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教案《如何高效陪伴》怎么写完整版(精选8篇)

daniel 0 2023-12-18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高效陪伴》怎么写完整版篇1

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幸福的孩子都是“伴”出来的。父母的高质量陪伴,是孩子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养料和精神慰籍。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给予孩子更有效的陪伴,更好地领航孩子的健康成长。

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从家长的需求出发,近日特邀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包燕春老师走进世纪小学的家长课堂,为一、二年级的家长朋友带来一节生动的家庭教育课——《双减之下如何高效的陪伴孩子》。

讲座从家长与孩子沟通时容易掉入的沟通陷阱展开讨论,分享沟通的目标和采取的方式,亲子时光最重要的是建立情感交流。当父母的态度和方式能够与孩子产生共鸣时,孩子往往能够真正地听到传递的内容。

建立亲子沟通,实现高效陪伴,亲子陪伴情感至关重要。“共情”不仅是有助于当下的亲子关系,更是孩子未来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陶行知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被信任的孩子都会自信满满,没有父母是不爱孩子的,希望孩子能够变得更好,相信孩子是关键。

陪伴孩子不只是每天陪伴多长时间,更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和变化。教育是慢的艺术,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都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慢养并不是时间上的慢,而是说教育孩子不要太担忧,太着急。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发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养,可以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

课程结束后,家长们对于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对于课堂非常满意,在参与过程中收获满满。

“双减”是提升学习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过程,而家校共育便是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途径之一。家长学校向家长传递教育理念,交流育子方法。今后,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将继续和各位家长朋友们一起努力,携手执桨,让孩子人生幸福起航!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高效陪伴》怎么写完整版篇2

对孩子而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作为新时代的父母,几乎每个人都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那么,如何高效陪伴孩子,成了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首先,真正的陪伴并不仅仅只是照看。你会看到很多家长,一边看着孩子玩,一边干着自己的事,比如刷手机,打电话等,只有在孩子出现调皮捣蛋行为,或者可能遇到危险时才出声制止。这些是对“陪伴”的一种误解。真正的陪伴,是参与到孩子的世界里,一起玩耍和学习,和孩子在同一频道上。如果只是把玩具绘本扔给孩子:“喏,给你,自己玩吧,妈妈在旁边陪你。”不参与,又何来陪伴呢!陪伴是需要你和孩子产生化学反应的,特别是在一些需要引导的认知活动中,家长更要直接参与进来,陪玩,陪读。

其次,真在的陪伴,需要父母参与孩子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爸爸,你今天为什么没来参加我的幼儿园毕业典礼,豆豆的爸爸妈妈都来了。”

不管,爸爸给出什么样的回答,孩子的失落都是在所难免的!毕竟有些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我们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的每一次成长!

对于小月龄的孩子,我们更要参与到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中。孩子第一次萌出白白的小乳牙,第一次牙牙学语叫妈妈,第一次跌跌撞撞学会走路……这些温情的时刻我们又怎能错过?早上的亲吻,晚上的催眠曲,都是父母和孩子最好的交流。

最后,真正的陪伴是不能忽视对孩子独立性格的培养。

“宝宝,你自己一个人不行,等下妈妈陪你去。”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放手,总是想什么事都能陪着孩子,不让孩子干这,不让孩子干那,陪写作业,陪读书,陪上厕所。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依赖,不会独立自主。比如,有的孩子一到写作业就不能自主完成,非得家长在旁边看着陪着。

学会陪伴,父母要高效陪伴孩子的每一次成长,让孩子健康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高效陪伴》怎么写完整版篇3

亲情陪伴健康成长

——《如何陪伴孩子快乐高效写作业》心理公开课

2021年5月21日,高晓墉教授与初一学生家长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沟通。

高教授的公开课《如何陪伴孩子快乐高效写作业》授课形式多样:原理讲授、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话术练习、实操演练等,每种方式都深深吸引着家长们,家长们都认真听讲并不时记录着笔记。在理论讲解时,高教授穿插了数则生活中的案例、小故事,便于大家理解。在陪伴孩子写作业的策略上,高教授分享了3周高效陪伴法,给了家长们明确的步骤方法。

公开课的最后,高教授还给家长们还进行了现场答疑,解决了很多比较棘手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依赖于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才能在其中搏击翱翔,走向成熟,迎接挑战!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高效陪伴》怎么写完整版篇4

