:带节奏的前四句歌词。)
A:XXXX·|XXXXXXO|XXXXX|XXXO||
什么圆圆,在呀在天边哟?什么圆圆在河边?
B:XXXX·|XXXXXXO|XXXXX|XXXO||
什么圆圆,街呀街上卖呀?什么圆圆在眼前?
师:让我们带着节奏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读)
师:我们一起来猜猜这些谜语的谜底吧!
(生猜谜语)
二、初听歌曲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给这些谜语猜出了这么多的谜底,老师真佩服你们!你们想知道台湾小朋友的谜底吗?
生:想!
师:台湾的小朋友不仅会编谜语、猜谜语,而且还把猜谜游戏编成了一首歌,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这首歌,自然就知道他们的谜底了。
(CAI播放歌曲)!
生:月亮、石头、鸭卵、镜子。
三、复听、学唱歌曲
1、师:你们的耳朵真灵!只听一次就知道答案了!这是一首台湾民谣,哪位小朋友知道台湾在哪里呢?
(师生探讨台湾的地理位置,并了解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以及台湾当今的局势)
师:小朋友们又增加了一些新知识,但老师还想考考你们,请你们再听一次歌曲,想想这首歌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听这首歌时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生再听歌曲)
生:平和、悠扬地!想到他们好像在摇船!
师:回答地真棒!我们也一起来做做摇船的动作,感受一下吧!
2、三听歌曲,分小组组成船形,跟音乐节奏做摇船的动作。
3、学习陈词“嗨呀罗的呀”
师:小朋友们,在划船比赛的时候要注意动作整齐、统一,怎么样才能办到整齐、统一呢?
生:喊一些口号!比如“嗨呀罗的呀”。
师:真聪明!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划一划吧!
4、师生对唱谜语歌。
师:老师也想唱一唱这么好听的歌,但我想让你们跟我一起配合,我问你们回答好吗?最后两句咱们一起合唱。比如:我唱什么圆圆在天边,你们接月光圆圆在天边。
(师在对唱的同时表演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自然跟学)
5、分小组对唱歌曲
四、歌词创编
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歌曲,你们能不能自己编一些谜语,然后把它们也编成儿歌呢?只要改变歌曲前四句的歌词就可以了哦!
1、分小组创编歌词
2、小组展示成果
五、小结
小朋友们,咱们今天不仅学会了演唱歌曲《摇船调》,而且还学会了自己创编谜语歌曲,并且编唱我们自己的《摇船调》,最后让我们摇着自己的小船,唱着自己的歌谣一起航行,出发,驶向我们自己的理想吧!
摇船调教案和教学反思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曲。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式。采用4/4拍,五声宫调式,音域在九度以内,旋律流畅、优美。歌曲加入了3小节的衬词和1小节重复句,更增强了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节奏明快、紧凑,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台湾民谣《摇船调》这首歌曲,初步体会问答式歌曲的特点,感受对歌的乐趣,突出主题童趣,并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过程与方法:在听、想、唱、跳、创编等活动中,感受和表现歌曲,并为歌曲《摇船调》创编新的歌词,一问一答中不仅创编歌词,还增长知识。
三、知识与技能:认识及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能唱准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教学重难点:
1、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初步体验台湾民谣的风格。
2、附点音符在歌曲中的运用及表现。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2、座位安排:把男女同学分成两组,从中间分开,以便于进行对歌活动。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猜调》、《猜花》片段,初步感受对歌的特点。
1、老师以唱歌的方式唱出歌曲《猜调》问句部分,学生随着歌曲旋律唱出答句。
教师:“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什么长长街前卖嘛?哪样长长妹跟前喽唻?”(老师唱着问学生)
学生:“银河长长上天,莲藕长长海中间,米线长长街前卖嘛,丝线长长妹跟前喽唻。”(老师引导学生唱出答案)
2、聆听歌曲《猜花》
教师:它的歌词有什么特点?你听到了什么花儿空中开?什么花儿像火焰?
