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碎片观后感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精选5篇)

daniel 0 2024-03-22

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篇1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没有新鲜记忆的人,一个只靠着照片和纹身,靠着报仇的信念而活着的人。他的记忆从妻子被强暴后就终止了,他始终认为妻子被奸杀,凶手在逃中。他去警察局报案,认识了曾经做过卧底的警察Teddy,同时成了Teddy手上的一个杀人工具。这样的关系持续了一年,主角在teddy的安排下,每每能够杀了所谓的凶手,等到一次次短暂的快乐记忆,Teddy也每每能因此获利,直到有一天,他利用主角杀死了毒贩Jimmy。Teddy得意的把自己的目的告诉了主角。主角为自己所受到的愚弄而愤怒,他决定把自己的下一个复仇的目标对准Teddy,他开着Jimmy的车在酒吧中碰到了Jimmy的情人Natalie,Natalie从主角开的车上,明白主角一定和情人的死有关,于是把主角带回家,在Natalie带有利用性质的帮助下,主角终于在当年杀死Jimmy的地方把Teddy杀死。

看完电影,非常可怜主人公,自己的妻子被人强奸,而自己被歹徒打了一下之后,失去了短期记忆的能力,然后唯一活着的目标就是替妻子报仇,一张张的照片,文字,身体上一条条纹身,然而短期的记忆让他醒来不记得自己做了些什么,要做什么,是好是坏?但是就像别人告诉他的,他报了仇会记得吗?他会一直找一个叫约翰G的人吗?当Lenny知道了真正杀害妻子的凶手是自己时,他强迫自己改变这个记忆,原因是他很痛苦,他想逃避这种内疚的痛苦。同时本身有失忆症,他很容易忘掉真相伪造一个虚假的记忆。原来人的大脑在保存记忆时是有选择性的,去除了那些让自己痛苦的不愉快的,但留下来的却不一定真实。

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经历悲欢离合,选择想记住的,屏蔽悲伤,生活总要继续,也不能沉浸于伤心的事情。而有些不如意事,选择性的忘掉,停留在心里,不泛涟漪。

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篇2

克里斯托福·诺兰,以前一直不知道他是谁。直至看了他的记忆碎片,其实盖·皮尔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神,在影片上的表现也没有传统好莱坞大片的风采,但是就是这样的表现,让这部悬疑的犯罪片更加的精彩。

第一次看的时候根本很难看清楚说的是什么,人物中谁是谁非。后来看了解析之后,才知道一点。此类的悬疑片,美国有很多,我看过的比较成功的也有一些,我比较喜欢的有《搏击俱乐部》、《致命ID》《恐怖游轮》还有就是今天这一部《记忆碎片》,纯粹的都是高智商的电影。

在这里只说几点:第一,男主有记忆强迫症,其实他的妻子在被人强奸之后并没有死,只是因为他的记忆问题伤心欲绝,后来为了测试,注射了过量的胰岛素死亡。第二:男主其实知道是自己杀了妻子,但是为了能够拥有活下去的动力,他强迫自己以为妻子是被杀手(有俩位)杀死了,他此生唯一的目的就是报仇。第三:警察泰勒,此人应该是坏人,利用男主报仇心切以及记忆问题,设计帮他杀人。第四:男主后来明白妻子死于过量胰岛素,而自己也编造了一个记忆碎片去欺骗自己,为了不再让自己滥杀无辜,在持续杀死了三个人之后,杀掉了泰勒,从此结束了这个循环杀人的怪圈。

影片采用正序和倒叙的方式,来表达剧情,其实很高明。另外,男主的智商真的是非常高的。

以上是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篇3

只看片头时,强烈感觉这绝对是一部不错的影片。很多影片,只窥一斑,就能感受到导演纵横捭阖的能力。比如片名、比如开头。而在观影过程中,无数次有回看某些细节的冲动,也能说明影片具有让你欲罢不能的吸引力。看《谍影重重》时那种冲动最为明显,而且最终演变成无法克制的一遍又一遍重复地看。导演设的套,需要观众在无处次观影中总结、释疑,这是一种很智慧的表现。《记忆碎片》也是这种让人心甘情愿被疑惑折磨的电影。看到影片结尾,被忽悠的感觉油然而生。情节原来并不复杂,复杂的是结构的颠覆。导演一遍一遍带我们回看过往,企图促使我们通过“他者”的经历正视“自我”对记忆和人生的看法。

