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圆舞曲教案设计(精选4篇)
杜鹃圆舞曲教案设计篇1
教学目标
[人文素养]
1、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大胆表现,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能与同伴共同分享音乐的快乐。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激发学生的音乐创意,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音乐素养]
1、安静聆听《杜鹃圆舞曲》,使学生熟悉作品的旋律后展开想象,能用线条或图画表现自己听到的关于春天到来的音乐。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用愉快、优美的声音歌唱《布谷》,歌唱美丽的春天。
教学流程
一、听春天
开课件完整聆听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提问:
1、你喜欢这首乐曲吗?
2、你在乐曲中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能告诉大家吗?
[乐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景象,婉转的模仿杜鹃的叫声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二、找春天
师:春天,杜鹃快乐地歌唱,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杜鹃给我们报春外,你还能从哪里找到春天?
[教师可以播放有关春天的课件或录音,启发学生找春天]
生:花红了,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三、唱春天
1、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杜鹃圆舞曲》里的.杜鹃都飞来了,瞧:它们在森林里叫着、唱着,多么高兴啊!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杜鹃又名布谷)
[开课件欣赏德国儿歌《布谷》,完整感受歌曲的旋律。]
2、请同学们模仿布谷鸟在森林里自由快乐地飞翔
[教师可以将教室简单布置成一个美丽的大森林,且为孩子们准备一些布谷鸟的头饰,学生在表演时一定乐此不疲]
3、随着音乐用噜哼唱歌曲
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用钢琴轻声伴奏
5、跟音乐演唱《布谷》,可以加上自己即兴创编的动作。教师及时给予评价,以鼓励为主。
四、画春天
1、刚才我们一起听了《杜鹃圆舞曲》,一起表演了《布谷》,一起感受了浓浓的春意。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你能试着用彩笔画一画吗?
2、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
[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作一幅春天意境图,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展示学生的艺术才能,还可以合作交流,互相评价]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以听春天——找春天——唱春天——画春天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让学生安静充分地聆听《杜鹃圆舞曲》的每个乐段,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歌唱《布谷》,歌唱春天,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启发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自己听到的音乐形象,并指导他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大胆的音乐想象与集体创作,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和他们一起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获得了好教学效果。
以上是杜鹃圆舞曲教案设计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杜鹃圆舞曲教案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杜鹃圆舞曲》,熟悉作品的旋律,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让学生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2、让学生了解、感受手风琴在音乐表现中的音色特点和表现力。
3、鼓励学生积极地音乐评价,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享音乐的快乐。
教学重点:
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手风琴的音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教具准备:
教学课见、手风琴、板书设计、杜鹃鸟图片、手风琴伴奏磁带、录音机等。
教学方法:
电教手段、视听结合、教师示范、音乐评价、活动体验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小动物,今天有个小动物也来到音乐教室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吗?你们要想知道这个小动物是谁?就让我们先来听段音乐吧。
二、听赏音乐(打开课件1,聆听音乐)听音乐时可以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动你的身体。你在这首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叫声,听完之后,告诉大家好吗?
(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
我们在音乐中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你们看,布谷鸟今天飞到我们教室来了,你们欢迎吗?(出示布谷鸟的卡片)
看那个小朋友做得好,老师把小鸟的图片就奖励给他。(发图片)
下面我们再把音乐听一遍,当你听到布谷的歌声时,请你把手中的图片高高的举起来。没有图片的同学,举起你的小手来表示。
(学生再次聆听音乐。)老师指导学生边听边分辨布小鸟的叫声。
三、介绍音乐:布谷鸟又叫杜鹃鸟,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杜鹃圆舞曲》。
杜鹃鸟在每个乐句唱了几遍?这两遍高低有变化吗?现在让我们也变成一只只可爱的杜鹃鸟,飞到美丽的大森林,听到小鸟歌唱声我们模仿它们的叫声。讲解:杜鹃的叫声里有这样两个音:mi,do,请你们在五线谱上找一找在什么位置?和老师说一句儿歌:“一线一线mimimi,下加一线dididi,mi,dimidi知道了,我要把他来记牢”。
再和老师的琴唱一唱。31︳31︳31︱
四、听辩乐器:请大家再听一遍乐曲.这首乐曲是由好几种乐器演奏的,当你听到手风琴演奏音乐时,把两只小手举起来摇一摇。告诉同学们你听到了手风琴的演奏了。
(再听音乐分两组练习):一组:听到杜鹃的叫声时,按节奏拍手。听到其他音乐时做小鸟飞翔的动作。
一组:听到杜鹃的叫声时,按节奏拍手。听到手风琴演奏音乐时,把两只手举起来摇一摇。
五、画杜鹃:
刚才我们一起听了《杜鹃圆舞曲》,一起感受了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意境。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你能试着用彩笔画一画吗?(放课件,学生画杜鹃鸟)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六、看到你们把杜鹃画的那么可爱,老师也想跃跃欲试了,下面老师把这首乐曲个大家演奏一遍,你们和老师做动作配合。
七、总结:
今天我们听赏了《杜鹃圆舞曲》,音乐给我们带来了轻松愉块的气氛,使我们共同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加上手风琴特有的音色,使得音乐有一种迷人的色彩。快乐的小杜鹃们,我们下节课再见。
杜鹃圆舞曲教案设计篇3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重点:
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教材分析: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约纳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快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师生对唱《师生问好歌》)
2、开口练习
3、发声练习
1=C2/4
53︱31︱1—︱53︱31︱1—‖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草原的人们热烈地欢迎着我们。听!谁来和我们一起玩?