学生:木棉花儿空中开、朵朵花儿像火焰
3、引导学生说出两首歌曲特点(“一问一答、猜谜语式歌曲”)
4、师生对歌,初步感受对歌乐趣
教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孩子们猜花对歌的情景,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全身心感受猜花的乐趣。(男女同学分两组对歌,老师带着同学们面对面表演唱)
通过聆听两首相关的对歌歌曲,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初步感受歌曲问答式的特点,而且为后面歌曲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感受歌曲优美意境
过渡语: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关于一问一答、猜谜语式的歌曲,这首歌曲名字就叫《摇船调》。这是一首台湾民谣,民谣指的是流传于民间,富有民族色彩的歌曲。
1、点出歌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想象歌曲意境
教师:看到这个歌名,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有人在摇船、还有人在唱歌。
教师:老师想到的’是在美丽的水乡,有小桥流水,微风轻轻的吹拂着,小朋友一边划着船一边悠闲自在的唱歌。
2、师生互动,走进歌曲意境
教师:现在你们来划船,我就站在这只大船上唱歌。(放歌曲第一段伴奏)
教师:听着这音乐,划着这小船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开心、舒服)它的速度是(慢的,中等的),力度是怎样的?(柔和的,轻的)歌曲旋律(流畅优美),所以我们听了后会觉得心里特别舒服,快乐。(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理解歌曲)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歌名以及创设情境带学生走进歌曲的意境,用摇船的动作去感受歌曲的韵味,体味歌曲的美。
三、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童趣
(1)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特点。
师唱着问学生,学生说出谜语
教师:刚才我唱了什么?(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学生答不出时老师用歌声提示)
教师:这四句都是问(圆圆的)东西,一个在(半天)、一个在(河边)、一个在(街上卖),一个在(眼前)。(学生归纳出歌词特点)
教师:你知道什么圆圆在半天么?什么圆圆在河边?什么圆圆街上卖,什么圆圆在眼前。(引导学生按节奏说出问题,通过这样问答,不仅让学生感觉到乐趣,还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歌曲对歌的特点)
(2)创编动作记忆歌词
教师:能不能把答案唱出来,听着音乐,我来问,你来答。(老师唱的时候学生摇着船,学生唱时老师引导学生加上动作)
(3)跟着歌曲范唱轻轻唱一唱
教师:听听歌曲范唱怎么唱的?轻轻跟着唱一唱(播放歌曲FLASH)
(4)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采用接龙的形式合作演唱歌曲前半部分
教师:现在我想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我把这种演唱叫做接龙演唱。同学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当老师唱完一个乐句,请同学们延续老师的情绪继续演唱下一个乐句。(接龙演唱,及时纠正,指导学生把歌曲唱好)
(5)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最后部分
引导学生理解歌词
教师::你听这一句(嗨呀罗的嗨哟,嗨呀罗的嗨呦,嗨罗嗨,在眼前哪.)要表现的是什么?
学生:用力划船,开心划船的情景。
教师:除了这种理解,还有不同理解吗?(老师唱这一句)表现了问的同学心情是怎样的?答的同学心情是怎样?(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6)介绍反复跳跃记号,并区分两段结尾的不同地方
教师:这是反复记号的一种形式,当乐谱出现重复时,而在最后结尾处略有不同,往往在反复时跳过不同的小节,这就是反复跳跃记号。
教师:听老师唱一唱,两段结尾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跟着钢琴唱准两段结尾部分)
学生:第一段结尾多了一个“哪”音。(师范唱这一句,引导学生唱好这一句)
教师:同学们唱得真棒!现在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四、创设情境,男女同学对歌,在活动中再一次感受对歌乐趣
教师: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下,我们此时此刻就在美丽的水乡,我们中间隔着河水,我们一边摇着船一边在对歌,男同学唱着问女同学,女同学唱着回答男同学。
老师把音乐的技能,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充分的聆听和歌唱的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还感受到歌曲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五、创编歌词,感受对歌乐趣
教师:我们来创编自己的《摇船调》,女同学出题,男同学答,男同学出题,女同学答,出题的同学要用摇船调旋律唱出来,也就是要想几句?
