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悯农教案小班(精选5篇)
幼儿园悯农教案小班篇1
小朋友,当我们肚子饿的时候都要吃饭,你知道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就是大米和面粉,这都是常见的粮食,那你知道粮食是从哪儿来的吗?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爱护粮食,珍惜每一粒米。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古诗《悯农》,从中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活动目标:
1、看图片听一听、说一说这首诗里说了什么。
2、喜欢欣赏古诗《锄禾》,尝试着按古诗的节律朗诵。
3、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节约意识的习惯,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伯伯们依然在田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子里的米饭,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家长工作
请家长们能通过微信或班级群等方式帮助幼儿之间互相沟通联系。在班级群中分享幼儿的日常生活,增进同伴之间的感情。
幼儿园悯农教案小班篇2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3、理解“辛苦”一词,并能用语言表达一句话。
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视频朗读古诗、小孩用餐照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复习古诗引出主题。
师:我们已经学过好几首古诗了,小朋友还记得吗?
幼:记得。
师:哪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吧,《春晓》、《咏鹅》、《七步》。
师:小朋友真棒,都已经记得这么多的古诗了,今天啊罗老师还想交小朋友一首古诗你们想不想学啊?
幼:想。
师:好,在我们学古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罗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出示挂图)
师:小朋友请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
幼:太阳。
师:哪小朋友知不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呢?比如早晨、中午、还是晚上。
幼:中午
师:对了,中午的太阳是最红最热的。晒得禾苗都弯下了腰。(出示第二幅图)
师:小朋友请看这是谁?他又在干什么?
幼:农民伯伯,他在种地。
师:你们看他脸上一滴一滴的是什么啊?
幼:汗水。
师:哦,他的汗水都掉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出示第三幅图)
师:好我们在来看这幅图,上面是谁?她在干什么?
幼:小朋友在吃饭。
师:哪谁知道她碗里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啊?
幼: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师:(出示第四幅图)对了,它就是农民伯伯从田里一粒一粒辛辛苦苦的收回来的。
二、朗读古诗。
师:从前有一个名叫李绅的老爷爷,他也看了这几幅画立马就写了一首古诗。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这首古诗是怎样写的。
幼:想。
师:好罗老师来告诉你们,古诗的题目叫《悯农》。(小朋友跟教师一起读两便体标)好先听罗老师来说读一遍。(手指画读古诗再翻译)这首诗说的是,天气晴朗,中午的太阳当空照,农民伯伯还在地里干活,他很辛苦汗水一滴滴落入禾苗下的泥土里。可是有谁知道那盘子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换来的。好不好听啊?
幼:好听
师:现在罗老师教小朋友一起学。(教两遍,师幼共读一遍)
三、听读古诗《悯农》课件。
师:告诉你们有个阿姨读这首古诗读的非常好听,我们一起来听听,跟她一起学学。(放课件古诗《悯农》)读两遍,好我们来学阿姨读古诗,老师读一遍你们在读一遍。(读两遍)。
四:引导幼儿爱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这首古诗,了解农民伯伯种粮食很不容易。哪我们小朋友平常要注意什么呢?可能你们还不怎么明白,哪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张照片吧。(出示幼儿吃饭照片)
师:看看这个男小朋友他在干嘛?
幼:吃饭。
师:看他的桌子上有很多的什么啊?
幼:米粒。
师:我们在再来看看这个女小朋友,她也在吃饭,但是她的桌面上却是干干净净的。说明啊这个女小朋友知道了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她从不掉一颗米粒。而这个男小朋友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把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米粒掉在了桌上。哪我们小朋友要向谁学习啊?
幼:女小朋友学习。
师:对了,我们小朋友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要爱惜粮食,不要浪费每一颗米粒。
五:理解“辛苦”一词,并能用语言表达一句话。
师:你们说农民伯伯种粮食是不是很辛苦啊?
幼:是的。
师:小朋友跟我一起说“辛苦”,“辛苦”。比如说:“我们老师每天啊要给小朋友扫地,拖地、叠被子、还要给你们穿衣服是不是很辛苦啊?
幼:是的。
师:哪小朋友因该怎样做呢?
