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安全自查报告(精选3篇)
文物安全自查报告篇1
按照文物督发[20xx]20号文件要求,我区高度重视,会同区文广新局抽调专人对辖区保护中文物违法与消防安全专项督查工作进行检查,并对以往多次摸底调研的情况进行整理。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实施情况
xxx区域涵盖老城区,文物景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在为期近五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xxx市共普查登记216处不可移动文物。xxx区占了全市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总数的40%,其中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数占据全市公布名录的半壁江山。
1、为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以强化预防、落实责任、依法治理、科技支撑、基础建设、应急处置为重点,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夯实基层基础,积极配合全市开展的安全生产建设年活动,彻查安全隐患,预防和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确保安全稳定。根据市政府《xxx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建设年活动的意见》,按照市文广局《关于开展20xx年度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活动的通知》(文广新字【20xx】161号)要求,在市文物局的督查下开展了20xx年度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活动。
在此次排查整治活动中,我区认真加强文物安全目标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在20xx年7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项行动时间,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责任人深入一线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也确保了全年安全稳定无事故。
2、根据省文物局转发国家文物局《关于做好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文物安全工作的通知》(x文物办【20xx】154号)和市政府办公室x政办传【20xx】2号《关于切实加强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市文物局《关于20xx年春节前进行文物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宜文物字【20xx】04号)要求,为切实加强我区文物安全工作,确保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在春节前与市文物局组成了工作组,集中开展了一次文物安全大检查。
通过本次检查有效消除了辖区内文物单位消防安全隐患,重点检查20xx年国家文物局部署开展的文物安全隐患排查出的问题整改情况,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对发现的火灾隐患,研究制定科学的整改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坚决依法督促整改,切实提高了文物单位的火灾防范能力,有效遏制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督查工作成果
(一)xxx区第三次文物普查登陆公布不可移动文物保存情况
依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xxx辖区内共有古迹、旧址及代表性建筑8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是振风塔和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分别是xxx寺、熊范二烈士专祠、南关清真寺、天主堂、xxx邮务管理局旧址、同仁医院旧址以及太平天国英王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保对象31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探花第、江西会馆、陈独秀及其两子故居读书处、圣救主座堂、太平天国望楼、徐锡麟就义处、孙中心视察xxx旧址、倒扒狮石牌坊和钱牌楼石牌坊等;其它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7处。
(二)文物违法行为查出情况
20xx年8月19日,市公安局xxx分局破获了一起倒卖文物案,共收缴疑似文物212件。后经xxx省文物鉴定站鉴定,其中达到国家三级文物99件,一般文物33件。近日,市公安局xxx分局依照有关规定,将132件涉案文物移交给xxx市博物馆。
这起倒卖文物犯罪案件破获,受到省有关部门和省20xx年度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充分肯定,新安晚报等媒体进行公开报道,影响较大。
我区自20xx年至今未发现有擅自拆除或破坏不可移动文物本体以及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或者建设控制地带内的违法建设行为。
(三)文物保护开发存在的问题
1、现有文物古迹遭毁坏较严重。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因种种原因毁坏较严重,历史建筑的整体布局多数已不完整,亟待保护整修。如太平天国英王府,位于建新社区辖区任家坡街47号,曾因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府邸而得名,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为砖木结构。该文物因年代久远,近年来先后发生多处墙体断裂、倾斜,木制结构腐朽、脱落严重,一直被街道社区列为一级消防安全隐患。英王府旧址原居住14户人家,现仍有11户、23人居住在这一危房中。
2、传统街巷整体风貌正逐步消退。人民路周边大部分街巷传统建筑在旧城改造中许多已被新建的建筑取代,如倒扒狮街巷、大南门民族一条街等历史街区风貌正面临逐步消退的危险,应抓紧整治重现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现有文物遗存遗迹。
3、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意识淡薄。当前,人们对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一些文物古迹时常遭到破坏,甚至有的销声匿迹,令人痛心,群众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待教育和提高。如太平天国瞭望台,座落于南水回族社区大南门9栋至11栋之间,上世纪80年代重建于原太平天国瞭望台遗址上,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该瞭望台由老式青砖灰泥堆砌而成,现基脚班驳不堪,因年久失修,顶部的竹木和小瓦时有掉落,目测有倾斜。居民反映瞭望台上的房子墙基受长年雨水冲刷,黄泥土露出在外,经常有泥块砸落在对面大南门7号楼的居民阳台上,并有随时倒塌的可能。所在街道曾根据文物局要求,召开了3次居民协调会,大部分居民都不同意砌筑,而是要求重建,市文物局施工受阻。年后又按市文物局要求,挨家挨户到居民家中做工作,也仅有4户居民同意。另陈延年、陈桥年读书处座落于南水回族社区南水关巷8号,系1910年期间陈延年、陈桥年在xxx读书生活的地方,于50年代(建国初期)重建旧址上,建筑面积约650平方米,管理单位为市文物局。现住有10户居民,产权为私人所有,且各家庭有不同程度的装修,有破窗打洞等行为。