一年级新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有很多地方需要适应,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父母的陪伴都很关键。能否帮助孩子快速的适应小学生活,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9月24日下午,朝霞小学邀请了李万萍老师开展了学校第二期家长学校,李万萍是合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高级指导师,同时也是美国认证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次讲座的主题是高效陪伴的原则和技巧,主要是帮助一年级新生家长认识高效陪伴的重要性和技巧。

讲座通过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家长陪伴的重要性,缺乏陪伴的孩子就像缺乏营养的小草,无法健康成长。3-12岁是陪伴的黄金期,错过这个阶段,父母付出的时间再多也无法取得孩子的信任,所以怎样高效的陪伴孩子,李老师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中,给家长详细地介绍了一些技巧和方法。

并非时间长久才是高效陪伴,陪伴的形式也不局限于陪在身边,李万萍老师提出的高效陪伴孩子的技巧,为百忙中的家长带来了福音。教育是一条很长的道路,只要父母肯用心,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高效陪伴》怎么写完整版篇5

1、陪伴有原则

确定一个有规律的日常生活节奏,每天固定的作息时间,周末或假期可稍作调整,但不能不限制。安全范围内的事可以放手让孩子做,超出安全范围的事坚决不允许做。

2、陪伴有温度

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时间。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让孩子感到被重视和被关心。

3、陪伴有行动

与孩子一起做活动,例如游戏、读书、运动……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和智力发展。

4、陪伴有空间

给予孩子独立空间和自主权。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问题和做出决策,让他们在成长中获得信任和自信。

5、陪伴有细节

陪伴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变化,行为、表情、动作等,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以上是关于家长学校教案《如何高效陪伴》怎么写完整版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感谢您的阅读!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高效陪伴》怎么写完整版篇6

教学内容: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家长深刻领会责任心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让家长明白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

3、学习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各位家长,你们好。今天,共同来探讨——-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在家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长辈对孩子关心倍致、疼爱有加,可是孩子吃东西时就忘了他们;长辈生病了,孩子却只顾自己玩耍,不去关心他们,有的甚至还吵着要求大人陪他玩。孩子报喜不报犹,在与别人产生矛盾时,先说别人的原因。

在学校,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或听到学生不负责任的事情。如:忘了带学习用品,作业没做完就去玩了;打扫卫生,扫把扔一地就不见人影了;笔、书本摊一桌子,抽屉塞得连书包都放不下等。甚至连语文、数学书也常有人忘带。每当老师帮助教育时,学生们都是一个理由“忘了”。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学生记性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得了健忘症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们的学生没有被培养起责任心。

可见,当前小学生表现出学习马虎、做事不认真、生活草率、过分关注自我、心中无他人、做事不计后果等一系列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责任心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学会负责”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关键,也是当前我们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孩子责任心缺乏原因分析

家长都希望孩子有责任心,可孩子的责任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在一定的年龄自动出现。责任感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不同的情境下才能慢慢觉得的。造成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孩子没有独立负责的机会。

我们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致使孩子没有机会独立做本该由他们负责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比如:孩子迟到了,家长解释迟到的原因是自己睡过了头,不愿孩子;学生完不成作业,有家长就打电话或者让学生带纸条解释完不成任务的原因,自己承担责任。许多父母把无限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孩子衣服从来就没有自己洗过,吃完饭就把饭碗推到一边,玩过的玩具随手就扔,被子要让妈妈代叠,洗脚要让妈妈打好温水,写作业要让妈妈给念题目,上学时书包也要让妈妈给背孩子们就这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如果小学生想帮家长干点什么,家长便会说把你的学习抓好就行了。父母对回报有错误的想法,认为孩子成绩好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渐渐地孩子认为什么事都有与他们无关,唯有学习、读书才是正经事,只要书读得好,成绩好什么事都好说,否则——。因此,他们变得“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再关心别人,不懂得爱别人,不再“多管闲事”,以至于长大后,孩子们变得无情无能、无责任感、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周边的人为他们付出的再多,在他们的眼里也是理所当然的。说实在话,家长替小学生做得越多,照顾得越周到,小学生就越不会料理自己的事情。

第二,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父母是孩子终身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缺乏责任心,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其抱怨,不如采取措施,教会孩子对自己、对别人、负责。孩子的责任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我们细心呵护、耐心引导。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让小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心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大都有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事业的基础,也是许多高尚精神和良好品德的基础。良好的责任心不是一时一刻的事,不是成人后一蹴而就的,而是从小一点一滴养成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让孩子具备强烈的责任心。

