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方程式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
人生方程式的心得体会汇总篇1
思维决定行动。最近看到十点读书中的一篇文章,是个真实案例,妻子想趁自己有精力,去考会计证,但遭到丈夫坚决反对和嘲讽,让她一度怀疑自己,丈夫的短视,阻碍了她的提升,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负数,负数与任何数相乘都是负数,注定没有一个好的结果。
而另一对夫妻,虽然一开始日子过的艰难,但二人都没有放弃努力,白天跑业务,晚上学习项目管理,丈夫对妻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只是暂时穷,趁年轻,一定要多花时间去投资自己!没多久,丈夫当上了项目经理,妻子在丈夫的影响下考上了心理学研究生。两对夫妻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也充分反映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我们工作也一样,有时候或许今天业绩稍微差了一些,但是我们不要忧愁,也不要放弃,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我们微笑着,用心服务好每一位进店的顾客,我们的正能量也会传递给顾客。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满怀希望就能所向披靡,当我们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并且足够努力,幸运总会与我们不期而遇,心里藏着小星星,生活才能亮晶晶!
人生方程式的心得体会汇总篇2
稻盛和夫的《活法》一书,语言质朴,说理明白,但文字中的珍珠不少,在此仅摘取其中自认为最大的一颗——人生方程式。
稻盛和夫说: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人生或工作的结果是由这个三个要素用“乘法”算出的乘积,绝不是“加法”。
我认为该方程式道出了成功的真谛,仔细想来,成功之路莫不如是。首先是能力,能力有先天后天之分,前者被称为天赋,后者则是努力修行得来。真正有天赋的人并不多,大多数如我辈之常人,能力都是在辛勤而持之以恒的工作、学习中慢慢积累而来。在这个过程中,踏踏实实、勤奋、专注、锲而不舍是成功的敲门砖。
再来看看热情。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将热情摆在极高的位置上,在他看来,热情是从事本职工作的激情或努力的态度,即“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就不可能靠近自己”、“信心是一切的开端”。的确,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信的人,一个在困难面前退缩的人能够达成目标。我非常认可书中的一段话“对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标,毫不畏缩,倾注极大热情,一心一意地钻研。这使得我们自身的能力提到惊人的提高,或者说让沉睡中的巨大潜能迸发出来。”
最后来说说思维方式。前两者的分数在零到100分之间,而思维方式的范围刚很宽,从正100分至100分,正所谓“思维方式决定人生”。其实在这方面,作者强调的是“积极”二字,即积极的态度决定积极成功的人生,看准了方向,锲而不舍地努力下去,怀有一颗利他之心,不懈追求做人做事的原则,就能获取一个精彩的人生。
三个因素合在一起就是活法。在全书的末尾,稻盛和夫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努力勤奋地工作、心怀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诚恳地反省并约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磨炼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才正是人生的意义。除此之外,我以为没有别的活法。”
说得真好,特摘抄在此,与君共勉,祝你我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人生方程式的心得体会汇总篇3
一、能力源于先天
我创业京瓷不久,就发现了取得事业和人生成功的方程式:
人生、事业的成果=思考方式×热情×能力
多年来,我都是根据这个方程式进行工作,也只有用这个方程式才能说明我的人生和京瓷的发展过程。
正如前面所谈到的那样,1932年1月我出生于鹿儿岛的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我的家族中也没有什么地位显赫或名噪一时的人物。我自己也是一个平凡的人,能力平平,从中学到大学的各种考试到就业时的面试,我都经历过失败。京瓷的职工们的能力也并非都出类拔萃。
我没有任何超出常人的能力,为什么会去的常人所不能取得的成就?我把这一结果归结为上面的人生方程式。
这个方程式中有三个因素,其中“能力”大部分源于天生,是从父母那里集成得到的,或者是老天恩赐的智慧。运动才能、健康等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其中,健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健康中的大部分因素源于天生,人们无法完全掌握。
