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散文(精选12篇)

daniel 0 2024-04-24

童年趣事散文

童年趣事散文篇1

邻家的小石头是个有名的淘气包,满脑子希奇古怪的主意。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们和往常一样上山挖野菜,小石头很幸运的捡到四枚鸟蛋。他小心翼翼的把鸟蛋放在菜篮子中间,生怕让鸟蛋碰碎。半下午的时候,我们都挖了满满一菜篮子野菜,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往家走,小石头没怎么说话,表情始终是喜滋滋的。到村子后,就各自回家了。

傍晚时分,我正准备吃饭,忽然石头妈妈急匆匆走进我家,还没停稳就问我:你挖完菜回家和没和小石头一起玩呢,小石头不见了。我说我回家后没有和他在一起。妈妈是个热心肠,一边催促我不要吃饭了,赶紧帮忙到别的伙伴家找找,一边替石头妈想石头能去的地方——什么姥姥家呀、姑姑家的,还一个劲的安慰石头妈不要着急,说不定一会就回来了。石头妈已经是慌了手脚,语无伦次地说些——这孩子能到那里取呢?他从来没有出门不打招呼的呀等等,反反复复地说。最后,爸爸出了个主意:到村子广播站去,让广播员给广一下,或许村子里的其他人能够看到。不一会,村东头大树上的大喇叭就播出了寻找小石头的信息。

天慢慢的黑了下来,可小石头的影子都没有,也没有任何人提供一点关于小石头的消息。石头妈急得在家里号啕大哭,石头爸爸象无头的苍蝇般一会出去找一会回家瞧,石头的叔叔、姑姑以及邻居们分兵几路,把整个村子几乎翻了个遍,包括后山的池塘、村西头的大井都用长秆子探了好几遍,但最终都是毫无结果。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即,不知是谁在院子里喊了一声:石头在这里了。大家一窝蜂似的涌向院子,只见南院的二大爷拿着手电筒照着仓房,大家顺着手电筒的光亮往里一看,只见小石头象老僧打坐似的坐在仓房的角落里,两只手里分明捧着四枚鸟蛋。

原来,小石头不知从那里听说可以用体温孵小鸡的事情,今天他捡了四枚鸟蛋,回家的路上就一直盘算着要将它们孵成小鸟的,所以回家后,放下菜篮子,取出鸟蛋就钻进了仓房,谁知坐着坐着竟然睡着了,所以就造成轰动全村的找人事件。

童年趣事散文散文篇2

童年记忆有很多很多,像一片片破碎的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耀眼的金光。每一片都是那么珍贵,不会遗忘。我的记忆是我最珍惜的宝物,有伤心的、有开心的、有让我自豪的、有让我自卑的、更有让我至今都会一想起就大笑的!

还记得这件事是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发生的。那天妈妈出去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那可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呀,一会披上毛巾当超人,一会趴在地上学小狗,一会竖蜻蜓,玩得不亦乐乎!

忽然我听到门外有人在说话,出于好奇,我就把耳朵贴在门上偷听:“喂,你家孩子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啊?”“别提了!这次他又考泡汤了,还没及格呢!”“哦,我的孩子还考得不错。”他们的谈话并没有太引起我的注意,但我听到一个词——“泡汤”。我想:“泡糖”是什么呢?难道是把糖泡一下会更加好吃吗?想到这里,我就想试一试!

我说干就干,那盆子倒了一碗水,可倒的太满了,一不小心把水打翻了,泼了满身都是,衣服都湿了。我找出我的糖罐,拿出我一直都舍不得吃的“大白兔”奶糖,一连剥出几颗,全都放进剩下的水里。开始泡糖喽!我在水里抓起一把糖搓了又搓,后来感觉还是没有变化,就干脆拿出妈妈的搓衣板,边搓还边唱着歌,我还拿出筷子用力地搅拌,后来我觉得还不够就撒了点盐。过了一会我满心期待地去看我泡的糖,我看见水已经变得浑浊了,用手去捞,却什么也捞不到,我就拿出舀菜的漏勺来舀,最后舀出了几颗豌豆大小的白色小丸,我尝了一颗,立马吐了出来,太难吃了!原来的奶香味全没有了,还带有一股苦涩。

突然我听见门外有声音,好像有人回来了,我马上把水倒了,看见自己泡的糖随着水流走了,心里别提有多失落。我出门一看,原来是妈妈回来了,妈妈见我衣服都湿了,就问我怎么回事。我不敢隐瞒,就把事情都一五一十都告诉了妈妈,妈妈一听哈哈大笑,说:“傻孩子,你可真笨!是‘泡汤’,不是‘泡糖’呀!是指把事情搞砸了!“我听了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件事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十分有趣!