学生:(要想四句)(男女同学开始讨论,教师把纸和笔发下去,并指导学生创编)
教师:你们都把你们出的题唱出来。(唱完后,两组同学又开始讨论答案)
教师:我们一起来对歌,男同学唱着问,女同学唱着答。(第二遍)女同学唱着问,男同学唱着答。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在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再由小组共同展示创作的歌词,在创编歌词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对歌的乐趣,同时为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奠定基础。
教师总结:我们这节课学唱了台湾民谣《摇船调》,并创编了新的《摇船调》,其实还有很多歌曲是采用对歌的形式,比如广西民歌《刘三姐》,儿童歌曲《什么船儿》,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下载听一听。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在歌曲《摇船调》的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摇船调教案和教学反思篇4
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课《摇船调》优秀教学设计
1、用优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2、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并表演划船动作的形式学习本课歌曲。
3、认识反复跳跃记号。
重点: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歌曲中的一字多音和附点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创设情境
课前播放《吉祥三宝》,学生进教室。
1、师:我们要开始今天的音乐课了,老师想问问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今天我们也来猜一个谜语!
谜面是: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就靠它。(打一物体)
生:船
教师出示—船的图片
2、师:那你们会摇船吗?(请个别学生做,全体学生一起学一学)
3、师:你们做的真好。(平时的观察真仔细!真棒!)
4、我们的小船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一看?但在去之前,要接受一个挑战,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思考:如果想让我们的船划的又快,你们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有力度)
教师出示:嗨呀啰的嗨呦,嗨呀啰的嗨呦:‖
师:那我们就把口令加在里面,在划船的时候,试一试?听听谁的声音宏亮。
二、表演歌曲:
1、师:小船划呀划,终于划到了宝岛台湾。那我们去看看吧!
师:台湾的地理位置:它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东海南部。然后,欣赏到的是日月潭,他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阿里山是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接下来看到的是台北101大厦。他现在是世界第二高楼。508米。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馆,这是堂馆里的玉白菜和东坡肉。这是台湾小吃,有名的卤肉贩。而华西街观光夜市为台湾第一条国际级观光夜市。有各式各样美食,从现捞海鲜、台式小吃、面食、日式料理,一应俱全。而台湾小朋友还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听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呢?(谁还听到了不同的?谁的聆听能力更强?)——播放歌曲《摇船调》。
生:猜谜语、对歌(你听得真好,太仔细了。)
2、师:今天我们就和台湾小朋友一起来唱这首台湾民谣《摇船调》。
3、师:其实摇船调是小朋友一边摇船一边唱的歌曲叫摇船调
4、师:请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歌词,并想一想从歌词当中你发现这首歌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特点?生:先问后答
5、师: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歌曲,听一听,在歌曲中,你觉得哪句歌词你很熟悉?——播放歌曲《摇船调》。
生:嗨呀啰的嗨呦,嗨呀啰的嗨呦。
师:这就是刚才我们接受挑战时说的口令。
6、师:跟琴的旋律,师生对唱学习第一段。教师唱前四句,学生唱后四句。
师:你们唱的真好。能自己试试吗。
7、师:你们觉得哪句你唱起来比较困难。
8、师:跟琴在心里默唱第二段歌词。
9、师:我们把第二段歌词唱一遍。
10、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这两个结尾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分别来唱一唱。(跟琴唱)你发现第二个结尾这时候小船怎么样了?你把这种感觉来唱一唱。(引导延长感觉小船远去)
11、师:我们把这首歌曲完整的唱一遍。
12、师:接下来我们就采用先问后答的形式分组问答。我来分一下工,两组问?两组答?(看看那组唱的优美动听)
三、拓展延伸:“对歌”游戏。
师:瞧,台湾小朋友向我们喊话了:哎,来对歌啰!你们敢接受挑战么?那就让我们一起坐上小船对歌喽,老师一边划一边走,我停在谁的船边上谁就来唱歌,准备好了吗?
1、师;我们把船分成四艘,分别为少年号、火炬号、希望号、和谐号。记住:该谁演唱谁起立。(教师分别选出各组船夫,发船桨给他们。)
2、动作协调一致、歌声优美,表现力强。
四、创编歌词:接下来我们就用不同的谜语来创编不同的歌词,什么弯弯在呀在天边呀?什么弯弯在河边?什么弯弯街呀街上卖呀?什么弯弯在眼前?
