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准初三学生的一封信(精选5篇)

daniel 0 2024-03-28

给准初三学生的一封信篇1

亲爱的XXX同学:

你好!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2个月的网课学习已经告一段落了,明天我们就要重返校园,迎接最后的紧张又刺激的中考冲刺阶段。在这2个月的网课学习中,你的学习状况如何呢?你是否在这个漫长的寒假中得到充实呢?或许你有你自己的答案。

在我眼里你是一个学习认真,思维敏捷,活泼幽默,有时又有点“怂怂”的朋友,虽然我们接触时间不长,但是我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友谊。你的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和学校里名列前茅。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在数学上你是一个很有“造诣”的人,而我偏偏这么学科不理想,我相信以你为挑战,不仅可以帮助帮助我的弱科,同时我们也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学校里每次看到你的数学高分都让我分外眼红,所以我在数学这么学科上一定要抓紧跟上你的脚步,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跟上你,同时也让我得到了一定的突破。而且每次看你的写作业都十分的迅速,并且质量还高。我的作业两者不可兼得,所以这方面我是需要向你学习的。我相信在优异的成绩背后是不辞辛苦的努力和付出,你在学习上面肯定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才会有你现在的成果。

在距离中考已经寥寥可数的日子里,我们即将面临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我们都应该都应该努力拼搏,奋发向上。在最后3个月里我会向你看齐,向你学习,不会的问题向你请教,牢牢地跟上你学习的步伐,弥补弱课,巩固优良学科。希望你不要“羞涩”,放开手脚将你知识传授给我,我也不会让你失望。我们都可以进步,实现我们的目标与理想。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让我在最后的时刻砥砺前行,努力拼搏,无怨无悔。成就最好的自己。加油!

XXX

20XX年XX月XX日

给准初三学生的一封信篇2

亲爱的XXX:

你好呀!

不记得自己已经多久没有认真地坐在电脑前写下一封书信了,谈起匆匆过去的这个寒假,我感觉还是过得很空,说来惭愧,在寒假刚刚开始的时候,我给自己制定了许多方案,三个月过去,真正完成的却是寥寥无几。我深知自己并不聪明,也不自律,说过的事情总是做不到,但是距离中考只有62天了,我还想再试一次。

初中三年下来,不得不承认,你真的很优秀,不是张扬肆意的显露,而是内敛沉静。在看你第一眼的时候,我觉得你很文静,许是很爱阅读,相处下来,这一点,我倒是猜准了。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也帮助了我很多。你总是很耐心,总能在听完我天马行空的猜想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每次失利后,你也总能发自内心的劝慰我,让我有了继续向前的动力。你是个很谦虚的人,无论名次如何,你从来不会炫耀,这一点,我怕是永远都学不到了,沾沾自喜兴许会成为我成功路上最大的阻碍。总之很感谢你,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没有你的帮助,我都不可能这么快地成长。

为了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在此我特向你提出友谊挑战,希望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知道,想要成金,必将经受烈火的锤炼;想要破土,必将积蓄足够的动力。经受千风万浪的吹打,造就一颗雄胆、满腔热情。我期待并且无限渴望,能够和你上同一所高中,你会是我永远的榜样。

写下这封挑战书,除了激励自己,其实更多的,还是想要表达感谢。感谢你,感谢我的好室友姜放,感谢九五班的每一位同学,每一位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这份恩情,我会永远记在心里,中考在即,大家都一起努力吧,还来得及!

XXX

20XX年XX月XX日

给准初三学生的一封信篇3

亲爱的宝贝:

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距离你人生第一次重要的考试—中考还有一百天的时间了。此时此刻,妈妈的内心比你还要激动还要紧张。你长大了。可是在我记忆里,你仿佛还是襁褓中咿呀学语的婴儿,还是依偎在我怀里要我教你识字给你讲童话故事的孩子。可是一转眼你都十五岁了。

过去的十五年是我也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十五年。这五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共同成长。你让我经历了人生中无数个第一次:你第一次叫妈妈时的激动,你第一次学会走路时的欣喜,你第一次背着书包上学时的期待,你第一个满分试卷的喜悦...你让我体会到做妈妈的快乐,同时也让我懂得了责任和担当。作为母亲我希望你能健康成长,更希望你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台湾作家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让我感触很深。她说:孩子,我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是的,我希望你快乐。天下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

我知道,在你的年纪和你谈人生有点沉重。有些事没有切身体会你可能不会懂。但是,只要你知道在这个比金子还宝贵的年纪用心的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就足以让爸爸妈妈欣慰了。

妈妈知道你努力了,妈妈很开心。但是还有一些小小的问题如果你能注意并改正妈妈会更高兴。比如,遇到困难时希望你鼓足勇气克服它。比如少一些小马虎,小粗心。比如,更加有效的规划和利用你的时间。

亲爱的宝贝,成长的路上你并不孤单。爸爸妈妈会永远陪着你,给你鼓励,支持你前进。让我们一起努力,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

套用你喜欢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话: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亲爱的宝贝,加油!让我们共勉!期待你考入理想的学校!

