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优秀教案好作文推荐范文(精选5篇)
《小岛》优秀教案篇1
设计说明
本课讲述一群海军士兵驻扎在一座小岛上,用自己的力量改造出一片绿地,一位将军到访,参观菜地,与士兵分吃一锅菜汤的事,表达了士兵们甘于吃苦、敢于创造的革命精神,以及将军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本教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假设自己是课文中的那位将军,介绍小岛的情况,介绍上岛后发生的事情,写成一篇上岛日记,并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为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汇报的方式品读文本,练说日记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守岛夫妻》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1.了解小岛的相关资料。
2.完成学习活动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课
1.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这样一座小岛,它远远望去,就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板书课题)
2.今天我们将走进这座小岛,去聆听一个动人的故事。(指读、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查课前预习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图片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合作。
出示小组交流目标:
(1)读准音——读准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义——交流课前预习中新掌握的词语的意思。
(3)提困惑——统计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字词问题。
2.师生互助交流。
(1)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①“咙”读lónɡ,不读lǒnɡ;“舀”读yǎo;“炊”读chuī。
②“哼”是多音字,本课读hnɡ。
③“域”右部是“或”;“舀”下边是“臼”,不是“白”。
(2)理解字义、词义。
预设:
礁石:出示礁石图片帮助理解。并与“岛”进行区分。
牙龈溃烂:探寻原因,缺少维生素。
怔:发愣。
哽:①食物堵塞喉咙不能下咽。②因感情激动等原因喉咙阻塞发不出声音。(引导学生明确文中的“哽”是第二个意思。)
设计意图:五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这个环节重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字词的困惑。
三、整体来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介绍一件事,我们要交代清楚哪些要素?
预设: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板书)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交流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预设:课文讲了将军上小岛检查,发现了一片菜地,守岛战士用珍贵的小白菜请将军吃晚饭,将军不忍吃,最后与战士分吃蔬菜的事。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点,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做准备。
四、介绍小岛
1.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相关语句,思考:小岛是一座什么样的岛?
预设一:小岛很小。(引导学生从第1、2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据。)
出示相关语句:
“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小岛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
预设二:小岛很热。(引导学生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据。)
出示相关语句:
“将军上岛时正是这儿比较凉快的时候,但也有二十多摄氏度。”
预设三:小岛不适合居住。(引导学生从第1、4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据。)
出示相关语句:
“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
“在这个地方,蔬菜是很难生长的。因为主要吃罐头,有的战士上岛一段时间后,就会牙龈溃烂,嘴里起泡。从大陆上运来的蔬菜,还没上岛,就要烂掉一大半。”
2.在这样的环境下,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军人不怕吃苦、守卫国家的伟大精神。)
3.指名读小岛的相关句子,请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下小岛的情况。
(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2)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并指导学生掌握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整合的能力。
五、感悟军人情
1.过渡:小岛虽小,居住条件虽差,却对我们有着重要的作用。海军士兵们不怕吃苦,他们长年驻扎在这里,保卫着国家的安宁。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想想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说说理由。
(1)出示阅读要求:
(2)默读课文,边读边写感受。
预设一:战士为将军送上一盘珍贵的小白菜。(引导学生品读第31自然段,感悟战士尊重将军,关心将军身体的用心。)
①如果你是将军,听到了队长的那番话,你会怎么想?
②学生交流。
预设二:将军与战士分食一桶菜汤。(引导学生品读第33~35自然段)
采访活动。
环节一:将军,你给战士们分菜,看到他们马上躲远,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
环节二:将军,你为什么把菜倒进汤里?
学生交流。
环节三:将军,看着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喝着你舀给他们的菜汤,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图片指导学生揣摩将军的内心活动,为写将军日记做准备。
①学生交流。
②小结:战士们关心年迈的将军,为将军送上一盘自己亲手种的珍贵的蔬菜。将军心疼战士,把菜倒入汤里和战士们一同吃。
预设三:战士背土带菜种到岛上。(引导学生品读第6~8自然段,感悟战士思念家乡,又善于改造环境的决心。)
①学生交流。
②追问:如果你是将军,听到了队长的这番话,你对这群战士又会有怎样的想法?你想对岛上的战士说些什么呢?
