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观后感字(精选2篇)
中国司法观后感300字篇1
前两天,我看了法治中国纪录片——《公正司法》专题,让我深刻认识公正司法才是守住法治中国的魂。依照现代法治的基本经验,法院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道防线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全面审查前审判阶段的一切要件事实与公权力作为以定纷止争,给出涉案争议的最权威裁决。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司法黑暗,权大于法,官官相护,权贵插足,法院没有很好履行自己的职责,有的还成为有钱、有权人玩弄践踏法律的地方,不时有冤假错案出现,严重扰乱了国家正常的法治秩序,严重影响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古人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总书记强调: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公正司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开辟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一批良法、善法密集出台,科学民主立法成果丰硕;法治政府建设路径明晰、开局稳健,促进执法水平持续提升,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司法的公正、权威为更多人所感知,应该说我们已经大步迈上了建设法治中国的轨道。
中国司法观后感300字
法治,关乎国家,也关乎每一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就体现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开门立法,凝心聚力,才能确保国家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例如在制定民法总则的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3次审议草案,每次审议后,草案都上网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全国有15万人次参与了民法总则草案的讨论,提出意见建议7万多条。民法总则的立法过程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什么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地方立法也要充分体现这一精神。地方立法中:
首先,要增强大局意识,围绕中心、重点立法。
其次,要增强特色意识,立足市情立法。
再次,要增强问题意识,用问题引领立法。
最后,要树立体系意识,维护法制统一。
时代呼唤法治,人民期盼法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如此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方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