能力也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与人之间存在有差别,有的人只有0分,有的人却有100分。
二、热情决于意志
把热情倾注于能力中。
热情也可以称为努力,在这方面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别,有的人完全没有干劲和霸气,有的人则对事业和人生充满热情,不断努力,热情是由个人意志所决定的。
一直以来,我都在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热情,不断努力。不论是最初在松风工业从事新陶瓷研究,还是后来和朋友一起创办京瓷,直到今天,我都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周围的人看到我这样,总是十分担心的问“你什么时候会倒下吧”。
可以吧这个比成一场马拉松比赛,在长达42.195公里的长袍中,我从一开始就全力出击,因而难免会受到人们的嘲笑。
不过我向,既然已经参加了比赛,如果总是在最后慢悠悠的跑,又有什么意义呢,就算在最开始的两公里内领先也好啊。于是,从一开始我就全力以赴。
但在跑过两公里后,环顾四周,我发现那些有名选手跑的也不是很快,于是我向“我还能跑”,就再次加速,直至获得最终的胜利,这就是我最真实的感受。
三、由正到负的“思考方式”
“思考方式”是方程式中最重要的因素。
“思考方式”来自于人的灵魂,也可以成为生存态度。人是否能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深思的,刚才所说的能力和热情,从0分到100分,儿思考方式可以从-100分到100分,上下幅度很大,有的人思考方式很消极,这通常会带来消极的结果。
四、人生的哲学
把能力、热情、思考方式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就能使人生和事业出现很大的差别。
有的人身体健康,运动细胞发达,他的能力有90分,但是这样的人往往因为感觉自己“头脑聪明、运动能力强。身体健康”而不努力工作,他的热情只有30分,90分的能力乘以30分的热情,他的得分只有2700分。
有的人认为自己能力只属于中上等,有60分,所以必须拼命努力,这样的人有90分的热情,60乘以90分就是5400分,是上者的两倍,在这一基础上还要考虑思考方式这个因素。
有的人愤世嫉俗,嫉妒他人,没有正确的生存态度,他的思考方式是负值,这样的人能力越强,热情越高,人生和事业就会越失败,是否有杰出的哲学观讲关系到一个人的整个人生。
松下电器的创业者松下幸之助、本田技术研发创业者本田宗一郎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毕业之后立刻到店里当了伙计,不但没有机会在最高学府里学习过,也不具备专业知识,但两个人都拥有高昂的热情,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都有高尚的思想,那就是通过工作,为职员以及更多的人做出贡献。
美国作家FS菲茨杰拉尔德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所谓一流的智慧,是指同时具备两种互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并能使其正常发挥作用的能力”,也就是说,同时让两种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合而为一,并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灵活运用的智慧,才称得上是超人的智慧。
人生方程式的心得体会汇总篇4
稻盛和夫先生总结的人生方程式: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有做事的能力但缺乏工作热情,不会有好的结果。若能力一般,但投入极大的工作热情,最终可能会取得比天资优秀的人取得更好的成绩。
改变思维方式,改变心智模式,人生和事业将会发生180度大转弯。
有热情,有能力,但是思维方式是错误的,负面的,仅此一点就会是错误/相反的结果。
这个方式总结太好了,可以应用到任何场景,促成结果的达成。
真正理解并认同这个成功方程式后,每一次践行每一次都能拿到非常棒的结果。
昨日是第一次尝试直播互动会议,想要打破线上会议的弊端,无互动,参与度低,会议传达效率低的现象。于是决定借鉴过往学习的主播/博主的形式,从会议的流程、会议规则、会议内容的提炼等维度进行了精心的策划。
一、会前准备:
1.做好PPT演示文稿、再讲演文字稿(精准到每个字,每一句话前后的衔接)、预先彩排发言时间20-25分的内容,彩排了3-4小时(一遍又一遍,改了又改),确保流程通畅、激情、氛围、时间控制在预设范围……
2.设计流程:
会前:预热,讲规则(踩好时间点)
会中:设计老板致辞的前后,在直播间刷“关键词”互动、设置惊喜“彩蛋”答题
会后:直播间公布获奖名单…
3.设计内容:按照33原则精简内容
二、会议执行
按照预先流程及时间执行
6:20分(提前10分钟)开通直播间,一开通直播间,立马有100人进入直播间签到(首次签到速度最快,人数最高的直播会议)人气超高,给了非常棒的信心
6:25(提前5分钟)开始预热,宣讲规则,时长4分钟,完全按照预设台词的时间一模一样进行。
