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精选6篇)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精选14篇1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精选1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教学设计篇2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3
学习目标:
1、凭借初读,学生能够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梦想的力量是什么,感受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3、在列举选材时,通过选材比较,明白只有关注全面性才有说服力。
4.能够感悟瑞恩的这种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
学习重点: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
学习难点:体会题目的含义,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过程:
一、补充阅读,引入情境
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
2、读着这些文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并自然的导入新课)
3、揭题:梦想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梦想的力量》,请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梦想的力量》
齐读课题:梦想的力量
二、浏览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来看阅读提示,谁能从中很快的找出我们学习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课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学习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把它们再认真地默读一遍!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梦想的力量是什么?
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相互交流一下。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这样的设计,能很大程度的锻炼学生自己质疑的能力,并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目的的学习)
三、初读课文,概括梦想
1、快速浏览课文,划找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
如果能快速地浏览,寻找到有用的信息,是一种能力的表现。30秒钟,直接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计时开始——
2、汇报
预设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预设2: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3、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梦想十分坚定。
预设2:梦想越来越大,不断地生长,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4、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实现了)
请你读一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20xx年,“瑞恩的井”基金会正是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井。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
过渡语:瑞恩在他通往梦想的路上,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5、默读课文,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1、挣足70元钱
2、挣足2000元钱
3、筹钱买个钻井机
4、打出第一口井
5、打出30口井
梦想实现,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使学生知道人不仅仅要有梦想,还要要一直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梦想才会成真)
四、板块探究,理解题目含义
学生自学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然后交流。
(一)激励自己
有些同学特别关注了一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1、快速浏览,快速地圈一圈:瑞恩一共做了哪几件事?
:吸尘,擦窗,捡松果,捡树枝,考考成绩得奖励
可以抓住最关键的词。
2、就这样,瑞恩为实现“挣足70元钱”这个梦想不懈努力着。同学们,这是瑞恩为了挣足70元钱做的所有事吗?(不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里)(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想一想:瑞恩还有可能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不把这些事情都罗列出来?
3、比较:假如选择“瑞恩扫地、洗碗、擦窗、洗衣服、洗袜子”这几件事情来写好不好?
哪种选法好?
预设:全是家务活
师:只有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才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我们写作文时,千万不要全写出来,要选典型事例,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4、你觉得瑞恩累吗?从哪里看出来了?这么累他为什么还要干呢?
5、小结:有了梦想,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巨大。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能简要地复述故事,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3、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梦想”是什么?)
1、自读阅读提示,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3、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⑴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⑵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
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三、精读课文,走进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一)学习1、2自然段
1、读第一、二自然段:
⑴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⑵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出示文字资料:非洲缺水资料。
⑷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二)学习3~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实现这个梦想具体分几个步骤?
2、学生自学。
3、反馈:(“梦想”怎样实现的)
(1)筹集70块钱(板书)
瑞恩为攒够这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a、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朗读。
b、感受70元的来之不易
(2)筹集2000块钱(板书)
当他得知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2000元时,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就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他的执着感动了好心人。妈妈的一位朋友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短短2个月,就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3)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板书)
同年9月,当他听工程师说人工凿井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20个人干10天才可以完成时,他——读: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除了瑞恩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外,还靠什么使瑞恩的梦想成真?
4、回顾梦想实现的经过
四、设身处地,升华题义
1、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村里的5000个孩子一起出来欢迎他。人们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感激的泪水。
2、齐读句子,出示: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
3、感受: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1)读14~17自然段,找出具体的事例。
(2)学生交流、
4、写话练习
出示: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
5、讨论:
你还认为“梦想的力量”大在哪里?(从书本中勾画出: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能够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1、板书:梦想:
师:梦想是什么?
生:梦想是指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
师: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我们来说一说,交流交流。
生:(老师、科学家……)
2、师: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将它化作动力,在你的生活中不断激励你前进,并且能创造出无法想象的美好的奇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梦想的力量》。(补完课题)
二、阅读课文,理解字词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生字卡片,全班齐读生词。
3、解决不理解的生词。
三、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最后打出了30口井,最终梦想成真的故事。
四、读自读提示,解决问题
1、快速浏览自读提示,说说自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提出了什么要求,要解决什么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联系实际说说读后的体会,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2、师: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回答)
生: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为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
师:文章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呢?(生答:课文第一段)
师:你们觉得瑞恩的梦想怎样?
生:伟大……
师:是啊,是什么让瑞恩会产生这种梦想呢?
生:(课文第16自然段)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师:是啊,对非洲人来说,水,就是生命。(全班齐读这句话。)
3、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思路、文章的叙述顺序去读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在旁边做批注。
4、全班交流。
(挣70元钱、筹2000元钱、筹钱买钻井机、成立“瑞恩的井”基金会。)
5、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我们到文中找。
生:2001年3月,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为非洲的8个国家挖了30口井。
师:瑞恩当初只是想帮助非洲小朋友打一口井,而现在却为他们打了30口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生:因为有很多人帮助了瑞恩。
师:为什么会帮助他呢?