4、恢复建设资金筹措缺口较大。由于旧城改造的拆建比(拆迁面积和建筑面积)本来就远比新区开发的拆建比高得多,若开展旧城风貌保护性建设,拆安比与拆建比之间的差别就更大。由于市、区财力匮乏,这样客观上造成多年来我区乃至我市在文物保护方面所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也直接制约了我市文物保护、开发和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古城文物消防安全状况与火灾隐患整改情况
为预防和减少文物单位火灾危害,规范文物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我区多次协同公安机关消防部门组织实施消防安全检查。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从严管理、防患未然”的原则,定期检查、重点抽查、重要节日或重大活动前检查,对消防安全检查、自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逐项登记,逐项整改。能当场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当场立即整改的,在火灾隐患未消除前,落实防范措施,确保隐患整改期间的消防安全。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被检查文物单位填写《文物单位消防安全大检查登记表》,由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名后存档备查。
(五)文物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
目前我区没有文物局建制,日常工作由文广新局牵头代管,人员都是兼职,且力量薄弱,在文物保护知识等方面也有欠缺,文物保护工作有时仅停留在面上难以深入。另外由于机构不健全,文物部门许多关于文物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和要求有时难以得到落实。还由于文物保护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着文物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客观上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至于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受损情况时有发生。
三、措施和建议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新时期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至关重要。我区将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坚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在确保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加强宣传和执行新的《文物法》、《文物消防安全检查规程》,加强与公安、消防、工商、建设、规划、国土等有关部门的联动,建立文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
2、政府要把文物保护摆到文化工作重要日程上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加大对文物保护的投入,确保文物保护工作正常开展。
3、加大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分期分批对文物进行抢救和修缮。
4、对辖区内文物单位实施消防安全检查和督查文物、博物馆单位实施消防安全自查,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工作人员、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5、制作区文物保护文物点地图,明确文物保护属地管理概念
6、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在区级建立文物局,引进文博专业人才,加强文博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文物安全自查报告篇2
xx文广局:
根据市文化局《关于做好国庆期间文物安全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对全县文物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现就我县的文物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局分管领导、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联合县公安局和消防队,在国庆期间对全县的文物陈列馆、纪念馆、古寺庙、古建筑等重点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逐个排查,防止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2、相关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所有文物藏品库房进行自查,严格记录库房面积、建设时间及结构类型,对馆藏文物级别、件数等基本情况详细登记,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
3、节日期间,文物开放单位继续免费开放,严格落实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增加了对文物陈列馆的巡查次数,杜绝了盗窃和火灾事故的发生。对田野文物、古建筑、古寺庙及周边的活动严加管理,没有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活动出现。
文物安全自查报告篇3
市文体局:
根据毕文物字【20xx】16号文件通知精神,我局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相关事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文物资源基本情况
依偎着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风景区共有八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普底乡迎丰村播勒黄氏公乐祠堂、普底乡跑马村街背后黄氏宗祠、播勒黄氏乙祠、普底乡大荒村陈家祠堂、普底乡石牛村李家祠堂、普底乡跑马村黄家坝阻击战遗址、金坡乡宋家沟花坟、仁和乡仁和村镇南侯祠。自党工委、管委会成立后,高度重视各文物场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在景区内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开展各类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使风景区形成良好的文物保护氛围,各场所均保存完好。