XXX

20XX年XX月XX日

给准初三学生的一封信篇4

亲爱的XX:

你好!寒冬已悄然而去,20XX年中考倒计时的钟声早已敲响,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前行。此时,离中考只有两月。在这决定我们命运的关键时刻,我郑重地向你发起挑战。

有一句话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人在竞争中会变得更加优秀,会变得更加自信。如果说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竞争,那么存于内心的激情将不断磨灭,才能不断消散,最终化作“冢中枯骨”。而只要有了竞争,那么人内心中的激情将越燃越剧,才能也将不断提高。

但是也有留心,选择怎样的竞争“对手”,相差甚远的自然是不可取的,如此,只有选择与你“势均力敌”之人,亦或是比你稍稍高出一筹之人。

你我“势均力敌”,因此我选择你成为我在学习上的竞争“对手”。所谓“对手”,亦是伙伴——在学习之路上的伙伴,一路上你我同行,携手并进,这便是我所求的“对手”。

当然,你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学习的。例如,在校时,每当下课,你总是第一时间拿出作业,并奋笔勤书,很少见你与他人嬉闹;当每晚放学时,你总会带上一本书回寝室,到了寝室后,便投身书海;每天早上,寝室里都会响起闹钟的声音,那是你带来的闹钟,它响起的时间很早,你说,你想早点起来,这样可以多看会儿书。还有很多事情,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能和你结成竞争伙伴,我非常高兴。我相信在接下来互相竞争、互相帮助的两个月里,我们能够共同取得进步。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的追求,生命的追求取决于不懈的奋斗。请接受我的挑战,让我们携手并进吧!

XXX

20XX年XX月XX日

给准初三学生的一封信篇5

亲爱的孩子: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喜欢现在这种考试制度,不过如果你说喜欢,我还真不信。其实,我就不喜欢。爸爸上小学时是在2000个孩子当中通过面试、笔试考进去的,属于优秀学校里的中等生,后来爸爸上了区里最好的初中。在初中我仍然是中等生,就这么晃着晃着,等到中考时就差了那么几分,结果没能升入到这个中学的高中,而是去了区里排名第二的学校。

为此,爸爸每天早上就得挤公共汽车,但明明自己就住在区里最好中学的围墙外;中午还要带一个大饭盒,最倒霉是高三的时候同时带一个饭盒两个菜盒,因为还要把晚饭带上;更糟糕的是一开学,看得出班级里的同学几乎都相互认识,因为他们都是在学校附近一起上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现在又成了高中同学。而我则不同,我周围很少有见过的初中和小学同学。

开始,我非常不适应,总是想早点摆脱这个环境,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第一个期末考了全班倒数第二。当时你爷爷奶奶并没有说我什么,但是我觉得很难面对这个成绩。

后来,我发现了几个现实:

第一,我不可能摆脱这个环境,没有谁有本事把我转到区里最好的那所学校,而且即便是爷爷奶奶有这个本事,我在现在这个学校考了班级倒数第二,那么到了最好的学校可能就会是倒数第一,在这个战场没有打赢,去一个最有挑战性的战场就会赢么?

第二,我改变不了这个环境,不可能让自己的家搬到学校附近去,客观点说,当时我也不喜欢那个学校的位置;同时我也不可能让同学们像对待一起上过小学、初中的同学一样对待我。

第三,在这个班级当中其实没人care你的感受,因为除了你自己以外,根本没有几个人看得见你,你既不是全年级第一,也不是突出的帅哥、美女,更不是体育健将。

按照这个状况,根据我想要让自己实现高中生活学习得更开心一点的愿望,爸爸总结了四条规则。

第一个规则

有时你无法决定自己在哪个平台上,但是你可以决定自己在现有的平台上的态度和因此产生的做事方式。

第二个规则

当你拒绝融入环境时,环境一定也不会接纳你;当你主动融入环境时,会发现原来环境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第三个规则

对于任何事情(无论好事、坏事)你有三个态度,第一是拒绝,第二是被动,第三是主动。如果你拒绝了,那么你也会被拒绝;如果你被动了,另外一方也会是被动;如果你主动了,整个世界都会应和你,结果你和你的周边都受益。

第四个规则

即便是在无法决定自己在哪个平台上的时候,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平台。

XXX

20XX年XX月XX日

  • 下一篇:关于聘用的合同集合范文(精选8篇)
    上一篇:大学生家访家长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学生家访感悟(整理4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