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知识点(精选8篇)
印度知识点篇1
1、印度是唯一一个有0元纸币的国家。而且印度卢比的纸币上有17种语言,英语和印地语在正面;背面有15种印度其他的语言,包括梵语、古吉拉特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等。
2、印度人口世界第二,2019年为1324亿。照此增长,很快就会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3、不要看印度人黑,其实他们是白种人,只是混血、气候、地理原因变黑了。雅利安人和达罗比荼人混血杂居,肤色也慢慢变成介于黑、白之间。
印度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463%,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卢固族、泰米尔族等。
印度也有黄种人,分为三种:藏民族、缅民族(老缅的亲戚)、孟-高棉民族(老柬的亲戚)。
4、印度不是所有的牛都是神牛,被称为“神牛”的一定是特殊长相的牛,它们白色,背上带瘤。
原因是因为在印度宗教信仰中,牛在印度教里称为Brahman(婆罗门牛),就是神的化身,牛可以在街道上横冲直撞,到处可以拉粪便,人车都要给它让路。而牛尿就是“神牛尿”,就像恒河的水就是“圣水”一样。
水牛是可以宰了吃的。
据说在印度麦当劳买不到牛肉汉堡,但超市有卖牛尿饮料。
印度知识点篇2
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
2.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
3.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
4.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位于阿格拉附近)
世界文明古国
农业
1.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耕地面积大,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2.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3.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有利:①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
②土壤肥沃;
③气候温暖湿润,热量、水资源充足;
④劳动力丰富;
⑤农业历史悠久。
不利:多水旱灾害。
4.印度的农业主要面临水旱灾害频繁和粮食需求大两大问题。
热带季风气候与印度的农业密切相关,影响印度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印度半岛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西南季风强的年份,雨季来得早,去得晚,雨水过多,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弱的年份,雨季来得迟,去得早,雨水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为解决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在水源充足的北部(印度河、恒河流域),兴修水利灌溉系统,而在南部降水不足、水源缺乏的高原地区,则主要修建大量的贮水池等来缓解旱清。
印度的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粮食生产的不足制约着农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为解决粮食不足,印度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实施了“绿色革命”,即推广了先进的耕作方式和培育良种,并且增加兴修水利、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以增加粮食产量。近些年来,粮食己基本能够自给。
无论是古代的历史文化,还是现代的科技经济,印度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希望这篇印度知识点的文章能够让你对这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国家有更全面的认识,也期待着未来印度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印度知识点篇3
印度没有国语。真正通行全印度的,是英语(尤其是南部各邦)。印度大力推广的普通话,是印地语(并没有任何一个印度人的母语叫做印地语,印地语是一种交际语言,就像中国的普通话一样),会说的人,也就四成多,在南印各邦受到很大抵制。
除了英语和印地语,印度几乎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官方的预定语言,就有23种。包括:
印欧语系(分布于印度北方):
印地语:流行于印度北部,使用人口占总人口三到四成(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比哈尔邦、昌迪加尔、恰蒂斯加尔邦、德里、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贾坎德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北方邦和北阿坎德邦);
乌尔都语:和印地语是同一种语言,不过使用阿拉伯字母书写,主要是穆斯林使用(也是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
阿萨姆语(阿萨姆邦)
孟加拉语(特里普拉邦与西孟加拉邦)
多格拉语(查谟-克什米尔)
古吉拉特语(古吉拉特邦、达德拉-纳加尔哈维利和达曼-第乌)
克什米尔语(查谟-克什米尔)
孔卡尼语(果阿邦)
迈蒂利语(比哈尔邦)
马拉地语(马哈拉施特拉邦)
尼泊尔语(锡金邦)
奥里亚语(奥里萨邦)
旁遮普语(旁遮普邦以及其它旁遮普地区)
梵语(北阿坎德邦)
信德语(拉贾斯坦邦)
达罗毗荼语系(南方5邦):
卡纳达语(卡纳塔克邦)
马拉牙拉姆语(喀拉拉邦和拉克沙群岛)
泰米尔语(泰米尔纳德邦和本地治里)
泰卢固语(安得拉邦、特伦甘纳邦)
汉藏语系(东北各邦):
博多语(阿萨姆邦)
梅泰语(曼尼普尔邦)
南亚语系(东部各邦):
桑塔利语(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贾坎德邦)。
印度知识点篇4
1印度也有长城,在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的斋普尔区东北部的山上。由当地的王公建于15世纪,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长城。
昆巴哈尔堡,位于印度北部,是印度古时的重要山地要塞之一。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认为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长城。
2印度经济也很强
印度是全球成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世界十大经济体之一。
2016年印度经济首次超过英国,按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在成长速度方面,印度在2014/15财政年度的GDP增长达73%,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成长最快的经济体。
2019年印度GDP预计为29万亿美元。中国2019年GDP约为145万亿美元。
3印度气候特点很热很热,没有四季
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时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则较无明显的季风。印度气候分为雨季(6~10月)与旱季(3~5月)以及凉季(11~次年2月),冬天时受喜马拉雅山脉屏障影响,较无寒流或冷高压南下影响印度。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
4印度耕地面积全球数一数二
一般都把美国放在全球第一位,印度的耕地排到全球第二位。但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全球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耕地面积约为156463万公顷。
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1900万公顷,排名世界第四。
印度耕地面积占国土比例高于中国。
原因: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印度地处南亚,青藏高原以南,地形从北至南分别是山地、平原和高原,除了北部的少部分山地地形之外,中部的恒河平原,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都地势平坦,而且德干高原的海拔也相对较低,平均海拔为500至600米,都适宜作为耕地开发。
