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遇险记》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精选4篇)

daniel 0 2024-03-07

《企鹅遇险记》大班语言教案篇1

设计理念:

利用生活中废弃的物品,将物品回收再利用,做成可爱的南极小企鹅,通过制作小企鹅从而来了解小企鹅的外形特征。同时,废弃物的再利用也能启发幼儿形成勤俭节约的品德。

活动目标:

1、幼儿动手动脑利用废弃物做小手工。

2、在制作中让幼儿了解南极企鹅的形态。

重难点:

启发幼儿创造企鹅的动态变化。

活动准备:

废弃的白色纸杯3个(其中一个在外层涂成全黑色晾干)剪刀、胶水或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话题引出活动中心——小企鹅

1、师:“在南极啊,有一种动物,它呀,有着白呼呼的肚皮,和黑色圆滚滚的胖身体。会游泳,走起路来啊,还一摇一摆的,你们能猜到这是什么动物吗?”(企鹅)

2、师:“嗯,真聪明,就是企鹅!企鹅属于鸟类,它有着一对翅膀,可是却不会飞,但它有例外一种本领,你们猜猜看是什么?(游泳)

3、师:“企鹅有2只脚,它也可以像我们小朋友一样站着,但是它太胖了,所以走路时一摇一摆的(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企鹅走路)

二、阐述废弃物再利用的好处

1、师:“今天我们要来做一只可爱的企鹅,要用家里用过但已经用不着的东西来做,我们把这样的东西叫做“废弃物”,谁能想一想什么样的废弃物可以做成企鹅?

2、师:“老师这里就有一只用废弃物做的企鹅,你们看一看这是用什么废弃物做的?(纸杯)

3、师:“原来平时不用的东西可以做出这么可爱的小动物,你们想不想做啊?那仔细听一听,看一看,老师是怎么做这只小企鹅的。

三、教师说明制作方法,提出制作要求

1、将白色的纸杯剪去底部,再剪开,变成一张类似长方形的纸板。在这张纸板上先用黑色水彩笔勾画出一对翅膀,一个半圆形的白肚皮,一对可以站立的脚,一张企鹅的嘴巴,和2个小圆圈。(1个杯子画不下的幼儿可以将第2个纸杯剪开备用),画完以后将这些都剪下。

2、上色:将翅膀和脚涂成黑色,嘴巴都涂成橘黄色,2个小圆圈当中点上一点黑色用做眼睛。

3、将已经在家涂成黑色的纸杯倒扣在桌子上。(先黏眼睛和肚皮在黏嘴巴,这样做比较容易掌握好嘴巴的位置)

4、翅膀和脚可以根据企鹅的动作贴出不同动态中的企鹅。

四、幼儿自己动手参与

1、提醒幼儿注意剪刀的安全使用。

2、教师巡察指导。

五、教师总结欣赏作品

1、相互欣赏作品,让做好的小朋友拿着做好的小企鹅学企鹅走路。

2、纸杯还可以做成什么?互相讨论,回家与家里人尝试制作别的动物或东西。

六、延伸活动

1、企鹅一直呆在南极可无聊了,它想出去旅行。小朋友们想带它去哪里?

2、让幼儿画出想带小企鹅去的地方,小企鹅出发旅行咯!

《企鹅遇险记》大班语言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仔细观察画面,根据线索猜测联想故事情节,并清晰表述。

2、在方格图中,寻找抓捕企鹅最长和最短的路线,发展幼儿思维。

活动准备:

PPT、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引起幼儿阅读兴趣:

1、介绍故事的名称,理解“遇险”。

2、猜测企鹅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引导幼儿从企鹅的生活习性、绘本封面等有关联的事物来进行猜测)

过渡:三只猫和一只企鹅之间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听听这个故事吧。

二、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这天下午,三只猫把家里的东西都吃光了,可是肚子还是饿得咕咕叫。它们把屋子上上下下翻了个遍,终于找到3枚硬币。

2、出示一张地图:

三只猫要出门解决它们的问题了,它们可以去哪里呢?

可是走出家门的第一家店就吸引了它们,你还记得离猫家最近的’店是什么吗?

3、连续播放两张PPT(看电影和绑架企鹅):

你看懂了吗?三只猫在电影院看了一场什么电影,又做了一个什么决定?

它们的决定和那个电影有关系吗?