生:月牙弯弯在呀在天边呀,小船弯弯在河边。香蕉弯弯街呀街上卖呀,睫毛弯弯在眼前。
五、教师小节,渗透教育。
今天,我们不仅了解了问答对歌,还体会到了对歌的乐趣。最后,让我们在这首优美的歌声中,唱着歌划着“船”离开教室。
摇船调教案和教学反思篇5
教学目标:从歌曲中感受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师生共同表演“一只短笛轻轻吹”(当作发声训练来做)
三、新课导入: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个谜语:“一个金坛子,装着金饺子,吃了金饺子,吐出白珠子”师:你也打个谜语给大家猜猜,请学生出谜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师:“除了给大家出谜语,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谜语歌,老师唱给大家听听,谁能猜出谜底。”师唱“摇船调”的前半部分。(学生回答)
3、出示歌曲,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情绪,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教案《《摇船调》说课教案》。
4、因为歌曲是台湾民谣,师生一起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并说说现在台湾的局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新歌学习
1、聆听录音,师生一起随音乐节奏做摇船的律动。(表扬做的好的同学)
2、师生趣味性的读歌词。师出谜语,生答。(带上歌曲的节奏)生出谜语,师再回答。
3、重点读后面的“衬词”。老师先读一遍,让学生感受并想象这段歌词好象是在干什么?学生想到好象是在逆风中划船,很吃力。老师引导学生读这段时要带劲的`读,但是不要故意使劲用嗓子喊。师生做划船的动作一起读衬词部分的歌词。
4、听录音,学生小声的哼唱录音。
5、在老师的琴声带领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哼唱歌曲几遍。
6、解决重难点乐句。生说说自己还有困难的乐句,请同学帮忙教一教,唱一唱。
7、跟录音唱歌词。
8、跟随录音带上动作表演歌曲。
9、小组内合作编排表演(唱、跳、奏结合)
五、创遍歌词
1、老师引导,这首谜语歌曲的答案并不止与此,大家还可以将自己的答案也放到歌里唱一唱。每个小组合作讨论一组答案。(重点)
2、除了改谜底,同学们还可以试着根据歌曲自己想想其他的谜面来改编歌词。(只要让学生尝试着改出一到两句就可以,不要使学生觉得很难,创遍也应该是个轻松快乐的过程)
摇船调教案和教学反思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摇船调》体会问答式歌曲的特点。
2、了解台湾民歌,并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附点节奏及反复跳跃记号。
3、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歌曲《摇船调》体会问答试歌曲的特点。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个谜语来考考你们,看谁猜得又快又准确。听好了哟!(谜面:有时象个圆盘,有时象把镰刀,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谁知道这是什么?)
生:月亮。
师:两头弯弯像月牙,水上行走就靠它?这又是什么?
生:小船
师:咱们班的真聪明,很快就猜出来了。看样子同学们还都挺喜欢猜谜语的。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谜语的歌曲。1、初听歌曲
师:先让我们来听一听,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想一想,你都听到了什么?(播放音乐)谁来说一说?
师:同学们听的很认真,像用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演唱的歌曲,我们把它叫做对歌。今天我们学习的摇船调就是一首对歌。(出示课题)
2、按节奏念歌词(出示画面,师拍手念)
师:下面老师把这首歌曲念一遍,但老师只念问句部分,请同学们看着课本上的画面自己找答案。(师弹琴演唱)
你们都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一说。(师问生答)
1)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哟?——月亮圆圆在呀在半天哟。
2)什么圆圆在河边?——石头圆圆在河边。
3)什么圆圆街呀街上卖呀?——鸭卵圆圆街上卖呀。
4)什么圆圆在眼前?——镜子圆圆在眼前哪。
我们来看看,大家都猜的对吗?请听老师的伴奏,让我们一起把谜底部分的歌词轻轻地读出来。
同学们真聪明,猜的很正确。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齐读、问答式等不同的形式读)
3、歌曲教唱
A、师:请大家观察一下乐谱,看看乐谱中有哪些符号是我们没有学过的?哪个同学来说说?看谁观察的最仔细。(附点节奏2.3561反复跳跃记号︱:‖)
让我们来听一听范唱,看他们唱到这些符号的时候是怎样处理的。(放音乐)
同学们,你们都会处理这些符号了吗?
B、师:好,那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唱唱歌曲。(师弹琴带唱)
你们跟着琴试着自己唱一唱。
C、师:大家完整地来演唱歌曲。(在教唱过程中可对一字多音、歌曲的演唱速度等稍加提示。在唱会后用不同形式进行演唱。)
4、律动,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
师:同学们都会唱这首歌曲了吗?