③小结:正是有了这样一群爱动脑、肯创新的战士,才有了小岛上的一片绿色菜地。这是小岛的希望。
预设四:油布的秘密——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品读第29自然段,感悟战士的中国情,爱国心。)
①追问:将军,当你看到这一幅由菜构成的中国地图时,你的想法是怎样的?
②学生交流。
2.小结:守卫祖国的每一位战士眼里是中国,心里也是中国,满满的爱国情,让我们牢牢记住这群最可爱的人。
设计意图:教师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揣摩语言,交流对人物品质的理解,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交换思想,重点品悟人物的心理,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六、指导写日记
1.将军带着我们参观了小岛,让我们认识了一群不怕吃苦、热爱祖国、敢于创造的守岛战士。将军有一个习惯,就是写日记,他准备把这次小岛之行写进日记里。我们来帮他回顾一下他上岛之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和战士们又发生了什么事,心情又是怎样的。
(生交流,师相机板书)
2.指导学生选择一个环节来写日记片段,强调突出将军的心理活动。(相机板书:心理活动)
3.学生写日记,教师巡视。
4.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努力创设让学生书写的情境,善于捕捉学生书写的题材,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书写指导,并鼓励学生交流。
七、延伸到课后
1.写一篇完整的《将军上岛日记》。
2.观看《守岛夫妻》的视频。
设计意图:课堂授之以渔,课外拓展延伸,趁热打铁,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岛》优秀教案篇2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请同学们认真地听。稍后,老师会请同学们说说你听后的感受,现在开始播放歌曲。
师∶好,歌曲播放完毕,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呢?师∶嗯,就请你。
师∶哦,你说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中国海军》,歌词写的很有气势,慷慨激昂的。
师∶不愧是班上的音乐委员,歌词理解的很到位,老师为你竖起大揭指!
师∶还有吗?请你。
师∶你说这首歌曲让你想起了你的一个叔叔,他也是一名海军,他和他的战友们生活在海上,生活条件特别的艰苦。你要向他学习,将来也要成为一名海军,报效祖国。
师∶小小男子真了不起,拥有一颗爱国的心,现在认真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的。
师∶那今天呢,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去具体了解下战士们在海岛上的生活,让我们走进课文–《小岛》。
二、初读
师∶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现在,老师就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同时,边读边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问题一∶画出文中的重点生字词。问题二∶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师∶带着这样的两个问题,开始你们的朗读吧。
师∶大家读书的声音渐渐的小了,看来大家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那老师就先来检查大家的生字掌握情况。
师∶现在,请同学们合上课本。老师已经将本节课的生字词整理到了PPT上,谁愿意来朗读?
师∶你的眼神很闪亮,请你来试试吧。大家说,她读的怎么样?
师∶嗯,声音非常的洪亮,哦?我听到有同学说,她有一个字读错了。那这个字应该读为?
师∶对,域,第四声,那我们可以怎么记住它呢,同学们有没有好方法?
师∶诶,加一加,提土旁加个或读为域。来,跟老师一起读一读∶领域,领域。
师∶攻克了字词关,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师∶你已经脱离口而出了,没错,本文主要写了一位将军在视察自己管辖的小岛驻军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
师∶归纳的非常全面,看来刚才的阅读很有效果。请坐!
三、析读
师∶现在呢,老师就再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文中刻画的人物里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开始你们的讨论吧。
师∶时间到,现在,就来分享你们讨论后的成果吧。
师∶第一小组的同学已经全员举手了,那就请小组代表来分享。
师∶哦,你们小组都认为将军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那老师想了解一下原因。
师∶你说,因为将军关心战士,不搞特殊,不给海岛添麻烦。
师∶总结的简短精悍,非常不错。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将军的呢?
师∶你们发现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师∶找的非常准确,看来你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描写人物的手法,就是这几句。
师∶将军白了他一眼∶”吃什么?战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将军重重的下筷子,起身;他是想,要是这里种菜的法子真能推广,那对这一带守望岛部队的作用可太大了。
师∶这里有一句”将军重重地放下筷子”,这个”重重的”是什么意思啊?