童年趣事散文篇3

看电影在童年那可是很快乐的事情,可这种快乐不是经常有的。

农村的电影放映队是很受欢迎的,每个乡镇(那时候叫公社)都有一支。他们从县里电影发行站取回拷贝,然后每个村子(那时叫大队)巡回放映。每循环一次最低需要半个月时间。

很关注放映队的走向,打听到三里五村有放映队的消息,伙伴们立马奔走相告,吃罢晚饭呼朋唤友跟着大人们前去观看,常常一部电影能看上三五遍,影片里的一些对白也就成了平时的口头语。

这一天放映队到邻村的消息传到村里,伙伴们相互通知,早早的吃晚饭等候大人们收工回来,好跟着他们去看,因为去邻村要走好几里山路的,没有大人领着小孩们往往会迷路的。

前几天刚下过雨,山路上坑坑洼洼积着雨水,去的时候天还没有全黑,大人们讲着白天劳动的事情和久远的传说,以及找一个话题取笑某个人,小孩们则蹦蹦跳跳在水坑间跳跃着、嬉戏着,无论大人和小孩脸上都洋溢着欢喜。

记得很清楚,这天上映的影片是《地道战》,我们去看电影的村子恰好叫高屯,所以“看你高家庄的地道能装多少水”,就成了回家路上大人孩子们讲的最多的话。

大人们常常恶作剧,走着走着就会跑起来,害的我们这帮小孩在后面拼命的的追,不时会有伙伴们被山路上的石块拌倒,然后大人孩子们哄然大笑,又放慢脚步着走。

这天我们又被大人们带动下跑了起来,一边跑大人们还告诉我们:前面有水坑,让你们跳就跳。刚开始还好,我们随着大人们的节奏,跑着跳着很是开心。大人里不知是谁萌生了个坏主意,没水坑的地方他们喊跳,我们就不知就里的跳,惹的大人们一阵阵坏笑;而有水坑的地方他们却不喊了,我们跟在后面还以为是好路呢,结果就接二连三的践踏在水坑中,鞋也脏了、裤子也湿了,大人们暴笑,还一个劲的问:高家庄的地道水深吗?伙伴们都很狼狈,但也没有办法,如果说了不好听的话,大人们就会说下次不领你们来看电影,我们可就傻眼了。

最恐怖的是有一次我们跟大人们到另外的一个村子看电影,电影结束时,我和小石头与大人们及小伙伴们走散了,我俩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俩东一头西一头的乱跑,先是我哭了起来,紧接着小石头也把压抑好久的哭声迸发出来。我俩缩成一团也不敢乱跑了,只是蹲在墙角大哭。还好,一会我们的哭声惊动了邻村的人,一位大叔走出了家门,问清我们的住处后,拿着手电筒把我们送回了家。

虽然看电影有种种不快的经历,可我们仍乐此不疲,一旦有放映队的消息还会欣然前往。

童年趣事散文篇4

“待你长发及腰,归来娶你可好?”听到这句歌词,我便想起童年的“草辫子”。

七十年代尾八十年代初儿,那时候女人特别流行梳着两条大辫子,就像李春波的《小芳》的大辫子一样。女人拥有一条又黑又长的辫子,比美丽的容颜更吸引人的眼球。

那时候我也就六七岁,看着那些大姑娘小媳妇都有长辫儿,羡慕得不得了。那时,我和邻居家的小芝是最亲密的玩伴,我们俩一起上学,一起去田野里小溪边。

一天,我俩手牵着手,在小河边溜达,忘记了是谁的想法。我俩拔了一抱塔头草,坐在地上开始编辫子。她攥着一把草,我把草分成均等的三份,认真地编起来,编了好多,在里面挑出了四条好的,她两条,我两条,绑在了自己的小辫子上。这回辫子长了。我俩那个美呀!心里乐开了花,觉得自己似乎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儿了。走路脖子挺得流直儿,头仰得老高的,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扎,可是大人们都忙着手里的活,谁有时间看我俩啊!我俩就牵着手,漫无目的在路上转悠。这么漂亮的辫子,没人夸心里真的不甘啊!

