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感悟范文(精选8篇)
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感悟篇1
追寻历史足迹,弘扬井冈山精神。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讲解员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以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四个部分详细为我们讲诉了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所发生的各种值得我们去敬仰去思考革命故事以及在这些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需要我们去传承去弘扬的革命精神。
黄洋界保卫战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依靠群众求胜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要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急群众之所急,需群众之所需,为群众真办事,办实事,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求胜利。
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让我明白了如何“实事求是闯新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按照同一套理论进行,无论在是发展道路的探索,科研工作的创新又或是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求知中,只有经过充分的调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理论,并将其放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才能得出最终的、正确的、合适的理论,用于指导我们不断向前。
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感悟篇2
走进井冈山,大街小巷播放着催人奋进的革命歌曲,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当时根据地建立之初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红米饭南瓜汤》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在学院的安排下,我们也去体验了一把当年毛主席率领红军战士艰苦抗日期间常吃的“红米饭、南瓜汤”,那真是当时红军生活的真实写照,但也体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随后的交流中,大家纷纷表示,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今天,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能丢。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光荣传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怀着悲壮的心情,我们来到井冈山小井革命纪念碑。学院老师含泪给大家介绍了常卧小井几百名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我们似乎看到了炮火连天中那一躯躯倒下去的年轻生命,用他们不朽的信念驰骋沙场,为革命献身。看着那块庄严肃穆的无名烈士碑,我感慨万千,虽然他们连名字都没有给我们留下,但他们伟大的革命创举和无谓的牺牲精神可歌可泣,将永远得到我们后人称颂,我们将永远缅怀您们。
此次井冈山红色之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敢于斗争的精神,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走出的一条胜利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使我们接受了彻底的、全方位的精神洗礼,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思想素质,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也将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信仰,将红色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感悟篇3
七天的井冈山红色教育之行,收获颇多,感触颇多。首先感谢工会能给我这么一次学习的机会,参加本次的井冈山红色教育。从八角楼前的瞻仰,到胜利的号角吹响;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参观,到黄洋界石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学习;从开班仪式国歌的奏响和班旗的授接,到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的生动讲授;从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瞻仰和默哀,到井冈山革命斗争全景画的演示;从小井红军医院艰苦条件的讲述,到小井红军13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的烈士墓前的哀悼……我们高举着红艳艳的党旗,追寻着革命先烈的战斗足迹,仿佛又置身于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年代,依稀听到了震撼山河的炮声,闻到了黄洋界的浓浓硝烟,感受到革命先驱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特别是凭吊烈士英灵,烈士墓前的宣誓等现场教学,更是让我们每个人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思想一次次受到洗礼,在体验中坚定了信念,纯洁了心灵。
艰苦奋斗是我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的优良传统。在物资匮乏、敌强我弱的恶劣条件下,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依然能够战胜敌人,依靠的就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如今,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已经是今非昔比,但能吃苦,敢吃苦,不怕吃苦;能战斗,敢战斗,善于战斗的艰苦奋斗精神依然是我们克服困难、战胜逆境的法宝。
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形势和特点,实事求是,通过井冈山的斗争实践,第一个提出并成功实践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政权”的蓝图。这在当时,需要的不仅是敢闯的勇气和胆量,更是实事求是智慧的结晶。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发现真理;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知错改错;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正确决策;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与时俱进。
在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长期革命战争中,依靠井冈山精神,我们党依靠坚定的信念,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一个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党员。新时期共产党员就是要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并立足本职,踏实工作。要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履行好党员的义务,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的时代,不懂和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即便过去懂得和学习过的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必须加强业务知识和相关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的的工作方式。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历史所留下的精神是永恒的,红色革命是前辈一代人的经历,但他们留下的红色革命精神是我们后辈几代人学习的榜样。很开心能有本次机会去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学习前辈们的革命精神,接受红色的洗礼,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一定坚定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感悟篇4
6月21日,我所组织了党员领导干部井冈山红色革命教育活动。我们瞻仰了井冈山革命陵园,参观了小井红军医院、红军造币厂,走进了井冈山军事根据地黄洋界,在哨口炮台重温了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中“黄洋界上炮声隆”的著名诗句,聆听了故事“朱德的扁担”,重走了朱德带领红军的挑粮小道。我们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和大井毛泽东旧居,在茅坪八角楼重温了《八角楼的灯光》。现在的井冈山,巍峨雄伟,婀娜多姿,我们没有忘记,80年前,在这里曾经谱写过我们党带领工农红军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可歌可泣的历史诗篇。