师∶嗯,很用力。那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师∶哦,将军很生气。
师∶是的,前面将军说了”战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坚决不搞特殊。
师∶你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好学生,不仅理解了词意的本意,还会结合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师∶那就让我们读一读这部分,要读出生气的语气。
师∶果然理解的到位,读的也很不一样!
师∶好,这是第一小组的汇报,成果很丰富。
师∶第三小组的同学跃跃欲试的,你们也来说说吧。
师∶哦,热爱祖国、热爱无名岛的战士们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作者又是怎样写战士们热爱无名岛的呢?
师∶你们找到了战士们从老家背土,拿蔬菜种子在小岛种菜,那油油的菜地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
师∶哦,你说,这还让你们感受到战士们为了祖国的安全不畏艰苦。
师∶嗯,体会的很全面,那生活条件艰苦从哪看出来的呢?
师∶你能够边阅读边找出这些细节,真棒!你说,天气炎热,蔬菜很难生长,牙龈溃烂,嘴里起泡,一周只能吃一次蔬菜。
师∶通过你的讲述,老师都能够体会到战士们生活的艰苦。如果此刻你就在现场,面对这些默默奉献的战士们,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师∶哦,你会说,你们为保卫国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真了不起。师∶还有呢?
师∶你会说,你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棒样,你们是我的偶像。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部分,记得,一定要读出对战士们的敬佩之情。师∶读的非常有气势,大家配合的不错,都请坐。
四、品读
师∶现在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再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师∶第三排靠窗的男生,你终于鼓足了勇气,就你吧。
师∶哦,这表达了将军被无名岛战士所感动的心情。还有吗?
师∶是不是也表达了将军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啊?
师∶嗯,大家思考问题越来越有深度了,老师要为你点个赞!
五、小结作业
师∶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又到下课的时间。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重点生字词,理清了课文的行文思路,体会到了将军与士兵相互关爱的深厚情谊。
师∶课后就请同学们再次回顾课文,并完成这样一份作业∶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无名岛上发生的故事,明天请同学上讲台展示!
师∶好了,同学们,下课!
六、板书设计小岛
关心
将军————战士
爱国爱岛
以上即是《小岛》优秀教案通用范文的10篇模板内容了,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学改革和促进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到大家。
《小岛》优秀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小岛》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人文主题,本课讲述的是我国南海一岛礁上守岛官兵艰苦卓绝的生活和满腔的爱国情怀。
这篇课文以将军的行踪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将军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文章第1自然段介绍小岛的特点,并引出岛上的战士。中间部分写将军登上小岛后的见闻,重点写了小菜园和吃饭两个场景,其中有伏笔、有照应,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写将军离开小岛时的表现,从中体会出将军对边防战士崇高的敬意。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小岛》这篇课文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习本课前,建议教师让学生结合学习的需要有目的地查找资料,如:搜集有关南海岛屿的位置大小、气候变化、生存环境等方面的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守岛官兵艰苦卓绝的生活和满腔的爱国情怀,进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自主识字,并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能通过预习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且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认识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和其他工具书解决。由于这篇课文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和守岛部队生活有关的资料。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域、艇”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哼”。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3.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阅读学习提示,导入新课
1.导入: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这样一座小岛,它远远望去,就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教师板书课题:小岛。
2.今天我们将走进这座小岛,去聆听一个动人的故事。下面,请大家自主阅读学习提示,勾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通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熟悉学习提示,紧扣教学重点,以此为总目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1.要求: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交流预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点拨:
(1)“盾”是前鼻音,“艇、咙”是后鼻音,“炊、勺”是翘舌音。
(2)多音字“哼”在本课读“hnɡ”,表示不满意或者不相信。
【设计意图】五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通过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和教师点拨的方式解决字词的困惑。
3.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提问:如果你就是那位登上小岛的将军,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点拨:发现菜地,产生疑惑;解开疑惑,分菜同享;心存感动,将军敬礼。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使学生更好地梳理出将军在海岛上的经历,为讲好故事打下基础。
(三)细读课文,准备讲述
1.进入情境,体会将军的心理历程。
(1)要想用将军的口吻讲好故事,就要深入了解角色,体会将军的内心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就是登上小岛的将军,面对以下情境,你会想到什么?
