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绘本读后感(精选5篇)
《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绘本读后感篇1
昨天我又看了一本宫西达也的书,名字是《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
这本书说的是:一只很饿的老狼,(来到猪的小镇),看到小镇的门牌上画着两只凶恶的小猪,又看到小镇食品店的窗子上贴着“怎么吃狼的100法”等(海报),就被镇上的小猪吓跑了。吓跑老狼后,小镇门牌上的两只小猪也露出了笑脸,而老狼(被)吓成了一只“猪”,因为老狼总是(像猪一样)“呼噜呼噜”地叫,(时间一长)老狼觉得自己就是一只猪了。
老狼跑出小镇(后)又遇到一只狼,他大声地喊:“啊!狼来了!
狼来了!”然后老狼(撒腿)就跑了。另一只狼(自言)自语道:
“咦,这“小猪”是神经病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相信假象,猪就是猪,狼就是狼,没有猪狼,也没有狼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些奇怪的东西,猪吃狼就是不可能的,只有狼吃猪。
《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绘本读后感篇2
一只饿坏了的老狼,到了猪的小镇。他本来想着可以美餐一顿。可是老狼发现,小镇里的菜单里面,都是以老狼为主食,小镇上的书,也是关于如何捉到一只老狼,老狼是怎么爱哭鼻子这一类内容。
老狼吓得伪装起来准备逃走,结果遇到了小猪们,为了证明自己也是小猪,老狼学起了小猪的哼哼声。最后,逃出去的老狼,以为自己真的是一头小猪,看到一只狼就吓得没命地逃走了。
这个故事,来自宫西达也的一个绘本——《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
孩子读这个绘本,完全是当成一个好玩的故事。不过宫西达也写这个绘本,除了给孩子们看之外,他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一个理念。
宫西达也在一次采访中,说这个绘本是想告诉大人们,一直被否定的孩子,最终就会成为你所否定的那种人,每天少说一个否定词,多说一个赞扬的词,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
宫西达表达了自己担忧,有人在日本做过一个调查,所谓父母(成人)的定义就是:每天给孩子200个否定词——不行、不对……
这个绘本是要告诉父母,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否定和指责孩子。
《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绘本读后感篇3
绘本讲述的是一只饥饿的老狼,已经累得走不动了,无意中抬头发现前面竟然是猪的小镇,满心欢喜的老狼用尽最后的力气来到这里,饥饿的老狼原本是想吃一碗拉面的,可这个猪小镇可不一样,小猪竟然以狼肉为食,还有专门售卖与狼有关的书店和装狼冰箱。就在他觉得事情不妙准备伪装逃跑的时候,被一只小猪发现了,为了保命,狼不得不学着猪叫伪装成猪逃离了猪小镇,跑了很远还在学猪叫,以至于同伴以为是碰到了一只猪呢。小猪们高兴地庆祝胜利。
有一种故事很宫西达也,有一种画风叫宫西达也,此书画风很持续,还有一股强烈的可爱范,动物们天然呆萌~书中的猪击中了狼的恐惧点,把狼吓得屁滚尿流,饿狼有他的呆萌,有他的狡猾,小猪有他们的天真和智慧。生活中我们往往很容易被环境影响,在恶劣的环境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即便是狼也要保持一种本性,别让外界混淆了你的本能哦。《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传达了宫西达也先生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隐忧和美好愿望:一直被否定的孩子最终就会成为你所否定的那种人,每天少说一个否定词,多说一个赞扬的词,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不要小瞧孩子的智慧,也不要被恐怖吓傻了我们聪明的大脑。
这10篇内容都是《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绘本读后感的范文,如何各位家长给孩子们将这个绘本故事时找不到孩子更容易接受新知识的方法,那就可以来参考一下上述整理出来的这些读后感范文,也希望小编分享的文章能帮到大家。
《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绘本读后感篇4
《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被全球最大图书网站亚马逊评为五星级作品。
超人气绘本大师宫西达先生的精彩绘本,日本狂销百万,此次登录中国!!!
《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传达了宫西达也先生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隐忧和美好愿望:一直被否定的孩子最终就会成为你所否定的那种人,每天少说一个否定词,多说一个赞扬的词,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
《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绘本读后感篇5
如果这样一直否定孩子,最后孩子会怎么样呢?那就是如同宫西达也所说的:一直被否定的孩子,最终就会成为你所否定的那种人。
绘本里面的老狼,可以被认为是刚出生的孩子,小猪们其实就是孩子身边的父母,孩子周围的人。老狼感到自己的价值被否定,就开始变得害怕担心。同样,孩子在被父母的不停否定中,也会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了最后,即使孩子长大了,如同老狼已经逃出了猪的小镇,这些孩子还会和老狼一样。他们接受了别人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
如果父母不希望给孩子贴标签,那么,首先自己要改掉否定和指责的行为模式。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有意识地记录自己一天内说话内容和应对别人的方式。如果大部分时刻,都是再否定别人,那么很可能,指责也是同样存在。否定和指责的行为,并不是一天养成的,所以要改掉也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
尽管这会很困难,但是我们自身这样的改变,终归是非常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