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朋友分饼干教案(精选8篇)

daniel 0 2024-03-15

动物朋友分饼干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分饼干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2、初步学习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按形状进行类。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学习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按形状进行分类。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磁片、彩色纸张、四个带动物头饰的盒子、各种形状的饼干若干,纸袋一个,饼干歌视频。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律动《小花朵》组织幼儿安静的坐下来。

二、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纸张,幼儿说出其名称及基本特征。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你们的好朋友,想不想看看是谁来了?你们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

教师先出示圆形让幼儿说出名称,再出示长方形,然后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他们名称和基本特征。

三、幼儿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如果有困难教师可引导幼儿在身边找找。

四、教师出示神奇口袋(袋里装各种图形的磁片),幼儿从袋中摸出磁片,并说出磁片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将磁片贴在黑板上。师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出磁片:神奇口袋真神奇,里面装着好东西,谁来摸,仔细摸,告诉大家好东西。

五、引导幼儿将外形相同的磁片放在一起。(给表现好的.幼儿奖励一朵小花)

六、游戏。做饼干和分饼干。

1、播放《饼干歌》视频,师幼跟视频音乐一起游戏。

2、幼儿按要求将饼干分给的动物朋友。

师:小朋友,我们的饼干做好了,看看都做了些什么形状的饼干?(教师出示的饼干,让幼儿看看)这么多的饼干,分给可爱的动物朋友一点好吗?

教师出示带动物头饰的盒子(盒子开口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师:喵―喵―,我是小花猫,我要吃正方形的饼干。嘎嘎嘎,我是谁呀?我可只吃长方形的饼干。我是小蚂蚁,我只要吃圆形的饼干。我是小白兔,我想吃三角形的饼干。

幼儿按形状把饼干分给小动物。

3、师幼共同检查分饼干的情况。

七、吃饼干。让小朋友挑自己喜欢的饼干吃。同伴交流,说说自己挑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活动材料,如彩色纸张、四个带动物头饰的盒子、各种形状的饼干等,幼儿们非常喜欢,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由于本次活动是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幼儿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多数幼儿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孩子们容易接受,所以本次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整过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的投入,到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还意犹未尽。

但在师幼检查分饼干的情况时,我发现给小动物的分的饼干没有发下去的多,原来有的孩子不愿意把饼干拿出来分给小动物,想留着自己吃,把饼干藏起来了,还有的孩子拿到饼干就吃,根本没听见老师说什么。爱吃饼干是孩子的天性,我忽视了这一点,所以有的孩子就没有参与分饼干这一环节的活动。如果这个环节先让孩子自己吃一点饼干,再分一部分给小动物,效果会更好一些。

动物朋友分饼干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情景中学习4以内的按数取物。

2、体验给小熊分饼干的快乐。

活动准备:

草地场景、4只小熊、竹席、每人一份操作板。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价值取向:复习数数,激发幼儿的兴趣。

T:天气真好,草地上来了些朋友,看,他们是谁?

T:数一数草地上来了几只小熊?

T:刚才他是怎么数的?

小结:点一个数一个,数到几就把几记在心里,就知道原来草地上一共来了4只小熊。

二、分饼干

价值取向:在情景中学习4以内的按数取物。

T:小熊在草地上做什么?

T:小熊们玩累了肚子饿了,熊妈妈准备了许多饼干给宝宝们吃。可妈妈一个人忙不过来,想请你们帮忙。

T:看一看这些小熊衣服上有什么?

T:熊妈妈等会儿就请小朋友按小熊衣服上的数字来给小熊分饼干。

T:这只小熊衣服上的数字是几?我们要分它几块饼干?

教师示范给小熊分饼干,我们在分小熊饼干时要说一句好听的话“小熊,我分饼干给你吃”。

T:请你们每人给一只小熊分饼干,看清楚小熊衣服上的数字是几,就给小熊分几块饼干。

幼儿操作:分饼干

T:请你用好听的话给小熊分饼干,那样它才会吃的香香的。

三、检验交流

价值取向:通过检验再次巩固数的经验。

T:我们一起看看小熊都吃饱了吗?