①当你发现菜地时,不由得一愣,你在想……
②当你决定要留下来吃晚饭,你在想……
③当你看到炊事员端来一盘菜,你在想……
④当你看到中国地图形状的菜地时,你在想……
⑤当你听到队长的解释,你的鼻子发酸,你在想……
……
(2)以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的所见所想,可以联系上下文,通过将军的动作、神态进行角色代入,思考:将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态和动作?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语气?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
(3)小组讨论: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如果你就是这位将军,面对以上情景,你会想到些什么?
(4)展示交流: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一名成员,任选一个情境,以将军的身份讲一讲他登岛的所见所想。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代入的方法讲述,学生可以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这样能更深入地体会到将军的心理历程。教师适时的引导和点拨,创设情景,能打开学生的思路,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
2.结合资料,加深认识。
(1)学习课文第三部分。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提问:在我国广阔的海岸线上,有许多这样的海岛,上面驻守着无数像这个小岛上的士兵一样的海防战士,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他们的使命是什么呢?
(2)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有关海岛的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补充、感情朗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关爱长者的言行,热爱祖国的情怀等多方面感悟。
(四)互助合作,讲好故事
1.再读学习提示,思考:用将军的口吻讲这个故事,应该注意些什么?
点拨:
(1)第一人称来讲述;抓住主要情节。
(2)给人物配上相应的动作和神态。如:讲述“将军重重地放下筷子,起身”时,可以边讲边做相应的动作;讲述“将军白了他一眼”时,可配上眼神表现出来,会为表现人物的形象增色不少。
(3)还可以抓关键词,揣摩人物语气。如例句中“喉咙哽了一下”的“哽”字,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哽”的含义和原因,以此来揣摩将军此时说话的语气、语调。
2.全班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教师及学生评价、鼓励。
3.提问:将军为什么要面向小岛行军礼?
点拨:将军对战士们崇高的敬意,进一步体会到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精神,热爱祖国的情怀。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评价、交流,使学生能用将军的口吻讲好故事,真正领悟将军军礼的含义,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完成本课学习提示中的要求。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呈现文章脉络、教学重点及要求,借助板书能帮助学生较好的完成教学重点,使其进一步对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有更深的认识和情感的升华。
八、作业建议
用将军的口吻,把将军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给家人听,使学生巩固本课的知识点,进一步体会我国守岛官兵艰苦卓绝的生活和满腔的爱国情怀。董芳沙河市教研室
【反思】
《小岛》讲述的是一位将军在视察自己管辖的小岛驻军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反映了小岛战士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具有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
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故事情节。全文以战士“以岛为家”为主线,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训练的好文章。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以下几点指导学生感悟文本,努力达成高效课堂。
一、给学生质疑问难的契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上课伊始,我先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的不断提升和思维习惯的不断养成。《论语》中共有117个问题,其中109个是弟子问孔子的,7个是弟子互问的,只有1个是孔子问学生的。这对我们应有所启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问题。因为这种发现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与鲜活。
二、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契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关系到学生能否自主学习的关键。
第一,教法服从学法。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法,这是向学生传授学法的最好形式。从学生学会一篇课文的角度来设计教路,每个程序中,既有要达到的目标,又有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教学中,学生按这样的顺序由浅入深地学习,逐步达到学懂学会。久而久之,经过反复训练,这种教法逐渐会转化为学生的学法。
第二,练习紧扣学法。学生有了学习方法,还应转化为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设计多种变式练习,促进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
三、给学生揣摩作者写作方法的契机,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感悟文本语言。如,语言描写:“战士们有蔬菜吃吗?”“走,去看他们吃什么!”“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动作描写:将军重重地放下筷子。将军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把菜汤舀到战士们的碗里。外貌描写:“喉咙哽了一下”。将军凝视着那片绿色。心理描写:将军留宿小岛了解战士的生活;将军准备推广这种种菜方法,让这一带守岛部队都吃上新鲜蔬菜。学生从这些描写中读懂了将军是一个关心战士,与士兵平等的人。
