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精选5篇)

daniel 0 2024-01-23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篇1

课题:玩具文具要当心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具、玩具的作用及其给自己带来的一些隐患。

2、学会选择安全的文具、玩具,做一个文明安全的少年。

3、养成良好的文具安全选择的习惯。教学重点

1、学会选择安全的文具,做一个文明安全的少年。

2、养成良好的文具安全选择的习惯。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准备好自己的文具、玩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找文具

1、找找自己的文具、文具,他们都有什么特点?

采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玩具、文具的特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2、学生汇报:

(1)你有哪些文具、玩具?这些文具、玩具有什么特点?(2)如果将手中的文具、玩具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

二、学生活动——文具、玩具分类

1、将自己组的文具、玩具进行分类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在分类中感受文具、玩具存在的问题,收集信息。

2、汇报:你们组将文具、玩具分成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3、提问:从你的文具、玩具中,你知道了什么?

4、质疑:关于文具、玩具,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学生活动——文具、玩具的危害

1、讲述:关于文具、玩具,大家想了解的问题很多,下面我们就集中了解其中的一个问题——、文具、玩具的潜在危害。同学们,你们认为文具、玩具都有些什么样的危害?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活动——找找自己文具、玩具的毛病

3、课件出示——小博士的话

采用课件,让小博士的话提醒学生文具、玩具的主要危害,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身体。

4、小结:小博士告诉我们文具、玩具存在三种危害:气味污染,重金属污染和荧光剂。

5、讨论:既然文具、玩具有这些方面的危害,那我们该怎么选择文具、玩具呢?

6、学生汇报、交流

7、提问: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篇2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使学生知道回收垃圾、变废为宝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培养垃圾回收意识,自学进行垃圾分类。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并能自主设计更多的处理方法。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辨别分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探索的`兴趣。

录相、口香糖

1课时

一、看一看

观看录相:参观废纸加工厂,明白回收一吨废纸并把它加工成纸的意义非同小可:把一吨废纸加工成再生纸比生产一吨纸可节约用水100吨,减少水污染35%,少砍大树17棵,制成再生纸800千克。

二、查一查

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

三、说一说:研究垃圾的处理办法:

1、提问:那么如何来处理这些垃圾呢?

2、分组讨论,并设计处理垃圾的方案,由组长负责写下来。

3、全班交流:比一比,哪组的方案最科学合理?

4、上网了解世界上对垃圾的处理办法。

▲垃圾分类。垃圾混装是把垃圾当成废物,而垃圾分装是把垃圾当成资源;混装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场,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分装的垃圾被分送到各个回收再造部门,不占用土地;混装垃圾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污染土地和大气,而分装垃圾则会促进无害化处理;混装垃圾增加环卫和环保部门的劳作,分装垃圾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

▲垃圾回收。生活垃圾中,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气污染;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还可节电,减少大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贷物包装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垃圾变宝(堆肥、发电等)。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垃圾填埋。

▲垃圾焚烧。

四、做一做

课上做一做口香糖垃圾的处理实验,课后到学校和社区宣传正确的垃圾处理方法。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篇3

课题:找春天

教学目标:

1、通过找春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会说话。

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春天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春的有哪些景物吗?学生回答。教师作肯定。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春天。教师板书课题:找春天

3、教学新课:

学生看图P9页,读一读,看一看,找一找。教师引导。让学生说一说。

再填空P10-P11页。带学生在校园内观察春天。再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

4、教师作总结。

5、学生齐唱歌曲《美丽的春天》,6、启发学生在注意观察春天,看看自己还发现了哪些?课题:桥梁万花筒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木棒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同学们:你在电视上看到过桥梁吗?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板书课题:桥梁万花筒

三、新课教学

1、猜一猜,老师出谜语,学生猜谜。

2、学生看图16页。再说说。

3、说一说:我们家乡的桥是怎样的。

4、看一看,想一想,桥梁有哪些用途。

5、学生自己动手做。

6、总结。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认识更多的树叶,制作出美丽的树叶画。

2、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创造中提高审美能力。

3、通过讲树叶画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谈话,音乐导入

小朋友,秋娃娃像一位调皮可爱的魔术师,她来到农田上,稻子低下了头;她来到果园里,果树笑弯了腰;她来到树林里,梧桐叶子黄了,枫树叶子红了,只有那松柏还是那么苍翠。秋天多美啊!请欣赏歌曲《秋天多么美》。

音乐伴唱:《秋天多么美》

辨认树叶,了解关于树叶的知识。

秋天的树叶像五颜六色的蝴蝶,长在树上,落到地上。小朋友们,你们都收集了哪些树叶呢?请你用“()叶是()”的,形状像“()”的句子,介绍自己收集的叶子。

这些美丽的树叶中还藏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呢!你知道吗?