终于在一片麦田旁的大树下,碰到了放羊的老程头儿,他看到我们俩,端详了一会。“哎呦,这是谁家的大姑娘啊,辫儿这么长,真好看啊!这辫儿,长得真快,一会功夫就到腰了。”他坐在树根下,一边卷着旱烟,一边满脸带笑的看着我们。他是一个孤老头,带个前进帽儿,穿个军用的破棉袄,没有扣子,用一根麻绳系着,棉袄黑乎乎的早就打铁了。脸又黑又瘦,似乎很久没洗过。他身上的旱烟味很大,老远就闻到了,手还不听使唤,半天也没卷成一颗烟。平时我们一群小孩儿跟在他后面,总笑他卷烟时的囧态,笑他站在那腿总不停地乱动,乱踢,他从不生气。我们笑他,他自己也随着我们笑,大人孩子都喊他“大老程”。现在才知道,他当时一定是得了“帕金森病”。我们平时都不肯仔细看他一眼,那天却觉得他那么的慈祥可爱。呵呵,我俩当时的心情真的无以言表,心里那个美啊!脸上还有点不好意思,低着头,摆弄着辫子。一直听完他夸我们俩的美言,才拉着手一起蹦蹦跳跳的跑回家,晚上睡觉都不肯摘下来。哈哈,真傻哦!

童年趣事散文散文篇5

童年,像一支七彩棒棒糖,咬一口,甜丝丝的;童年,像一杯甘茶,也有点苦,但是苦过是让人回味无穷的清香;童年,还是那断了线的风筝,承载着我美好的希冀,飞向高空,一去不返……

哦,童年有那因贪玩而用鞭炮炸坏了人家的木桶,最后被爸爸追着打的哭声;有那充满好奇,而跟爷爷在田地间挥洒的汗水;还有那每次睡觉之前,听完妈妈讲的故事时的甜蜜满足的笑容;然而能让我至今想起时还莞尔一笑的,是那一声期待的,却没有回荡在楼道里的那一声“对不起。”

小时候,妈妈教的好,幼小的我在妈妈的教导下,变得很有礼貌。看见认识的大人,我总会甜甜地叫一声“叔叔好”“阿姨好”。见过我的大人都会对我妈妈说:“这个孩子真乖,真有礼貌!”妈妈听了之后,总是会笑得合不拢嘴。而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甜滋滋的,也记住了一个道理:做人一定要有礼貌。

那是一个挺晴朗的早晨,阳光透过墙壁的缝隙散散地洒在楼道里。妈妈要去买菜,我一直拉着妈妈的袖子,求她带我一起去菜市场看看。妈妈怕我会“胡作非为”,执意要把我丢在家里面。没等我胡搅蛮缠完,妈妈就已经走出了家门。本来,幼小的我被丢在家里,心里面就有一股闷气。但是当我听到妈妈关上门离开后的声响,我就知道了:妈妈门没有反锁。别看我当时很小,开一个门对于年幼的我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赶紧去打开门,冲了出去。我怕跟不上妈妈,就在楼梯上“跳”得很急。一个转弯,刚刚刹住车,一位叔叔却撞倒了我。当时,那位叔叔看我没什么事,不吭一声地就直接走了。我望着那位叔叔离去的背影,“哇”的一声,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好像是我的哭声引来了妈妈,反正我不知道为什么,妈妈赶到了我的身边,把我抱了起来,嘴里还一直问我:“怎么了怎么了。”而我回答她的,只有我的哭声。过了许久,我才告诉妈妈:“刚刚撞我的那位叔叔,他,他没有跟我说对不起……”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了,但是我一直都难以忘怀。事情虽然小,但是它给我的启发却很大,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妈妈也没有告诉我。只是记得,妈妈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并深深地在我心底扎根。

什么是散文篇6

散文,汉语词汇。

一、指文采焕发;

二、指犹行文;