四、给学生主动探索的契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如果担心学生不会学习,如果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学习,学生怎么能学会学习?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抱着的孩子永远不会走”,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实际问题。
五、给学生合作交流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只有在合作学习中才能学会合作。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留意课文中的细节,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本情感,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感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岛》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瞒、域”等11个生字,读准字音“哼”。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3.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4.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教学难点】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和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
1.有这样一座小岛,远离大陆、环境恶劣;有这样一群战士,默默坚守、无私奉献。今天,就让我们借助资料,走进这座小岛,去聆听一个动人的故事!师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小岛》。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呢?(出示作者简介文字资料)
3.你知道他为什么写下《小岛》吗?(播放录音)
二、扫清障碍,梳理脉络。
1.默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①小学生五年级的阅读速度为400字每分钟。本篇课文大约有1600字,大概需要四分钟。(师计时,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的提升。)
②出示生字,师指名读。
③重点强调多音字“哼”,固定词组“喉咙、矛盾”和“舀”字。
预设1:讲解多音字“哼”。当读“hēng”的时候,表示鼻子发出痛苦的声音,或者轻声随口的唱;读“hng”的时候,表示不满或不信任。它是h跟单纯的舌根鼻音组成的叹字。预设
2:固定词组矛盾、喉咙。注意“咙”单独读四声,组词时变成轻声。
预设3::讲解“舀”字。请观察图片,上半部分指的是人的手,下半部分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盛水的器具,叫做石臼。这个字是个会意字。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舀”这个字。
2.快速浏览课文,带着问题完成思维导图。
三、研读文本,走进人物。1.这是一座怎样的小岛呢?
①出示表现小岛特点的句子,师生配合读。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将军上岛时正是这儿比较凉快的时候,但也有二十多摄氏度。小岛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从大陆上运来的蔬菜,还没上岛,就要烂掉一大半。
②概括小岛的特点:渺小、环境恶劣、炎热、远离大陆且蔬菜匮乏。
2.这里有一群怎样的战士呢?
①出示表现战士们特点的句子,男女生配合读因为主要吃罐头,有的战士上岛一段时间后,就会牙龈溃烂,嘴里起泡。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战士们从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来的。
可战士们愿意从家乡背,连菜种也是从老家带来的。那一片油布已经翻开,露出一大块菜地,那绿油油的一片,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岛上的战士们知道您身体不太好,又上了年纪,一直要求务必让您吃上蔬菜……大家不是把您看成首长,而是一个长辈。②概括战士们的品质:生活艰苦、远离家乡、守卫祖国、热爱祖国、敬爱将军
③播放守岛战士视频资料,加深印象。
2.假如你就是文中的那位将军,你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一说吗?生初次尝试复述故事。
四、复述故事,感悟军礼。
1.出示例句,学习“讲好故事的方法”。
①将军白了他一眼:“吃什么?战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扩句,尝试加上动作和神态)学生回答并演一演。
②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哪一个字最关键?为什么?)强调需要抓关键词,揣摩人物语气。生尝试读一读。
2.出示故事脉络图,组成四人小组,生根据提示讲好故事。
讲述要求
①人称为第一人称
②给人物配上相应的动作和神态
③抓住关键词,要符合将军的身份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例:我登上小岛以后,发现,我当时,得知,我心想)
3.(戴小将军帽)分享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
4.第二天清晨,将军乘快艇离开了小岛。请大家齐读后两个自然段,去感悟这个军礼背后的含义。(表达了将军对小岛上战士们的敬意,对祖国的深情。)正是因为有着这群心系祖国、守卫祖国的战士,我们才得以幸福的生活。请大家带着这种情感,敬礼!我们再来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五、拓展阅读,引起共鸣。
六、1938年,诗人艾青用一首现代诗也表达了他的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师配乐范读,学生认真听。
七、布置作业
搜集小说《小岛》中的其他作品读一读
《小岛》优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瞒、域”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哼”。
2.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事情,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
3.感悟守岛战士甘于吃苦、敢于创造的革命精神及将军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简要介绍小岛的情况。
2.写一篇上岛日记讲述将军登上小岛后发生的事情。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守岛夫妻》视频资料。(教师)
2.了解小岛的相关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用时:5分钟)
1.播放《守岛夫妻》视频。你们觉得守岛的军人是怎样的人?
