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科学领域活动教案(精选5篇)
秋天科学领域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感受水果的丰富性。
2、通过多种感官感知水果的色、香、形、味,知道水果的基本特征,喜欢吃水果。
3、能大胆地在集体前表述自己的见解,在活动中感受交往分享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重点:
有关水果特征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获得这些知识,所以本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幼儿主动运用感官感知水果的各种特征。活动应立足于授渔,而不是授鱼。
活动准备:
布袋一个,苹果、梨、桔子、柿子、石榴、葡萄、香蕉各一个。
视频,刀一把,切开的水果块若干,牙签。
幼儿每人自带水果一个。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二、通过探索活动,提高幼儿运用感官的能力。
1、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闻一闻,自由探索水果的特征。
2、围绕问题交流发现:
三、了解水果的基本特征
1、幼儿讨论,水果的里面是些什么?
2、出示记录表,提出操作要求:把你找到的果皮、果肉、果核放到记录表中。
3、比一比,这些水果宝宝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4、除了今天我们吃到的水果外,近来你在家里还吃到了什么水果?!.快思.教案网出处!
四、尝一尝,进一步感知水果的特征。
五、通过讨论,知道多吃水果身体好
活动反思:
秋天,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水果成熟了,有了这些水果,我们的生活就更加有滋有味、多姿多彩。可是在水果的世界里也蕴藏着许多知识和秘密,在《秋天的水果》学习过程中,通过“说一说,看一看,玩一玩,尝一尝”从而获得许多关于水果的知识。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由外到内地认识各种水果。
秋天科学领域活动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2、认识三个偏旁,会认十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识三个平偏旁,会认十个生字。
2.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你们想看看吗?让我们一起瞧瞧吧!
2.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三、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10个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2.请字宝宝到黑板上。
3.去掉拼音再读一遍。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加一加、小儿歌等方法)
5.游戏摘苹果
四、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师: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2.树叶黄了。
师: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3.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4.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3)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5.齐读第1自然段。
师: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3)拓展小知识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3.齐读第3自然段。
四、总结
师:孩子们,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的变化吧!伴随着音乐让我们一起读一遍课文来结束这堂课吧。
通过这个秋天科学领域活动教案,小朋友们不仅了解了秋天的基本知识和特点,还学会了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进行探索和发现。相信这些经验和技能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所帮助。
秋天科学领域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秋天的树叶,感受树叶的多样性。
2、学习、比较树叶的异同,并进行分类。
3、乐于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各种秋天的树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吗?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呢?
2、教师:到了秋天,树上的叶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幼儿自由谈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3、教师小结: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很多都会变颜色,有的变成红色,有的变成黄色。等到深秋的时候,秋风一吹,叶子就会随秋风飘落。
二、引导幼儿观察树叶,大胆地说出它的外形特征
1、教师:小朋友,你们把自己带的树叶拿出来吧!
2、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树叶的形状特征,认识它们的名称。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你们拿的这些树叶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觉得你们的树叶像什么呢?
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树叶的名字。
3、教师让幼儿摸一摸这些树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然后再闻一闻,它又有什么样的味道。
4、请幼儿交换观察树叶
教师:这片树叶和你刚才摸的树叶有什么不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引导幼儿从形状、颜色等来说一说。)
三、认识树叶的名称
1、教师:你们都知道这些树叶的名字吗?
枫树的树叶像手掌,银杏树的树叶像扇子,松树的叶子像针,白桦树的叶子像颗心。
2、游戏:教师报出树的名字,幼儿能很快地举起它的树叶,并说出它的形状。
四、游戏:树叶找朋友,巩固认识这些秋天的树叶
1、教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我说到什么树叶或者是说到什么形状的时候,拿了这个树叶的小朋友就站出来。然后找到跟你拿一样树叶的好朋友握握手。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
3、教师进行小结,结束活动。
秋天科学领域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细致观察并感受秋天树木的细微变化,体验幼儿园环境美丽。
2、愿意和同伴合作,完成测量的任务。
3、能用多种方式记录和测量。
活动准备
1、教师要认识全园的树木和它们的基本特征。
2、事先让幼儿自备可以测量树木粗细的工具,如,软尺、软绳、毛线等。
3、做记录的本子(最好可以挂在脖子上)、笔、相机。
活动过程
导入:
1、通过话题交流,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天)你看大街上都有什么变化呢?我们身边的树木也发生了变化,谁发现了它们的变化,请说一说。
教师提议幼儿去看看树木的变化,并记下来。请幼儿自由结伴,商量分工,带好本子和笔。
2、带幼儿到户外,分组观察记录。
教师与全体幼儿一起在园内边走边说,引导幼儿发现树木的变化,自由表达。
教师布置观察记录的第一项:幼儿园有多少种树,你认识几种,说出它们的名字,并拍照做记录。
第二项:数一数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树,大树有多少,小树有多少。
第三项:量一量幼儿园里最粗的树和最细的树,并记录分别有多粗多细。(测量前告诉幼儿测量时应注意什么,如每次测量注意软尺首尾相接,在接到的地方用笔做标记。)
第四项:找一颗自己做喜欢的.树,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3、组织幼儿逐项交流观察结果。
请幼儿围坐一起,说一说自己所做的记录。(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树,说出它们的名字;分组说一说自己记录的结果,通过核对结果,让幼儿考虑为什么有的答案和大家的不一样。)
4、再次带幼儿观察树木,边走边说。
(1)走到幼儿不认识的,未说出树名的树前,教师说出树名,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征。
(2)教师随机指树木询问,如果这颗树是某幼儿最喜欢的树,请他说出他给这棵树起的名字,大家一起分享。
(3)如有落叶,可以请幼儿捡起带回班级。
活动延伸:
1、教师可将拍摄的树木照片做成PPT,在餐前或者是离园前播放,并请幼儿说出树名。
2、带回的树叶放在美工区,可制作树叶标本。
3、提醒幼儿常去看看自己喜欢的树,观察他们有什么变化。
秋天科学领域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一些农作物或果树。
2.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景,体验金秋是丰收的季节,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爱惜农作物。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联系参观事宜,察看参观路线。(参观农科院、农村或果园)准备交通工具和幼儿必备的生活用品,提醒幼儿穿合适的服装、鞋袜。制订参观计划。教学挂图“丰收的金秋”。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参观农村的兴趣与愿望。
2.组织幼儿观察、认识各种农作物。
“请你们看看农田里有哪些农作物。”(如稻子、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
引导幼儿观察稻穗、玉米苞、豆荚等果实,并相互讨论,知道它们是人们的粮食。
“田里还有哪些作物也丰收了?”(引导幼儿观察棉花,摘几只棉桃,知道棉花可以用来做衣服)
3.组织幼儿观看成人劳动、观察收获过程
“农民伯伯现在在干什么?”(如收割、脱粒、扬稻、摘棉花或玉米、砍高粱等)
“现在我们和他们一起干吧!”(组织幼儿参与,如拾稻穗、拾山芋、搬玉米等)
4.师生共同小结。
“今天我们高兴吗?为什么?”“我们参观了农田,知道很多作物丰收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们还参加了劳动。”
“农民伯伯为了给我们种粮食,辛苦了一年,我们要爱惜农作物,爱惜粮食。”
活动反思:
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果实丰收的季节,围绕“丰收的季节”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丰富了对秋天的认识,产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小百科:丰收,形容词,释义为收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