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集合(精选8篇)

daniel 0 2023-11-28

《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篇1

根据工作室的安排,我选读了夏雪梅博士所著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读这本书之前,我也常常想项目化到底能创造怎样的教育结果和价值,在中国实施下去能否有明显的意义?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对于单一的为应试教育而学而教的传统而言,项目化需要以多元视角投入其中,我们并不是仅培养分数高的孩子,而且更要培养综合素养好的孩子。有关做事、做人的教育,中西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项目化学习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方式就是要突破主要重视读书所造成的弊端,强调通过一个个经过设计的项目学习去做事!

我们要组织和推进活动的真实问题,最终形成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如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读书、做事既是阶段性目的,又是终极性目的的手段,学会做人才是最终目的!所以会做人,会真实的生活,才是项目化学习的本质目标。书的框架很简单,从学习素养入手,谈学习素养与项目化学习,然后介绍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四章,清楚地介绍了项目化学习于学习素养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学科和跨学科项目化设计。作者旨在清晰直白地回应如何才能产生我们所期待的理想学习既有中观层面的理论介绍,更多是实践层面的操作指导。

一、培养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

书的开头,夏博士就抛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所有教师思考的问题身为教师,我们该培养怎样的人夏博士从经济文化视角、心理学视角、哲学视角和课堂视角作了分析,得出结论要培养儿童成为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真实世界的发展要求儿童成为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儿童虽然有自主性,但不会自然而然成为心智自由者。这时,就需要教育介入,要用教育唤醒学生,要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成为自我学习者,并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兴趣。这与我们271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二、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解

有学习素养的人应该是可以根据情境的要求灵活运用所学进行心智转换的人。而项目化学习就能实现这样人的培养。项目化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个人学的主角,允许他们直面挑战、解决问题,在一种自治而有组织的氛围中与同伴合作,教师团队则给他们充当顾问,并全程进行评估。

三、改变课堂模式

通过对书的阅读,学习了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与此同时也反思了作为新教师上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状态的把握,学生是否做到了真实探究,在探究的背后是否生成新的问题,切实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心智自由转换的过程。而非填鸭式灌输。因此对于我们来讲,要学会放手,由主导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支持者,让真实学习发生,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针对于以后我们不论是驱动问题设计、学习过程设计,还是学习结果评价,都要更加用心。在一节课当中,如果是45分钟,通常前面30分钟都在讲基础,后面会留在一点点时间来让学生进行高阶活动,比如讨论和碰撞,可是常常到这里已经没有时间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其实需要有一个长时段来保证学生对于核心知识的讨论和思考。

在项目化学习设计中,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去体会、去感知。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真正的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篇2

5月份,在工作室丁玉海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精度《项目化学习设计》书籍,线上分享会,每日打卡,线下精读,我收获颇丰,深有体会,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心得:

我选读《项目化学习设计》,读这本书之前,我也常常想项目化到底能创造怎样的教育结果和价值?在中国实施下去能否有明显的意义?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对于单一的为应试教育而学而教的传统而言,项目化需要以多元视角投入其中,我们并不是培养分数高的孩子,而且综合素养好的孩子。有关做事、做人的教育,中西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项目化学习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方式就是要突破主要重视读书所造成的弊端,强调通过一个个经过设计的项目学习去"做事"!

我们要组织和推进活动的真实问题,最终形成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如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读书、做事既是阶段性目的,又是终极性目的的手段,学会做人才是最终目的!所以会做人,会真实的生活,才是项目化学习的本质目标。《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

在我上学的时候,学习就是学知识,然后去考试,读中学,读大学。但是自从当了老师,我才发现,我完全曲解了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以知识为载体,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身为老师,我们该如何去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项目化学习设计》给了我想要的答案。

《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篇3

5月份,在工作室丁玉海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精度《项目化学习设计》书籍,线上分享会,每日打卡,线下精读,我收获颇丰,深有体会,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心得:

我选读《项目化学习设计》,读这本书之前,我也常常想项目化到底能创造怎样的教育结果和价值?在中国实施下去能否有明显的意义?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对于单一的为应试教育而学而教的传统而言,项目化需要以多元视角投入其中,我们并不是培养分数高的孩子,而且综合素养好的孩子。有关做事、做人的教育,中西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项目化学习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方式就是要突破主要重视读书所造成的弊端,强调通过一个个经过设计的项目学习去"做事"!