小结:熊妈妈谢谢你们给小熊分饼干吃,现在小熊吃的饱饱开心的回家了。

《分饼干》教案6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重叠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能找出一组物体多出的部分,并从左至右摆放物体。

3、幼儿喜欢参与数学活动,并能从中得到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大圆片4个,小圆片3个。

2、图片:小熊4个,饼干3个,老鼠、猫头饰若干。地上圆圈4个,每个圆圈能容纳幼儿7人。

活动过程:

1、问题倒入:出示图片小熊和饼干,师:我们给小熊分饼干吃,1只小熊只能分1个饼干,小朋友看看,是小熊多,还是饼干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将小熊卡片逐个放在黑板上,让幼儿注意老师是怎样摆放小熊卡片的,(手的动作从左至右)然后将饼干逐个放在小熊上面,每放—个,说一声:“给你一个饼干。”并让幼儿注意教师手动作的方向,师:小熊和饼干哪个多,哪个少?请把多余的拿出来。

2、幼儿操作。让幼儿两手各拿大小圆片,看一看,大小圆片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然后逐—将大圆片摆在桌子上,将小圆片逐一放在大圆片上,(注意手的摆放方向)说出大圆片和小圆片,哪个多,哪个少?将多的拿出来给大家看。

注:教师再提问问题的时候,要鼓励幼儿参与回答,并及时表扬表现积极的幼儿。

3、游戏:猫抓老鼠。

给幼儿戴上头饰,音乐响,每4只猫、3只老鼠围着圆圈跳舞。音乐一停,每只猫迅速抓住一只老鼠,然后说出猫与老鼠,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让多的站出来。

注意:猫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内活动;重新玩游戏时老鼠比猫多一只。

4、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操作的同时,感受到数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分享就到这里了,动物朋友分饼干教案可以帮助幼儿园儿童培养自己的分配与合作能力,并且感受到分享和合作的快乐。

动物朋友分饼干教案篇3

数学并非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多做题。以下是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的趣味数学智力题分饼干,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把五块饼干平均分配给六个小朋友,可是不能把任何一块饼干切成六等份。

题目规定,不能把任何一块饼干切成六等份,可是并不限制把饼干分成小块。要是把其中的三块各分成两半,那么,就得到六小块一样大的饼干;再把剩下的两块各分成三等分,又得得大小相等的六小块饼干;然后,把它们分给六个小朋友。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类似的问题很多。例如:题目中的数5和6,可以换成7和6,7和10,9和10,11和10,13和12。

问题的提法也可以变化。例如:把五张纸平均分给八个学生,又不要把任何一张纸分成八等份。

这类改小份为大份的问题,对理解分数的意义有帮助。

希望提供的趣味数学智力题分饼干,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动物朋友分饼干教案篇4

活动目标:1.能准确区分圆、方两种形状。2.能根据形状进行对应匹配。活动重点:认识图形,对各种图形进行对应匹配。活动准备:圆、方形的饼干若干,纸制的圆、方形的饼干若干,圆、方形的纸盘若干,小动物头饰嘴的部分分别挖成圆、方形。活动过程:1.说饼干:妈妈从超市里买了一些有趣的饼干,大家快来看一看!(1)出示圆、方形的饼干,分发给幼儿每人一块。(2)幼儿相互向同伴介绍自己拿到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介绍完了可以吃饼干。2.分饼干:妈妈还带来了许多饼干,等一会还要招待许多动物朋友。请幼儿把纸制的圆、方形饼干分别放到圆、方形的纸盘中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放(因为饼干x形的,盘子也是x形的—)。幼儿互相检验是否摆放正确。3.喂饼干:小动物们来做客了。你知道它们喜欢吃怎样的饼干吗?请幼儿用嘴、方形饼干去喂小动物按照饼干的形状,塞入小动物相对应形状的嘴里。活动二:活动名称:饼干盒(科学活动)活动目标:1.了解各种饼干的形状。2.比较清楚地分辨1和许多。活动重点:学会准确的区分1和许多。活动准备:每小组准备几个饼干盒,里面放有两种形状的饼干。活动过程:1.猜一猜:教师摇晃饼干盒,发出声音请幼儿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2.看一看:(1)请幼儿数一数盒子里的饼干有多少?(2)教师为幼儿拿出箱子里的饼干,鼓励幼儿主动用1和许多来表示。(3)在巡回指导中也可以询问幼儿:1、2、3数也数不清,可以怎样来表示?(4)请每个幼儿将自己饼干盒里的饼干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形状?各有多少?3.想一想:(1)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行动:要一块三角形的饼干。(或许多)(3)幼儿听信号做出行动。活动三:区域活动:幼儿用书《各种各样的饼干》将各种饼干按照图形的不同,分别送到小动物的嘴巴里,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分饼干。

