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比大小》(精选6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比大小》篇1
活动目标:
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
2、雪花片大的,小的和幼儿人数相等。
3、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只。
活动过程:
1、比比哪个大,哪个小
逐一出示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每种大小各一个,教师问:“这是什么?哪个大?哪个小?”
再出示大小篮子各一只,请幼儿按大小给实物分类,大的放在大的篮子里,小的放在小篮子里。
2、玩“听口令举雪花片”的游戏
请幼儿每人拿一种图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听教师的口令举雪花片,如举大的圆形雪花片,举
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拣皮球”游戏
①幼儿围在皮球周围念儿歌。“小小皮球真调皮,一眨眼儿跑掉了。”念完儿歌后,教师把大小
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分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一个大(或小)皮球。”
②出示大小筐各一只,请幼儿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应放在哪个筐里,然后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里。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小班教案《比大小》篇2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兔妈妈和猫妈妈。
今天是兔妈妈的节日,我们来看看兔妈妈有几个?(1个)也是猫妈妈的节日,猫妈妈有几个?(1个)
一个兔妈妈一个猫妈妈,有几个妈妈?数数。
(二)出示实物,感知2的数量。
今天,小兔和小猫一起去超市买了很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买了什么,而且每样东西有多少。
1、出示2个苹果,数数苹果有几个?(练习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2、出示2朵大红花,数数有多少?
3、出示2顶帽子,数一数?
4、出示2件衣服,数一数?
(三)给妈妈送礼物。
我们小朋友也来给妈妈送些礼物吧。有几个妈妈,每个妈妈送一样,应该送几个礼物。
提供操作材料,幼儿给妈妈送礼物。教师指导幼儿送时说说一个妈妈送一样,两个妈妈送两样。
(四)在创设好的环境中找2数量的物体,加深对2数量实际含义的认识(幼儿找到了给予肯定及鼓励)。
以上是幼儿园小班教案《比大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幼儿园小班教案《比大小》篇3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数学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能够比较3个以内物品的大小并说出最大和最小。
3、能根据物品的大小分类。
二、活动准备
1、3张大小不一的蛋糕卡片
2、熊猫爸爸、妈妈、宝宝、商店的图片
3、用卡纸做成的3顶大小不一的帽子
4、教学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图片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是最小的和最大的蛋糕图片,引导幼儿感知蛋糕的大小。
(2)这是什么?你喜不喜欢?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初步感知最大和最小。
(1)教师出示熊猫一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图片上都有谁?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吗?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引导幼儿理解最大和最小。
3、开展游戏,帮熊猫一家挑帽子,引导幼儿练习比较大小。
(1)教师出示商店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看看熊猫一家来到了哪里?
(3)今天,熊猫一家来到商店买帽子,你能帮它们挑选合适的帽子吗?
4、教师出示三顶帽子,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不同。
(1)哪顶帽子最大?哪顶帽子最小?
(2)教师引导幼儿帮助熊猫一家找到相应的帽子。
(3)哪一顶帽子是熊猫爸爸的?哪一顶帽子是熊猫妈妈的?哪一顶帽子是熊猫宝宝的?为什么?
熊猫爸爸最大,所以戴的帽子应该是最大的,熊猫宝宝最小,所以带的帽子也应该是最小的!
四、活动延伸
在建构区投放大小不同的材料,供幼儿观察比较。
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生活中物品的大小,尝试用最大和最小等语言描述物品。
幼儿园小班教案《比大小》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比较分数的大小。
2、通过操作、分类、比较、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运用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正确地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导入
1、用分数表示下列各题的商(小黑板出示),学生把结果写在草稿本上。
1÷43÷51÷23÷47÷85÷91÷35÷8
4÷56÷8
2、(校对订正后)请同学把这些分数两个一组进行分类?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
学生答后师板书:
分母相同的:1/4和3/43/5和4/57/8和5/8及6/8
分子相同的:1/4和1/21/4和1/31/2和1/33/5和3/45/9和5/8
3、这些分数如何来比较他们间的大小呢?出示课题:分数大小的比较。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5: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3/4和1/43/5和4/5
(1)先各自动手操作或画线段图,再同桌探究怎样比较大小?通过折纸条或在圆形纸片中涂色直接感知大小。
从分数的意义着手探索出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就是取的份数多,所以分数就比较大。
(2)全班交流并板书:3/4大于1/43/5小于4/5
(3)试口答(填上大于或小于),并说说为什么?
7/8()5/87/8()6/85/8()6/8
(4)归纳得出: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2、试一试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并用“﹥”连起来。
5/9、4/9和7/97/20、11/20和9/20
请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和书写的方法。
3、出示例6:比较下面没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1/2和1/33/5和3/4
(1)请同学用实验的方法并根据分数的意义,自己探索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2)全班汇报交流比较的方法。(指明演并结合板演讲讲比较的思考过程,然后快速填上大于或小于)
1/4()1/25/8()5/91/9()1/11
由此归纳出: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4、试一试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并用“﹤”连起来。
2/7、2/5和2/95/7、5/11和5/8
请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和书写的方法。
三、练习反馈
1、课本第80页练一连第2题。(独立完成,同桌互查,并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2、怎样比较下列每组中三个分数的大小?
