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历史知识大全(精选8篇)

daniel 0 2024-03-06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篇1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历史十分悠久,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十进制的计算方法,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等,都是其独有的发明。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表现在:楔形文字,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用肉眼观测月食等。古印度的文明表现在:《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著名史诗,建筑和雕刻艺术发达。中国的文明集中表现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

2.欧洲文艺复兴

15世纪至16世纪,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绘画及雕塑艺术,被后世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及代表作品:

意大利的但丁代表作诗集《神曲》;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英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代表作《堂吉诃德》。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篇2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导火线、爆发标志、关键战役分别是什么?这次革命中颁布了一部什么文件,这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有何历史意义?

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导火线、爆发标志、颁布的文件分别是什么?领导人是谁?独立宣言的内容是什么?关键战役是什么?谁对美国进行过援助?英国何时承认美国独立?1787美国宪法的内容是什么?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法国大革命爆发于何时?爆发标志是什么?颁布了一部什么文件?主要内容是什么?法国大革命高潮出现在何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法兰西第一帝国何时何人建立?他的法典属于什么性质的法典?

4、工业革命最先在何国何行业?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分别是谁发明的?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何时完成工业革命?

5、最早走上殖民扩张的是那两个国家?简述三角贸易的路线。三角贸易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英国何时、怎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的?对印度的侵略采取了什么政策?殖民头子是谁?这些殖民掠夺对英国有何影响?

6、19世纪中期,印度的民族英雄是谁?南美的解放者指谁?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势力是怎样划分的?

7、宪章运动发生于何时?这次运动中人民提出了什么要求?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那几个部分?共产党宣言是谁在何时为谁起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共产党宣言发表有何历史意义?五月流血周是怎么回事?巴黎公社又和历史意义?国际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

8、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南北战争爆发于何时?林肯对美国贡献是什么?哪两部文件对扭转战局起了关键作用?南北战争有&历史意义?

9、1861年改革原因是什么?内容、性质、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明治维新的内容,性质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10、电气时代开始于何时?在电力方面发展领先的是谁?被誉为发明大王的是谁?他有哪些发明?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篇3

(一)一战前

1、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对殖民地的争夺)。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组成英、法、俄协约国集团。

(二)一战后

1、成为战胜国,是巴黎和会的主宰国之一,虽严重削弱、但综合国力仍世界第一位,希望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护庞大的殖民帝国;美国一战后代替欧洲,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围绕争夺世界霸权,英美之间的矛盾成为,一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结果,国联由英法控制,说明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掌握世界霸权。

2、对外政策:大陆均衡

(三)二战前:30年代执行绥靖政策

①目的:保住既得利益,祸水东引。

②实质:自私自利,姑息养奸;

③表现:慕尼黑阴谋;奇怪战争;

④影响: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使30年代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失败。

⑤放弃: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对德采取强硬政策。

(四)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

①英法敦克尔刻大撤退,不列颠之战,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②1942年初,与美国,苏联等国家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③1944年6月,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④1945年初,美、英、法军队从西面攻入德国境内。

⑤参与二战中的四次国际会议。

(五)二战后

1、衰落,初期唯美国马首是瞻;接受美国经济援助。加入北约组织。

2、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及欧洲共同体的成立,70年代加入欧洲共同体。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包括许多有趣和重要的主题。这些主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历史。无论您是学生、教师、历史爱好者还是任何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掌握这些知识都将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篇4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thegreat(公元前356-323年),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公元前336年夏,亚历山大之父、古代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女儿的婚礼上突然遇刺身亡,刚满20岁的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被腓力二世所征服的希腊各城邦国和色雷斯、伊利里亚等地的一些部落纷纷乘机叛乱或宣布独立。年轻统帅亚历山大首先率军进至巴尔干半岛北部,征服了背叛自己的伊利里亚诸部落,把色雷斯人击退至多瑙河滨。此时,过去曾与马其顿作对的底比斯人谣传亚历山大阵亡,乘机掀起了反马其顿的轩然大波。亚历山大知道,底比斯是希腊诸城邦中有名的大城邦,如不把这次暴乱平息下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决定杀一儆百,当机立断,火速挥师南下,以闪电般的速度出敌意外的出现在底比斯城下。底比斯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无不惊慌失措。底比斯城被攻陷,变成了一堆瓦砾,全部居民都被变卖为奴,只有过去和腓力二世或亚历山大友好或赞助过马其顿的少数人除外。

亚历山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底比斯的毁灭,确实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希腊诸城邦望风归顺,纷纷表示臣服。随后雅典也表示臣服,并恳求宽恕。没过多久,各邦国又统一在亚历山大的领导之下,承认亚历山大为最高统帅。于是,亚历山大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大展宏图,组织对东方的远征了。