影片通过黑白的回忆和彩色的经历进行时穿插推进故事情节。回忆往前,经历往后,这已经够复杂的了。然后还让这种交织呈片段式前进。每一个片段,都借着前一个片段的尾巴往前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量重复的镜头,细碎的情节,然后在影片快速向故事真相奔去的过程中自己也进行着无数猜想的排列组合。这是很让人兴奋的结构颠覆,让人很振奋地发现,原来剧情以外,电影本身的结构也可以这样玩。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自我折磨的人,一个喜欢跟电影捉迷藏的人,一个喜欢对电影吹毛求疵的人,完全可以来看看这部电影,它绝对会让你自以为是的发达神经和审美观受到刺激。

结构之外,情节之中,也有让人沉默半响的东西。一个患“短期记忆丧失症”的男士,妻子被强奸,自己以为妻子报仇为目的而生活。但是因为这种病,他做过的事情,十几或几十分钟后就会忘记,因为他靠拍照和写提示字句来让自己一直追寻自己调查的成果前进。作为一个从出事后记忆完全丧失而人生目标如此明确的人,自然会有别有用心的人想利用他。虽然这些人事后都因为良心发现而表现得友好。这个现象可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如果有人对你特别好,一定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用我们古人的智慧总结就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原来这些越古老的道理,真是像钻石黄金一样,越可靠真实。这就是它们可以流传至今的原因。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要看表面上她的微笑,或者他的说辞,也许事实的真相,总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那么我们要面对什么样的真相呢?影片说“记忆误人,相信事实”,记忆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主角达到了他的目的,杀了伤害他妻子的人,杀了利用他的警察。过程不重要,记忆不重要,记忆往往会让人痛苦,“记忆是不可靠的,我们不能记住细节,法庭上用来定罪的是证据而不是记忆。”他自己给自己设套,完成了自己最初的目的。“只选择记忆你想记得的部分”他功德圆满,影片结束。高智商的人,即使失去了记忆,也能利用自己的智慧,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可以这样?如果古人在做某些历史记录的时候,稍稍做一些他所满意的改动,会误导多少历史学家多少年的青春?追寻真相的路永远不会停止,因为人总有欲望偏好。而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你是否曾经只选择记得你想记得的事?那些初恋的美好,那些巅峰的快感,那些瞩目的荣誉,那些快乐的友情?你是否经意不经意间忘记了其实有人曾经利用了你的爱情,有人曾经延缓了你成功的道路,有人曾经以友情的名义欺骗你?当我们离起点越远,是否还会记得当初那些艰辛的路程?记忆会美化过往,除非那种有自虐倾向的人。人们总会不自觉地选择让那些美好的回忆充盈大脑,所以用证据来记录你的人生吧,至少在别人指责你时,在别人想利用你时,在你回忆往事时,你知道,我不是一无是处,我不欠这个世界的,我不是一张白纸,我不是自我陶醉,人生虽然如白驹过隙,但我走过的地方,都有痕迹。

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篇4

想忘却忘不掉,想要一个清晰的回忆又记不完整、记不连续,这不是短时记忆症患者的独有现象,也是我们这些渐入老年状态的人们或多或少都有的现象。

人一生当中想要忘记的事情很多,想要永远记在心里的事情也很多;但是,事事难遂人愿,结果恰恰是:想忘的忘不掉,想记的记不住。

莱昂纳多的状态其实很好,如此短暂的记忆,有多少不快的事情,有多少不想见的人,转身就忘记了,多好阿!何必要刺些文字和符号在身体上?何必要强迫自己想起某些人、某些事?如果,他不被人利用,如果不纠缠在那些模糊而不连续的影像碎片里;每天只找一些开心的事情做,每天只和喜欢人的在一起;他应该可以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活得非常惬意。

电影要的就是这种折磨人的效果,不起伏,不跌宕,不撕扯,电影似乎看起来就没有什么意思。不过,我觉得这部电影的表现手法,看起来有很多地方都是在不停的重复,或是用一个似曾相识的碎片粘在另一个相似的碎片后面,让人看着感觉有点累,感觉不刺激,感觉不精彩。

我一直想要过行马由缰的生活,走到哪里累了就在哪里歇一下;看看没有看过的风景,吃吃没有吃过的东西,交几个有趣又有缘的朋友;然后,继续往前,继续向着下一个新的地方挺进。永远带着一颗好奇的心,慢慢释放没有止境的欲望……