我们要组织和推进活动的真实问题,最终形成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如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读书、做事既是阶段性目的,又是终极性目的的手段,学会做人才是最终目的!所以会做人,会真实的生活,才是项目化学习的本质目标。

在我上学的时候,学习就是学知识,然后去考试,读中学,读大学。但是自从当了老师,我才发现,我完全曲解了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以知识为载体,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身为老师,我们该如何去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项目化学习设计》给了我想要的答案。

书的框架很简单,从学习素养入手,谈学习素养与项目化学习,,然后介绍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清楚地介绍了项目化学习于学习素养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学科和跨学科项目化设计。作者旨在清晰直白地回应:如何才能产生我们所期待的理想学习?既有中观层面的理论介绍,更多是实践层面的操作指导,受益匪浅。

一、培养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

书的开头,就抛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所有教师思考的问题:身为教师,我们该培养怎样的人?从经济文化视角、心理学视角、哲学视角和课堂视角作了分析,得出结论:要培养儿童成为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真实世界的发展要求儿童成为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儿童虽然有自主性,但不会自然而然成为心智自由者。这时,就需要教育介入,要用教育"唤醒"学生,要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成为自我学习者",并"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兴趣"。

二、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解

有学习素养的人应该是可以根据情境的要求灵活运用所学进行心智转换的人。而项目化学习就能实现这样人的培养。项目化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个人学习的主角,允许他们直面挑战、解决问题,在一种自治而有组织的氛围中与同伴合作,教师团队则给他们充当顾问,并全程进行评估。

三、改变课堂模式

通过对书的阅读,学习了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对于我们的课堂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与此同时也反思了作为新教师上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状态的把握,学生是否做到了真实探究,在探究的背后是否生成新的问题,切实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心智自由转换的过程。而非填鸭式灌输。因此对于我们来讲,要学会放手,由主导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支持者,让真实学习发生,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针对于以后我们不论是驱动问题设计、学习过程设计,还是学习结果评价,都要更加用心。

四、用高阶思维引领低阶思维

在一节课当中,如果是45分钟,通常前面30分钟都在讲基础,后面会留在一点点时间来让学生进行高阶活动,比如讨论和碰撞,可是常常到这里已经没有时间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其实需要有一个长时段来保证学生对于核心知识的讨论和思考。为什么要在大情景,大任务下进行我们的课堂学习,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对我们的课堂整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且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中去运用这些知识。学生对本节课核心任务的讨论,去思考,去合作,去推理,去进行思维散发,从而用高阶思维引领低阶思维。

通过对《项目化学习设计》一书的阅读,发现尤其作为新教师的我们还有许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去突破、去成长。在项目化学习设计中,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去体会、去感知。帮助每一

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真正的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我想我要认真阅读这本书。我首先思考这几个问题:1.什么是项目化学习?2.项目化学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帮助?带着这些问题我先细细解读了封面,"PBL"是什么意思?通过百度我了解到"PBL"其实就是项目化学习,也是问题式学习的缩写,这在序言当中也有提到。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PBL是让学生成为个人学习的主角,允许他们直面挑战、解决问题,在一种自治而有组织的氛围中与同伴合作,教师团队则给他们充当顾问,并全程进行评估,而驱动性问题是PBL的标志性特征。近年来我们学校致力于对课堂教学行为深入研究,创建了"任务驱动、角色引领"的教研模式,以"项目化学习"为导向推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瞬间也让我觉得我们在做的项目化研究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这本书的书腰上写着"让每个孩子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这也正是项目化学习的宗旨。

这本书的前言部分有一句话:每个小孩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呢?

书中给了两方面的解读。

1、去往"北极星"而不仅仅是"北极"。

2、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

3、最好的学习,最坏的学习?

4、学与教转化的系统设计。

每一项都给了解读。现在的我已经工作16年了,读到这些解读真的是受益匪浅,在我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在我的16年的教学生涯中也是为此再做努力,希望自己的课堂上,每个孩子能自由、自主的去学习。引入书中的总结:北极星高悬,朝向心智自由的学习者,呼唤教育素养的学习-教学-课程的整体变革,而在推动教育系统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一步一个脚印。林中路千条,而生命无法回头,慎之又慎。

在我看来,我所理解的项目化学习就是一个改变学习的生动实践过程,在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做到把"知识为本"转化为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育模式,在这一方面来讲项目化学习至关重要。我们之前一直都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素质教育在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中,要有项目化学习的参与似乎效果会更好。就好像《项目化学习设计》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详细地讲解了学习素养的维度和构成,学习素养培养和项目化学习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进行学科和跨学科项目化设计,既有中观层面的理论介绍,更多的是实践层面的操作指导。

