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精选8篇)

daniel 0 2024-02-23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篇1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等小*晶都是凝华形成的。

3、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云: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晶,集中悬浮在高空中。

雨:云中的小水滴、小*晶下落,*晶吸热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

雾和露: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雪和霜: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晶

4、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的作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5、电*箱的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箱外部放热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箱内部的蒸发器迅速汽化吸热使*箱内温度降低。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篇2

一、汽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3、蒸发:

①、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蒸发吸热,温度降低。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

③、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a、液体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4、沸腾

①、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沸腾吸热,温度不变。

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④、液体沸腾的条件:a、温度达到沸点,b、继续吸热;

5、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

二、液化

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方式:

①、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②、压缩体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3、事例:“白气”,“白烟”,雾,露,“出汗”,“附着着小水珠”。

一、升华

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二、凝华

1、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2、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篇3

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2.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5.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6.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8.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9.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篇4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希望本文的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的知识点。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中汲取更多的经验和启示。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篇5

一、温度:

1、定义: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符号:t

二、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三、温度计

1、定义:测量温度的仪器

2、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内的液体、刻度;

四、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使用时:(三让)

①、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让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让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五、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

3、缩口的作用:使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4、特点:测高不测低(使用后应甩几下,使水银回到玻璃泡内,以备下次使用)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篇6

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分子间整齐规则排列的固体

特性:①晶体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②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即融化时的温度ƒ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④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一样

非晶体:分子杂乱无章的排列的固体

特性:非晶体没有熔点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石蜡,沥青等都是非晶体

(1)熔化规律:关键词:熔点。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

(2)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影响熔点的因素:压强‚杂质

凝固:

(1)凝固规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2)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重点)

(3)凝固放热。百分百辅导中心(物态变化)知识点

(4)影响物质熔点的因素:杂质(盐水和水的凝固点)、物质种类(冰和铁的熔点不同)、压力(用细线切割冰块)、【压强影响物质的沸点(在平原和高山上烧水)】(重点)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篇7

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化和凝固是互为可逆过程;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熔化过程:

(1)AB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为固态;

(2)BC段,物体吸热,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3)CD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已经熔化完毕,物体为液态;

凝固过程:

(4)DE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为液态;

(5)EF段,物体放热,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6)FG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凝固完毕,物体为固态。

注意: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篇8

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7、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8、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9、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10、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 下一篇:对照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精选2篇)
    上一篇:小学生五年级作文难忘的一件事(整理4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