我们刚才学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呀?
《摇船调》是一首船歌,它是劳动人民在水中划船时演唱的歌曲,具有悠扬漂动的感觉,这就是船歌的特点。朱老师想问问大家,谁划过船呀?请同学到前面来模仿一下。(提示撑船用力要大,划船用力要小、动作要舒缓,优美些。)
你们都是这样划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坐上心中的小船,想象自己在美丽平静地水面上荡起浆,轻轻地划起船。(注意前半部分动作舒缓,后半部分可以加快一些速度。)
5、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好,好象把老师真的带到了美丽的水乡。《摇船调》它是一首台湾民谣,表现的是台湾人民边摇船边唱歌的音乐形象。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是祖国母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学们你们对台湾还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
同学们了解的还真多呀!朱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台湾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同学们都了解了台湾岛。在我们今天学的歌曲中反复的提到了两个字,是什么呢?(圆圆)那这两个字还有别的什么意思呢?
说的真好,其实圆圆也就寓意着台湾人民和我们能够早日团圆,让我们用优美地歌声来祝福台湾人民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一起祝福吧!(放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歌词创作
师:根据课本上的歌词,我们发挥自己的想想,自己来创作歌词吧。
什么弯弯在半天哟(月牙儿弯弯在半天)
什么弯弯在河边(小船儿弯弯在河边)
什么弯弯街上卖哟(香蕉弯弯街上卖)、
什么弯弯在眼前(睫毛弯弯在眼前)
四、全课结束。
以上是摇船调教案和教学反思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摇船调教案和教学反思篇7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摇船调》的学习,感知童稚、风趣和欢乐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小儿猜谜、游戏和逗趣的种种乐趣。
二、运用模仿、比较、小组学习、即兴创作等方法,在聆听、体验、创造的过程中欣赏、学唱并表现歌曲《摇船调》。
三、了解“对唱”形式;学会用欢快的情绪、明亮饱满的声音,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摇船调》。
学情分析:
本学段的孩子在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能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对它们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已经知道简单的乐理知识,在创造方面能够自制简易的乐器。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
重点难点:
1、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初步体验台湾民谣的风格。
2、附点音符在歌曲中的运用及表现。
3、掌握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冯老师也喜欢猜谜语,谁来说一个谜语让老师和同学们猜一猜?
生:……
师:我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一座小房子,建在水中央,只在水里行,不在路上走。(打一物体)谁知道是什么呀?
二、寓教于乐:
1、感受旋律。师:小船应该怎么划?谁愿意给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找一个学生做示范)为了奖励大家的出色表现,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想去吗?好,让我们划起小船,准备出发。(课件出示摇船调旋律的视频,师生起立做划船动作)
师:刚刚我们对台湾有了初步的了解。台湾岛美不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山美、水美、人更美……
师:大家都只顾着欣赏美景了吧?那我们刚刚划着小船时,听到的那段音乐如何啊?
生:……
师:那可是流传在台湾很久的一首民谣啊!(出示台湾民谣四个字)你们想不想学习这首台湾民谣?想不想知道这首民谣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情感?可是台湾的小朋友告诉我,说你们要是想学习这首歌曲,必须能猜出他们所出的谜语。敢不敢接受挑战?
师:有难度哦!节奏谜语对答。(出示节奏谜语对答的课件)
2、感受节奏,用动作解决附点切分节奏。
师:我来读谜面,请你们用和老师相同的节奏来回答谜底。听懂了吗?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0‖
问: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哟?
答:圆圆在呀在半天哟。
ⅹⅹⅹⅹ.︱ⅹⅹⅹ.0‖
问:什么圆圆在河边?
答:圆圆在河边。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问:什么圆圆街呀街上卖呀?
答:圆圆街呀街上卖呀。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问:什么圆圆在眼前哪?
答:圆圆在眼前哪。
①、可使用节拍器师问生答(师拍手有节奏地念,在后附点节奏时加入划圆的动作,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后附点节奏的时值,生模仿)(提醒同学们注意后附点的节奏,有尾音的延长,在朗读歌词的时候,注意读出来)(夸奖:你们的节奏感真强!)