6:30分准时开启直播会议,每个步骤都踩准了时间,每个环节互动,直播间都按照预设进行了非常热闹的互动,每个内容都是按照文本完整解读,时间与彩排一模一样……
最最重要的是,结果得到了团队一致认可,老板的肯定,收获到了预期想要的结果,成功了达成了开学启动会的目标。
复盘总结关键点:
思维方式(即出发点)一定要让大家听明白,简单高效把内容说清楚,也展现我们体现培训部的水平。
热情:足够有激情,越讲越兴奋,自己先嗨了,当然也是发自内心喜欢做这个事情。
能力:不是本身具备很强的能力,是足够努力,足够认真,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了充分的准备
基于这几个点最终达成了预期目标结果。
人生方程式的心得体会汇总篇5
围绕在身旁的叫社会,体味在心间的叫人生!时光如指缝中的流沙,我想要握紧些,却流失得更快!参加工作快一年了,面对项目上单一而枯燥的生活,有时候禁不住问自己:难道我就这样过完自己的青春?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又在哪里?我不知道,我不清楚未来需要我现在做什么准备。我只会默默的努力着,让自己觉得没有虚度!直到最近看完鲁局长在今年新员工入职培训中,谈到关于人生结果的方程式的资料,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人生方程式–“人生结果=心智模式*勤勉*能力”。这简单的方程式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心智模式”是我们人生坐标的选择,最终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方向,思路决定出路,方向不对,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勤勉是沁人心脾的花朵,能力是沟通人际的桥梁。对生活和工作有热情,就有了无比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摧毁困住人们心灵的高墙,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就像太阳的光芒能溶化冰冷的冻土,让持续的热量温暖地传递,让别人感知力量,让自己成就希望。“洋溢着满腔的热情、努力认真地过好现在每一分钟。”如果你不能改变容颜,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把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未来,但你可以把握今天!我们不必希冀于未来,因为未来也是“今天”,没有灿烂的今天,就没有光华的明日,没有今天的点滴累积,哪有未来丰硕的收获?勤勉是成功和成就的源泉。记得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曾说过:“极度认真的过好每天每日,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虚度。”稻盛和夫一生创建两家世界五百强公司,靠的就是从年轻时就开始埋头于本职工作,不断钻研,反复努力,珍惜生命中每个今天,此刻中的每个瞬间。“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对制造电灯插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为此而努力。于是他倾注全部心力,埋头苦干,一步步走上成功之路。可以说,豪迈的热情与顽强的意志,开启了他超人的才能,缔造了他伟业的基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人们惊叹于这些企业家的成功时,哪会知道他们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能力是成功的桥梁。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为刚接触社会的新人,我们处理现场工作的能力有限。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向老一辈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能力,才能更好的去应付未知的将来,更好的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人生结果在于自己掌握,或许在那多读一页书,少打一次牌;多担一次责,少讨一次巧;多流一次汗,少撒一次娇;多一点梦想,少一点空想;多走一步路,少偷一次懒中,我们的人生结果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生方程式的心得体会汇总篇6
稻盛和夫人生方程式:成功=能力(0–100)*热情(0–100)*思维方式(-100–100)
这个方程式不但影响了稻盛和夫的一生,也对很多人产生了影响,帮助很多人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和方法。
这篇文章输出,不再拆分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三方面,而是从另外两个方面拆解。
经营的成功的方程式和我们以往看到的公式不太相同,印象中公式”成功=能力+热情+思维方式”的加法公式,乘法代替了加法,正是这个公式经典所在。
一、为什么用乘法而不用加法?
