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读后感(精选6篇)
中国共产党读后感篇1
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又重新看了一遍《中国共产党党史读本》,又联系了一下中国的近代史,我的确有很多感触;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100多年的屈辱史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痛。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然后是一个个的不平等的条约,最后的《辛丑条约》彻底把中国打入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制度,之后又是军阀混战,最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我们才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纵观整个中国近代史,在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上,从农民起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八年抗日,三年内战,各方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就这样1XX年过去了,但大家都应该清楚;历史老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他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事实也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其次,我深刻的体会到我党的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得来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的武装发动,在动乱的年代为人民开路,朱德,彭德怀,叶剑英,刘伯承等一批元帅运筹帷幄,再无数个不眠夜的灯下统领大军为百姓作战。工农红军从1928年起,不断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结合了不怕死的爱国战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顾一切只为革命的胜利。最难忘的是红军的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横渡金沙;铁索桥在险,同样可以征服;饥寒交迫再苦,同样可以忍受。是的,我们牺牲了很多的战士,可是我们最终以一支部队的名义克服天险,走完长征。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路程上,只要回首长征就点燃了一种精神,照亮了一个民族,我觉得,无论将来我们走到哪里,长征将会是一首精神之歌,不断唱响耳畔。
我们的历史也有创伤,那惨烈的日军30万人南京大屠杀至今仍是我们心头无法抹去的阴影。1937年日本的侵华行为,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他们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他们惨无人道的行径毫无天理。可是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吓倒,反而拍案而起,在全国范围内与日本鬼子斗争到底。在艰苦的环境下,在被动的局面下,我们党充分集中才智,密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历经8年终于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这当中多少优秀的爱国爱党人士牺牲,多少无辜的善良百姓受害,可是,中国共产党挑起了责任,强人悲痛,义无反顾。
在党过去的不到百年的历史上,经济发展不常提及。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我们确实无法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力。可现在不同了,历史已经被我们改写,在新时期,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世界证明,我们的经济同样可以向革命一样焕然一新,有理由相信,我党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长远战略为计,以远大目标为航,在今后的百年谱写更加辉煌的奇迹,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读后感篇2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29日至2020年11月24日期间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沉浸书中,我的心灵接受了党史教育的净化洗礼。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扛起为时代、为人民奉献青春和汗水的责任,永葆赤诚之心,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常修忠诚心,怀信仰坚定之正气。信仰,是人们对理论真实性和实践正确性的认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我们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了坚定的信仰,就能正气盎然、民心凝聚、励精图治、百折不挠;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信仰,就会一身正气、百邪不浸、执着奋斗、自强不息。大量事实说明,信仰的缺失是最危险的缺失,信仰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信仰的背叛是最可怕的背叛。一个人一旦丧失了信仰,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对党忠诚,既是衡量干部合格与否的根本标准,也是做好工作的本质要求。作为党员干部,最核心的信仰就是要爱党信党,对党忠诚,这是作为党员干部的大节、大义。要时刻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事事以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为先,时时以干部形象为重,处处以思想正派为本,行使职权不越权,工作到位不越位,以公心赢得公正。要抱着对党、对人民、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坚定理想信仰,真正把工作当事业干,把本职岗位视为成就事业的舞台。只有始终信仰坚定,斗志才不会消沉,才会在新的时代创造新的业绩。
常修责任心,蓄恪尽职守之底气。责任心,是我们不断进取的精神源泉。古人云: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国家大事面前,广大党员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着坚强,书写着责任和担当。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做到看待职权想着责任,运用职权出于公心,行使职权考虑后果,切实用好职权、负好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到工作中。要将履行责任看成检验个人能力水平的试金石,又要把责任作为约束自我、锤炼自我,增强政治定力、规矩定力的紧箍咒,切实让责任在纪律制度的轨道内运行。
常修进取心,扬奋发有为之锐气。进取心是人一往无前、奋力向上、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意志。世界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波拿巴有句人尽皆知的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就是要告诫人们时刻保持一颗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进取之心。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正值干事业的黄金时期,更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要自觉到脱贫攻坚的前线、疫情防控一线等急难险重岗位,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不断完善自我、突破自我,锤炼过硬品质,磨炼过硬本领,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把困难和挫折当成锤炼自己的熔炉,在解决困难中磨炼意志强化素质;把困难和挫折作为人生珍贵的阅历,在逆境中提高水平丰富经验;把困难和挫折当成对自己的考验,在接受考验中增强事业心和进取心。要牢固树立无功便是过,不进就是退,平庸就是错的标准,凡事要走在前、做样板,干一件是一件,抓一样成一样,既出活更出彩。
常修敬畏心,养慎独自律之静气。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告诫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算得清三笔账:政治利益账、法律纪律账、个人良心账。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旦在思想认识上发生了偏差、产生了懈怠,对党的事业缺少敬畏之心、对人民缺少敬畏之心、对岗位缺少敬畏之心,玩弄职权、玩忽职守,也便有了可乘之机。从警示教育片党员干部犯罪的案例中不难发现,常常是怀着无人知晓的侥幸心理去作案,侥幸中的不幸结果就是走上政治生涯甚至生命的终点。作为一名党员,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敬畏之心,才能明界限、常自省。要始终把纪律规定作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清醒剂和定心丸,慎独、慎欲、慎微、慎终,经常想一想为了满足一时之名、半斗之利、口腹之欲,可能要付出的惨重代价,从而多一分清醒、多一分理智、多一分定力。要把严守纪律规矩当作每日的必修课,看牢自己、管住家人、谨慎交友,坚决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中国共产党读后感篇3
回望九十年,最近抽时间认认真真地阅读了中国共产党的90年中的一部分内容。更加的加深了自己对党的历史的全面的认识。在以前自己对党的认识很多都是片段式的。通过这次认真的阅读对党的历史有了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对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这三个阶段,党的发展历史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每一个时期里,虽然党都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也犯了不少的错误。但是最终党总是能够克服困难。纠正错误。不断地前进。不断地壮大。最后都取得了成功和非凡的业绩。
通过学习历史。我觉得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好好的,感激无数革命前辈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和打下的良好基础。更加的珍惜现在难得的和平建设时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为整个部门,为整个公司做出自己应该做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读后感篇4
