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案(精选5篇)

daniel 0 2024-03-06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案篇1

在明确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之后,调查学生的前概念,土壤里生活着什么?或者土壤里的“居民”有哪些?学生在回答了具体的动植物之后,再提出给这些具体的动植物分类,明确土壤里可能生活着许多动植物;接着明确此次户外观察活动的目的:寻找土壤“居民”–动植物,指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的表格,特别提醒的是发现地点,我们学校是有将科学种植园划分给每个班级的,每个班级都有园地班牌,因此,我让学生4人一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观察一个班种植园的土壤,学生观察哪个班发现地点就写哪个班,非常方便。然后讲解此次室外活动的规则:1.不能伤害动植物;2.不能践踏别班菜地;3.挖出来的土要填回去,轻挖轻埋;4.只能在科学种植园地周围活动;5.带上科学活动手册、一支铅笔和一个橡皮擦;6.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观察要细致、有顺序(土壤上、土壤浅表层、土壤里等),记录可以写文字、拼音或者画图。7.一个小组一把铲子,轮流使用。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案篇2

土壤中种子的成长

目标

–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学习如何种植并照顾植物;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耐心。

准备工作

–选好适合种植的植物种子;

–准备好种植土和种植器具;

–准备好水和阳光。

操作步骤

1.将种子放入种植土中;

2.浇适量的水;

3.将种植器具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4.每天浇水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5.课堂上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案篇3

土壤中的小动物

目标

–让学生了解土壤中的小动物的生态作用;

–学习如何观察和保护土壤中的小动物;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准备工作

–准备好放大镜和显微镜;

–准备好收集土壤的容器;

–准备好相关的书籍或视频资料。

操作步骤

1.带领学生收集不同地方的土壤;

2.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

3.课堂上讲解小动物的生态作用;

4.强调保护土壤中的小动物的重要性;

5.让学生动手保护土壤中的小动物。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生,包含了多种学习方式,如课堂讲授、观察实验和互动游戏。学生将通过这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深入了解土壤动植物的生态系统,同时也能够在乐趣中学习环保知识。我们希望通过这份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案,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出一份力。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l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2.教学探究目标:

l学会搜集证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科学态度目标:

l能对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对土壤中的动植物产生兴趣;能够如实的描述土壤中的动植物,尊重事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意识;学会倾听,愿意分享,乐于表达,小组间做到团结合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l能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理解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准备:

土壤、水槽[放土壤的容器]、放大镜、镊子、铲子、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说明自己的的想法,出示注意事项做补充。

2.观察土壤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边观察边记录让学生及时留下观察后的证据,做汇报时有据可依]

3.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研讨活动。

1.我们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植物和动物?

[设计意图: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组之间发现的种数可能会有所不同,认真仔细有序全面的小组会发现的比一般小组多一些,可以形成组间竞争,激发学生观察的热情]

2.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动植物和土壤的“关联”的认识,即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认识,很多动植物都需要依赖土壤而生存]

(四)拓展。

用防水胶、木条、有机玻璃做一个扁的透明观察盒,往观察盒里倒满土并注意保持土的湿润。把蚯蚓或是蚂蚁放到土上,再铺一些嫩草和树叶,观察蚯蚓或蚂蚁的活动。

[设计意图:拓展活动有效弥补了学生不易观察到的土壤下的动物生活情况。不同地区可以考虑“蚂蚁工坊”这一材料替换,但观察蚯蚓从观察环境的真实性和观察成本来看都更为适宜。]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案篇5

【教材简析】

在第一课,学生已经对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本节课的学习将会聚焦于学生身边的、熟悉而陌生的土壤中的“生态乐园”。说熟悉是因为土壤太常见了,说陌生是因为学生可能从未细致地去观察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并统计数量。在这节课里,学生将来到校园中的一块土壤边,记录在那里生活的动植物。这个活动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学生去重点关注的内容很丰富。首先,观察什么?学生不仅要观察生长在土壤上的植物,还要观察生活在土壤表面和里面的动物。其次,观察的范围是什么?学生不仅要观察土壤表面,还要观察土壤里面。再次,观察的要求是什么?观察要细致、全面、有一定的顺序。细致是要求对动植物个体的数量进行观察统计,全面是不遗漏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顺序是指按照从表面到里面进行观察。最后,观察还需要注意什么?需要

做记录(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做记录),要注意不伤害动植物。当学生带着–定的目的去观察的时候,学生会发现更多,他们会惊奇于自己的发现:原来这块土壤真的是动植物的“乐园”。学生在完成分组观察之后,回到教室里的分享交流也很重要。交流的内容除了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统计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有动植物个体的形态、有趣的现象、土壤的特点等内容。充分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初步理解动植物与土壤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在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交流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发现。

3.科学态度目标

对探究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感兴趣。细致观察、乐于表达。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保护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在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4)观察顺序:先观察土壤上直接可见的,再观察落叶下的,最后观察土壤里面的,观察动植物可以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

(5)记录要求: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记录动植物的名称、数量和发现地点,遇见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可以记录特征或画简图记录。

(6)注意事项:遵守纪律,注意自身安全,不要伤害小动物和植物。

四、研讨(预设7分钟)

1.完成班级记录表(校园土壤“居民”统计)

学生自由发表,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不断补充。

2.统计: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动物和植物?

3.交流: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尽量让多个学生发言,并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五、拓展(预设3分钟)

1.欣赏视频:常见的农作物(1分12秒)或蚯蚓(40秒)

2.介绍拓展活动:土壤里的动物观察

【板书设计】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动物:蚂蚁、蚯蚓、蜗牛、蟋蟀……

植物:小草、植物1……

  • 下一篇:年度中医工作计划(精选3篇)
    上一篇:学校运动会投稿字(整理4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