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基本结构有哪些(精选3篇)

daniel 0 2024-03-17

教案的基本结构有哪些篇1

1.条目式教案的基本结构

包括学校、班级(年级)、学科、教师、日期、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时间(指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条目组成。

2.表格式教案的基本结构

表格式教案是在条目式教案的基础上,把必须的项目、教学过程的环节以及教与学的相互关系,设计为具有相对固定格式的表格。

学校

执教教师

年级

时间

学科

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教材分析:分析本课所讲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在本单元起到的作用以及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什么?怎样分析出来了?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能力、经验与技能方面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为顺利完成教学提供服务。

教学要求:(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包括知识、能力、技能三个方面

课型:说明是新授课、综合运用课还是复习课。

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教学准备(资源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素材等(包括教师和学生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时的各种表现(语言、动作、思维、表情等各个方面)

设计意图:要说出每个环节、每个提问、每个动明确的目的。与教学活动、学生的表现一一对应。

教学活动:

一、导入(讲授新知识的引子、铺垫)

(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境选择适当的导入方法,力求简洁、新颖、激趣、实用)种表现(语

二、新授(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均可)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层次清楚、过渡自然;

重点突出,而且突破重点、难点有方法;

(过程:创设情境,提出要求;分析、动手尝试;

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汇报尝试结果,上升到理论层次;小结方法;再次练习。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就完整了,让学生、听课人都明了,知道这部分内容已经进行完了、将要进行一个新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练习有坡度,有层次,能体现出面对不同能力的学生的需要(要求老师设计出同一主题,不同要求的

任务)。

四、总结(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来完成)

语言简练

板书设计:简练,突出重点,步骤清晰、实用

教学反馈(课后小记)

3.教案中各条目详解

①.课题名称。这是指该节课教学的题目。

②.教学时间。是指本课具体上课时间。

③.课的类型。确定该节课是新授课、复习课还是综合课。

④.教学目标。即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可以从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分析,也可以不用分开阐述。

教案的基本结构有哪些篇2

教案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其中,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导方向;教学内容是指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所需要涵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策略;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总结;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次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

在编写教案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其次,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适应,涵盖所需知识点和技能点;再次,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和情况进行调整;最后,教学评价应该客观公正,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编写教案提供帮助,祝您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以上就是教案的基本结构有哪些相关内容,不知大家对如何编写教案是否已经清晰,收藏本站,有更多教案可供参考。

教案的基本结构有哪些篇3

一要了解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对主体有充分的了解,包括学情分析,认知特点,相关学习理论、学习模式,基于脑的学习……这是不断了解的过程,要有这个意识,在平时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

二要了解内容。你要选择的内容、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课程标准等等做充分的了解。例如,如果要给学生设计整本书阅读课,你要了解此阶段学生的阅读文本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如何正确解读,它们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关系如何?与课本的相关性如何?等等。

以上两个“了解”功夫要花在平时。接下来,要完成四个步骤。

第一步:设定教学目标。

这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步。仅这个标题,如果详细说明,可以写一本书了。在此,只简单地表达一下想法。作为老师,大家都熟悉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不清楚的地方,请看相关图书)。按此法设定教学目标基本可以满足目前教育的要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1)教学目标分一般教学目标和具体学习结果,请以具体的预期学习结果来呈现教学目标,使目标可测量、可实现;

2)聚焦一个核心目标,其他目标加起来最多不要超过三个。

这个部分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是教学设计的源头所在,要设定好教学目标,要做好两个前提,即前面提到的两个“了解”,而每一个“了解”都是非常系统的,需要在平时学习和积累。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内容。

针对设定的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内容。这一步同样基于前面的两个“了解”。合适的内容,要与课程标准相匹配,与学生相匹配,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写下这些匹配很容易,但要选择合适的内容,也不是一日之功,与平时的积累有关。

合适的内容是个宽泛的概念,包括一切与课程相关的各种资源,有文本的,也有物件设施等等。

第三步:设计教学过程。

列好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接下来就要考虑用什么方式来实现,也就是如何教的问题,这部分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思考:有效的教学方式是什么?需要怎样的教学工具?分几个教学阶段来完成?

说到教学过程,通常的反应就是三大部分:导入、过程、总结。如何导入?如何设计过程?如何做回顾总结?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深入地展开。

1、导入: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导入的方式:提问、体验……没有固定的方法,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内容感兴趣,引发思考。

具体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来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如果侧重技能,应包括技能培养的完整环节:讲解/示范+支架式练习+独立练习+运用。还记得前面我们提到的阅读策略的学习吗?就是严格地按照这四个阶段进行教学设计的。

如果是关于任务的学习,可以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基本模型进行教学设计。

如果教学方式采用体验的方式,就要遵循经验学习循环图,分阶段进行,老师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更多的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

  • 下一篇:高二化学复习个人计划范文(精选2篇)
    上一篇:高二记事作文字左右(整理4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