三、指文体名。

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童年趣事散文篇7

大约是一个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几个小伙伴正玩得欢。不知不觉中,一只大手搭在了我的肩上。我猛一回头,只见一位慈祥的长者眯着双眼,正对着我笑呢。我有些吃惊,还有些害羞,一张脸顿时涨得通红。他轻轻的抚一摸一着我的头,神秘的说:“小鬼,想读书吗?”我挣开他的“魔掌”,俏皮的说:“我是想读书,但我不是鬼,而是一个大活人!”“快给老师赔不是!”母亲呵斥道。“范老师,不要生气,小娃儿家不懂事!这孩子野得很,等他大些再说吧!”母亲一边把水担从左肩换到右肩,一边陪着笑脸说道。“这孩子挺机灵的,不要耽误了,如果书费不够,我可以帮你想办法”范老师乐呵呵的说。

我可以读书了?不是说要满八岁才可以读书吗?难道范老师就不明白小娃儿七岁读书会不吉利?大人们不是常说七岁读书会读到“气筒”里去了,那可是万万不行的呀!

管他三七二十一!反正范老师说可以读,就可以读!于是,我便憧憬着在书中遇见“黄金屋”的情景……到了新学年开学的日子,我没有和家里人商量,跟着邻居堂姐跑到学堂,厚着脸皮到范老师那里报了个名。范老师问:“性别?”我说:“你看嘛!”老师又问:“年龄?”我答:“你看嘛!”老师笑着说:“叫什么名字?”我吞吞吐吐的报上了自己的小名,顿时,办公室里回荡着欢快的笑声

背着母亲用父亲的退役了的“劳动布”衣服给我缝制的书包,我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会儿蹦蹦跳跳手舞足蹈,一会儿又哼着不着调的小曲儿,不知有多兴奋,不知有多荣耀

转眼之间,小学五年就过去了,我要到离家十五里远的复陶中学读书。听哥哥姐姐们说:每天天不明地不暗就出发了,回到家里已是昏天地黑;春夏还好过些,一到冬天,满路的稀泥巴,就像烂包田一样——摔跟斗是家常便饭,磕磕碰碰也不是什么新奇事儿!为了多一些学习时间(其实也是为了少遭一些罪),我提出:要到离家更远的东新中学读书,因为那儿可以寄宿,不用每天跑!这下,母亲可犯愁了:在复陶读,半期最多十一二块钱,五六十斤麦子就搞定了;一旦到东新去读,每个月都要七八块钱的生活费,读三年书就不是几百斤麦子能摆平的了……在我的再三恳求下,母亲才逼着父亲去找在东新中学教书的远房叔叔帮我想办法。

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父亲兴冲冲的回来了。还没有歇定气,他便撂下一句:“要到东新读可以,就看你娃子有没有真本事!你叔说了,王校长是绝对不讲情面的,你考得起就读,考不起就免谈!”听说要考,开不了后门儿,大哥和二哥可高兴了。他俩最不情愿我到东新去读,如果我能如愿,那么,就要多花那么多钱,还帮不了家里什么!因此,他俩现在真是幸灾乐祸的,好不安逸哟!

童年趣事散文(精选28篇8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你有了解过散文的写作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童年趣事散文(精选2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童年趣事散文散文篇9

我的童年是在老家金湖度过的。

那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小村庄,没有城市的喧闹和繁华,有的只是那一份恬静与安详。

模糊的记忆里,我已记不清是几岁回的老家,记住的只有快乐与欢笑……

家门口有一块田地,田地的前面有一个湖,湖的四周长满了芦苇。这里便是我与同伴们的嬉戏之地。乡村八月,在清澈的湖面上,哥哥,姐姐带着我划着小船。“八月的芦苇根最好吃了,姐挖给你吃呵!”姐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对我说。我想都没想,开心地连连点头。只见姐用小铲子挖呀挖,不到两分钟,一个沾满新鲜泥土的芦苇根出来了,姐随手把它放在湖水里洗干净掰下一口送进我的嘴里,哇!好好吃啊!甜甜的,还有一点脆呢!这是,一阵清凉遍满全身。看见我吃的这么开心,哥哥摘下一片芦苇叶,三两下便做成了一只小笛子吹了起来,那笛声好美呀!绕过我的耳畔,绕过芦苇丛,,绕过了湖面,似乎整个村庄也能听得见。不知不觉中,已是夕阳红时了,那晚霞映衬着房屋,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闪呀闪呀,岸边的鸭子在嘎嘎地叫,也在恭送太阳公公呢!