因为若用加法,只要有能力,不去努力也可以成功;若用乘法,只要有一项为0,任何数乘以0结果还是0。
用到乘法,能让工作加倍呈现。
比如:一个人能力很强,能力在90分,但是他的热情不够,在工作中满腹牢骚,消极被动,其热情只占30分,能力*热情=90*30=2700分;
而另一个人,能力一般只能有60分,但是他对待工作积极,充满热情给打分90分,能力*热情=60*90=5400分,可见,后者是前者的两倍。
能力很重要,但是热情更重要。
以”龟兔赛跑”为例,小兔子拥用赛跑的能力,而看到对手与自己的差距,渐渐丧失了热情,就停下来休息,而乌龟虽然能力一般,但是对于长跑始终充满热情,最终跑赢了兔子。
于生活而言,人生方程式始终大于1的核心是要有持续的稳定性,也称作始终如一。
有很多伙伴存在困惑,我也会很努力,在工作中持续了五年,为啥结果不好呢?那就要看你的五年当中是不是持续的稳定性。
以减肥为例,你通过三个月时间瘦了10斤,然后你因为在自己瘦了以后就开始不节制,大吃大喝,那结果还是会胖回去。
对于这件事,你没能做到始终如一,对应的,你还是会被打回原形是必然的事情。
以减肥这件事,就是要告诉你,什么是持续的稳定性,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做一件事能不能做到闭环?
所有事情如果没有做成闭环,最终都会留一个漏的口子。
做事情要做到始终如一,就应该形成闭环。
还以刚才的减肥为例。
你好不容易减肥到了目前这个体重,你知道减肥当中的辛苦,那么,基于辛苦这个事情,你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太辛苦了,我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第二种我都这么辛苦了,我一定持续去改进,让它保持住。
基于人性,有时候你就想放松,就想去抄近道,奋斗了三个月,终于减下来了,如果不维持,就容易变回到从前,但是基于人性,你总想歇口气,甚至是在停下来的过程中报复性的增长。
以早起来讲,你一直都早起,你内心偶尔会不会有偷一点懒的想法呢?
肯定会有的,有时候你劝自己停下来歇一歇的时候,你又回因为没起来懊恼不已。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还不如不休。
如果你在过程中真的突然想停一下,那么你就停一下,不要应为停了一下就懊恼不已,而是要清晰的告诉自己,停下来就是为了更好。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今天思想不在状态,我一般不去写作,可以让大脑放空一会,或者去休息一会,等自己状态回来了,就再继续。
就像我们上了发条的八音盒,只有拧紧了发条,八音盒才会开始唱歌,然而它是始终唱下去么?一定不会,等到发条松开了,就需要你再去拧紧才能再唱歌。
本质上,生活也是如此,是一个闭环。
中间总是有转和停的过程。不能在停的时候产生负面情绪,也不能因为停下来就会一直停下来。
停是为了更好的转动,也就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回看自己,如果你比过去的自己已经强了一点点,那就是没有停止的八音盒,你始终在走和停的过程,以闭环的方式不断精进中。
基于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思考人生的基点,是反思自我的有效工具,为我们向丰盛的人生指明了方向。
人生方程式的心得体会汇总篇7
之前就听说稻盛和夫先生的“三法”深受国内中小企业老板的喜欢,有点公司甚至要求员工人手一套,并且定期召开读书会分享心得体会,导致稻盛和夫先生的书被国内打工人深恶痛绝,刚好一位朋友推荐我读他的《活法》,加之网上对这本书评价很高,就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去读书做笔记,读完之后感觉虽然没有宣传那样振聋发聩,有些观点我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上还是有不少值得阅读学习的地方,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将其整理归纳,在此分享给大家。
一、稻盛哲学究竟是什么?
