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精神仍显不足(精选2篇)
斗争精神仍显不足篇1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几个历史阶段都是经过伟大斗争实现的,因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只有经过斗争,才能明辩是非,才能辩出真理;只有经过斗争,人们的思想才能更加纯洁,觉悟才能更加提高;只有经过斗争,那些与党章相悖的行为才能越来越少,贪官污吏才能收手罢休;只有经过斗争,共产党的光辉才能更加闪耀,人民群众跟党的团结才能更加密切。
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识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更要走在前面。党员干部必须旗帜鲜明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防止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和稳定的行为。必须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要充分认识到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斗争是门艺术,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策略;既要刚正不阿,又要灵活机动。只有这样,才能把这项伟大工程做细做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发扬斗争精神,才能在风雨历练中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道路上砥砺前行。
斗争精神仍显不足篇2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指出督促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言语谆谆意深长,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遵循,在重大斗争中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斗争精神、斗争本领,既非与生俱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切实解决党员干部斗争精神缺乏、斗争本领不足的问题。
党员干部要有坚定的斗争意识。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责任,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斗争精神,坚决同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努力成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引领者、实践者、推动者。党员干部要始终绷紧斗争这根弦,保持高度警觉和斗争自觉性。
党员干部要有敢于斗争的政治品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党员干部要自觉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成长为既有斗争精神、又有斗争本领的的合格战士。敢于斗争首要一条就是要敢于担当作为,始终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精神,以敢为人先、敢破敢立的勇气,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涉最险的滩涂,不怕失败,不怕风险,不怕挫折,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解难。
党员干部要有善于斗争的战略思维。党员干部要全面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学习斗争的方式方法和艺术。要善于做自我斗争,要通过刀刃向内主动查找自身不足来主动发现问题,也要广泛搜集听取来自群众和身边同事的意见和建议,还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坚持,不断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党的发展历程,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开天辟地到新天新地,我们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党员干部应继承发扬我党勇于且能够解决困难的传统,让崎路变坦途。党员干部还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表明态度、坚定立场,敢于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头,敢于向不和谐的声音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