日落西山,天会变成深蓝色的了,小伙伴们拉着小手,哼着小调,结伴向田里走去。我拉着姐非要她也带我去,姐拗不过我,牵着我向田里跑去。到了田里我才知道上,原来他们是在捉荧火虫儿呢!(因为农村的供电不足,电随时会跳掉,家家户户都开不了灯,大人们常用的是蜡烛,那么孩子们就用自制的南瓜灯来照明,即:把在田野里捉来的萤火虫儿装在做好的南瓜壳里,就能做成精致的南瓜灯。)姐弯下腰,手一伸,便捉到一只,我也试着像姐一样捉呀捉,可怎么也捉不到,只有看着姐捉。不久,姐就捉了许多只,带着我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我们把捉来的萤火虫儿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南瓜壳里,于是一盏精美的“南瓜灯”便做成了,我们把它吊在屋里,屋里顿时变得明亮起来,那光线时明时暗,仿佛在催我入眠,看着它,我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在繁华的都市里,皎洁的月光下,我会时时想起--------故乡的童年

童年趣事散文篇10

也是在这一年的初秋,某日我们几个伙伴又凑到了一起,疯闹一阵子之后便想去水塘里玩耍,尽管初秋的天气已经转凉,但我们去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此时泡子里的水已经被阳光晒热乎了。

大家脱衣跑入水塘依然还是瞎胡闹,撩水、抛泥、嬉戏……

几人正玩得起劲儿时,却远处见芦苇荡边上有几只类似于野鸭子的鸟儿游动着,再也顾不得在水里嬉戏,几人当即分头朝几只鸟儿包抄过去。

趟水走到被一条水沟阻隔的芦苇荡边上时,发现芦苇稀疏的地方有几只如鹅一样的鸟崽,一只只瞪大眼睛游哉游哉地在水面上浮游嬉戏。

我们朝四周看了看,见并不曾有人在这里放养鹅鸭,于是认定是野鸟,便开始追逐捕捉起来。

几只野鸟见我们跑向它们便惊慌失措逃窜,但它们在水里游的并不快,只是拼命游泳却不飞,它们是小崽还羽翼未丰,在水里经过一番追逐后,最终我捉到一只,铁蛋也捉到一只,另一个伙伴逮了两只。

拿回家后大人们说是大雁崽,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雁崽对我们似乎并不怎么害怕,放在院子里之后,它看着母鸡孵出的几只鹅崽仅愣了片刻,便晃晃悠悠地朝鹅崽们走去,吓得几只鹅崽鸣叫着四处奔跑。无论鹅崽怎么奔跑,雁崽锲而不舍地跟在它们后面。

雁崽执着地尾随它们一阵子之后,鹅崽们被弄得无可奈何勉强接纳了这位“不速之客”。

雁和鹅虽不是同类却成了一家,它们在一个盆子里吃食,在一个巢穴里睡觉,待到初冬漫天飞雪的时候,这只被我捉回去的雁崽已长成了大雁,并且可以在院子里飞翔了。

大雁崽似乎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常振翅飞起在院子上空盘旋几圈后落下。大雁最初飞起的时候,惊得院子里鸡鸭鹅狗同时发出各自的惊叫,久而久之这些家庭成员们也都习以为常了,大雁再飞起时哪个也不再惊叫了,但依旧用诧异的表情看着空中飞翔的大雁,那样子似乎依旧感到很是好奇,也像是羡慕大雁能够自由飞翔。

童年趣事散文篇11

童年的欢乐像一首小夜曲,它曼妙的韵律回荡在没有喧嚣与浮躁的心底;童年的光阴,快如一篷顺水而去的舟影,越是飘渺无痕,越使人神往,令人产生了无限的怀念,童年趣事。我想每一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那闪烁着耀眼光芒的童年。

儿时的小女孩都非常爱美,我当然也不例外。妈妈梳妆台有着五颜六色的化妆品,这一点也没让我感到新奇,而让我感到新奇的是那不起眼的修眉刀。因为,妈妈总是用那小小的修眉刀去“修理”他的细长的眉毛。