所谓的稻盛哲学就是稻盛和夫在自身成长工作思考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观、价值观、经营观,浓缩成一句话就是“追求做人的正确的准则”,也就是人正确的“活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中获得美好的结果。为此稻盛和夫还总结出了一个美好人生方程式:人生X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其中思维方式便是人生的“活法”。
“活法”大体上分为五个方面,也就是本书的五个章节,分别为“实现梦想”、“从原则原理出发考虑问题”、“磨练灵魂,提升心志”、“以利他心度人生”和“与宇宙潮流协调和谐”,翻译一下就是追逐梦想、坚持原则、磨砺灵魂、利他爱人和顺应因果。
磨砺灵魂是人生的终极意义,追逐梦想是人生起飞的跳板,坚持原则是生活的底线,利他爱人是为人处事的原则,顺应因果则是一切事物的根本。这五个方面相互融合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编制出美好人生的方程式,就像实现梦想也是磨练灵魂的过程,在不断自律、不断寸进的自我磨砺过程中,也会不知不觉中离梦想和成功越来越近。
二、“活法”中的思维模式
光讲人生观、价值观这种纯理论的东西不免有些虚无飘渺,不拿出实际性的“干货”就很难有说服力,我个人总结了书中一些思维模式,分享如下:
1、心不唤物,物不至。想要做成事情,首先要思考“要这样,必须这样”,这种愿望要比谁都要强烈,热情达到燃烧的程度,这比什么都重要。对梦想等事物的渴求和愿望是最强大的内驱力,能帮助你克服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更能提供坚持下去的勇气,其实这是最简单却也是最难的一点,因为有渴望的人心中自然有不灭的火焰,而没有渴望的人也没办法帮他燃烧起来。
2、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在事情的构想阶段要乐观一点,敢去想敢去规划,但在计划阶段把事情想的难一点坏一点,做更复杂周密的计划,最后在实行时还是要保持乐观自信,坚信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努力的过程中,兼顾感性的积极乐观以及理性上的未雨绸缪。
3、不断精进,不断改良。“持续”和“重复”是两回事,不是漫不经心地重复与昨天一样的事情。而是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哪怕是微不足道,必须不断地改良、改善。在不断坚持重复中,也要带上思考,一边坚持去做,一边思考怎么做的更好更出色,就是在这种螺旋上升中得到不断的精进。
4、集中精力,有意注意。人的集中力有限度,始终讲意识集中于某一事物相当困难。但是我们要朝这个方向努力,慢慢养成有意注意的习惯,这样我们就会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人之聪慧不贵于一心多用,而在贵于一心一意,能专心做好一件事情,绝对胜过能同时做好几件事。
5、贯彻现场主义,体验重于知识。凡事知难行易,知未必等于会,只有身体力行去做,才能达到知行合一。
6、遭遇困难时绝不逃避,抱一股憨气傻劲正面迎击,不惜与困难直接交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急去放弃投降,而是先咬牙坚持,一边和困难斗争,一边去思考破局的办法,很多时候绝境也能奇迹翻盘。
7、人生的原理原则以单纯为好。这一点我自己深有体会,一个人活得越简单纯粹,他反而能爆发出越大的力量,就像卸下负重轻装前行,让你能够跑的更快更远。
8、不要有感性的烦恼。很多时候负面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削弱我们的精气神,让我们陷入颓废懈怠中,还不如在其出现时及时瓦解驱散,调整状态将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事情上,用行动改变自己的现状。
9、天天反省。每天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懈怠堕落,有没有卑怯的举止,自我反省,有错即改。
10、常怀利他之心。个人对这一点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论是还是写作还是做自媒体,一定要心里想着用户和受众群体,不是想着能从他们身上获得什么,而是自己的东西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的价值和意义,自己更应当对他们尽心负责,只要做到这一点,自然而然就能逐渐做起来。
三、个人思考
在读后这本书后,个人非常佩服稻盛和夫先生的德行和工作热情,就光凭他在65岁出家苦行这一点上,就远超国内那些金玉其外的“企业家”,而且其毕生坚持践行“利他”的原则,能够知行合一做到造福他人造福社会,而不像很多人那样口惠而实不至,这一点真是难能可贵,可以说稻盛和夫先生是一个用一生在精进修行、磨砺心灵的修行者。
在这本书中,我也汲取了不少有用的养分,对我最有启发意义的一点,莫过于在持续努力中,要时时注意不断改进不敢改良,而非呆板地完成任务式地做重复性工作,一味的呆干蛮干的进步速度太过低下。
同时,稻盛和夫先生对思维方式的不断强调,让我对“术”与“道”产生了一些思考,“术”好学,立刻就能见效;“道”难求,却能提供最强大的内驱动。很多看似简单的做人道理我们从儿时就耳熟能详,熟悉到有一丝轻蔑,但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坚持下去,就像做事要坚持这一点,能有多少人做到?