二、学习宣传《文物保护法》情况
《文物保护法》公布实施以来,按照国家、省、市文物局的安排部署和要求,我局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李锴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世军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文物保护法》。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风景区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法律意识有了一定提高。
三、文物保护和利用情况
(一)夯实基础工作,增强保护意识。
1、成立组织机构,加强文物保护网络。为了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我局在风景区成立了各场所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并明确专人负责,预防文物犯罪,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建立健全了以群众文保员为骨干的文物保护网络。
2、健全制度,夯实文物安全责任。
始终把文物安全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与各场所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
3、在风景区内开展文物普查,进一步完善文物档案。
按照省、市及党工委、管委会的安排部署,我局及时召开会议,组织人员在风景区开展文化遗产挖掘活动,对风景区历史文化古迹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加大投入力度,狠抓保护管理。
1、文物抢修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文物场所修缮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在省、市及党工委、管委会的高度重视下,2010年完成了(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普底乡黄家祠堂的修缮保护工作。
2、完成了红色文化历史遗迹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党工委、管委会的安排部署,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风景区修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红军广场,见证了红二、六军团转战黔西北在普根底新场与敌军战斗的光辉历史。
四、存在问题
(一)广大干部群众对文化遗产价值认知度不够,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当前,对文化遗产的价值、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对文化遗产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知,有些破坏文物的违法现象仍未杜绝,造成文物保护工作在景区建设、经济发展中得不到应有的前置考虑和充分尊重。
(二)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不足,后劲乏力。目前,风景区严重缺乏文物保护的专门人才,客观上制约着文化文物事业、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
一、额敏博物馆占地面积XX平方米,分上下两层。陈列布展分历史厅、民族民俗厅、政治建设厅、成就厅和旅游厅。
馆内的安全设施主要有安防、消防设施、监控控制室等。其中一楼、二楼的个个角落均安装有报警设备,每个展厅安装消防栓。馆内设有安全监控控制室一间,并有专业人员定时监控。馆内还配有保安人员,每日对馆内各个展厅进行巡视排查,及时发现存在隐患。
本馆在接待观众时,要求持身份证参观,对参观者做实名登记,并对所带包裹进行开包检查。经常检查整顿包括开放路线在内的各重要部位的治安管理情况。
二、存在问题
我馆的安全防范体系不够完善。安全防范体系概括起来是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相结合。但由于资金有限,我馆安防设施设备相对落后,保安人员相对较少。工作人员过于依赖设施设备,缺乏全局安全意识。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三、整改措施
接到XX区通知后,我馆及时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会议,专题研究
部署这次文物安全自查自纠工作,成立了检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馆内文物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对于馆藏文物安全工作,主要做了四项工作:
(一)加大管理力度。
在做好日常安全保卫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具体的安全措施。同时,配套完善了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计划组织人员进行一次消防演练,使安全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二)进行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指定专人负责对保卫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对安全工作经常督促检查,针对安全工作特点及时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了安全工作制度,实行双人双岗24小时昼夜值班,充分利用安全报警设施,从而达到了人防、技防的要求。
(三)对展厅、库房的线路、电路进行了全面检查。
在主要线路安装了报警器、应急灯,配备了干粉灭火器。
并对展柜做了防火处理,确保了馆藏文物的安全。及时排查了电路漏电显现,并对其加以整改维修,保证了日常接待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加强防护工作,改善保管设备。
今后我馆将根据文件精神,密切联系公安机关,加大巡逻密度。并逐步实现与公安机关联网工作,实现一键报警。除此之外,本馆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对于各种可能引起事故的隐患,凡是目前能解决的,应立即解决。对文物仓库,逐步做到防盗、
防火、避雷、自动报警、灭火、调温等必要的设备。在目前设备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我馆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加入博物馆的安全保卫工作中,确保博物馆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接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