②、男女互问巩固节奏(根据时间随机选择学生)
师:接下来我们就采用先问后答的形式分组问答。我来分一下工,哪两组问?哪两组答?(激发学生兴趣)
3、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给这些谜语猜出了这么多的谜底,老师真佩服你们!可是,谜语不光可以说,还可以唱呢,不信?你们听……(播放歌曲录音)同学师:通过听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师:从哪句可以感受到人们在摇船呢?当摇船时我们的身体怎么样啊?
4、复听歌曲,熟悉旋律。
师:那我们就邀请台湾小朋友来唱,我们来表演。你可以跟着老师也可以自己创编几个更优美的动作。但一定要把划船句子的力度表现出来。
5、学习歌曲,解决难点
①、师:我们在演唱划船的句子时,应该如何处理?(教师让学生用动作去体验音乐的特点)咦!怎么两间房子,我该怎么唱啊?(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变化)知识点讲解:第一段唱一房子里的,第二段跳过第一个小房子直接唱二房子里的,这个记号我们叫它:反复跳跃记号(课件出示)
②、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这两个结尾一样吗?(不一样)分别来唱一唱(跟琴唱)你发现第二个结尾这时候小船怎么样了?你把这种感觉来唱一唱。(引导延长,感觉小船远去)
③、师:猜谜部分师演唱逐句提问,让学生来用音乐回答。划船的句子大家一起唱并加上动作。(又一次熟悉歌曲)合作成功,我感受到了你们那愉快、轻松的心情。大家还觉得我们在演唱的时候哪些地方比较难,要提醒小朋友们的呢?
谁还记得划船的时候要怎样?(比较强的力度)那你在唱的时候可要加强力度了。(衬词的唱法:就像小船开始划了,稍微有点力,前半句用巧力唱,后半句用连贯的声音。)那前面的部分要用怎样的情绪来唱呢?(引导:前面部分优美,后面比较有力)
④、冯老师还想听到你们美妙的声音。下面,请小朋友跟着琴声按照歌曲顺序用自己最美的声音来唱一唱!掌声送给我们自己。这首歌与我们平时听到的歌有什么不同?(可提示学生:有问题、有答案。从而让学生知道这种问答形式的歌曲为对歌。)
6、分组有感情的演唱。(机动)
师:我来分一下工:哪两组问?哪两组答?划船的时候我们一起来。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在于通过聆听、对比、模仿、表演等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悦的活动中学习歌曲,孩子们用自己的体会来演唱这首歌曲,因为发自心灵的歌声是最美的。)
三、创编活动: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好,今天老师请大家来做一个“小小作词家”。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为歌曲创编歌词,并加入简单的动作,五分钟后我们比一比哪组小朋友创编的最有特色。准备,开始。
师:大家创编的太出色了!唱着自己创编的歌曲心情如何?
师:通过团团圆圆两只熊猫的介绍,让学生知道台湾和中国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真心的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伴随着音乐快乐健康的成长。下课(做划船动作离开教室。)
摇船调教案和教学反思篇8
【教学内容】
一、了解“对唱”形式
二、学唱歌曲《摇船调》
【教学目标】
一、学唱歌曲《摇船调》,感知童稚、风趣和欢乐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小儿猜
谜、游戏和逗趣的种种乐趣。
二、运用模仿、比较、小组学习、即兴创作等方法,在聆听、体验、创造的过程中
欣赏、学唱并表现歌曲《摇船调》。
三、初步了解“对唱”形式;学会用欢快的情绪、明亮饱满的声音、自然的气息和
断连对比的方法,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摇船调》。
【教学重点】
能正确演唱歌中切分节奏与附点节奏;并且学会用欢快的情绪,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摇船调》。
【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自然的气息,断、连对比的方法演唱歌曲;并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客家儿童活泼、欢乐的对歌情景。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一)欣赏电影《刘三姐——对歌》片段《心想唱歌就唱歌》
(二)讨论、提炼、总结:过渡语:画面定格的这个人,你们认识吗?就是来自广西壮族民间传说人物,被大家
尊称为“歌仙”的——刘三姐。
二、认识客家
(一)静听客家民歌《撑船调》片断
(二)学生思考、交流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吗?
(对呀,它和刘三姐的选段一样是活泼、欢快、热烈)
三、学唱歌曲《摇船调》
(一)静听歌曲《摇船调》(注意学生聆听时的状态、表情)
(二)欣赏歌曲《摇船调》第一段(播放媒体动画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