在我个人的思维中,术是交通工具,道是燃料,有些交通工具性能好跑得快,有些效率低跑得慢;但如果没有燃料,连一厘米都动不了。所以不管我们掌握了多少优秀的方法论,但我们更需要最基础最底层的基本原则作为前进的动力,否则我们懂了再多的道理,也无法过好这一生。
到此为此都是对这本书的正面评价,接下来还是得提几句个人意见不同的地方,首先就是稻盛和夫的工作观就是“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不管什么工作都要拼命投入,这一点往往被国内老板利用来PUA员工,希望员工不计回报地拼命干活。我个人是反对这一点的,投入工作不是坏事,但也要看是否值得投入,有些工作能够造福他人和自己,能够带来职业收获感,那就值得投入;而有些工作高强度低回报,还是重复性低技术含量,就像流水线上打螺丝一样,你再怎么拼命打,也变不成打螺丝仙人。
同时一味强调拼命付出、拼命工作,也是罔顾现实因素的理想主义,我们人不是脱离实际生活的,有家庭有妻子父母有子女,你将一切献给工作谁来照顾家人?同时职业病、过劳死是真是存在的威胁,不是说真心热爱工作就能避免它们的,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还是要劳逸结合,该工作工作,剩下的时间留给自己。
还有就是后半部分关于与宇宙潮流协调和谐的部分,稻盛和夫先生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相信因果报应是很正常的事,我对此保留自己的意见,不做过多的评价。
总之,读书就是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既要吸收书中的知识和精华,也要避免学而不思则罔,对他人的观点和思想不加思辨的全盘吸收。
人生方程式的心得体会汇总篇8
今早听晨读说起《干法》和《活法》,是我特别喜欢的书,却迟迟没有写文,一直熬到深夜,才有了一些思绪。《活法》我看了5遍以上,《干法》在樊登读书会也听了3遍以上。这两本书都是日本稻盛和夫所写,他创办了2家世界500强企业,78岁时他出任日航CEO也在一年把日航转亏为赢。书中观点我印象最深的是——人生的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稻盛先生举出实际演算的例子。一个人能力很强,很聪明,90分,但是很不努力,吊儿郎当的干,30分;成果是什么呢?90×30=2700;另外一个人能力一般,60分,但是很努力,几乎全力以赴,90分吧,成果是什么呢?60×90=5400。两者正好相差一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平时看起来天资不怎么样的人,最终却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美好的人生。如果再有思维方式的正负相乘,人生的差距就无比的拉大了,这就是现实的人生世界。
书中除了人生方程式,还重点说了三观:工作观、能力观、人才观。
001工作观
我们为了什么而工作?
大部分人认为是为了吃饭获取报酬。难道拼命的工作,仅仅是为了吃饭吗?稻盛和夫认为,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工作是锻炼人性,磨练心志的修行。
喜欢上自己工作,把“被分配的工作”当成天职。工作就如同修行如同吃饭呼吸一般,能让我们快乐,给我们能量。只有抱着强烈的愿望,使出浑身的力量,神才会帮你。
002能力观
纵使是自不量力的梦想,还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这个目标,并向同仁展示这个目标。不给自己设限,不断突破自我。工作也是如此。
003人才观
人的类型有豹子有老牛,最后老牛更持久的付出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