动物朋友分饼干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进行平均分配,感知平均分配的简单规律并能初步运用于生活中。

2、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探究的乐趣,发展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视频一段、一体机。

2、圆形若干、记录纸、笔、剪刀。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二等分、四等分的分法导入活动

“上次活动中,我们学会了用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来将圆形饼干分成了2份和4份,今天老师请四个小朋友来做客,可是只有1块饼干要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呢?”

二、幼儿操作,进一步了解二等分、四等分。

1、一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幼儿讲述,教师操作课件)

问:谁来告诉大家1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

师幼小结:可以先把一块饼干四等分后分给了4个小朋友,每人拿到的就一样多了

2、两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

“2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请你们从盘子里拿出两块饼干,分给操作板上的小朋友,看谁分得快。”

问:

(1)2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

(2)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呢?(讨论不同分法)

师幼小结:我们可以把每块饼干二等分或四等分后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一样多。

三、自由探索将3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的方法,并进行记录

“3块饼干,要怎么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才会一样多呢?”

幼儿操作,记录结果,教师以实物投影仪展示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讨论出平均分的方法

师幼小结:3块饼干分给了4个小朋友,每人一样多可以用两块饼干进行二等分,一块饼干四等分的方法,也可以用每一块都四等分的方法来分。

四、探索口香糖的分法

1、4块口香糖分给4个小朋友

“饼干吃完了,我这还有4块口香糖分给4个小朋友要怎么分呢?”

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演示PPT

2、5块口香糖分给4个小朋友

“现在有几个口香糖,口香糖比小朋友多,这又要怎么分?”

师幼小结:口香糖比小朋友多,我们可以先一个一个分,再把剩下来的进行等分。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试试5个口香糖要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的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呢?请你们回家去想一想。”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二等分、四等分为基础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活动中我以给小朋友分食物为主线贯穿活动始末,“分饼干”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以一个圆形饼干的四等分为基础拓展到多个圆形的平均分配活动,,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究。

动物朋友分饼干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在小班时幼儿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多数幼儿能说出它们的名字。本次活动是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初步学习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形状进行分类。根据纲要提出的幼儿的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开展进行的。结合本班幼儿好动,喜欢小动物等特点以及本园设施简陋等实际情况,设计该活动方案。因为农村孩子对饼干很感兴趣,也爱吃饼干,所以本次活动中我用饼干作为活动材料。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分饼干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2、初步学习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按形状进行类。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学习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按形状进行分类。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磁片、彩色纸张、四个带动物头饰的盒子、各种形状的饼干若干,纸袋一个,饼干歌视频。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律动《小花朵》组织幼儿安静的坐下来。

二、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纸张,幼儿说出其名称及基本特征。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你们的好朋友,想不想看看是谁来了?你们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

教师先出示圆形让幼儿说出名称,再出示长方形,然后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他们名称和基本特征。

三、幼儿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如果有困难教师可引导幼儿在身边找找。

四、教师出示神奇口袋(袋里装各种图形的磁片),幼儿从袋中摸出磁片,并说出磁片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将磁片贴在黑板上。师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出磁片:神奇口袋真神奇,里面装着好东西,谁来摸,仔细摸,告诉大家好东西。

五、引导幼儿将外形相同的磁片放在一起。(给表现好的幼儿奖励一朵小花)

六、游戏。做饼干和分饼干。

1、播放《饼干歌》视频,师幼跟视频音乐一起游戏。

2、幼儿按要求将饼干分给的动物朋友。

师:小朋友,我们的饼干做好了,看看都做了些什么形状的饼干?(教师出示的饼干,让幼儿看看)这么多的饼干,分给可爱的动物朋友一点好吗?