印度地处南亚,南濒印度洋,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富,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适宜农业生产,而且热量丰富,可以实现一年三熟。得天独厚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得印度成为了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养活本国超过13亿的人口。
5塔塔集团是印度最大的商业集团,“TaTa”(印度语意为“再见”)
创立于1868年,总部位于印度孟买。商业运营涉及七个业务领域:通信和信息技术、工程、材料、服务、能源、消费产品和化工产品。作为印度迅速发展的商业集团,塔塔集团旗下拥有100多家子公司,业务遍及6大洲的80多个国家,对85个国家有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塔塔集团2011-2012财年总收入为10009亿美元,其中58%来自于海外业务。集团在全球各地的职员数量约为45万人。
印度知识点篇5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主要位于热带。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印度的地形特点: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河流:恒河—印度的母亲河。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
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的变化主要受到季风的影响。全年高温,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为旱季。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一般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灾;反之,则形成水灾)。
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的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阳光充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
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同时发展钢铁工业;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也是印度最大的港口,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班加罗尔有印度“硅谷“之称。
印度知识点篇6
1纬度位置
大部分在10°N——30°N,北回归线穿过,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2气候特点
印度主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
记清两种季风的对比:
风向地性质时期
图一(冬季风)东北季风亚欧大陆气流干燥旱季(每年10月—次年5月)
图二(夏季风)西南季风印度洋炎热湿润雨季(每年6月—9月)
3水旱灾害的原因
西南季风不稳定(西南季风的强弱和登陆时间的早晚),水旱灾害频繁。
注:印度旱灾并非发生在旱季,水灾、旱灾都是西南季风惹的祸。
4粮食生产特点
频发的水旱灾害导致印度粮食生产不稳定,印度进行了两次“绿色革命”来提高粮食生产。
5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和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主要分布区: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平原;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中上游平原
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喜温喜湿,需水量大,这些地区为平原且降水较多;小麦喜温凉,耐旱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和缓(海拔较高),降水较少
6人口问题
资短缺、环境破坏、就业困难、住房紧张、教育医疗条件差等。
人口众多的优势:①劳动力资丰富且价格低廉②消费群体庞大,消费市场广阔
7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
(1)发展条件:人力资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2)发展现状:目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地。
8主要城市
印度的首都——新德里
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地。
印度知识点篇7
1古印度和今印度不是一个区域。
印度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包括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现在的印度是南亚大国。
2印度河和恒河是印度文明的母亲河,但是印度河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内。
3佛教虽然是从印度发源,但印度目前信徒不多,印度70%的民众信仰印度教。
这跟印度的历史文化有关,佛教也是从印度教中分支出去的,加上印度政教的结合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4印度教有三大主神,三大主神分别是梵天(Brahma)、毗湿奴(Vishnu)与湿婆(Shiva)。
毗瑟努神的化身叫“阿凡达”,电影《阿凡达》在上映之前曾遭受了印度教团体的强烈抗议。印度教的圣山之一是中国境内的冈仁波齐峰(MountKailash),传说湿婆(Shiva)神就住在这座山上。印度神话里,什么都是神,但是没有猫,没有喵大神!(中国好像也没有,十二生肖都没猫,喵星人一定来自外太星!)
5如果从印度河流域那会儿算来,印度曾被征服过30多次次,也是多灾多难的民族。从雅利安人入侵开始,波斯人、马其顿人、大月氏、突厥、阿拉伯人、伽色尼人,阿富汗人、帖木儿蒙古人、葡萄牙人、法国人、英国人。
6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经济中心是孟买。有点像中国的帝都、魔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不是同一个城市。
新德里(NewDelhi)是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根据联合国2014年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前景报告》,人口2500万,位居世界第二,超过人口2100万的孟买成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主要产业为IT、电信、餐饮住宿服务、金融、媒体和旅游业。
新德里和老德里中间隔着一座印度门(theIndianGate),印度门以南为新德里,印度门以北为老德里。
印度知识点篇8
40处世界遗产
印度有40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中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排名第六。所以,印度是全球旅游的热门地区,无论是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都是顶级的。
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石窟、寺庙(阿旃陀石窟、埃洛拉石窟、朱罗太阳神庙、那烂陀寺、摩诃菩提寺、克久拉霍性爱神庙、桑吉),印度教古城(亨比、拉贾斯坦山地要塞、王后阶梯井),伊斯兰古城(三大红堡)、古墓(泰姬陵、胡马雍陵)、古塔、天文台,基督教古建筑(果阿、孟买),喜马拉雅山、东西高止山脉风光,山间铁路,都是上天留给全人类的遗产,美不胜收。
几百个民族,1652种语言
23种官方语言,只是几种比较大的语种。实际上,使用人口超过百万的,就有33种语言。登记在册的,有1652种语言(这其中很多可能是方言),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也有400多种语言。而印度的民族,是按照语言进行划分的,所以,你可以认为,印度至少有几百个民族。连流浪全球的吉普赛人,据说也是源自印度。
为了让印度显得更加像个国家,印度政府把所有说印地语和近似方言的人,人为构建出一个民族叫印度斯坦族,占总人口将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