记得是一个炎热的暑假,妈妈干完了家务,就累地睡着了,我感觉时机已经来到了,于是我偷偷摸摸地走到梳妆台,不敢碰出一点的声音,生怕妈妈被惊醒,小学五年级作文《童年趣事》。我拿起了那把神奇的修眉刀,开始“修理”自己那宽宽的眉毛。我左“修”一下,右“修”一下,就是“修”不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没,没有几分钟的时间,我的眉毛就已经“落叶缤纷”了。我气得把眉刀一扔,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哇哇”大哭了起来,妈妈闻声起来,看见我坐在地上哭,就把我扶了起来。一看,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说:“好,你看看吧,叫你爱臭美,这回可好,你的眉毛全都‘英勇献身’了吧!”我一听,哭得更凶了,说“妈妈,你总修眉毛都没事,这一到我这,眉毛怎么就‘英勇献身’了呢?呜……”

还有一次,我看到电视里演古代人抹红嘴唇都是用红纸在嘴上一蹭就行了,我觉得很有趣,我决定要试一试。有一天,我趁妈妈在楼下和别人说话,就轻手轻脚地走到了楼下,我进屋里那起一片红纸往自己的嘴唇上抹,一看,啊!我没抹上。哎!我有办法了!我又往红纸上滴了一滴水,这下可抹上了。可是妈妈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了。怎么办呢?我赶紧往下蹭,不但没抹下去,反到把自己的嘴四周弄的全都通红。妈妈到了楼上,看到了我的这副狼狈相,禁不住哈哈大笑……

哦,童年,唱着那欢乐的乐曲,哼着那美妙的腔调,心就这样插上了翅膀……

童年趣事散文散文篇12

童年,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一个装着小秘密的五彩缤纷的宝盒,又是一条清澈透明的小河,一个色彩班斓、荡着欢笑的梦。童年的故事就像那葡萄架上的葡萄那样多,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就让我摘下那个紫红的、闪闪发光的故事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吧!

在很小的时候,每次母亲将照好的相片从照相馆里取出来时,我总是发现母亲带回来的除了照片还有一张黑黑的片子,每到这时,我都会抬起可爱的小脸,问母亲:“那个黑黑的片子是什么呀!”母亲总是微笑的告诉我:“那是底片,用它可以洗一张同样的照片。”我就似信非信地点点头。

一天,阳光明媚,母亲去上班了。我望着桌上那刚取来的照片和底片,心里猛地一亮,想出了一个“金点子”:我可以洗一张照片嘛!这样既省钱又省力。“对!”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我左摇右摆的来到了卫生间,找了一个盆子在水龙头上接了一些水,又费力地把它端到了客厅。我小心翼翼的将底片从纸袋里取出来,又轻轻地放在了水里,仿佛它会长了翅膀飞了似的。

开始洗了。我先将底片浸湿,可是底片好像有魔力似的,水怎么也进不去,只是在底片上凝成一个个小水珠,真是气死我了!我并没有灰心,一直把它往水里放,可是结果一样,我心想:“可能底片就是一种浸不湿的东西,如果真是那样,那就让它干着去吧!”洗着洗着,我又想:母亲每次洗东西都要用洗衣粉,那洗底片也是洗,也应该用洗衣粉呀!我又拿来了洗衣粉,用刷子将洗衣粉涂在了底片上。左刷刷,右刷刷,汗水渐渐流了下来,啊,太累了!真想休息一会,但又想到母亲回来时的赞扬声,我就坚持继续洗了起来。

“咔嚓”,外面传来一阵开门声,是母亲回来了,他看到我蹲在地上,拿着一张洗过的底片,惊讶地说:“你在干什么?”我笑着说:“洗照片呀!”“有你那样洗的吗?”母亲说。我看着母亲,天真着说:“您不是说用底片可以洗照片吗?”母亲的语气平缓了下来,说:“你错了,照片要送到照相馆去洗,用一台专门洗照片的机器!”“啊?”我惊讶得张开了嘴。

现在,我只要一想起这件事,就会嘻嘻哈哈的笑,因为它包含着我小时候的天真、无知、可爱。

  • 下一篇:小学艺体节感悟心得体会报告,小学艺体节感悟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整理5篇 )
    上一篇:读童年有感(精选13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