项目化学习更需要的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好备课预课等相关工作,从整体的战略角度去做出一个教课的合理规划,确保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下更有效率地完成学习。就好像作为数学老师的我,平时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们学习素养的培养,更要密切联系项目化学习背后的知识观,虽然这些在表面上和短时间内不一定能够显现出来,但是却对学生长久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作为教师而言,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这条路必定是遥远而漫长的,需要不断进行只是系统的更新,同样也要看到很多新的学习方式。

这本书我只读一遍,我的理解还不够完善,我还会继续拜读这本书。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人,心智自由的人,让自己的心灵在各个方向上持续涌动,让自己永葆开放的学习的心态,是一个永恒的人生命题。

《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篇4

在我上学的时候,学习就是学知识,然后去考试,读中学,读大学。但是自从当了老师,我才发现,我完全曲解了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以知识为载体,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身为老师,我们该如何去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项目化学习设计》给了我想要的答案。书的框架很简单,从学习素养入手,谈学习素养与项目化学习,然后介绍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四章,清楚地介绍了项目化学习于学习素养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学科和跨学科项目化设计。作者旨在清晰直白地回应:如何才能产生我们所期待的理想学习?既有中观层面的理论介绍,更多是实践层面的操作指导,受益匪浅。一、培养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书的开头,夏博士就抛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所有教师思考的问题:身为教师,我们该培养怎样的人?夏博士从经济文化视角、心理学视角、哲学视角和课堂视角作了分析,得出结论:要培养儿童成为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真实世界的发展要求儿童成为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儿童虽然有自主性,但不会自然而然成为心智自由者。这时,就需要教育介入,要用教育唤醒学生,要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成为自我学习者,并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兴趣。这与我们271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二、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解有学习素养的人应该是可以根据情境的要求灵活运用所学进行心智转换的人。而项目化学习就能实现这样人的培养。项目化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个人学习的主角,允许他们直面挑战、解决问题,在一种自治而有组织的氛围中与同伴合作,教师团队则给他们充当顾问,并全程进行评估。当然我们271教育集团一直在践行任务驱动,情景体验,真实探究,旨在强调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知,让真实学习发生。三、改变课堂模式通过对书的阅读,学习了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对于我们271的课堂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与此同时也反思了作为新教师上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状态的把握,学生是否做到了真实探究,在探究的背后是否生成新的问题,切实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心智自由转换的过程。而非填鸭式灌输。因此对于我们来讲,要学会放手,由主导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支持者,让真实学习发生,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针对于以后我们不论是驱动问题设计、学习过程设计,还是学习结果评价,都要更加用心。四、用高阶思维引领低阶思维在一节课当中,如果是45分钟,通常前面30分钟都在讲基础,后面会留在一点点时间来让学生进行高阶活动,比如讨论和碰撞,可是常常到这里已经没有时间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其实需要有一个长时段来保证学生对于核心知识的讨论和思考。这也跟我们的271课堂相联系,为什么要在大情景,大任务下进行我们的课堂学习,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对我们的课堂整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且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中去运用这些知识。学生对本节课核心任务的讨论,去思考,去合作,去推理,去进行思维散发,从而用高阶思维引领低阶思维。通过对《项目化学习设计》一书的阅读,发现尤其作为新教师的我们还有许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去突破、去成长。在项目化学习设计中,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去体会、去感知。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真正的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篇5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完成了一年的学习任务。想想初来涉外,我像懵懂的少年,感觉一切都是新的,有山有水的城市、鸟语花香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而又温馨的宿舍,学长、老师是那么亲切,心里感慨:原来我的大学是这样的。但是,最令我受益匪浅的是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

所谓项目教学,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初步接触项目学习法时,并不以为然,还怀疑是不是老师偷懒。我们大脑里的教学方法,应该老师在讲台讲,学生在下面听,而项目学习法,是老师布置并介绍任务,由学生完成,老师进行指导,最后互评,老师再讲。但是经过完成几个项目后,慢慢发现,我已经开始喜欢上这种学习方法了,因为《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果老师还按照常规的授课的方式,老师只是在讲台上讲,我们在下面听,满脑的柱、墙、钢筋混凝土等,我们会感觉很枯燥,在老师的强制下最多能记到一些死的知识点,但是项目学习法不同,比如老师为我们设计的其中一个项目私人别墅施工图识读,老师是上课之前就准备好图纸、项目任务,在上课时提前讲解识图的方法、注意事项,安排恰当的时间段下发任务工单,由学生分组完成个人任务工单和小组任务工单,每位成员为了完成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会很快的进入状态,房间的开间是多少、进深是多少、楼层有多高,在图纸哪个部位查到的,做的对不对,都是小组成员相互讨论、检查、讲解等核对答案,掌握相关知识点,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监督、指导我们完成任务,对出现错的地方老师并不立刻告诉我们答案,而是让我们自己发现、自己纠正,这样我们会很有成就感。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后,老师再对我们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好又快,哪个小组需要加油等等,这样更激发我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进步。