老师用故事小结,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前后之间的联系。

4、PPT:仔细看看小企鹅在哪里出现过?要求幼儿准确、清楚表达企鹅的位置。

5、三只猫追捕企鹅:

幼儿猜测三只猫追捕企鹅的路线,要求清楚表达方向和数量。

寻找多种不同的最短追捕路线。

幼儿寻找三只猫追捕企鹅的最长路线,为企鹅逃跑赢得时间。

小结:同样的起点和终点,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走法,有最短距离的方便路线,但有时最长的那个路线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收获。看!今天我们就帮助小企鹅成功逃跑了。

6、继续讲述故事至结束。

三、延伸:

小企鹅的成功脱险可不光靠运气,这本书里记录了小企鹅成功逃跑的许多好办法,我们以后可以去看看这本书,一起发现企鹅的好办法。

设计思路:

《企鹅遇险记》这个绘本情节有趣,画面生动,许多故事发展的线索被巧妙的暗含在了画面中,且根据大班幼儿对历险类题材故事比较感兴趣的年龄特点,因此选择了这样一个绘本设计了今天的活动。

根据绘本画面的特点,我将活动重点落在了:观察画面,猜测故事情节和发展幼儿思维两个方面。活动中有许多次对画面的引导观察,从最开始的寻找发现到后来的方位记忆,乃至最后通过观察猜测故事情节,建立情节发展前后顺序的内在联系,这是对幼儿思维不断提出挑战的一个过程。

活动中利用三只猫追捕企鹅的故事情节,让幼儿设计追捕的路线,从最简单的路线设计到后来最短路线设计以及为了帮助企鹅逃跑而设计的最长路线。每一次的路线设计要求不同,鼓励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同时适当整合了方位表述,表征符号记录等元素,使活动的价值能够最大化。

以上就是“《企鹅遇险记》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的范文模板了,可供有需要的朋友们进行参考与借鉴,在参考的同时,大家也一定能结合自己的授课模式,编写出适合授课的优秀教案。

《企鹅遇险记》大班语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企鹅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企鹅一起做运动。

3、感受企鹅冬天不怕冷的精神。

活动准备:

视频、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看企鹅视频,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天气非常寒冷,没有花草树木,也没有小狗小猫,只有谁不怕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观看课件,了解企鹅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1、提问:企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

有几只翅膀?

它是怎样站?怎样走路的?

请幼儿学一学企鹅的动作。

2、提问:为什么企鹅不怕冷呢?

再继续观看课件,了解企鹅的习性。

教师:企鹅的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而且天虽然冷,可是企鹅还在不停的运动,所以它不怕冷。

三、学习小企鹅和教师一起做运动教师:我们一起来学学不怕冷的小企鹅,到户外去运动吧。

《企鹅遇险记》大班语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雕刻“小企鹅”雪雕作品活动,使幼儿感知经过积压的雪很硬,懂得运用各种工具进行雕琢,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录像带、小冰铲、小角铲(自制),笤帚、小锯等。

活动过程

1、探究的问题:怎样雕“小企鹅”。

幼儿讨论。

(1)用彩笔画企鹅。

(2)用彩泥捏企鹅。

(3)用雪坯雕企鹅。

幼儿实验。

(1)用彩笔画各种姿态的企鹅。

(2)用各种颜色的彩泥捏企鹅,企鹅非常漂亮。

(3)在雪坯上用各种工具雕琢企鹅。

试一试,铲雪。

教师在幼儿做好的雪坯上画企鹅。;.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幼儿观察教师画的图样,听教师讲制作雪雕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后,开始选择工具进行雪雕创作。教师引导幼儿从四个角开始铲雪,做大体轮廓。

(1)怎样雕琢大体轮廓?

幼儿铲雪时,教师关注幼儿掌握铲雪与造型之间的关系,引导提示幼儿在画的轮廓外要留有余量。

(2)小企鹅的翅膀怎样雕?

幼儿互相商量,教师引导幼儿用小雪铲根据图样从前面铲去多余的雪,再到后面,把前后铲通。

(3)怎样雕企鹅的身体?

教师提示幼儿选择角铲铲雪,使翅膀与身体区分开。用小铲雕出企鹅的嘴。

(4)眼睛和脚怎么雕?

幼儿选择工具铲雪,用小铲雕眼睛和脚。

(5)你做的雪雕满意吗?

幼儿不满意。教师组织幼儿统一整理,进行精雕。

(6)修整磨光。

教师启发幼儿使用小磨板,幼儿开始拉、推进行磨雪。实验后发现很平、很光、很美,幼儿对雪的自然特性更加了解了,一边磨,一边清理企鹅身上的残雪,把雪面磨得平平的。可爱的小企鹅终于雕刻成了,幼儿高兴地在雪雕作品前面立下写上了他们名字的牌子。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幼儿记录雕刻的过程。

2、注意事项

提示幼儿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打逗、嬉闹。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 下一篇:办公耗材管理办法最新,办公耗材管理办法最新版(整理11篇 )
    上一篇:大学生组织生活会发言稿范文(精选10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