2、让小学生明白有责任心的人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我们知道: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才会让人感到可信任;一个对生活、对事业负责的人,才会不断地进取;一个对民族、对国家负责的人,才会去献身、去贡献。所以,一个有责任心的小学生应该承担以下责任:

(一)对自己负责

1、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自觉认真完成作业,并主动复习功课和预习新课,养成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健康是学习、成长、生活的基础,要认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作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包括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认真做好早操和眼保健操,不做危险的事。

3、对自己的意志、品格负责。

做一个诚实、活泼、合群、谦虚、正直、宽厚、勇敢、自强、自信、自律、不任性、有同情心的人;不怕困难,主动参与有一定难度的磨砺;能恰当地面对各个方面的压力,遇事不过分紧张,能自我调适情绪;具有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

4、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学会自理、自立,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琐事无须他人督促,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5、对自己的时间负责。

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过去的时间就不在属于自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把时间尽可能用在对知识的.求索上,不要虚度光阴。

(二)对他人负责

1、礼貌待人,宽容大度,知恩图报,说话文明,不做伤害别人的事,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2、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诚实不说谎话,做事有始有终,不斤斤计较,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

3、懂得为他人着想,有同情心,乐善好施,不歧视弱是群体,能伸出热忱的手帮助他人,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

(三)对学校负责

1、知道自己是学校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学校形象,以学校为容,为学校争光。

2、尊敬老师,尊敬老师的劳动,勇于承担学校、老师教给的各项任务,并负责到底,做好老师的小助手,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3、在学校穿校服,举止文明,把学校、班级当作自己的家,积极创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

(四)对家庭负责

1、知道父母的生日,孝敬长辈,关心父母,热爱家庭每一个成员,主动和父母沟通,多听父母对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不辜负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在家做父母的好孩子。

2、作为家庭的成员要分担家庭的各种苦与甜,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了解长辈的辛苦、劳累,有一颗感恩的心,主动帮忙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减轻父母的负担,懂得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人的培养。

(五)对社会负责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争做“五好”小公民。

2、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有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有困难的人,有一颗热爱、关心社会的心。3、树立少先队员良好的社会形象,懂得“没有国家,哪有大家,没有大家,哪有小家”这个道理。

3、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途径

(1)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给孩子理智的爱。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让孩子去为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比如玩完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打扫,穿脏了袜子自己去洗干净,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早晚洗漱要自己照顾自己,家庭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自己说过的话不能食言。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手或许很笨,他的动作或许很不麻利,他做事情时或许会经常出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要不然他就不是孩子了。家长在让孩子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沉得住气,一定要学会等待,一定要能够容忍孩子的不完美,决不能因为孩子床铺叠的不整齐、收拾书桌不够利落、袜子没有洗干净、清扫地面丢三拉四而越俎代庖,要知道,孩子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体验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这里最重要的是孩子做事的过程,是孩子通过做事所得到的对“责任”的一种宝贵心里体验,只有这样的心里体验多了,孩子的责任意和转移过来,继续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任务。如说:“我相信你还会把事情做完做好的”,使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有责任承担,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做好,同时要教他今后还应该怎样做就更好,既使他看到自己潜在的能力,又看到不足之处,以利帮助孩子养成积极、认真、严谨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态度。

人的一生是与人的责任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幼儿时期起,在家里按父母要求去做,进幼儿园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小学生上学学习,回家帮助家长做家务就是培养一个人责任心的开始。它的训练起点,首先是在人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上。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承担起了一种社会责任。学习是社会、国家与民族赋予他的一种历史责任,而承担起这一责任,就要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做起。从小培养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但要有始有终,而且要有恒心有自信;今天的事今天做,事事都要对人对己负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心的范围日益扩大,责任心的含义也就更加深刻。

思考题: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高效陪伴》怎么写完整版篇7

随着时代的进步,父母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期待关注孩子成长需要陪伴的观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家长该怎样陪伴孩子呢?是你只在孩子身边,陪着孩子,而爸爸专心致志地捧着手机却对与孩子聊天只是应付,妈妈对着肥皂剧泪流满面却懒得跟孩子倾心交谈。这样责任缺位的父母在孩子身边又有何用?

我们提倡只有父母高效地陪伴,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何为高效陪伴呢?