硝烟和战争,成就了一代伟人,造就了无数先烈,更铸就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伟大而永不磨灭的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是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准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抿心去想,是党给了我们工作上的稳定、生活上的舒适,作为我们领导干部,更应常念感激之情,常怀报恩之心,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是发展顺利的时候,我们越要坚定党的信念,更加自觉地做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崇高理念鼓舞自己,用坚定信念鞭策自己,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只有坚定党的信念,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才能正确看待新形势下工作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从而才能牢牢把握住工作的主动权。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而起家,我们的事业靠艰苦奋斗而发展壮大,我们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也要靠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去实现。对于我们领导干部,提倡艰苦奋斗,就是提倡心无旁骛、甘于寂寞、能够抵御各种诱惑的执著和定力,就是提倡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提倡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提倡持之以恒的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献,就是要立足于服务经济建设发展大局,付出长期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为创建全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不懈的努力。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在许多情况下,就表现在有没有辨
别是非的能力,在思想和行动上愿不愿坚持,敢不敢坚持。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真理,这需要冒一定的风险,付出一定代价,同样需要无私无畏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际,客观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正确把握政策和策略,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真正做到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较真,敢于排除干扰,不怕威胁,不受利诱,真正把工作中的各项法规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好、落实好,切实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敢闯新路:井冈山精神告诉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囿于传统理论和经典的束缚,与时俱进,勇辟新路,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良好的思维方式,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面对当今高科技、高智商、隐蔽性的问题,能够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敢于碰硬,能够灵活多变,敏锐应对,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创新的实践,把井冈山精神灵活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
总之,在井冈山的学习和亲身体会,使我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更要努力学习和发扬井冈山精神,时时刻刻用井冈山精神鞭策和激励自己,切实履行好自身肩负的职责,争做一名党的忠诚卫士。
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感悟篇5
井冈山、韶山红色学习之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短短几天时间,我和市直机关第五期党务干部及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班的学员一起学习了井冈山斗争史及井冈山精神。培训班采取的专题授课、讨论交流及实地考察学习等灵活新颖、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令我收获颇丰。
几天来,我和大家一起实地考察了小井红军医院、黄洋界哨口等革命纪念地,瞻仰凭吊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毛主席故居等地,重走了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聆听了老红军后代对先辈宝贵精神和感人事迹的追忆,深刻感受到红军后人默默无闻献身老区建设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井冈山先烈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万丈豪情,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我们党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的不容易。此次井冈山培训是我精神上的宝贵财富,工作上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人生上的宝贵启示,我最深刻的感受主要有两点。
一是坚定的信念无比重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后,人在屠刀面前不屈服、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井冈山的火种靠什么点燃了“工农武装格局”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永恒课题。当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我们的传统文化,西方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激烈碰撞,物质主义日渐盛行,精神迷茫、信仰失落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严峻问题。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趋向于多元性,在我们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产生了信仰危机,怀疑马克思主义,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学习培训及实地进行的革命传统教育,让我对某些困惑豁然开朗,我认为思想指导行动,只有在理想信念问题上想通了,认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价值所在,才能在具体工作中更加有干劲、有激情,才能真正经得住考验。一个人,要有信念,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把民众团聚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要牢记。井冈山斗争史是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必须搞好群众基础,增强无形实力。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正因为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般的联系,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敌人一进入根据地,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不止井冈山,我们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与密切联系群众分不开的。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尤其是现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需要。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度转型,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因分配不公、利益调整失当,引起了许多群体性冲突,有些甚至已经威胁到基层政权的稳定。纵观全国范围内的群体性事件,群众诉求渠道不畅,群体利益协商调整机制缺失,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成为引发冲突的主要诱因。
面对基层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我们党要主动适应这些新特点、新要求,不断创造和探索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路子。今年在全国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就不失为一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之一。井冈山的革命传统教育,让我更加明白了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也给我指明了工作方向。作为一名党务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积极协助办党组,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认真组织好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活动,力求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做一名称职的党务干部。
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感悟篇6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参观小井红军医院和红军无名烈士墓,如今已数年风雨飘过,小井医院黑灰色的外观仿佛述说着曾经的血雨腥风,看着红军战士用过的病床、木头做的手术洗手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岁月中艰苦卓绝的斗争情景,仿佛清晰呈现在眼前,来到了小井红军烈士墓前,这里安葬着130多位红军烈士,大多数连姓名都无人知晓,1929年1月29日,敌军买通了当地游民,绕道突袭小井红军医院,病员和医护人员来不及转移,落入敌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红军战士们宁死不屈,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其实他们想要活下来很简单,只要说出红军主力的去向就能够活命,然而,始终没有人开口,没有人说出一个字,最后,着130多名手无寸铁的红军战士就地枪杀,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小井村的潺潺流水……听着讲解员老师的动情讲述,泪水早已划过脸颊。原来,信念是一股如此伟大的力量,青山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深深地鞠躬,向这些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的烈士,也为那些到最后也等不回他们的家人!
