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党史课心得体会字范文(精选8篇)
音乐党史课心得体会800字范文篇1
当晚的音乐党史课从序曲“芳草宁乡”中缓缓开启,随后的课程以百年党史为脉络,分为“初心使命”、“苦难辉煌”、“中流砥柱”、“永葆本色”、“屹立东方”、“精神丰碑”、“关键一招”、“希望田野”、“伟大复兴”九大篇章。从《国际歌》的火种承继,到《松花江上》的愤怒呐喊;从《义勇军进行曲》的慷慨激昂,到《英雄赞歌》的心潮澎湃;从《十送红军》的鱼水情深,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铿锵前行。
“百炼成钢路音乐颂党史”音乐党史课结合了经典旋律人人传唱、人人爱唱的特点,将党史宣讲与身临其境融为一体,把理论同音乐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音乐作品、影视作品,将革命歌曲与党史教育巧妙融合,诠释党的性质和宗旨,再现党的奋斗历程。
在钟启华的党史串讲中、在耳熟能详的音乐里,大学生新党员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追寻党的诞生、发展和壮大的足迹,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红歌合唱、听歌猜曲名等互动环节,更是调动了现场学员们的热情,他们在歌声中传递能量,在交流中回望初心。
音乐党史课心得体会800字范文篇2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伴随着动情的歌声,一场特殊的音乐党史课正在国博剧场上演。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征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朽的精神丰碑。春回大地,4月1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服务协会联合国博-武警执勤第一支队志愿服务队和中央音乐学院,在国博剧场举办了一场精彩的主题音乐党史课。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平台,现有近现代文物藏品34万余件(套)。本次活动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以音乐表演的形式,有声有色、用心用情地展示建党百年的恢弘历史。
以物证史,展示艰难革命岁月
配合演出,活动组织者精心制作节目宣传册页,展示部分国博馆藏珍贵近现代文物。一件件文物和一首首歌曲遥相呼应,串联起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印证了今天的复兴伟业源自革命先辈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
“在历史的舞台上,革命先烈也是一个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一位国博志愿者说,“红军战士周广才长征途中吃剩的半截皮带,是共产党人在创业初期艰苦岁月的真实写照,也代表了红军不畏艰难的宝贵精神。这就是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
歌曲《七律·长征》唱响了万里长征路上的慷慨激昂,万千红军战士勇往直前,跨越悬崖绝壁和天堑江河,无数次的考验,凝聚成迎接胜利时爽朗开怀的放声歌唱。
当主持人介绍《论持久战》这件珍贵文物时,现场响起了婉转的旋律。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系统阐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持久抗战的总方针。《论持久战》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广大人民,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军事纲领。
歌曲《延安颂》将观众带回了抗战时期的革命圣地。歌曲时而优美抒情,时而豪迈激情,在艺术家的倾情演唱中,观众感受着抗战时期共产党人的那份决心和勇气。“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士兵瞄准了枪口,准备和敌人搏斗。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坚固抗日的阵线。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国际歌》《黄水谣》等红色经典歌曲,回顾了中共一大召开、解放战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负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奋斗历程。
红色经典,唱响历史辉煌旋律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英雄赞歌》《我的祖国》等经典歌曲,展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用炽热初心保家卫国、建设家园;
《走进新时代》《祖国不会忘记》等优秀歌曲,回顾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产党人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奋斗情怀;
《不忘初心》《当那一天来临》《灯火里的中国》等动听旋律,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我们,坚守初心和使命。
在演出现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馆党委书记单威、馆纪委书记陈莉、武警执勤第一支队领导及天安门周边地区单位领导和武警战士、现场观众也都伴着旋律低声吟唱着经典歌曲。
“耳熟能详的旋律,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直抵人心。”一位观众表达深切感受。
“我热爱着我的祖国,能参与这次演出我格外激动。用根植于民族血液的经典歌曲来歌颂党,我们要用最朴实最真挚的声音来唱响它们。”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动情地说道。
武警官兵志愿者在这次演出中表演了快板《天安门的卫士,红色的兵》等节目,为了这次演出,负责创作的战士大量阅读红色经典著作,专程去专业院团观看演出汲取经验,利用休息时间充分排练,演出时获得观众热情欢迎。
建党百年之际,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话想要对党和祖国诉说。在国家博物馆的舞台上,大家用“历史文物+经典歌曲”的形式来展现党的历史,唱出我们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音乐党史课心得体会800字范文篇3
“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七一”临近,天山南北无论城市乡村,革命歌曲大赛和快闪活动热潮迭起。歌声嘹亮,激荡爱党爱国热情。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深情演唱革命歌曲,用歌声表达对建党100周年的美好祝福、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一首首歌曲,见证着我们党的奋斗历程,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将推动红色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革命歌曲与其他流行歌曲不同,它诞生于峥嵘岁月,是党的奋斗史的生动记录,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可以说,一首歌曲就是一段鲜活的历史。在我们党的百年历程中,革命歌曲的创作与传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今天,我们唱响革命歌曲,是我们党“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带动更多人铭记光荣历史,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信心跟党走的文化活动,更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滋养革命精神、感悟信仰力量的好方法,成为人们学习党史、领悟党史的一个有效途径,必将带给人们融入血脉的精神洗礼。