首先,父母的陪伴是有质量的,父母责任要到位。

作为父母,要能知道孩子成长的点滴,要能看见孩子的进步和变化,要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情绪……做父母尽心称职,或许比日夜地厮守更为重要。尤其是日常中的行为示范,是随时产生的。比如,除了陪孩子做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像读书、游戏、参观、旅游等,寓教于活动中,更多的是平时生活中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像按时作息、吃饭不挑食、与家人朋友相处真诚有礼、外出遵守公共秩序等,这些不经意的“陪伴”效应更大。

其次,父母的陪伴是用心和孩子一起长大,妥善安排好一切。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就像一个护花的园丁,只有细心呵护,才能让其茁壮成长。细心的关键在于察言观色,毕竟孩子成长的旅途中,随时都会接受来自生活的种种洗礼。细心的父母,绝不会轻易地下结论,而是在了解了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之后,才去做出正确的判断。父母伤害孩子的最常态方式就是误解,老是喜欢高高在上,似乎孩子只有屈服于自己,才算满意。但是,陪伴孩子需要细心,而不是熟视无睹,粗暴简单。父母要蹲下身来,用心陪伴孩子,让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体会到父母有一种温暖、一份懂得,照进孩子的心田。

再次,更高效的陪伴是家长对孩子的精神引领。

父母的陪伴不仅仅需要在生活上细心呵护孩子,更需要在精神上做好疏导工作。一个孩子,在生活与学习中,难免会遇到许多事儿,时不时存在情绪,遇到各种问题时,父母不要大声呵斥,而应换角度想想,说不定就会发现,自己说的话,做的事儿到底是不是得体。一个有素养的父母,他教育引导孩子,绝不是靠着狮子吼,而是以事实说话。民主的力量有时比专制来得更加深入灵魂,只有让孩子从心底接受,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空间上的距离并不意味着我们与孩子心理上的疏远,用心的父母并不因为时空的阻隔而忽略孩子成长。在儿子傅聪离家留学波兰期间,傅雷10年书信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陪伴,最珍贵的爱。如今的网络时代,父母再忙也可以抽出时间和孩子视频、语音交流,保持对孩子日常的关注。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一生内心力量的源泉。缺少陪伴支持的孩子,他们的内心一生都会缺乏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父母陪伴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是丰盈的,自信的。亲爱的家长们,陪伴孩子的成长,不仅是我们对孩子的爱,也是我们享受的天伦之乐。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高效陪伴》怎么写完整版篇8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扎根的土壤,这片土地是肥沃是贫瘠取决于家长如何去浇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郑州中学第二附属小学欣阳路校区三三班师珺熙家长给大家带来的分享。

大家好,我是郑州中学第二附属小学欣阳路校区的一名学生家长。

我们都知道“双减”减去了校外培训,减少了孩子的作业量。但是作为父母,我们的责任不减,孩子依然要成长,今天就“双减”之下,家长如何有效陪伴,分享一些我个人的方法。

第一,陪伴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我和孩子经常在小区楼下一起踢足球、跳绳,比一比谁跳得多,我还会鼓励孩子主动和陌生的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在旁边给她拍照片。

第二,每天晚上回到家,我都会和孩子聊一聊,问问孩子今天有没有开心的事情能和妈妈分享?或者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忙的吗?

第三,陪伴孩子一起做错题整理。课堂练习、家庭作业、课本上等等所有的错题都归纳到一起,复盘错误的原因。我会让孩子当小老师总结给我听,我会认真仔细地听讲,并且流露出对下一次课堂的无比期待。

第四,陪伴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孩子最有时间去阅读大量课外书的窗口期,我们可以在家里设置书架,打造阅读角,广泛地阅读,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再进行拓展,深入阅读。比如,我发现孩子很喜欢看红楼梦,我就会继续推荐孩子看揭秘红楼梦系列,给孩子讲解四大名著系列等等,睡前呢,我还会给孩子播放红楼梦原文的名家演播。

第五,和孩子一起关注新闻,关心时事,和孩子一起讨论,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和输出,这样“放眼看万象”,更容易让孩子眼里有他人,心里有世界。

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放下焦虑,适应“双减”给我们带来的空余时间,陪孩子一起练字、绘画、下棋、做手工,一起做家务。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和孩子共同进步。

家校共育,为爱同行;

家校携手,共育未来;

一路同行,一路相伴;

守望成长,静待花开!

让家校携手,为孩子的未来积淀快乐与幸福!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

  • 下一篇:民主生活会问题剖析(精选2篇)
    上一篇:学前教育心得体会,学前教育心得体会800字(整理9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