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德意志观后感(精选5篇)
我自己的德意志观后感篇1
重师的女生食堂楼上,每当周末的时候就会放电影,票价2元/每人。
从我在那里读书的时候就是这样,现在已经至少7年了。那时候会有很多学生去看电影,人山人海的,但是现在我去了几场都只有几个人放这部《我自己的德意志》的时候,影院里坐了3个人。卖票的阿姨说,现在科技发达了,她的意思是很多学生自己都有电脑,可以上网看,再加上放映设备老化,画面都变得模糊,音响也拖着回音,不过看着大屏幕的电影,还是会给人一种更接近心灵的感动。
当起初以为无聊的开头之后,我便被这部影片深深的吸引了,我承认,我流泪了,小时候我看到感人的电视总会忍不住眼泪在眼眶打转,长大后,我的眼泪更多了,直接两条线就淌下来。
电影结束后,我们三人都不想离去,一直看着字幕,仔细的聆听着那段不想结束仿佛一切才刚刚开始的钢琴演奏。我们三人都被感动了,而这种感动犹如给我最应该需求的一股生命力,告诉我快,快,快啊,不要浪费生命了,不要过可耻的生活了,自己努力打工挣钱,不管做什么,哪怕很累钱又很少,把爸爸接到身边,好好照顾他,他一个人在老家很不方便。我会结识很多很多的人,我要学习,我要读书,快点去实现它吧,要把它做好!和朋友们一起分享过程和结果的喜悦。我想对我的朋友们说“亲爱的,不要烦恼了,好吗?我们都需要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坚强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自己的德意志观后感篇2
还不错,挺真实的留学生活。一开始看男主角觉得超级废,又干偷鸡摸狗的勾当,小小的苦也好像很受不了一样,但是后来通过锻炼他俨然脱胎换骨般。留学使他变得自力更生,珍惜家人和身正言明已经很值得了,他比较不幸的是有个猪队友还有爸妈出事了,他不仅需要支付自己的学费生活费,还得操上家人的一份心,但是这也使他变成了一个高尚的人。同时他也是非常幸运地,因为他会弹钢琴,后来还选择了自己擅长还有有兴趣终生投入的职业,同时他也遇到了善良且正值的女老板,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了他,在精神上也给予了鼓舞和引导。没有留学过的人看应该没有太多共鸣吧,在德国留学中的我听到电影中的德语感觉特别有亲切感。看完nanzhujue的经历我觉得我只需要打工攥自己的生活费,家人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已经很幸福了,同时我也很有动力去面对留学的生活,即使难毕业,但是这段经历肯定是值得的,不仅是知识和眼界,在价值观,为人处事,生活的经验还有遇到的人都是珍贵的财富。很多人走上了德国这条不归路,真的会觉得没成回家会很丢脸,既然已经走了,那就继续努力,拼尽全力不后悔地zouxiaqu吧,要是现实中遇到男主那样的留学生,也许我非常欣赏他的,长得又帅,德语又好,为人正直且富有责任心,非常关心家人,还会弹钢琴,音乐其实很多时候真的很有治愈的作用。
我自己的德意志观后感篇3
因为想留学德国,挑了这个电影看。扪心自问,自己的留学动机是模糊的,或许只是为了逃避国内本科毕业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压力,想在国外呆一呆。
我不喜欢德语。一点都不喜欢。纳粹。啤酒。香肠。足球。猪肘。土豆。都不接受。
为什么选德国呢,因为中介说这个没学费,生活费也比较低,还能打工挣钱,用不着家里开支多少。我信了。
还有歧视性的APS审核。因为审核排队错过秋季入学的申请时间,我最早只能明年春天走。误了我近一年的时间。无奈。
身边的同学纷纷出国,自己也想跟风飞一把。抱着“现在不出国以后哪有机会”的心态,我想趁着年轻多经历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然后才算是完整地活过。所以,就算不欣赏德国鬼子的文化,我也能不眨眼睛灌下大杯啤酒,说着叽里咕噜的德语,r音通通发成“喝”,装作自己能融入,多拍照片,录一些像肖扬那样装作自己生活得很好的视频,然后拼命学习,争取毕业。
看这个片子深深遗憾自己不会弹钢琴。有一门一技之长是多么的重要。而且流利德语也是优势。更何况他是男性。我只有不太流利的英语和无缚鸡之力、善于打碎盘子的手。对自己打工不抱什么希望。
不知道明年这个时候我在哪儿呢。
我自己的德意志,尚未开机。
对于这部片子,三星吧,希望它十年以后,由我自己导演的德意志,多些学术性。德国鬼子能同意转专业申请几乎不可能。我要好好念书,发表论文,绝不会给中国人丢脸。
加油。并祝所有学子有梦,圆梦。
我自己的德意志观后感篇4
人是有自我中心意识的吧,这一辈子即使做到每日三省吾身,也未必能看清自己的模样,镜子里的自己,也未必是真实的自己。所以希腊智者说:认识你自己。
一样米养百样人,或流连在都市水泥,或躬耕于村野田垄,亿万芸芸众生,在漫漫人生路上有多少时候会退思自我?有风光无限野心发散者,有韬光养晦笑而不语者,有匍匐逡巡苟活者,哪一人见自己真身?
