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岁儿童古诗(16篇)

daniel 0 2024-04-20

适合5岁儿童古诗

池上

白居易〔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

小娃:指小孩子。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11.适合5岁儿童古诗一

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20.适合5岁儿童古诗十

石灰吟

于谦〔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万凿一作:万击)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浑不怕一作:全不怕)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适合5岁儿童古诗

山行

杜牧〔唐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深秋时节,沿着远处的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经过深秋寒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适合5岁儿童古诗

小池

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诗简介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篇。此诗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翻译/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14.适合5岁儿童古诗四

竹里馆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古诗简介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表述。

翻译/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

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

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19.适合5岁儿童古诗九

雪梅

卢钺〔宋代〕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以评议梅与雪的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注释

卢梅坡,宋诗人。生卒年不详。“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降(xiáng):服输。

骚人:诗人。

阁笔:放下笔。阁,同“搁”放下。

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逊:不及,比不上。

适合5岁儿童古诗

夜宿山寺

李白〔唐代〕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注释

宿:住,过夜。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

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适合5岁儿童古诗

望天门山

李白〔唐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16.适合5岁儿童古诗六

所见

袁枚〔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牧童大概是想要捕捉那正在鸣叫的蝉,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

适合5岁儿童古诗

春日偶成

程颢〔宋代〕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韵译

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

春游愉悦的心情呀,人们并不了解,于是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散译

接近正午时分,天上飘着淡淡的云,偶尔刮起一阵微风。穿行于花柳之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前面的河边。

旁人不知道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少年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注释

偶成:偶然写成。

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时人:一作“旁人”。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15.适合5岁儿童古诗五

夏日绝句

朝代:宋朝|作者: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古诗简介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翻译/译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8.适合5岁儿童古诗八

示儿

陆游〔宋代〕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13.适合5岁儿童古诗三

独坐敬亭山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古诗简介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翻译/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17.适合5岁儿童古诗七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12.适合5岁儿童古诗二

乌衣巷

刘禹锡〔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 下一篇:小学二年级演讲稿字(6篇)
    上一篇:体育老师的总结,体育老师的总结与反思(整理11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