师播放乐曲前一小段,听完后学生回答。
生:是“咕咕”叫的小杜鹃。
师:对!骄傲的小杜鹃也要来和我们一起玩。听!它高兴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它还想请大家听听它跳的舞曲是几拍子的?根据乐曲的情绪我们来分一。出示课题:《杜鹃圆舞曲》
(二)欣赏《杜鹃圆舞曲》
1、初听全曲
2、交流讨论结果
生:乐曲是三拍子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师:对!根据乐曲的情绪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部分。下面让我们依次来欣赏。
3、分段欣赏乐曲
(1)初听第一部分
教师弹奏主旋律,提问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2)复听第一部分
看看周围小朋友脸上的表情?用高兴的表情和动作来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3)用动作再次感受第一部分活泼、欢快的情绪
(4)初听第二部分
情绪有什么变化?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不同的方式感受不同的情绪
(5)复听第二部分,用优美的动作再一次感受乐曲。
(6)初听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情绪怎样?
(7)复听第三部分,我们还可以怎样来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
(8)复听全曲,自己找好伙伴,一同用动作来表现乐曲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表现很好,以后要继续表现,只要一听到音乐就想跳、想动。
杜鹃圆舞曲教案设计篇4
教材分析:
杜鹃圆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作品,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由三首各具特色的小圆舞曲组成,在旋律、节奏以及情绪上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第一圆舞曲轻快,活泼,第二圆舞曲俏皮、跳跃,第三圆舞曲抒情、流畅,具有歌唱性。乐曲进行中不时出现下行的三度音“31”,模仿杜鹃的鸣叫。全曲结构为:“引子112233311尾声”。乐曲结束在杜鹃鸟的鸣叫声上,在乐曲的开始形成呼应。《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1.在“唱、听、思、动”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引发对美妙音乐的向往与热爱。
2.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演唱主题乐段。
3.通过对乐段的分层赏析,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次管弦乐合奏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所塑造杜鹃的形象,体会并初步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
学生对不同音乐形象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准备:打击乐、多媒体、钢琴、卡片等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由故事线贯穿全曲。
1.布置场景――森林,创设情境,播放背景音乐。
(引导学生想象,森林里出现了什么神秘的客人)
2.想象训练
指导语:以一个你最舒适的姿势坐着,慢慢的闭上你的眼睛,跟着我的话,慢慢的放松浑身的肌肉,放松你紧绷的神经,放慢你的呼吸,逐渐的放慢,深深的吸气,慢慢的呼气。你的脑海中一片清净,什么都没有。现在想象眼前有一团迷雾,你用手轻轻拨开眼前的迷雾,慢慢的走进一片大森林,你抬起头,缕缕阳光照在脸上,舒服极了。森林中一片宁静,遍地鲜花,你凑上去闻了闻,“嗯,好香呀!”这是,森林中忽然来了一群神秘的客人······(师用竖笛吹奏3131)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
3.师用竖笛吹奏,学生猜猜模仿了什么。(布谷鸟又叫杜鹃)
师:有一位作曲家就是从杜鹃的叫声中获得了灵感,创作了一首管弦乐合奏的乐曲。
二、分段欣赏主题1
1.初听
发现乐曲中布谷鸟的叫声,举手表示。
师:我们一起听一听,看看你是否能从音乐中发现布谷鸟的叫声,当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就把手举起来。
2.复听
师:刚才我们用举手表示布谷鸟的叫声,瞧小杜鹃们高兴的跳起了舞。
学生起立,用简单舞蹈律动表现音乐,感受主题1的情绪
师:杜鹃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的
现在你知道神秘的小杜鹃来森林里是做什么了吧?跳舞
小杜鹃就是这样在村庄里欢快的跳着舞。
出示课题《杜鹃圆舞曲》
3.为主题1简单伴奏,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师用双响筒,学生用响舌。
师:请同学们用身上的“乐器”跟老师一起为歌曲伴奏
4.出示歌词
①教师范唱
师:杜鹃不仅舞蹈跳的好,还擅长唱歌。听!他们展开了美妙的歌喉~
②师生合作接口唱
③师生齐唱
④加入简单舞蹈演唱
师:真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杜鹃。
三、完整聆听全曲
聆听时贴出主题1卡片,听出主题1旋律出现的次数。
师:森林里来的这群杜鹃们翩翩起舞的样子美丽极了,让我们完整的聆听这首《杜鹃圆舞曲》。
当同学们听到刚才我们共同表现的那段旋律是,请用优美的动作吧、清脆的声音把它唱出来,同时,老师将用卡片表示这一段旋律。
提问:我们刚刚听到的这段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4次
四、分段欣赏主题2
①简单律动
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模仿杜鹃飞翔的动作
师:刚刚杜鹃高兴地边跳边唱,这时它们的心情稍微有了一些变化。随着老师一起律动,同时想象一下,这一段杜鹃们在做什么呢?
鸣叫,飞翔。像似杜鹃在森林里快活的飞来飞去,一会儿在这个枝头跳跃,一会儿又在那个枝头高唱,杜鹃的鸣叫声为美丽的森林增添了浓浓春意。
五、分段欣赏主题3
教师用竖笛吹奏主题2,学生用lu模唱
在杜鹃们快乐的飞翔之后,这时出现了一位善于吹奏竖笛的小杜鹃,听一听有趣的笛声吧。
六、完整聆听
由学生到黑板前将结构图卡按照音乐中出现的顺序贴出来
七、完整表演全曲
加入律动、唱歌、打击乐。
八、拓展
介绍作曲家约纳森
师:作曲家看到你们的表现肯定高兴坏了。那么他究竟是谁呢?
挪威作曲家。他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创作的作品中以《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
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