生:因为他们都被瑞恩的行为所感动。
师:他感动了哪些人?在课文中找一找。
师:到底是什么感动了他们呢?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下旬、募捐、水泵、筹集、吭声、颠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题“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我将引导他们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理解实现梦想的艰难与漫长,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梦想,并在梦想的指引推动下完成自己的梦想。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课题“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对比:课件出示两组非洲缺水的图片和另一组有水的图片,让同学们说说图片内容(有水时会怎样,雨水充足时又会怎样),并谈谈感受,教师相机介绍有关非洲缺水的资料。
2、再次出示: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指导朗读。
师:是谁的梦想让非洲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样实现的?(3)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
下旬募捐水泵筹集吭声颠簸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述了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三、走进课文,了解梦想。
1、小瑞恩只有6岁,可他却为非洲人民打出了一口井,这可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小小的瑞恩为什么要去做这样一件伟大的事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原因,并说说哪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瑞恩的心?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2、默读课文,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找出文中有关瑞恩梦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3、知道非洲的孩子处境是这样的艰难,水对他们是这样的重要,6岁的瑞恩才会有这样伟大的梦想。请大家与老师一起依次读好这三句话:
师:于是刚一放学,他便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对妈妈说
生:.“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师:在学校里,他下定决心对自己说
生:“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师:当一位工程师告诉他:“如果有一台钻井机,凿井的速度就快多了”时,他声音很小,但很坚定地说
生:“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4、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善良、有同情心、有爱心)
四、研读课文,探究梦想实现的过程。
1.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还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谈何容易?要想把梦想变为现实,那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梦想的第一步是什么呢?是怎样实现的呢?
生:筹集70元打一口井,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3.课文哪一段介绍了他为梦想而努力的过程呢?指名读。
4.课件出示:瑞恩为攒够70元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师:他都做了哪些家务活呢?
生:为地毯吸尘、擦窗子、捡松果、捡树枝、取得好成绩……
师:除了这些,让我们设想一下,小瑞恩为了筹集这70元钱,还做了些什么呢?
生:捡废纸、、捡塑料瓶、发传单、拖地……
师:在这些事中,除了瑞恩自己的努力,还得到了谁的帮忙呢?他们为什么要帮助小瑞恩呢?
生:爸爸、妈妈、爷爷、邻居,他们被瑞恩的行为感动了。
师:让我们齐读这一段,去体会瑞恩的辛苦。
师:为了筹集这70元钱,其实瑞恩是从1月份开始做这些额外的家务活,他一直坚持到(4月下旬),也就是说,瑞恩整整坚持了4个月。在这4个月里,他放弃了玩的时间,放弃了玩的机会,遇到困难,瑞恩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
生:.“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5、做了4个月的额外家务活,终于攒够了70元钱,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还没有)当他得知自己辛苦攒了4个月的钱只够买一个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2000元时,我们的瑞恩并没有放弃,于是他又有了梦想的第二步,那就是
生:筹集2000元。
6、2000元,是个不小的数目。如果让瑞恩通过干活来攒够2000元,实在是太难了。可是后来,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瑞恩居然就筹齐了打一口水井的钱。这是因为
生:他还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支持。
师:请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
生:(1)妈妈的朋友;
(2)寄支票的好心人;
(3)老师与班上同学;
(4)还有爷爷、邻居和爸爸。
师:他们又为什么帮助瑞恩?从他们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被感动了,感受到参与瑞恩梦想的人越来越多。
7、师:当瑞恩得知人工凿井工作非常艰巨,而如果有一台钻井机速度就快多了时,小瑞恩又有了他梦想的第三步,那就是:
生:筹钱买钻井机。
师:我们猜测一下一台钻井机要多少钱呢?
生:5000元,10000元……
师:一台钻井机的价钱可能是5000,也可能是10000,甚至更多,但不管多少钱,我们的小瑞恩都会尽全力去实现他的梦想,从这儿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生:坚定执着,坚持不懈…...
师: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瑞恩与工程师的对话,感受瑞恩的坚定执著。
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讲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生:事情发展的顺序。
师:除了事情发展顺序,本文还按什么顺序来写呢、
生;时间顺序。
师: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生:19xx年、4月下旬、20xx年7月......
师:这样写的好处是让故事更清楚明了,结构更为清晰,平常我们写作文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师:瑞恩的梦想感动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所以他才能迅速地筹集这2000元,说明瑞恩的梦想成真靠的不单单是钱,更重要的是
生: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8、从70元,到2000元,再到买钻井机,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变大,难度也在加大,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用“越来……越”说一句话。
生:筹集的钱越来越多,瑞恩的梦想实现起来困难也越来越大。
生:被瑞恩感动的人越来越多,参与瑞恩梦想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五、感悟“梦想的力量”
1、默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功的喜悦。
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建成了。20xx年7月,瑞恩和爸爸妈妈坐着卡车,一路颠簸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2、说话练习。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井旁,看着清澈见底的井水,你会说些什么呢?
师:如果我是瑞恩,我会说
生:真是太好了,你们终于能喝上水了!
师:如果我是瑞恩的父母,我会对瑞恩说
生:瑞恩,你太棒了,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师:如果我是非洲安格鲁的孩子,我会对瑞恩说”
生:瑞恩,谢谢你让我们喝上清澈的水,是你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3、课件出示: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1)齐读,想一想都有谁流泪了,为什么流泪?
生:瑞恩,瑞恩的父母,所有的非洲人民,他们被彼此感动着。
(2)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体现在哪里?
(1)打好了瑞恩的第一口井,“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已经为非洲打了30多口井。
(2)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还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
(3)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为了梦想而努力坚持不懈的人。课件出示两句名言,让学生在名人事迹的影响下,树立自己远大的志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小结、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1、梦想是助人成功的基石;梦想是催人奋进的动力;梦想是勇往直前的源泉。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吧!
2、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