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的旅程》读后感(精选5篇)
《十二岁的旅程》读后感篇1
找自己的根,那是每一个人喜怒哀乐的大舞台。寻找祖辈们的爱情,那里有儿孙们幸福的港湾。
这个主人公是米娅(阿梅),她出生和生长在富裕安宁的美国,从小与大海为伴,长成少女之后开始怀揣青春期的烦恼,有关女孩们的友谊,也有关情窦初开的暗恋。米娅的奶奶是一位几乎不强调存在感的慈祥奶奶,在米娅十二岁那年的夏天却执意要从美国飞回越南,去做一件让米娅“痛失美好暑假”的大事——寻找爷爷。
米娅的爷爷奶奶在少年时真诚地爱着彼此,组建了家庭,并且生儿育女。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凭借对彼此深沉而毫不动摇的爱坚定地活着,他们承诺过一定要越过炮火再相见。后来,奶奶带孩子在异国他乡落脚,但她从未忘记过爷爷。
在这段旅程中,米娅在越南寻找到了身份的认知,收获了难能可贵的友谊,还忙里偷闲地品味着她人生中第一次暗恋,她长大了。
一翻开着本书,我立刻感受到风趣、深刻和那种直击人心的感动。与荣获纽伯瑞大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经典作品《十岁那年》一样,作者在书中再次用富有诗意和散文般优美的语言带来了一个活泼机智、古灵精怪的小女孩形象和一段心灵成长之旅。
作者奇迹般地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背景,以优雅精妙的笔触叙写了一个时而令人捧腹,时而激动人心的故事。
我想了想,米娅跟我同龄,竟如此坚强,独立!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如此无能,十二岁的路,还很长……我要向米娅学习!
《十二岁的旅程》读后感篇2
我喜欢看书,在我看来,空闲时能捧着一本书细细翻阅是最美好最惬意的事。前几天,我又读完一本书,名字叫《十二岁的旅程》,作者是赖清河——一位儿童文学作家。
这本书是暑假里妈妈带我去书店买的。当我第一眼看到书的名字时,就被深深吸引了——《十二岁的旅程》,十二岁会有怎样的旅程呢?开心的?幸福的?还是悲伤的?强烈的好奇心迫使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名字叫米娅。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她,从没到过自己的故乡。十二岁这年的暑假,她本来打算和朋友一起在海边度过,不料却不得不遵从爸爸妈妈的意见,陪奶奶回到故乡,寻找隐藏了多年的关于爷爷的秘密。刚开始,米娅并不喜欢自己的故乡,更不习惯故乡的生活。随着越来越多的接触和了解,渐渐地,米娅不再讨厌故乡了,而且还交了一个新朋友——阿雯,这个古灵精怪、喜欢研究青蛙的女孩,总是给米娅带来惊喜和欢笑。大人们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米娅只能依靠自己。终于,调查有了进展,一切线索都指向一封带不走的信。也正是这封信,让米娅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爱……
读完书中的米娅,再看看现实中的我,今年也12岁,和米娅一样的年龄。就我而言,对生活还处在一个懵懂无知的阶段,米娅却已经学会独立、感恩和爱,相比于米娅,我做的完全不够。每天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还吵着向爸爸妈妈要这要那。我应该向米娅学习,学会独立,学会勇敢,学会生活!
合上书慢慢品味,我非常喜欢书中的一句话:“生活简单而又艰辛,美丽却也丑陋。”事实上的确如此:生活有时很简单,简单到可以什么都不去想,只是坐着发呆;但在成长的路上,经历过许多挫折后,就会明白生活的艰辛,体会到生命的美丽!
我觉得这本书适合每一个在成长道路上的人阅读,读完这本书,肯定会让你对生活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愿每个人都可以在最美的年纪打造最好的自我!
以上是《十二岁的旅程》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十二岁的旅程》读后感篇3
这个暑假,我翻开了早已想读的《十二岁的旅程》它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赖清河。这本书是她用亲身经历写的一本书,讲述着赖清幼年的坎坷经历与融入他乡文化习惯的艰难过程使她语言富有诗意,以精妙的笔触向我展示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和一位活泼机智的小女孩——米娅。
在米娅十二岁的那年,她本打算和朋友一起欢聚海滩,可她那不爱言语、但很爱自已家人的奶奶阿梅执意要从美国飞去越南,去做一件让米娅”痛失美好暑假“的大事——寻找爷爷。米娅还有着另一个身份——阿梅,这与她从未谋面的故乡紧紧连在一起。阿梅的爷爷是一位军人,在一场战争中失踪,阿梅奶奶相信他还活着,拼最后的力气回到越南。在越南阿梅交了许多朋友,最要好的无疑是那位痴迷于青蛙的阿雯了。她们合伙找到了当年看守爷爷的守卫,并用一位侦探和守卫提供的信息,找到了当年爷爷住的地洞,洞里黑的令人窒息还散发者阵阵恶臭。随着手电筒的光亮阿梅奶奶在一块土壁上找到了爷爷留下的字“细数每一滴雨热切的想念着你”这句话的每一个字词都是阿梅爸爸、姑姑、伯伯的名字,雨就是阿梅爸爸的名字,看到这些字阿梅奶奶心满意足,抠下了土壁上的一块土,埋在了家族墓地中间的位子上。东西不多,可是足够了!