作为一名21年党龄的老党员,这次有幸收到公司给我们发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这套丛书,非常激动和兴奋。全套共分三册,按党成立以来经历的三个时期编写,依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是1974年出生,应该基本上算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共产党人。收到书后,工作闲暇之余,读起这本书来,一方面对历史有一些兴趣,一方面以读史明智,而且,对于我所从事的综合部文秘工作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通读全书,重点读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本,有一些体会,记之。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一书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和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对内乱的抵制与抗争、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改革开发新阶段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十一个章节,三个部分的每个部分还有一个小结,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开始,写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客观描述了中国共产党92年来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判断,而不是离开历史条件的变化,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评价。比如,对于陈独秀,书中明确提出,1920年发表《谈政治》一文之后,陈独秀已站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了,成为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陈独秀与大革命失败的关系,书中坚持认为陈独秀是有重大责任的;同时又根据上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的新成果,把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实事求是地指出,之所以犯这种错误,同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应对如此复杂环境的政治经验,也难以摆脱共产国际那些错误的指导思想影响有直接关系。这些表述是比较公道的,不因为其错误而抹煞其贡献,也不因为有过功劳而掩饰其错误。
通过学习,感受到党之伟大。从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程是光辉的历程,九十年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幸福,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赴后继,英勇奋斗,自我纠偏,改革发展,与时俱进,执政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九十年中,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的历程和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实践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通过学习,坚定了对党的信仰。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对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习近平同志的十八大报告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报告,公司党委、综合部党支部多次组织我们学习,已经成为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指南。
通过学习,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深感新形势下更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去搞好党建工作。党的发展至今已走过九十多年的历程,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经历了多少起起伏伏,才迎来今天的繁荣稳定。我们的党执政理念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熟发展。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有高潮也有低谷。一个企业的发展必然也有起起伏伏的发展历程,铁路建设企业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一名老党员,有责任有义务带头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改革创新发展作贡献。
通过学习,我知道,从我上幼儿园的年龄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开始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极大的解放,生产力也得到极大的提升,国家逐步繁荣富强,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我们党员干部的反腐工作越来越难开展。旧体制下,我们党内干部反腐问题很好抓,全民意识形态对干部形成有效监管。在新时期,我们的党员干部腐败问题越来越隐蔽,监管起来亦十分困难。权力寻租、裸官等名词的不断出现正在削弱着我们党的凝聚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被推崇,廉政可以分为器物·制度·心理三个层次,也就是物质文化的层面、制度文化的层面和心理文化的层面,物质、制度是大环境给的,我们可以左右的是自我的内心,一念之差就可能成为一失足。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能做的就是注重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莫以恶小而为之,把个人生活中一些不好的习惯克服掉,往往这些小问题是一个党员干部堕落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达到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不仅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了一部非常好的党史教材,而且提供了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党史和写好党史的一个范本。这对于进行革命传统、历史经验、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教育,对于加强党的基本理论武装,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要进一步加强阅读和学习,领会精神,做好合格党员,争做优秀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力量。
中国共产党读后感篇5
按照《资产管理处2021年开展的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计划》,我处三月份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3月9日上午,资产管理处党支部组织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第一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支部书记孙晓明主持,全体人员参加。大家认真学习。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反映了1921—2012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全书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册。第一册反映的是90多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之一: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经大革命的洪流,土地革命的风暴,万里长征的考验,抗日战争的洗礼,解放战争的决逐,中国共产党仅用28年时间奇迹般地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这28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沧海桑田的惊人变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切身体验的客观真理。
通过集中学习,引导党员学习党史、铭记历史,感恩于党、忠诚于党,服务人民,奉献力量,为做好学校各项工作打牢思想基础。下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学习和鼓励自学,将读书活动推动下去。
中国共产党读后感篇6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我区党委组织部6月29日上午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根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所以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所有党员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古语讲: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中国历来重视对史学的研究,透过历史,可以把握规律、启迪智慧。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通过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提高我们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自觉性。我党、我国的历史是一部光辉灿烂的革命史、也是一部绚丽壮观的发展史,学习党史、国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学习党史、国史,可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从1840年开始,维新派、资产阶级相继领导过中国的改革或革命,但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建国以来,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了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基本实现小康社会,人民安居乐业的新中国,中国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这条道路越走越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前途是光明的,是我们必须坚持走下去的。通过重温这段历史,可以增强我们的荣誉感。自豪感,可以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学习党史、国史可以把握发展规律、拓宽发展思维。透过党史、国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人民是历史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党要发展、要长期执政,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代表人民,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在引领人民发展、开展对敌斗争、团结各界朋友的事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们今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事业都具有借鉴意义,可以为我们提供智慧能量、拓宽思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