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又将带大家去认识一批守岛战士,走进他们驻扎的小岛。(板书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1.观看视频,交流对守岛军人的了解。
2.齐读课题。
3.小组交流,提出质疑。
(1)为什么叫小岛?
(2)小岛上发生了什么事?
要鼓励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会提问题是会学习的一种表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5分钟)
1.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重点强调多音字“哼”在本课的读音。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小岛的情况。
(2)讲述一下将军上岛后发生了什么事。
1.自学。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小组内合作,交流难读字音、难记字形,解决不了的记录下来。
(3)全班交流,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助,解决课文中的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
2.带问题默读课文。
1.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2.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课文。
三、小组合作,交流反馈(用时:9分钟)
1.默读课文,组织小组合作了解小岛。
2.朗读全文,理清将军登岛后发生了什么。相机出示填空:将军上岛后,__________。将军受战士邀请,留下来吃晚饭,__________。引导学生理清脉络。
1.了解小岛。
(1)默读课文,小组内交流小岛的情况,一名代表交流,其他组员进行补充说明。
(2)组长摘取重要信息,做好记录。
(3)各组推派一名代表在班内交流小岛的特点:居住条件差(小,热,土少,绿色蔬菜难生长)。
2.理清将军登岛后发生的事情。
(1)分段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将军上岛后,发现了岛上官兵自种蔬菜。将军受战士邀请,留下来吃晚饭,将军把小白菜分给了战士们吃。
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清楚表达、有序表达。
四、文本研读,训练说话(用时:15分钟)
(一)感悟菜地的来之不易。
1.小岛小,气候炎热,岛上土很少,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岛上的那一块菜地是非常珍贵的,可以说它是来之不易的。引导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品悟。
2.引导学生假设自己就是将军,把自己在岛上看到的、听到的关于这一菜地的故事讲给朋友听,你会怎么说?
3.组织师生评议。
(二)感悟蔬菜的来之不易。
1.听了将军的介绍,我感觉这片绿油油的菜地真是这座小岛的希望,也是每一位战士的希望。所以当将军留下来吃晚餐,看到端上来的一小盘蔬菜时,他出现了一系列的情绪变化。
2.组织交流。
(三)感悟战士的品质。
1.组织学生选择一处所画语句,在边上写写战士当时的心理活动。
2.组织交流,评议。
(四)感悟将军的品质。
一)感悟菜地的来之不易。
1.从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再谈感受。感悟守岛战士不怕辛苦,敢于创新的崇高品质。
2.自己练说。以将军的口吻讲述关于所见的这一块菜地的故事。说的时候把自己的感受也一起说出来。
3.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二)感悟蔬菜的来之不易。
1.圈画相关语句并交流。
(1)“将军一看,脸色马上变了”,将军很生气。
(2)看到“那绿油油的一片,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将军在心里一阵沉吟”。
(3)听到“大家不是把您看成首长,而是一个长辈”“将军觉得鼻子有些发酸”。
2.交流评议。
三)感悟战士的品质。
交流将军的心理活动,互相评议和补充。
四)感悟将军的品质。
1.圈画相关语句。
(1)将军分给战士蔬菜,“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将军“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2)将军给战士舀菜汤,“看到不少人的眼角有些晶亮,自己的鼻子又开始发酸”。
2.交流评议。
1.教师组织学生换位思考,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所见、所闻、所感,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组织能力。
2.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言行感悟他们的品质。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用时:6分钟)
1.布置书写任务。
2.写一篇《将军上岛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