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她郁郁葱葱,群山围抱,景色怡人。当我双脚踏上这片土地时,内心十分不平静,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棵树,一寸土地,都记载着那些不平凡岁月的回忆。走在先辈们挥洒过血汗的路上,身体的疲惫更让我感受到了那贫穷年代的困难艰辛。手指拂过那些褪色的黑白照片,看着庄严肃穆的墓碑,多少英雄在那里安眠,有名的,无名的……在老师们沉痛的历史回顾声中,我的眼泪多次滚落而下:毛主席的油灯、朱元帅的扁担、张子清的盐、曾志和井冈山人民的红四军医院、伍若兰的“若要我低头,除非赣江水倒流”……这片苦难的土地上,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有太多的无奈和辛酸。是什么支撑他们奋勇斗争?是什么让他们宁愿牺牲自己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是什么让他们面对屠刀仍面不改色、慷慨赴死?我想,是对党的事业的崇高敬仰,是对祖国的深沉的呵护,是对广大同胞无私大爱。
井冈山之行虽然短暂,但井冈山给我的震撼是我来之前无法想象的,我们虽然不能再用身躯去换回和平,我们虽不如先烈们伟大,但我们肩上的责任仍然重大,我们体会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今天更应珍惜。井冈山之行是一次学习之旅,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更是一次蜕变之行,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井冈山精神,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会指引着我,并将成为我一生不竭的动力!
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感悟篇7
回忆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因此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受到了爱党,爱国的教育,使我了解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艰苦创业,使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使中华民族结束了旧时代,开始了新纪元。是中国共产党的励精图治,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民从受人奴役到当家作主,使国家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使我体会到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效劳宗旨的思想根底。在烈士陵园,一种静穆的情愫在空中慢慢渗透,一股崇敬之情在心间悠然而生,一幅幅题字更突显革命的意义和情感,一座座雕塑传达着理想信念的伟大。在小井红军医院,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小井烈士墓,四周松柏环绕,庄严肃穆,号角声悠扬深远的想起,仿佛穿越时空,战士们正安详的伏在地上,睡着了,永远的睡着了,但好似又是醒着的,脸上挂着微笑,憧憬着未来社会的美好时光,不,是看见了今天了的和谐社会。当我们重走当年朱毛挑粮小道的一段,虽然只是一小段,还是让我们大汗淋漓,不由唏嘘当年创业艰难,感慨现在时光美好。这不仅仅是对我们体力和耐力的小检验,更引发我们对如何走好今天的道路深思。穿行林间,当年毛委员、朱老总还有挑粮战士们的身影仿佛依然在这里跃动,那一个个奔波的身影,是对新中国诞生坚决不移的盼望和实践,那坚实的脚印好似还镶嵌在这小道上,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重走挑粮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坚决之重要,在物质条件渐渐改善的今天,这品质更显得弥足珍贵。向历史致敬,向历史上辉煌的汗水致敬!在井冈山的伟大斗争中,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革命先辈们所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必将鼓励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弘扬井冈山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理想信念而抛头颅,撒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他们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这次参观学习,给我们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使党员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井冈山之行,丰富了我们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容,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和革命传统教育,对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新时期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一定坚守自己的岗位,爱岗敬业,认真工作,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把自己的满腔热情都投入到荣耀的教育事业中去。
关于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感悟精选范文的内容就是这些了,心得体会在个人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应该积极总结和归纳,不断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和个人素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感悟篇8
