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与反鸡汤的作文(精选3篇)
【篇1
心灵鸡汤,有好也有坏,有利也有弊。
美国作家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写过一个书,名叫《心灵鸡汤》。在这本书中都是一些充满哲理的小故事,这些故事渐渐地成为了人们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坚实的后盾,成为人们心目当中的心灵鸡汤。
在一次测试当中,我的成绩遭遇了滑铁卢。心情顿时沉重了下来,连续好几天都不在状态上,心不在焉的,家人天天劝我放下心来,想开点,不必自责,不要产生自负心理,怕我得病。可我的心情却怎么也改变不了,就这样,又过了好些天。
一天晚上,我见到了爷爷,爷爷跟我说了很多,不要把失败看得过于重,心情要放开点,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后,要及时总结经验,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多想想办法,这次失败以后,该怎么做,应该有一个计划书。爷爷还给我讲了一些故事: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失败了几百次,但他却不气馁,总结失败原因,总结一些经验,最后成功发明出了电灯。马云在高考失利后,并没有放弃,最终考入大学,成为了大老板要记住,每个成功人士都会有一个失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将会成为他获得成功奠定下基础、铺垫。最后走向成功听了爷爷的话,我思考了许多,最后我战胜了我的心魔。
如今,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反鸡汤党,专门对心灵鸡汤进行调侃、解构、证伪。如:当你又丑又穷时,鸡汤则劝你只要努力就能迎娶白富美,反鸡汤却告诉你别做白日梦;当你没有把握时鸡汤则鼓励你你是最棒的而反鸡汤却会说先掂量掂量自己吧
鸡汤喜欢进行心理按摩,反鸡汤则喜欢给你当头一棒。
同样是那次测试,爷爷鼓励我,要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而班上的一些同学却冷冷地对我说:醒醒吧,你不可能成功。
好的心灵鸡汤会使你得到安慰,而那些反鸡汤则让你感觉心情比较沉重,好的心灵鸡汤会让你逐步地一点点地帮助你走出困境,而那些反鸡汤则会让你立刻认清现实,给你当头一棒。
【篇2
我的最爱是阅读。最近我迷上了杨红樱阿姨写的《笑猫日记》系列丛书。文章中那些奇妙的文字犹如温暖童年的心灵鸡汤,让我回味无穷。《笑猫日记》是我的心情宝典:它让我发现了一条连通现实和幻想的秘密通道,我会感动,会流泪,会哈哈大笑;它让我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它还让我学会了思考。慢慢地,《笑猫日记》成了我的好伙伴。
我看的《笑猫日记》中,第一本书的题目叫《蓝色的吐耳朵草》,这本书是老师奖励给我的。就是从看那本书起,我就迷上了《笑猫日记》。我央求妈妈给我买齐了这套书。为了看这书,我真是废寝忘食呢。每天一回家,做完作业后就赶紧看起《笑猫日记》来,连奶奶叫我吃饭了,我还舍不得放下书;晚上,妈妈叫我去睡觉了,我居然悄悄地把书藏到了枕头底下,妈妈一离开我的房间,我马上就把书拿出来,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等妈妈发现责备我后,我才依依不舍地睡觉了。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的确是的。还记得上个学期期末考试前,我总担心考不好,这时,我想起了笑猫,笑猫总是说:只要有信心,奇迹一定会出现的。我立刻拾起了信心,考试时冷静沉着,结果,我取得了好成绩。
感谢《笑猫日记》,它是我童年的心灵鸡汤,让我受益匪浅。
【篇3
有一次,我和堂姐一起帮家里扫地拖地,一连几天,都可以从奶奶那儿领到一两元零花钱。可是到了第三天,我有些不耐烦了,心想:每天都这样,烦死了,而且才得这么一点钱,就算是我不劳动我也照样可以得到更多的零花钱,我干吗每天都傻傻地帮家里干活呢?于是我决定第二天不干了,今天就先凑活吧!
开始干我的最后一次工作了。我拿起扫把,轻轻地摆了摆,便丢开扫把拖地去了。拖把放进水里,还没拧干,我就开始拖了,地板上留下了一大滩一大滩的水。地板上的`水,桌脚的纸屑来了最亲密的接触,而这些都是我懒散的证明。堂姐一出来,就滑倒了,摔在纸屑上。我马上逃进了房间,听着她臭骂的声音。我很惭愧,又觉得没意思,于是和我的朋友——书闲聊了起来。从它口中得知,一个人是木匠,和我一样,在建最后一所房子时,因为他根本没心思建,于是就乱建,后来才知道那房子是要给他的,十分后悔我知道了做事要有始有终,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坚持把每一项都做到最好。于是,我出来道向堂姐道了歉,又把家里整理好了。
记得还有一次,《课堂作业本》上我有一道题不会写,当老师问还有谁不明白时,我却死要面子,不举手。结果可想而知,自然少不了老师的一顿批评。我感到沮丧极了,捧起心灵鸡汤:从前有一个不爱吃鸡蛋的南方人,他来到北方吃东西,死要面子,不说不爱吃鸡蛋,结果上的菜里全有鸡蛋,他饿死了。《心灵鸡汤》又在告诫我:死要面子是逞能,这会害了自己!相反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会学到更多。
就这样,《心灵鸡汤》在我经历一次次失败而意志消沉、灰心丧气时他提醒我: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去做了,不管结果好坏,都不用太在意。在我得到老师表扬而得意洋洋、骄傲起来时,他会警告我: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不能因为一次的成功就自以为是。
《心灵的鸡汤》能在我有困难的时候送来帮助,在我灰心时送来激励,在我做错事时警戒我,这真是个与众不同的朋友!他虽然只和我相处了两三年,但却时时慰藉着,滋补着我的心灵,他永远是我最亲密的良师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