经典革命歌曲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征,其旋律最易打动人心,感染力胜过千言万语。《黄河大合唱》曾激励多少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敌,《十送红军》曾让多少革命群众热泪盈眶,《我为祖国献石油》曾鼓舞多少有志青年投入建设祖国的热潮。那些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每一个音符跳动中无不谱写着伟大祖国艰苦卓绝的历史征程,无不流淌着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万丈豪情,无不传承着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赤诚信仰。当每次唱响《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这些经典革命歌曲时,总能让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唱响革命歌曲,就是我们向时代致敬、为奋斗高歌的庄严仪式。在这个仪式中,我们重温的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传承的是万古长青的红色精神。
歌以咏志。让每一首慷慨激昂、动人心弦的革命歌曲,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力量,把各族人民赤诚的心、火热的爱汇入时代的大合唱,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音乐党史课心得体会800字范文篇4
音乐党史课,以音乐回望党史,用歌声铭刻初心。6月22日,乌审旗融媒体中心音乐党史课正式启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乌审旗融媒体中心倾力推出“百炼成钢路·音乐颂党史”音乐党史课,通过一首首烙印着时代标记的歌曲,以史串歌,以歌叙史,党史在旋律中展现,情操在音乐中升华。不变的经典旋律,赓续了精神的传承。
从《国际歌》的火种继承,到《松花江上》的愤怒呐喊;从《义勇军进行曲》的慷慨激昂,到《英雄赞歌》的心潮澎湃;从《十送红军》的鱼水情深,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铿锵前行……一首首耳熟能详、镌刻时代印记的歌曲,通过讲解歌曲背后的时代背景、历史事件、创作过程、作品意义等,带领聆听者、欣赏者在歌声中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音乐党史课挖掘音乐中的红色资源,以百年党史为脉络,按照各个历史时期分为觉醒号角、苦难辉煌、中流砥柱、永葆本色、屹立东方、精神丰碑、关键一招、希望田野、伟大复兴九个篇章。以时代为经纬,以音乐为坐标,每个篇章选取一到两首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歌曲,通过《国际歌》《十送红军》《在希望的田野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镌刻着时代标记的歌曲,串起了百年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谋幸福、谋复兴的奋斗史,重温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辉煌历程,激荡出气象万千的时代画卷,在歌声中铭记初心、学习党史牢记使命。
100分钟的音乐党课,用新颖的形式将受教育者代入到了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令人热血沸腾。让受教育者在聆听、欣赏中了解党史,切身感悟到经典音乐艺术作品所承载的精神和力量。为提升党课参与度,课堂还穿插诗歌朗诵、歌曲演唱等环节。
音乐党史课心得体会800字范文篇5
以史串歌,以歌叙史。奏响岁月的唱片,倾听历史的旋律,一首首红色歌曲,音符跳动中无不镌刻着伟大祖国艰苦卓越的历史征程,无不流淌着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光辉岁月,无不传承着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赤诚信仰!轻抚红色的留声机,我沉浸在历久弥新的歌声中与历史对话,触摸信仰的光芒、汲取一往无前的力量。
历经风雨,百年党史见证红色旗帜迎风招展、昂扬领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犹如吹响了奋勇向前的号角,道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唱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见证了一心救中国的壮举。在党的领导下,无数共产党人迸发出强大的革命激情,展现出所向披靡的战斗力,带领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发展民主建设、使人民当家作主、共同走向小康社会。百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它始终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和领导者。再次唱响红歌,心中的那股激情跟敬意还在,党史百年底蕴,指引我们在新征程路上昂扬前行。
勠力同心,百年党史记录红色传人筚路蓝缕、奋楫笃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唱响《我的祖国》,这热爱祖国的动人旋律,描绘出共产党人带头苦干的劲头,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热情,成为一种现实的凝聚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人民满腔热情的好干部焦裕禄、“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舍生忘我、从不退缩,用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的初心誓言,诠释着共产党人勇担使命的精神品质。“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广大共产党人不怕艰苦、不畏强敌,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和平富强的国家而不遗余力、倾其所能,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成为我们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无我无畏,百年党史激励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传承赓续。“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激荡人心的《春天的故事》描绘出祖国改革开放后焕发蓬勃生机的景象。存放在深圳博物馆的那份薄薄的歌词手稿上,一个个音符、一个个汉字都凝聚着人民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的衷心赞美,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党带领人民前赴后继、生生不息,树立起一座座丰碑。“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新时期党员干部榜样孔繁森、“淡泊名利,人品高洁”的科学大师钱学森……党史人物精神长存,党史营养滋养后代,激励着当代广大党员干部珍惜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音乐党史课心得体会800字范文篇6
5月23日,青岛科技大学“青春礼赞百年史,红歌唱响新时代”音乐党课在四方校区礼堂举行。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林,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洪坤,党委组织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和四方校区各学院有关负责人出席,四方校区1000余名师生参加党课。