老师运用项目法教学,我们既学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自己动手掌握了专业实践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的引导也学会了专业课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就这是我们学院老师的特色,也是我们学院的特色。

《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篇6

针对于我们学科的特色,假期我选读了夏雪梅博士所著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读这本书之前,我也常常想项目化到底能创造怎样的教育结果和价值?在中国实施下去能否有明显的意义?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对于单一的为应试教育而学而教的传统而言,项目化需要以多元视角投入其中,我们并不是培养分数高的孩子,而且综合素养好的孩子。有关做事、做人的教育,中西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项目化学习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方式就是要突破主要重视读书所造成的弊端,强调通过一个个经过设计的项目学习去做事!

我们要组织和推进活动的真实问题,最终形成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如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读书、做事既是阶段性目的,又是终极性目的的手段,学会做人才是最终目的!所以会做人,会真实的生活,才是项目化学习的本质目标。

《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篇7

《项目化学习设计》一共分为了四部分,学习素养与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设计、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以及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其中提到了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驱动问题的设计以及项目化学习设计。对于自身颇有感触,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首先我所理解的项目化学习就是一个改变学习的生动实践过程,在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做到把知识为本转化为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育模式,在这一方面来讲项目化学习至关重要。我们一直在践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旨在强调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知,让真实学习发生。

学习了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对于我们的课堂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项目化学习不仅益于学生,同样益于教师,是一个益于师生的学习、教学方式。与此同时也反思了作为新教师上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状态的把握,学生是否做到了真实探究,在探究的背后是否生成新的问题,我们所提供的内容是否可以让学生进行跨情境思考,切实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心智自由转换的过程。而非填鸭式灌输。因此对于我们来讲,要学会放手,由主导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支持者,让真实学习发生,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针对于以后我们不论是驱动问题设计、学习过程设计,还是学习结果评价,都要更加用心。同时更加考验教师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对学科知识的安排整合以及个人的教学创意,是考验也是成长。

其次,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离不开对知识观的探讨,而学科项目化学习不是学科的活动化,而是学科核心知识在情境中的再构建与创造。同时在第二章节中也提到了用什么样的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投入思考,也就是驱动性问题。驱动问题对于激发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投入到项目探索中具有关键作用。

所以,好的驱动性一方面能引发高阶思维,一方面能提供问题化的组织结构,为信息和内容提供有意义的目的。在接下来的驱动性问题设计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将具体内容提升为更本质的问题。因为具体内容问题太具体化难以让学生迁移,一个适合的驱动性问题就是要去除其中具体细节的部分,成为更上位和指向本质概念的问题。

(2)将本质问题和学生建立联系。也就是将问题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驱动学生思考。

再次,项目化学习可以基于学科而又超越学科。以一个学科为主要载体,聚焦学科关键概念和能力,进行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学科与人际的联系与拓展,都可以用项目化的形式来呈现。所以项目化学习是主餐,而不是甜点,项目化学习处于课程的中心,而不是边缘。在学科中进行项目化学习,事实上就是在进行学科课程的中观设计,进行探究性学科单元的设计。而项目化学习设计可以从六个维度来进行分析: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高阶认知、学习实践、公开成果和全程评价。这六个维度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表现出双线并行的特征,也就是说,它的设计一方面是基于课程标准中的关键概念或能力,另一方面又指向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探究与问题解决、合作等重要的跨学科素养,具体体现在学习实践和认知策略上;而在驱动性问题、学习成果、评价中又合二为一。

通过对《项目化学习设计》一书的阅读,发现我们还有许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去突破、去成长。在项目化学习设计中,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去体会、去感知。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真正的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篇8