亚历山大远征东方波斯的借口是波斯人曾蹂躏过希腊圣地,又参与过对腓力二世的谋杀。据说,临出征前,亚历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全部分赠他人。当时有位将领迷惑不解的问道:“陛下,您把所有的东西分光,把什么留给自己呢?”“希望!”亚历山大干脆利落的答道,“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带来无穷的财富!”随后,亚历山大怀着征服世界的渴望,离开故土,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征程。

跨越大洲的征服,经历数很多场的战斗,亚历山大大帝被誉为欧洲四大军事天才当之无愧!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篇5

恺撒大帝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巨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制定了《儒略历》。

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公元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恺撒身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凯撒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故被一些历史学家视为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皇,有凯撒大帝之称。甚至有历史学家将其视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以其就任终身独裁官的日子为罗马帝国的诞生日。影响所及,有罗马君主以其名字“凯撒”作为皇帝称号﹔其后之德意志帝国及俄罗斯帝国君主亦以“凯撒”作为皇帝称号。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篇6

(公元前247年~前183年或前182年),北非古国迦太基著名军事家,汉尼拔被誉为欧洲战略之父。生长的时代在正逢古罗马共和国势力的崛起。少时随父亲哈米尔卡·巴卡进军西班牙,并在父亲面前发下一生的誓言,要终身与罗马为敌,自小接受严格和艰苦的军事锻炼,在军事及外交活动上有卓越表现。现今仍为许多军事学家所研究之重要军事战略家之一。在很多场著名战役中体现出他的军事才能,力挫罗马。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率领军队从西班牙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牺牲了大量佣兵,进入意大利北部,在特拉比亚战役(公元前218年)、特拉西美诺湖战役(公元前217年)和坎尼战役(又叫“康奈大战”)(公元前216年)中巧妙运用计策(地形、兵种及天气变化)引诱并击溃罗马人,于进入罗马国境的途中因眼疾而有一眼失明。坎尼战役之后,罗马人深感此人之军事威胁,特别是情报搜集、行军布阵及外交分化罗马联盟上,于是减少与汉尼拔的军团发生正面冲突,加强同罗马联盟之间的关系,施用焦土战略,阻断其军需物资的补给,发行国债,增加军团,从汉尼拔身上学会及改用游击战略,才逐渐夺回意大利南部的要塞。公元前204年,罗马人在大西庇阿的率领下入侵迦太基本土,迫使汉尼拔回到非洲。公元前202年,大西庇阿于扎马战役击败汉尼拔。

战后汉尼拔成为迦太基的行政官,以帮助迦太基从战争的疮痍中恢复。公元前195年,在罗马人的施压下,汉尼拔出走东方,流亡到塞琉西王国,直到公元前189年,罗马打败安条克三世,并要求引渡汉尼拔,汉尼拔逃到小亚细亚北部的比提尼亚王国。即使如此,罗马人仍然不放心汉尼拔,一直争取把他引渡到罗马受审,终于逼至汉尼拔在公元前183年服毒自尽。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篇7

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英国的工业革命

(一)背景: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资本:资产阶级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3、劳动力: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

4、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5、市场:(直接原因):市场需求的扩大。(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二)进程

1、时间: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今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

②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③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

2、生产手段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①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

②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三)重大发明

1、纺织:珍妮纺纱机;

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

3、交通运输: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美国人富尔顿)

(四)影响:(对英国)

1、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号称“世界工厂”,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2、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1836—1848年,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展开大规模的斗争。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篇8

1.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作《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尖锐揭露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和对他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后果。

政治改革:平反冤假错案,为受迫害者恢复名誉,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取消农产品的交售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在工业方面,扩大地方权力。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主要内容是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了所有制结构。政治领域:1988年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而且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1990年又推行了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后果:社会陷入失控状态,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2.凯恩斯主义

20世纪30年代,由凯恩斯创立,主张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体系。

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3)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也就是马歇尔计划。目的是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4)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①北约:为了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1949年春,美、英、法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同年夏,条约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

②华约:为了稳定东欧,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苏联和保加利亚等八国在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正式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4.万隆会议

1955年,在印尼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周恩来为加强亚非团结,倡导和平共处,提出“求同存异”、“一致对敌”的主张,得到与会各国的热烈反响。会议闭幕时,周恩来发表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提出指导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其核心内容是一年前由中国和印度首先倡导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不结盟运动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赢得民族独立的亚非国家,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它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 下一篇:对老师的建议(精选14篇)
    上一篇:考核个人述职报告(整理6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