这是一本关于爱与陪伴的旅程,在阿梅奶奶身上我看到了爱,在阿梅身上我看到了陪伴。是谁?一辈子为我们身上倾注爱;是谁?用上辈子陪伴我们;是谁?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但不需要什么;又是谁?为了我们牺牲自己,是父母!
合上书,一股暖流涌在我心中。内心有着许多情感,是幸福?快乐?感动?好像每个都有,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不要一时疏忽失去了最重要的——爱!就如罗玲所说:“寻找自己的根,那是每个人喜怒哀乐的大舞台。寻找祖辈的爱情,那里有儿孙们幸福的港湾——家和爱。”
《十二岁的旅程》读后感篇4
每一片叶子都曾栖息过梦想,每一本好书都散发着光明与力量,阅读滋养想象,自由放飞梦想。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十二岁的旅程》。
这是一段真正认识自己,走向独立与成长的奇妙旅程。它主要写了一位十二岁的女孩米娅,她伶牙俐齿,古灵精怪,但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她却有着另一奇妙的身份———阿梅,这个名字将她与从未谋面的故乡紧紧联系联系在一起。这个暑假,她本打算在美国的海滩上和朋友一起欢聚,却不得不陪奶奶飞越几千公里,回到爸妈口中的故乡寻找一个重要的秘密。到了哪里人生地不熟的她并没有恐惧、害怕、胆怯,面对故乡半生不熟的语言、迥异的文化习惯和行事诡秘的的大人,阿梅焦头烂额,哭笑不得,然而她只能靠自己。终于,调查有了进展,一切线索渐渐指向最后的玄机——一封带不走的信。等待阿梅的是一段令人震惊的往事……。这本书的作者———赖清海,越裔的美国人,儿童文学作家。她出生在越南,后与家人一起移民到了美国。幼年的坎坷经历与融入异国文化的艰难过程让她的文字充满了深邃的内涵、充沛的感情并且耐人寻味。曾经有一位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国家图书奖金奖得主杰奎琳·伍德森说过:一翻开这本书,我立刻感受到了它的风趣、深刻和那种直击人心的感动。我非常、非常、非常热爱它!在这个暑假我也经历了一次一段真正认识自己,走向独立与成长的奇妙旅程。这个暑假我非常想回老家看一看奶奶、爷爷、大伯、伯母、弟弟、妹妹、姐姐、哥哥……我向妈妈说带我回老家去,可是妈妈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陪我回去。那一天我向妈妈说:“妈妈我要自己一个人回老家去!”当时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担心我,而是在哪捧腹大笑。“有什么好笑的?”“我听你说这句话都有几十遍了,每一次都刚出门五秒钟又进来了。”“我这一次真的是下定决心了,我一定要回去。”我自己弄好东西,背起书包向车站哪里走去。到了那我买了票上了车,过了一会车开了。在路上我是又害怕又激动,害怕是因为路上没有认识的人害怕;激动是因为马上就可以见到亲人们了。到了街上我飞快的向家里走去。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要勇敢、胆大,我们要好好的去尝试一些新的事务。这是一段真正认识自己,走向独立与成长的奇妙旅程。
《十二岁的旅程》读后感篇5
读其文必先了解其人。《十二岁的旅程》作者是赖清河,越裔美国人,儿童文学作家。幼年的坎坷经历与融入异国文化的艰难过程,让她的文字充满了深邃的内涵。充沛的感情并且耐人寻味。其诗体长篇小说《十岁那年》以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写作角度获得2012年,纽伯瑞儿童文学银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金奖,在中国出版后获得了儿童文学评论,界与学校老师,小读者的一致好评。
十二岁的女孩米娅林,伶牙俐齿,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她却有着另一个奇妙的身份一一阿梅,这个名字将它与从未谋面的故乡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个时间她本打算在美丽的海滩和朋友一起欢聚,却不得不陪奶奶飞越几千公里,回到爸妈口中的故乡去寻找一个重要的秘密,是什么让奶奶执着了几十年,面对故乡半生不熟的语言。
文化习惯和行事诡秘的大人阿梅焦头烂额,哭笑不得,而她只能靠着自己,终于调查有了新的进度,一切线索渐渐指向最后的玄机一一封带不走的信。等待阿梅的是一段令人震惊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