教师出示带动物头饰的盒子(盒子开口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师:喵-喵-,我是小花猫,我要吃正方形的饼干。嘎嘎嘎,我是谁呀?我可只吃长方形的饼干。我是小蚂蚁,我只要吃圆形的饼干。我是小白兔,我想吃三角形的饼干。

幼儿按形状把饼干分给小动物。

3、师幼共同检查分饼干的情况。

七、吃饼干。让小朋友挑自己喜欢的饼干吃。同伴交流,说说自己挑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活动材料,如彩色纸张、四个带动物头饰的盒子、各种形状的饼干等,幼儿们非常喜欢,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由于本次活动是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幼儿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多数幼儿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孩子们容易接受,所以本次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整过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的投入,到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还意犹未尽。

但在师幼检查分饼干的情况时,我发现给小动物的分的饼干没有发下去的多,原来有的孩子不愿意把饼干拿出来分给小动物,想留着自己吃,把饼干藏起来了,还有的孩子拿到饼干就吃,根本没听见老师说什么。爱吃饼干是孩子的天性,我忽视了这一点,所以有的孩子就没有参与分饼干这一环节的活动。如果这个环节先让孩子自己吃一点饼干,再分一部分给小动物,效果会更好一些。

动物朋友分饼干教案篇7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3、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及关系。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理解分饼的方法及观察发现分数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图片。(课件)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

生:看过

师:唐僧师徒四人沿着西天取经之路一直行进,一天中午,他们来到一个人家较少的村庄,八戒按照师傅的吩咐出去化缘,解决午餐的事。由于八戒礼貌待人,一户农家给了他三张饼。这可让八戒犯难了,三张饼怎样分给四个人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

生:能。(板书课题:分饼)

二、操作探索

活动一

师:那就请同学们取出3张大小一样的圆纸板表示3张饼,小组合作,帮八戒解决这个问题,一会我找同学汇报。

生:动手操作。

师:哪个小组解决了这个问题?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生上台展示。)

生1:方法一:把一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1份,每人分到1/4张,(板书:1/4)按照这样的方法,再分第2张、第3张饼,共3张饼,每人分到3个1/4即3/4(板书:3/4)张饼。

师:(小结,边说边操作课件):这位同学把饼一张一张的分,每人分得一张饼的1/4,再分得第二张饼的1/4,再分得第三张饼的1/4,3个1/4是3/4,就是3/4张。

其它小组和他的想法一样吗?还有其他分法吗?

生2:方法二:把3张饼重叠在一起分,每人分到3张的1/4,就是3/4张。

师:(小结,边说边操作)这位同学把饼重叠在一起分,每人分到3张饼的1/4,合在一起是3/4张。

我们用两种方法帮忙八戒解决问题,大家真棒!

活动二

师:这时,走着走着,天色已晚,唐僧一行四人来到一处农家留宿,老妇人送给他们9张饼留作明天的斋饭,9张饼平均分给师徒4人,怎样分呢?请同学们想一想。(课件)

现在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哪一个同学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方法一:按照第一种分法,一张一张分,9个1/4是9/4(板书:9/44/4)张。

师:(小结,边说边操作):让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的分法(课件演示),9个(1/4)是(9/4),就是(9/4)张。

还有其他分法吗?

生2:方法二:按照第二种分法,9张饼叠在一起分,9张的1/4,就是9/4张。

师:(小结,边说边操作):让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的分法(课件演示),这位同学把9张饼重叠在一起分,9张的(1/4),就是(9/4)张。

师:这是我们刚才用过的两种方法,还有同学有其他分法吗?

生3:方法三:先分8张,每人2张,再把剩下的1张平均分4份,每人1/4张,合起来就是2张又(1/4)张。

师:让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的分法(课件演示)2张又1/4张,用分数怎么表示呢?请同学们看老师写,(板书:21/4)先写整数,表示两张饼,再写分数1/4紧挨着整数,分数线要与整数中间对齐,表示2又1/4张饼,现在请同学们写一写,看谁写得更漂亮!大家齐读两遍。

师:同学们,我们帮唐僧师徒解决了几个分饼的问题,得到了这些分数,那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呢?把你的发现与同学们交流。

生汇报交流,师根据汇报板书

(1)生1:第一组,分子小于分母(师板书:分子小于分母)

师:我们把这种分数叫真分数,(师板书:真分数)那1/4张饼或3/4张饼,它和1张饼比较,谁更大些呢?

