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叠衣服》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中班《叠衣服》优秀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激发其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的健康习惯,增强学生的自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孩子们今后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1.通过图片、影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叠衣服的步骤;
2.向学生讲解叠衣服步骤,让学生理解叠衣服的过程;
3.引导学生实践叠衣服,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叠衣服;
4.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叠衣服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
1.引导式教学法:教师使用多媒体资源,将叠衣服的步骤讲解给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2.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通过实践,掌握叠衣服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
1.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资源,准备好叠衣服的游戏玩具;
2.教师介绍叠衣服的步骤,让学生观看图片、视频;
3.引导学生实践叠衣服,指导学生正确叠衣服;
4.让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五、教学结果
1.学生能够正确叠衣服;
2.学生对自我保护有更强的意识,注意力更集中,行为更有规律;
3.学生学习习惯有明显改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有明显提升;
4.学生可以自主的完成日常的生活事务。
朋友们,这些就是中班《叠衣服》优秀教案汇总的全部内容了,这些精选范文都出自优秀人才之手,一定会对大家的书写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希望这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小编也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本站,以便后续更快捷地在站内搜索到需要的内容。
中班《叠衣服》优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劳动观念。
2.学习正确的叠衣服的方法。
3.探索、发现生活中衣服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叠衣服难点: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1.挂图两幅(一幅“一名幼儿晨间锻炼后把外衣脱下,整齐叠好放入橱柜;另一名幼儿则随手将衣服扔进橱柜”,二幅“放学了,爸爸妈妈来接小朋友,第一位小朋友很快就找到了衣服高高兴兴回家了,而第二位小朋友由于衣服乱扔,找不着衣服急哭了”)。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活动:我的小手会干什么?
————组织幼儿讨论手会做哪些事?
————你用勤劳的小手做过哪些事?
二、展开部分
1.观看第一幅挂图,并讨论:哪个幼儿做的好?从而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
两个小朋友分别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一个小朋友?为什么/
2.观看第二幅挂图,明白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图中发生什么事了?第二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
那么,小朋友脱下衣服应该怎样做呢?我们来教他,帮助他好么?
3.学习折叠衣服的儿歌,练习正确叠衣服的方法。
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叠衣服。
幼儿念儿歌,学习正确的叠衣服的方法。
活动延伸:专门整理出一个橱柜,供用幼儿存放叠好的衣服,引导幼儿分类摆放衣物。
附儿歌:
叠衣服
两扇小门关关紧,两只衣袖中间包,
衣领向下弯弯腰,整整齐齐放放好。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后大部分幼儿学会了自己叠衣服,少部分幼儿还是不会,活动环节单一,趣味性很少,也有个人原因使幼儿没有理解。
中班《叠衣服》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折叠衣服,包括上衣、裤子、袜子等。
2.知道叠衣服的重要性,养成整理衣物的好习惯。
3.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重点内容:
1.正确折叠衣服的方法。
2.叠衣服的重要性。
3.如何养成整理衣物的好习惯。
难点内容:
1.孩子们的注意力难以持久,需要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
2.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不够熟练,需要反复示范。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老师先和孩子们一起回想上次学习的“正确洗手”知识,问孩子们有没有在家里按照正确的方法洗手?
2.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要洗手?洗手的好处是什么?
二、讲授(20分钟)
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孩子们展示正确折叠衣服的方法,包括上衣、裤子、袜子等。
2.反复示范,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练习多次。
3.教师向孩子们讲解叠衣服的重要性,让孩子们知道每天睡觉脱衣后,把衣服整理好,放在固定的地方,养成生活的好习惯。
三、练习(10分钟)
1.老师将一些洗干净的衣服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折叠练习。
2.老师逐个检查每个孩子折叠的衣服是否正确,并指出错误之处,纠正其方法。
四、总结(5分钟)
1.老师带领孩子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孩子们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折叠衣服方法。
2.提醒孩子们在家中也要养成整理衣物的好习惯。
作业内容:
1.让孩子们在家里整理自己的衣物,练习正确的折叠方法。
2.让孩子们画一幅图片,展示自己整理衣物的场景,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板书设计:
我会叠衣服
正确折叠衣服的方法
叠衣服的重要性
养成整理衣物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注意力难以持久,需要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
2.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不够熟练,需要反复示范。
3.通过练习,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整理衣服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有效提高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
中班《叠衣服》优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叠衣服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2.体验动手折叠的自豪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劳动观念。
3.将衣裤放到固定位置,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衣服、裤子各一件,步骤图。
活动重点:
1.加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2.能够把自己的衣物整理整齐,并且放到指定的位置。
3.在家里能帮助爸爸妈妈一起整理,学会合作分工进行整理,有顺序的去摆放物品衣物等等。
4.探索、发现生活中衣服的多样性及特征。
叠衣服:1.铺平衣服宝宝。2.左手右手抱一抱。3.最后弯弯腰。4.我的衣服叠整齐咯!
叠裤子:1.铺平小裤子2.两条腿变一条腿。3.再来弯弯腰,裤子叠好咯!
宝贝们快拿出你们的衣服、裤子,跟着步骤图学起来吧!看看还有那些折叠的方法,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探索哟!
中班《叠衣服》优秀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天气渐渐变冷,孩子们都穿上了外套,午睡时孩子们脱下外套随手一扔,东一件西一件或者堆在一起,起床时找衣服特别麻烦,于是就设计了“叠衣服”这一活动,目的是引导孩子把衣服叠好,放在指定位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目标:
1、体验自己会叠衣服的成就感。
2、学习叠衣服的基本方法。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课件、外套人手一件
活动过程:
一、引入:播放课件,提问:
画面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小男孩睡觉前是怎么做的?
小女孩睡觉前是怎么做的?
你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
二、学习叠衣服
1、幼儿人手一件衣服,尝试叠衣服。
2、请叠的好的小朋友给大家展示,与大家分享。
3、教师与幼儿一边叠衣服一边编儿歌:
关关门,关关门,
抱抱臂,抱抱臂,
点点头,弯弯腰,
衣服叠好了。
4、播放课件,幼儿看画面中小朋友边说儿歌边叠衣服,叠好后放整齐。
5、请小朋友把叠好的衣服放在指定的地方。
三、小朋友回家帮妈妈叠衣服。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充分体验了自己会叠衣服的喜悦。不足的是孩子与大家交流分享的时候,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还需逐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