大宽在初时那么得意狂妄,却不曾想过自己真正的追求,风光荣耀转瞬成空;像于乐这样的女人追求的是什么呢?或许只是一种状态,她喜欢的是城市,而不是人吧,所以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来去。
肖扬从衣食无忧跌入无依无靠的异国流浪之中,被生存逼迫,终于也能看到另一个异于从前的自我。寻找到付出与收获的快乐,人生是否就此圆满?或许也未必,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生活终于是比较充实或者公平的。
这部电影里德国人教会我两件事:喜欢、自我。教授不会因为你选了他的课而高兴并将你留下,他更尊重你是否热爱和适合这门专业,万岁,教授上课照本宣科并往死里说服你留下…喜欢弹钢琴就在教堂里弹上几十年,仅仅是因为享受这份工作而不是为了晋级福利工资。
别人有千百万荣耀风光,你只需要享受自己。
我自己的德意志观后感篇5
刚刚看完了《我自已的德意志》,很少被电影感动了,而这部影片,的确触动了我的心灵。
喜欢看励志的影片,前年看《大长今》也是劲头十足,总觉得在自立自强的人身上,可以得到生命的启示。
《我自己的德意志》不但是主人公肖扬在异国他乡自我生存,自我奋斗的故事,也是他精神和心灵成熟的故事。
肖扬刚开始来到德国,和其他为了混文凭而出国的留学生们差不了多少,都是想谋个外国的文凭,如果不是后来的遭遇,肖扬可能也就混迹异域,最后学无所成地回国了。究其源,他的成长,成功来自一段人生苦难的经历。
从同窗好友张大宽偷了他所有的钱开始,肖扬的恶梦开始了,同时,也是他经历磨练和成长的开始。
被自己同学偷走了养命的钱,不但失去了生活的保证,而且心灵倍受打击。没有住所,没有食物,没有退路,没有安慰。
为了生存,去偷,去骗,去乞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却失去了尊严。
直到再次失去生计,百感交集之时在酒店里弹奏出心灵的乐曲,暴露了心底的良善,而得以遇到命中的救星。
忘了这位高明的女老板叫什么名字,就觉得是一位智者的化身,在她的点拨下,肖扬不仅摆脱了窘境,而且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最令人感悟的是女老板对肖扬说的那段话“看到那个肥猪扑满吗?里面装满了顾客捐给教堂的钱,如果我自己留下来,没人知道,但是我自己知道,我会睡不着吃不下。”就是这番话点化了肖扬,使肖扬振奋精神,把困境中所骗所偷的一一偿还,这时的肖扬内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到后来,昔日好友张大宽、于乐的堕落使肖扬知道了自己人生应该追求的方向,那并不是一纸文凭,而是真正想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他放弃了原来的学业,投入**的怀抱。
作为主人公肖扬的对比,张大宽、于乐的经历也折射出人格的丧失是最可怕的困境,堕落的根源。
保持人格的尊严,是走出逆境的唯一出路。
人,走在生命的道路上,都在寻找着,生命的方向。
以上便是我自己的德意志观后感10篇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当做大家写该影片观后感的参考模板,想必在看过上面这些内容后,大家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会灵感爆棚、奋笔疾书吧。如果本站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请多关注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