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篇5

《记忆碎片》整部电影就是一堆记忆碎片拼接起来的,没有强大的逻辑力,不看第二遍,根本没法把它们完整的连接起来,它就是一部典型的心理剧,不断地挑战自己这么多年所学到的那些心理学知识皮毛。

整个电影就是一堆碎片,不是么?可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不也是一堆记忆碎片堆集起来的吗?自打我们从娘胎里出来,一点点融入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本来连续的记忆随着时间的冲刷,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模糊,模糊的碎片记忆不断地胡乱堆积在我们近乎无限的巨大的脑海里。可是这个巨大的脑海就是一个有选择的巨型仓库,把我们喜欢的内容和印象深刻的部分放在最外层,以便我们随时可以回忆起来,而把一些让我们痛苦不开心,甚至影响我们一生的东西却深藏在最深的潜意识里。恰恰是这部分无法意识到的内容,往往更深刻地决定我们在关键路口上的方向,却始终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决定。

和电影的主角莱尼一样,我们也是一群失忆症患者。巨型仓库里的内容总是需要一些提示,才会想起来。莱尼会把重要的事情纹在的自己的身上,或者用纸片照片记下来。靠着这些提示,他可以把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把自己的所有片段连接起来,即使有些片段终究还是失去了,但最后他还是找到了杀他爱妻的凶手。而我们,大多数人没有这个习惯,仗着自己记性好,没有健忘症,不愿意动手把那些重要的提示记下来,于是,我们总是很快就把自己上一次出过的错给忘记,接下来又重走旧路,再摔一跤。好像没有健忘症,却总是把刚刚得到的教训忘得一干二净。古语说,吃一堑长一智。但其实这只是小聪明才要吃一堑长一智,真正的大智慧是极少数,常常看别人吃堑,自己长智,从别人古人伟人书中长智。多数人吃了堑也不见长智,总是在同一个坑摔倒。

难道不是吗?我们这些貌似正常的人比莱尼好到哪里去呢?粗心大意的孩子每每在考试的时候犯同样的错误,而且是最低级的错误。愤怒的妻子每次提醒自己要好好的跟丈夫沟通交流,却总是讲不到三句话就开始吵。手痒的爸爸告诉自己不要轻易打孩子,可是一听到老师班主任告状,就忍不住老拳伺候。看脸的女人第一次被巧嘴的花样美男骗得精光,下一次又被同样的招数骗得更惨,还背一屁股债。胸大无脑的美女愤怒的离婚再嫁后,发现第二个男人几乎是前夫的翻版。

这些人固然有性格上的缺陷,但是不懂得汲取教训,不同程度的患有失忆症,也是原因。

莱尼失去的只是短时记忆,于是他被男人骗,被女人骗,杀了一个无辜的毒贩,不过他牢记了那个骗他的家伙绝不可信。可是我们这些正常人往往失去的是长时记忆,明明反复告诫自己要亲君子、远小人,可是遇到花言巧语的家伙,就失去了记忆和判断力。于是就听信了偶像的话,照着别人说的去做。有的捞到牢狱之灾,有的拣了飞来横祸,有的遇人不淑。把上天赋予的慧眼抛在一边,轻则自己后悔,别人鄙视,重则搭进了一生的幸福。

主角莱尼说,生存,更好的生存,就要记得生活的目标。可是我们,有多少人还记得儿时的梦想?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生活目标?多少人还记得自己选择事业的初衷?多少人还记得求婚结婚的誓言?

也许还有很多人记得。可是,生活的坎坷,变幻的风云,满街的流言,一路的说客,五色的诱惑,让我们走着走着,就迷失了自己,忘记了初衷,屈服于现实。

可是我们见到的现实是真的吗?也许我们都相信所见皆实,所听皆实。可这个事实,究竟是法律事实?还是客观事实?还是心理事实?法律事实讲究证据,客观事实不依赖外界而存在,心理事实是我们每个人对客观事实和证据进行加工过的结果。每一种事实都已经掺进了各人的世界观,蒙上了各自的有色眼镜,都被有意无意的筛选过。

我们都是失忆症患者,症状轻重不同而已。唯有把佛祖赠送给我们的慧眼找出来,擦亮,跳出自己看自己,也许会有另一番发现。

  • 下一篇:关于宿舍卫生扣分检讨书(精选9篇)
    上一篇:四年级作文一件难忘的事字(6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