(1)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叶片、叶柄和托叶

(2)布满在叶片上的粗细不等的脉络,叫做叶脉。叶脉分两种:网状脉和平行脉。

(3)根据叶柄上长有叶片的数目,叶可分为两种:单叶和复叶。

(4)树叶的形态有椭圆形、心形、扇形、披针形、卵形、三角形、鳞形、圆形。

(5)树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主要器官。为人类释放氧气,提供食物,挡风遮阳。

(6)树叶变红是因为花青素增多,酸性的叶子就会变红。树叶变黄是因为叶绿素被破坏,只剩下叶黄素。

师:这一片片树叶还可以做成美丽的树叶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丽的树叶画》。(板书课题)

(教师示范—自由说—指名说,教师相机加以指导)

制作树叶画

出示制作好的树叶画,讨论命名,并观察辨认它们分别由哪些树叶组成。

教给方法,动手制作树叶画:

根据收集的树叶,确定树叶画的图形。

将收集的树叶在卡纸上拼一拼。

完成构图后,用胶水把树叶贴在卡纸上,粘贴时,先贴最下面树叶,在叶子反面涂上一点胶水即可,不必全部涂满。

贴好叶片,根据需要做小范围调整,认为满意时,由手掌轻轻地压一压。

介绍树叶画

各自介绍树叶画的名称。

介绍树叶画的每一部分分别由什么树叶拼成?

(自由说—上台介绍—评议)

平常小朋友最喜欢听故事,请你给自己的树叶画编一个动听的故事。(同桌讨论,互讲故事)

把制作好的树叶画展示在磁性黑板上,老师表扬构思奇特和制作精美的作品。

请几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树叶画的故事》,交流评议,(注意故事内容尽量不要重复)

讲评:

订正缺点,鼓励改进。

选择情节曲折,故事具体生动的故事,读给小朋友听。

附:《叶子动物园》

今天,我用叶子做了许多动物,就像一个叶子动物园。

叶子动物园里有一只高大的长颈鹿,它的身子是黄色的,颈部的毛是绿色的,正伸着脖子四处张望呢!动物园里还有两只金鱼在河里玩,一只是金鱼妈妈,一只是小金鱼,她们俩在河里游来游去,真高兴啊!另外,猪妈妈和小猪也一块儿在快乐地吃着东西。叶子动物园真有趣!我爱我的叶子动物园。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喜欢绘画、手工、讲故事、科学探索等实际,结合季节的特点,以制作树叶画的形式将语文和综合知识融为一体。

人人参与,培养观察能力

秋天的树叶虽然千姿百态,五颜六色,但学生很可能会熟视无睹。让每位学生参与收集树叶,说出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制作树叶画,能唤醒学生对生活的记忆,从而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积极性。

人人动手,提高创造能力

根据学生自己的能力和需要来收集树叶;根据收集的树叶,制作并介绍树叶画;根据树叶画,展开丰富的想象,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

人人动口,提高口语能力

能提供表达的机会,激励学生口语表达的愿望。如介绍树叶画的名称、颜色、形状;介绍树叶画的名称及各部分的组成;讲述树叶画的故事等。

综上所述,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同时帮助他们发展各种技能和知识。这个教案涵盖了多个领域,学生将有机会探索各种主题,例如植物、动物、季节、地图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篇5

课题:纸片变变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

重难点:

1、让学生学会动脑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小棒、纸(颜色各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今天就让这张纸变。板书课题:纸片变变变

三、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小棒套好。用手玩。看看它的形状变没有?

2、学生观察。

3、再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4、教师总结。

5、学生动手,教师启发他们。看谁最聪明。

6、自己发现什么。再说说。

四、教师小结。

  • 下一篇:供电个人工作总结(33篇)
    上一篇:年送你一朵小红花观后感字,送你一朵小红花观后感怎么写(整理6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