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知识大全(精选8篇)

daniel 0 2024-03-09

防震减灾知识大全篇1

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震前应做哪些准备?地震来临,在民房中、在公共场所怎么避震?专家提出,学习必要的防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做好防震准备,对更好地保护身处险境的自己大有好处。震害防御专家说,地震前应做好防震准备,如清理杂物,保持门口、楼道畅通;固定高大家具,将重物下置,防止倾倒伤人;准备电筒、创可贴、水等物品,做成家庭防震包;腾空牢固家具的下方,以备藏身。地震来临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并灵活选择藏身之所:震时应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室内避震时应选择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如内墙墙根、墙角等,或躲避到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震时切记不要跳楼、不要站到阳台上和窗边。学生在教室上课时遇到地震,老师应疏导学生迅速抱头躲入课桌下,待地震过后迅速撤离;在操场的学生可原地蹲下,注意避开附近的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中。

在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应尽快找到结实的柜台、低矮家具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同时注意预防高空落物伤人。在户外遇到地震时,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并注意避开变压器、电线杆、广告牌、高烟囱、水塔、过街桥、立交桥等构筑物。

防震减灾知识大全篇2

地震时的10条须知

一、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二、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第1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

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第2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大的晃动停息后去关火。第3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防震减灾知识大全篇3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1.震级大小划分

震级大小划分——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1、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2、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3、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4、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2.地震分类

地震分类——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脉动——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

3.怎样粗略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

地震时震中区的人们感到先颠后晃,随着震中距离的加大,颠与晃的时间差会逐渐加长,颠与晃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在一定范围以外,人们就感觉不到颠动,而只是感到晃动了。若地震时你感到颠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颠动,只感到晃动,说明这个地震离你比较远;颠动和晃动都不太强时,说明这个地震不很大。

4.震时是跑还是躲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高楼里,跑出来更是不太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防震减灾知识大全篇4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

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

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防震减灾知识大全篇5

不同环境下紧急避震的要点

(1)在家中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站在房间中央;

这都是身体最暴露、最不安全的地方!

·住楼的朋友,较安全的躲避地方有:

——牢固的桌子旁边或床旁边或者其他牢固的较大物体旁边(一定不要藏在下面,会更危险的);

——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如卫生间;

——内承重墙墙角;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震时不应采取的行为:

——千万不能跳楼;

——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到楼梯去;

——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墙上的扶手。

——不要到处乱跑,特别不要到楼道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住平房的朋友:如果室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

·室内避震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震时不应采取的行为:

——不要躲在屋顶大梁下;

——不要躲在窗户边;

——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

——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

(2)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

——千万不要慌乱拥挤、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

——如不得已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而动,避免被挤到墙壁处或栅栏处;

——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在排椅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待地震过去后,听从服务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的门窗、橱窗和玻璃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吊灯、广告牌等高耸悬挂物。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事故时受伤;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3)在户外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迅速离开各种高大危险物;

——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上下;

——高烟囱、水塔等。注意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注重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4)在野外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变压器、高压线下,以防触电;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或危险仓库,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时受到伤害。

(5)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在室内:

——遇到火灾。千万别乱跑,更不要到拥挤的地方去,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注意要匍匐前进,逆风而进;

——燃气泄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在室外:

——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跑;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向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要特别保护好头部;

——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方向跑,要尽快绕到工厂的上风方向去;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6.地震时生产岗位的应急处置对策为避免地震产生次生灾害和保证要害系统工作的连续性,地震突然发生时,一切在岗人员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沉着冷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果断措施:

(1)紧急拉下电闸,切断电源;

(2)一切高温高压装置立即停止加温加压,采取降压排气措施;

(3)扑灭炉火,关闭燃料炉门;

(4)将易起化学反应的物质互相隔离;

(5)迅速关闭存放毒气、细菌的容器或阀门,防止泄露;

(6)操作机器者要做好安全停车事宜;

(7)正在行驶中的火车、汽车等应迅速紧急刹车;

(8)对于一些不能中断的生产和科研部门,在岗人员应坚守岗位,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地震后被埋压怎么办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1)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2)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砾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

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3)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4)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5)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6)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震后抢险救灾

(1)指挥部发出命令;

(2)迅速恢复与外界的通讯联系;

(3)实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

(4)迅速排除险情;

(5)恢复医院功能或建立新的医疗救护点;

(6)迅速有效地组织抢险被埋人员;

(7)加强社会治安。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5篇防震减灾知识大全的相关内容了,供大家参考。想要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持续关注本站。

防震减灾知识大全篇6

学校防震知识

桌椅摆放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塌倒伤人,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方位;加固课桌、讲台,便于藏身避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门窗玻璃贴上防震胶带,防止玻璃震碎伤人。在熟悉学校周围地形、环境基础上,可进行防震演练活动,包括:室内一分钟紧急避震,震后迅速撤离教室的疏散演习,自救、互救练习等。演练活动时间要短,疏散、撤离要快,才能达到避震效果好的要求。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应经常在课堂宣导防震常识,并教导学生避难事宜,举行防震演习。

1.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2.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4.地震时如在室外,远离建筑物。

5.地震时如在行驶中之校车,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

防震减灾知识大全篇7

地震应急时应注意什么

(1)震时是跑还是躲?

我国大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现象很短,由于剧烈地动,人们行动往往无法自主;但若住在平房,发现预警现象较早,则应力争跑出室外到开阔、安全的地方避震。所谓就近避震,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

(2)身体应采取什么姿势?

“伏而待定”,即蹲下、坐下或趴下,尽量蜷曲身体,使身体重心降低,同时,双手要牢牢抓住身边的牢固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暴露在物体外而受伤。

(3)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沙发垫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侵入。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吸入。

4.大震后,余震还会不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许多建筑物受到主震冲击以后,虽然还未破坏,但已变得不太牢固,这时如果再来一些较强余震,尽管其震级小于主震,但所造成的破坏可能比主震还大。

防震减灾知识大全篇8

(一)、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明确地震时的疏散路线和避震场所。

(二)、固定室内家具,高层玻璃窗贴纸条,移开阳台上的花盆。

(三)、清除楼道、走廊和门前的杂物,保持疏散通道畅通,妥善处理室内的易爆物品。

(四)、准备好避震和营救用品,如手电筒、半导体收音机、食品、水、药品以及绳、锤子等。

(五)、做好家庭成员的分工,如关闭煤气、切断电源、熄灭炉子火等。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在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1、能撤离时,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选定的安全地区。

⑴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⑵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2、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震后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⑴在家里,可躲在床、桌下面或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等。

⑵在车间里,可躲在机床下或小房间。

⑶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边。

⑷在影剧院,可躲在椅子下。

3、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高架路下等处停留。尽量远离加油站、煤气储气罐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场所。

4、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⑴用枕头顶在头上。

⑵用面盆顶在头上。

⑶用书包顶在头上。

⑷用双手护住头部。

  • 下一篇:领导班子个人述职报告(精选6篇)
    上一篇:小学生年后的家乡作文字左右(整理4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