幼:要听老师的话,要乖。
师:哪除了农民伯伯,和老师辛苦之外,在你身边还有谁也很辛苦呢?(请个别幼儿说说)
幼:爸爸上班很辛苦,妈妈做饭很辛苦,爷爷奶奶送我们上幼儿园很辛苦。
师:小朋友知不知道我们幼儿园除了老师还有谁很辛苦啊?比如:(每天在大门口给我们晨检的保健医生很辛苦,扫地的清洁工奶奶很辛苦,还有给我们做饭的厨师奶奶很辛苦)。
师: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厨师奶奶们是怎么辛苦给我们做饭的啊?
幼:想。
师: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通过这篇幼儿园悯农教案小班主题的教育,希望幼儿们能够深入了解农民工的辛劳和付出,学会珍惜食物、尊重劳动、感恩父母和社会的关爱。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能够培养幼儿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从小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为未来的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幼儿园悯农教案小班篇3
小班主题欣赏教案古诗:《悯农》
本次活动给大家带来的是小班主题欣赏教案古诗:《悯农》本文包含:学念古诗,理解大米是由稻谷加工而来,而稻谷是农民种出来的,引导幼儿知道要珍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以上是本文大概内容概括,接下来请观看完整教案
微信扫一扫,可以在手机里学习
活动目标
感受古诗的韵律,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理解古诗的内容,能够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米饭一碗,働头一把,磁带,录音机。
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白米饭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果实。
活动过程
教师作吃饭的样子,请幼儿说说:饭是怎么来的?
请一名幼儿上前扮演农民,拿起锄头做耕田的动作,让其他幼儿说说农民是怎样种田的。
教师跟幼儿一起模仿农民耕田的动作,提问:这样干一整天活累不累?
教师朗诵古诗,幼儿欣赏。引导幼儿知道要珍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
活动渗透
美术活动:绘画一一稻谷。
科学活动:米饭从哪儿来?
园中渗透:选择一些适合幼儿欣赏的古诗粘贴在活动室,供幼儿学习。
情境渗透:在平时的生活环节中提醒幼儿吃饭的时候不掉饭粒,不倒饭,不浪费粮食。
家庭中渗透:建议家长有机会带幼儿到农村去看看农民是怎样种田的。
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活动分析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让幼儿园小班幼儿欣赏一些简单的古诗,了解古诗这种文学体裁、理解古诗的内涵,是很有必要的。本活动选取的古诗《悯农》,语言简单平实,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但诗的意蕴深远,告诉幼儿要珍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渗透了对幼儿的品德教育。
实施指导
活动重点:学念古诗。
活动难点:理解大米是由稻谷加工而来,而稻谷是农民种出来的。
活动拓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幼儿欣赏的古诗制作成幼儿园教学电脑课件给幼儿观看,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教师可尝试几种不同节奏的读法,增加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练习的过程中熟读古诗。
注意事項
教师在读古诗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律。
教师应注意讲解时语言要优美,激发幼儿对古诗词的热爱。
幼儿园悯农教案小班篇4
活动日标
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语言的精练及节奏之美。
能够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理解诗歌寓意。
感受农民种粮的辛苦与不易,知道要爱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有关古诗《悯农》的图片或视频短片。
活动过程
出不图片或视频短片,欣赏古诗。
鼓励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及背景,并与同伴交流。
欣赏古诗。
①老师朗诵古诗,幼儿欣赏。
②老师: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
老师鼓励幼儿针对古诗提出问题,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
老师:听了这首古诗,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伯伯还在地里松土,锄草。农民伯伯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种禾苗的土里,他们很辛苦。知道吗?我们吃的这些粮食,一粒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得来的’。)
了解古诗语言精练。
老师:你们来数数这首古诗一共有多少个字?这么少的字能表达这么多的意思,古诗的语言是很精练的。
学习朗诵古诗。
老师打拍子,幼儿跟着节奏朗诵,语速稍慢,体验诗歌的韵律美。
幼儿进一步感知诗歌的寓意。
老师:朗诵这首古诗时,你有什么想法?
老师:农民这么辛苦,我们要怎样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呢?
附: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幼儿园悯农教案小班篇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20xx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