生:1张饼大。

师:这说明真分数和整体1具有怎样的关系?

生:真分数小于1。(师板书:真分数小于1)

师:谁能再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分数是真分数?

生:举例,(师板书两个真分数)

(2)生2:第二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师板书: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

师:我们把这种分数叫假分数。(师板书:假分数)

那假分数与整体1具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师板书: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师:谁能举几个假分数的例子?

生:举例。(师板书两个假分数)

(3)师:第三组,我们来看这个分数是怎样的格式?

生3:整数+真分数(师板书:整数+真分数)

师:我们把这种分数叫带分数,(板书:带分数)

师:(指着课件9/4张饼和21/4张饼)这两组饼分得一样多吗?

生:一样多

师:这说明21/4和9/4有怎样的关系?(板书:21/49/4)

生:2(1/4)=(9/4)

师:对,(板书:=)带分数其实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板书: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谁能再举几个带分数的例子?

生:举例。(板书两个带分数)

三、巩固

师:同学们,我们不但帮唐僧师徒解决了难题,学会了很多知识,唐僧师傅决定再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生:有

师:(课件:习题)

四、小结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同学们,老师这也有两个分数送给大家,请大家齐读:

大家喜欢学习数学吗?那你想做一个数学小天才吗?那就请牢记这两个分数吧!好,我们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板书:

1/4,3/4,分子<分母,真分数<1

9/4,4/4,分子≥分母,假分数≥1

21/4整数+真分数,带分数>1

21/4=9/4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动物朋友分饼干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征(颜色、形状或大小)进行分类。

2、能愉快地参加操作活动,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手臂上一副袖套(红或绿);图形卡片;分类盒;小货车四辆,分别贴上标记。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进车间。练习按物体的单一特征分类。

教师以厂长的身份交代游戏规则。

师:工人们,今天我们要到饼干厂去工作,这边是“红红饼干厂”,那边是“绿绿饼干厂”,戴绿袖套的工人到“绿绿饼干厂”那里去,那么红袖套的呢?

幼儿根据袖套颜色分别找位置,教师检查找位置情况,幼儿互查。

二、游戏:分饼干。引导幼儿排除其他特征干扰,按图形的某一特征分类。

1、引导幼儿指认图形。

师:我们厂的饼干可真多呀,谁来介绍一下,有些什么样的饼干?根据幼儿讲述出示图形。

2、启发幼儿探索分类方法。

师:现在我们要把这些饼干分装到两个盒子里,你们想想看,哪些饼干可以放在一起?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分饼干,先分好的幼儿在下面讲述是怎样分的。

4、个别幼儿讲述分类方法。

师:你是怎么分的?除按颜色分外,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分别再请按形状、大小分类的幼儿讲述。教师提出再次操作要求:这些工人干得都很棒,我们发现,可以按饼干的颜色分、形状分、大小分,现在我们再用别人的方法也来试试看。

5、幼儿再次练习,教师巡视并给动作快的幼儿饼干盒上贴星。

三、游戏:运饼干。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分类。

1、推出小货车,指认标记。

师:饼干包装好了,现在我们要把它分别装到这4辆车上,每辆车上装的饼干是不同的。(教师边指标记边讲述)这辆车上装红盒子上有星的饼干,这辆车上装红盒子没星的饼干,那么这辆车上装什么?(指绿盒子有星的)最后一辆呢?(指绿盒子没星的)

2、幼儿分组来装饼干,教师检查分装情况,小结:表扬工人们能干。

3、(电话铃响)师:“喂,是幼儿园啊,我们已经把饼干装上车了,马上给你们送来,再见!”师生推车出活动室。

  • 下一篇:最新社区建军节活动方案,社区建军节活动主题(整理4篇 )
    上一篇:意识形态责任书集合(精选4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