本次展演的是“青春礼赞百年史,红歌唱响新时代”音乐党课第二篇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篇章,以该历史阶段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讲述党史+演唱红歌”的形式,带领现场观众一起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回顾了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在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增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简明扼要的历史讲述,饱含深情的红歌演唱,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本次展演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持续推进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青春礼赞百年史,红歌唱响新时代”音乐党课是贾可好工作室为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发挥党史育人功能所推出的特色项目,由“音为爱”红歌团策划、排练和展演,根据百年党史的历史分期,共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篇章已于2021年12月展演。
音乐党史课心得体会800字范文篇7
在主讲人的党史串讲中,在耳熟能详的音乐里,《音乐党史课》从序曲《芳草宁乡》中缓缓开启,随后的课程以百年党史为脉络,分为《初心使命》、《苦难辉煌》、《中流砥柱》、《永葆本色》、《屹立东方》、《精神丰碑》、《关键一招》、《希望田野》、《伟大复兴》九大篇章。
宁乡是刘少奇、何叔衡、谢觉哉、周光召等马克思主义者、革命领袖的故乡,是一片红色沃土。《音乐党史课》用音乐的形式重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追寻党的诞生、发展和壮大的足迹,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
在红歌合唱互动环节,现场党员干部全体起立挥舞手中的红旗,用歌声传递能量,回望初心,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很生动,很走心。
“百炼成钢路音乐颂党史——《音乐党史课》”将党史宣讲与身临其境融为一体,把理论阐释同音乐表达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经典音乐作品、影视作品,将革命歌曲与党史教育有机融合,诠释党的性质和宗旨,再现党的奋斗历程。
音乐党史课心得体会800字范文篇8
2023年4月27日、5月7日,“礼赞新时代”交响音乐会和“中国精神”合唱音乐会分别在国家大剧院、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精彩呈现。两场音乐会是中央音乐学院“用音乐向党抒怀”主题教育实践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响乐、合唱等作品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沉浸式的红色思想洗礼,彰显出音乐院校主题教育特色和实际成效。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礼赞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中央音乐学院作为中国音乐传承创新的国家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秉持“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的创作初心和大道至简的创作理念,用文艺的力量引领时代风尚。
2022年,在中国文联的统筹领导下,中央音乐学院动员全国音乐力量,组织创作、征集,最终遴选出23部优秀的交响乐作品,献礼党的二十大,汇报新时代十年音乐创作的重要成果,引起了强烈反响。2023年4月27日,“礼赞新时代”专题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音乐会集萃了其中的优秀交响乐作品,以百年辉煌为底蕴,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以恢弘气势表达出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向党的坚强意志,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迈向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二是扎根中国大地,传承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形成于中华民族披荆斩棘、战胜艰难险阻的实践探索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引领中国人民继续奋勇拼搏、自强不息。
此次“中国精神”合唱音乐会是中央音乐学院策划组织的《学百年党史・铸信仰之魂》系列活动创新成果之一。由作曲系党总支牵头,联合声歌系、指挥系、合唱团的知名教授、海归高知、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围绕“中国精神”主题进行词曲创作和演唱。主创人员纷纷表示,此次音乐会是主题教育学习成果的生动体现,全校师生立足岗位作贡献,推广中国作品、探索中国风格、弘扬中国精神,表达了人民对党和总书记真挚深厚的感情,以及人民和党一同迈进新时代,书写新华章的决心。
音乐会精选了其中的16首作品,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凝结而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沂蒙精神”“大别山精神”“延安精神”“上甘岭精神”“航天精神”集中呈现于舞台之上,为广大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寓意深刻的音乐党课,激励大家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道路上继续奋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
三是深刻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中央音乐学院党委锚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一方面把主题教育与推进学校“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方案等重要战略规划结合起来,强化“出思想、出人才、出作品、出效益、出模式”的建设理念,以音乐创作为“发动机”,带动音乐表演、音乐学理论研究,努力实现主题教育与高质量发展互促并进;另一方面,聚焦文艺创作如何实现从“高原”迈向“高峰”的“时代之问”,破难题,开新局,探索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音乐作品创作新机制,努力为国家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此次举办的“礼赞新时代”交响音乐会和“中国精神”合唱音乐会,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学校党委周密制定方案,精心策划,通过“音乐+思政”的舞台演出,创新主题教育实践模式,锤炼出了一支党性强、业务水平高的创作队伍,锻造出了一批时代主题、思想内涵和人民性表达相统一的经典之作,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两场音乐会“情景式”“专题式”的精彩演绎,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在艺术审美实践中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取得了主题教育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