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到位范文(精选3篇)

daniel 0 2024-02-24

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到位篇1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及根本任务,也是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带头把握好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政策促进等思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化提质升级、强化社会治理等工作,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各级政府未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原有政策继续有效及缺乏创新等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象。

首先,各级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束缚了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增加了行政办事程序和市场环境落实不够到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垄断,限制了市场机会的平等公平性,使得发展无法真正普及。

其次,原有政策继续有效,使得政策落实缓慢,在政策的实施中,缺乏积极的调整,无法有效发挥革新的作用力,发展缺乏新气象。

此外,缺乏创新,使得发展模式缺乏创新,具有重复发展、复制发展性质,差异化发展目标不能得到有效实施,缺乏针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突发问题的应对能力,发展缺少可持续性。

总之,各级政府必须把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放在优先位置,加强对涉及到市场经济的改革,加强鼓励创新的制度建设,不断提升政策执行有效性,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大力推动社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发展具有持久性、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使我国更快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献计献策。

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到位篇2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0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时强调,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并实施以来,全党全国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美丽中国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各类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党必须深刻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发展理念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多层面的,绝不是只有经济指标这一项,这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决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决不能再回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所谓发展的做法上去,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努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新发展理念五大方面既有各自内涵,更是一个整体,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要树立全面的观念,克服单打一思想,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不搞急就章一刀切。政策不能只是挂在墙上,要切实抓好落实,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能否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一个重要尺度。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想明白、弄清楚、做到位。

知行合一,贵在行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守土有责的紧迫感将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地落实,我们就一定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到位篇3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就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既体现时代性,又体现先进性。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党员教育培训机制。

一是要建立宏观指导机制,科学制定党员教育培训目标,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二是要建立纪律约束机制,强化对党员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激发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

二、严格党员组织生活制度。

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每月开一次党小组会,开一次支部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定期上好党课。

二是实行党日活动制度。

定期开展党日活动,以丰富党员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作用。

三是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坚持一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通过民主评议和组织考察,检查和评价每个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表彰优秀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建立健全党员激励机制。

一是实行责任激励。

结合实际,结合党员的具体岗位、职务,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创造条件、定期检查、民主评议等形式,督促党员积极履行职责。

二是实行目标激励。

完善党员保持先进性具体要求,作为党员日常行为规范和民主评议的依据。

四、建立健全党员监督制约机制。

一是严格党内监督。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扩大党内民主,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每个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拓展监督渠道。

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和群众监督、自下而上监督和自上而下监督结合起来,加大监督力度。

三是强化廉洁自律。

把强化监督与廉洁自律结合起来,要求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定期进行自我剖析,查找问题和不足,认真整改。

  • 下一篇:心理素质展示高一范文(精选8篇)
    上一篇:学校复学后工作方案(精选2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