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形教案设计(精选5篇)
认识长方形教案篇1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积木钉子板、水彩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图形。(板书:认图形)
二、新授
1、搭积木
(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
(3)分类:
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长方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认识平面
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板书:
长方形
观察长方体的每一个面与黑板上画的长方形一样吗?
观察正方体,观察各块正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正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
板书:正方形
观察正方体的每个面与黑板上的正方形一样吗?
观察圆柱。观察圆柱一个正向着我们的那个底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们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圆。
板书:圆
观察圆柱的两个底面与黑板上面的圆一样吗?
3、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先指名说出图形的名称,同桌同学再互相认一认。
3、小结。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
(1)出示第一题图,看一看图中的小男孩是怎样用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画图形的?
(2)学生照样子画一画,每画出一个图形,说一说图形的名称?学生画图,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想一想:画长方形可以利用哪种几何形体?画正方形和圆呢?
2、完成“想想做做”
(1)出示第2题图,仔细观察,说说图中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2)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说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3、完成“想想做做”
(1)出示第3题图,边看图边想:钉子板上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怎样围的?你也会围吗?
(2)学生自己动手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在钉子板上能围出圆吗?让学生去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
4、完成“想想做做”
(1)先让学生在方格约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2)通过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你了解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哪些特征?
四、作业布置。
五、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认识长方形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外形特征。
2、能在生活中找到像长方形的物品,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火车”动物头饰、幻灯片、长条、各种图形等。
配套课件:小班数学课件《认识长方形》PPT课件
活动过程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
(1)小朋友记住我了吗?现在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看我变出什么来(接着看课件)说说长方形变成了什么?
(2)请幼儿寻找教室里长方形的.物品。如“柜子”“桌子”“书本”…
3、指导幼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运用折纸的办法认识长方形,请将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再将正方形的纸变成长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挨着的两条边不一样)
4、游戏活动。
游戏“站四角”。教师在地上画几个长方形,每组请5名幼儿参加游戏。教师喊“开始”5名幼儿沿着长方形的四条边呈顺时针方向跑。音乐一停,每名幼儿迅速找到长方形的一个角站好,没找到角的幼儿表演一个节目。利用音乐来控制幼儿游戏的过程。
每次站好四个角后,让其他的幼儿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角。游戏可反复进行利用音乐来控制幼儿游戏的过程。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针对活动情况做适当评价。
认识长方形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懂得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
2.懂得长方形四个角相等,两条对边相等。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正方形小卡片36张
2.蜡笔36支
3.正方形、圆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卡片
4.幼儿用书第7页
5.黑板简笔画:书上第7页内容
教学过程
1.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但是认识它们之前,你们首先要记得老朋友的名字(出示各种图形卡片,幼儿认)
2.有一条弧边的图形是?(圆形)
3.三条边夹着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4.四条边相等的图形是?(正方形)
5.有两条长边,两条短边的图形是?(长方形)
6.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看看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不是真的相等
7.发放小正方形,人手一张
8.将正方形上下对折,比较长度是否一样,四个角是否重叠
9.得出结论:正方形不仅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也相等
10.谁能把手中的正方形变成长方形?
11.比较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相不相等
12.得出结论:长方形四个角相等,四条边不相等
13.看黑板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老师指,小朋友说出名称
14.观察有几个圆形,几个正方形,几个长方形,几个三角形
15.观察每个图形里有什么礼物
16.发放小蜡笔,回收小纸片
17.幼儿将幼儿用书中图形里相对应的礼物涂色
18.老师随堂检查完成情况
19.布置作业:数学练习册第6页
20.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认识长方形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正确辨认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说说生活周围常见的种图形。
2.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并揭示课题。
3.观察两种图形。
4.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四边形”。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①出示一长方形木板,指出它的边在哪里?如何来区分这四条边?
②同桌讨论:可以怎样把这个长方形的形状画下来?还有其它方法吗?
③观察教师演示。
④四人小组讨论。
2.画长方形。
①同桌讨论: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想一想可以怎么来画长方形。
②反馈说说自己的各种想法,并先出优秀可行的方法进行演示。
③学生尝试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④教师小结:首先画一条长方形的长(或宽)边,再以两个端点为顶点,画两个直角,然后取相等的两条线段为宽(或长),把两个端点边接起来。
3.认识正方形的特征并画正方形。
①教师演示:把一长方形剪去一部分变成了正方形。
②四人小组讲座。
③反馈归纳。
④学生尝试画一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⑤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作图方法的异同。
4.开放创新学习。
用学过的图形设计自己喜爱的图案或物体。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和学习方法上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作业
作业本p1
认识长方形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2、提高幼儿观察、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扩散性思维。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每人8根小棒(6根一样长,2根一样短)、几何图形片、拼图二幅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幼儿兴趣。
T: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对兄弟,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出示图形)
二、幼儿观察、操作,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活动:
①请幼儿用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数一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
③比一比,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不同?
T:教师总结:
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个一样大的角,都有四条边,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面的两条边一样长。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房子和船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每种图形有几个。
3、分类活动
给每位幼儿发一套几何图形片。
①请幼儿把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的图形找出来,数数共有几个?
②请幼儿把四个角一样大,对面两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找出来,数数共有几个?
4、活动延伸:比比谁多
请幼儿动脑筋,用已学过的各种图形拼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并讲出自己用什么图形拼出了什么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