今天在培训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大井朱毛旧居、“三大纪律”颁布地、红军造币厂、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烈士墓。
走进大井毛泽东旧居,大堂的左侧有一堵泥墙,泥墙上有着无数个孔,这是被子弹打的。在当时恶劣的条件下,毛委员坚持读书、看报,了解实情,加强理论学习,以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这让我看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更看到了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勤读书,勤思考。
在雷打石,毛泽东同志规定了三大纪律,提出了六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党和军队建设的传家宝。通过今天的亲身体验,让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的组织性纪律性。
走进小井红军医院,看着昏暗的房间,简陋的工具,听着张子清、曾志的感人事迹,他们的精神教育着我们,要心有信念,艰苦奋斗、克服困难,他们让我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发扬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
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之中,同中国人民一道,代代相传。
忆往昔。94年前,在国民党叛变革命,开展了对共产党人无情残杀的“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背景下,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保存革命火种,带领人民群众继续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目标,来到了井冈山,创建了我党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短短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革命实践,涌现出了太多太多感人至深的革命英烈。有太多牺牲的英烈,他们的年龄被永远定格在二三十岁的最美年华。伍若兰同志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坚持不肯说出党的秘密,她说“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刘仁堪被敌人押送到刑场时还在痛斥敌人、高呼革命万岁,敌人把他的舌头割掉,双臂砍掉,他忍着剧痛用脚趾沾着自己的鲜血,在地面上写出“革命成功万岁”;还有不知名的同志写下了“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奋斗、永不叛党”的真切话语。革命先辈们没有华服美食、没有先进的弹药炮弹,仅就凭借着崇高的解放人民的理想,对同胞与民族发自内心的热爱,便奋不顾身的用一腔热血,以一己之身构建起了坚韧不拔的血肉长城,也铸造了这钢铁般的井冈山精神。
看今朝。我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物质条件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但革命老区人民因为闭塞的交通和贫瘠的自然资源,还有一些村县人民处于贫困之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彭德怀发银元”的故事阐释了井冈山人民为中国革命斗争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所以如何提高革命老区等边缘落后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感是共产党人始终牵挂的民生大事。下午我们一行追随着习总书记的足迹,绕过重叠山峦,抵达神山村,亲眼见证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这巨大成就背后是无数普通共产党员的默默奉献。“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我不禁想到,为了助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23岁的樊贞子,30岁的黄文秀、46岁的姜仕坤,56岁的黄诗燕,他们也像井冈山革命先烈一般在美丽的年华里壮烈的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独特的使命,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共产党员接过了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将生命交付给了祖国,交付给了人民。
新时代,斗转星移,变了乾坤,但共产党人的信仰从未改变,光辉灿烂的井冈山精神从未改变。当我从井冈山历史纪念馆英雄雕像面前走过时,霎那间,仿佛两个不同的时空在我面前交会,革命先辈们唱着红歌,斗志昂扬的穿梭在山林小道上,奔向下一场战争,他们笑脸盈盈,朝我微笑示意,就如同在说“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新时代的接力棒此时已经交到你们手上了,小同志,加油啊!”
仰望八角楼的天窗,回想毛主席就在这一盏灯火,一张书桌,一把座椅,一塌睡床的狭小空间里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两篇光辉著作照亮了革命者前行的道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物资极度匮乏,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仍以坚定执着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为劳苦大众而努力奋斗着。
学习编红军草鞋,军草鞋既不好编,更不好穿,不防水也不防寒,通过亲手制作红军草鞋,想象着当年红军就是依靠这一双双草鞋打败了一批批的敌人,我深深体会到,红军草鞋承载着的是红军的一种信念,一种精神。
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北地学生,我们要继承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