在PBL丰富的国际经验大背景下,夏雪梅博士《项目化学习设计》一书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教学现状,立足学科、基于课程标准、指向核心素养,探索梳理出适合本土的项目化学习理论与实践,并给出了具体详实的案例分析。本书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学习素养与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案例实践,让我对项目化学习有了一个更清晰更具体的认识,读之受益匪浅。在前三个部分中,对于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驱动问题的设计以及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很有收获,下面将我的一点见解分享给大家,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1.益于学生vs益于师生初次接触项目化学习是去年七月在山大辅仁校区参加的美国项目式学习课程上,美国数学老师Marry老师在第一节课上,面向小学5、6年级和个别7年级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能不借助测量工具就快速测量出教学楼的高度吗,问题一抛出同学们就开始热烈的讨论,有几个孩子提出了策略,但总逃不出用绳子、用尺子等方法,虽然同学们并没有给出好方法但Marry老师并没有生气,而是首先表扬了同学们头脑风暴、积极思考问题的宝贵品质,老师们也发现了孩子们不同于平日课堂上的上课状态。接下来五天时间同学们学习了比率、方程、三角形、三角函数、三角形相似等知识,到最后一节课,同学们恍然大悟,利用身高、影子的方法真的测量出了教学楼高度,求解高度的过程也都用上了所学的知识。因此,我对项目式学习的初次印象是,这是一个能够调动学生全脑参与、主动探索知识、真正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甚至一些学习不良的学生也都能积极地投入进来,这是一个十分益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读了《项目化学习设计》一书后,我又发现,项目化学习不仅益于学生,同样益于教师,是一个益于师生的学习、教学方式。首先,Marry老师的问题十分有趣,不借助测量工具去测量高楼对学生而言不可思议;其次,后续的学习与问题息息相关,循序渐进;最后,学生方案汇报进行对比老师给予反馈评价。所以可以看出,不论是驱动问题设计、学习过程设计,还是学习结果评价,处处体现着教师的用心和设想,这比单单设计一个问题情境、一节课要花费更多的心思,更考验教师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对学科知识的安排整合以及教师个人的教学创意。因此,于师于生,项目化学习皆有益。2.驱动问题优先vs知识能力优先驱动问题是学生最先接触到的项目式学习第一部分,驱动问题对于激发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投入到项目探索中具有关键作用。我联想到Marry老师的测量教学楼高度问题,这与学生的经验进行了联系,后来Marry老师也给我们介绍了迷你高尔夫项目,是让学生自主设计高尔夫轨道让球进洞,这涉及到角度转弯问题。两个驱动问题的共同点是都与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找到了学生感兴趣的、贴切的情境,所以当时我认为,要设计一个项目化学习,首先要找到一个学生感兴趣而且能与学科知识联系的驱动问题,然而这个驱动问题比平常一节课的情境引入要难设计多了。

  • 下一篇:党课讲稿如何提升党员干部职工意识形态能力(精选12篇)
    上一篇:教师暑期研修心得体会(精选13篇)
    相关文章
    1. 优秀范文秋天郊游作文(整理3篇)

      秋天郊游作文篇1今天,秋高气爽,晴空万里,蔚蓝色的天空中飘荡着几朵白云,就像碧波中的几朵浪花。学校组织二年级去黄岩九峰公园秋游。我们坐上大巴车,一路上,我们背古诗,唱儿歌,猜谜..

      daniel 0 2023-11-28 13:46:32

    2. 秋天三年级作文(精选3篇)

      秋天三年级作文篇1秋天来了!秋天来了!秋天是个凉爽的季节。你看,菊花开了,有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五彩斑斓的落叶,在空中翩翩飞舞着,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

      daniel 0 2023-11-28 13:45:59

    3. 教师暑期研修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教师暑期研修心得体会教师暑期研修心得体会(精选31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

      daniel 0 2023-11-28 13:18:32

    4. 护士个人辞职报告(精选5篇)

      护士个人辞职报告篇1尊敬的医院领导:您好!我是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写下这封辞职信的,毕竟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整整5年,我对医院已经有了十分深厚的感情;此时此刻向医院..

      daniel 0 2023-11-28 13:17:49

    5. 语文教师评语句参考,语文课堂教师评

      关于语文教师评语句参考篇1本学期我担任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深感责任重大!一路汗水一路歌。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感受颇多!一、优化教学过程细化教学环节增强教学效果1,激发兴趣提..

      daniel 0 2023-11-28 13:13:49

    6.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师

      精选高中语文师说教案(精)篇1对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首先是对数学概念的反思。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

      daniel 0 2023-11-28 13:13:34

    7. 电影《鹦鹉杀》观后感优秀范文(精

      鹦鹉杀观后感篇1作为一部紧扣社会问题的电影,《鹦鹉杀》成功地将真实的“杀猪盘”事件融入到剧情中,呈现了一场诡计与复仇的心理博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电影进行剧情分析..

      daniel 0 2023-11-28 13:08:07

    8. 党支部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版范文(精

      党支部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版篇120XX年上半年,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党支部认真落实乡党委安排的各项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aniel 0 2023-11-28 12: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