3/4、3/8和1/87/8、5/8和6/86/8、5/9和5/8
请同学说说比较的思考过程,并把结果按大小排列起来。
3、出示:修一条公路,甲队要用12个月,乙队要用11个月,丙队要用13个月。三队各做了3个月,各修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哪个队修得多?
(分小组研究讨论,然后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比较分数大小时一般会遇到哪几种情况?
比较分数的大小各采用了什么方法?这些方法是怎样得来的?
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五、课堂作业
1、课本第80页练一连第3、4题。
2、《作业本》
这节课学生通过操作、分类、比较、探究等活动,掌握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运用规律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比大小》篇5
【教案准备】
PPT、大小房子各一座、大狗小狗标记各一个,幼儿操作材料(大小不同的皮球、汽车、杯子、鱼)等。
【教案过程】
一、以帮助“狗宝宝”分餐具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几只狗,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狗。
2、以帮“狗宝宝分餐具”的形式,让幼儿初步学会按大小进行分类。
(1)狗宝宝该吃饭了,图中有三个碗,怎样分才合适了?
(2)根据相同的方法,请幼儿把勺子分给狗宝宝。
二、玩游戏:“到狗宝宝家做客,给他们送礼物”。
(幼儿通过操作,尝试不受物体的形状、颜色、种类的干扰,按照大小标记进行分类。)
1、教师示范根据大小标记进行分类。
师:“老师准备了一个大球、一个小球,我把大球送给大房子里的大狗。把小球送给小房子里的小狗”。
2、幼儿操作,将准备好的礼物按大小进行分类。
“大的送到大房子给大狗,小的送到小房子里的小狗”
三、玩游戏:“找椅子”。
(听老师的口令迅速地找到相应的大小椅子,要求幼儿能迅速区分大小,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师:“大大小小非常感谢小朋友,它们请小朋友玩找椅子的游戏”。
教案随笔:
本次的数学活动《感知区别物体的大小》,教师有意选择操作学具套碗玩具让幼儿操作,利用幼儿的好奇心,通过几次的调整操作,终于一个一个套进去,体验了游戏成功的乐趣,符合了小班幼儿活动思维的特点。其次,我发现小朋友们都能独立自主地进行操作,表明他们已经具备初步的按大小比较后排序的经验。其三、套碗还具有叠高的特点,深受幼儿的欢迎。它的高度又与是否按序排列有密切关系,为幼儿积累序列的经验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说数学活动的学具选择非常重要。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又要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比大小》篇6
教学内容
教材P66~67例5,“练一练”以及练习十二的第4~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掌握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体会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这学期,我们五(4)班同学在共读了《草房子》之后,又在共读《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老师收集到如下信息:
信息1:小李看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的,小王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根据题目要求,怎样才能知道谁看的页数多?(比较和的大小)你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信息2:小红看了这本书的,小青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你又是怎样比较大小的?(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2、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活动情境引入,复习同分母分数以及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既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又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二、自主探索,掌握方法
信息3:小芳看了这本书的,小明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1、提问:这两个分数分母不同,分子也不同,你能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2、学生独立思考,试做。
3、教师巡视,发现有不同解法指名板演。
4、交流:
(1)画图。这位同学画的线段图,请问,为什么两条线段的长度要画一样长?(单位“1”相同)单位“1”是什么?
(2)先通分再比较。谈话:公分母是多少?把思考过程写完整:=,=,因为,>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3)与进行比较。谈话:就是多少?(一半)分母是5,分子是多少才刚好是一半呢?因此>。分母是9,分子是多少才刚好是一半呢?因此<。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
(4)化成小数比较。=0。6,≈0。444,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
(5)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
5、设计意图: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运用学生各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方法,引导学生把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类型和多种方法大胆地表述出来,在交流中,使学生思路开阔,个性得以张扬。同时教师注意突出通分再比较大小的书写格式,为下面的练习做好准备。
三、优化方法,进行小结
1、谈话: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想到了根据分数的意义画图来比较,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先通分再比较,找中间数进行比较,化成小数再比较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请说明理由。可能想法有以下几种。
(1)分子分母较小,用画图较容易。
(2)通分法只要找到公分母,再通分,就很容易比较大小。
(3)两个分数刚好一个大于,一个小于,好比较,但使用范围受局限。
(4)因它们的分子分母不大,化成小数较快。
2、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反驳。
3、统一认识: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先通分再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但特殊情况下,哪种方法简单就用哪种方法。(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4、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并向学生推荐“通分”这种方法,不致使个别学困生对多种方法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适从,或还是停留在低层次的方法认识上。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练一练前两题
(1)提醒看清题意,独立做题。
指名板演,共同校对。
(2)小结:先通分再比较是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
2、在○里填上“﹥”“﹤”“=”。
(1)提问:下面几组数中,你能发现什么?(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2)小结: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最基本的方法是通分,有时应根据题目灵活选用适当的方法。
3、森林运动会上,小兔和小山羊进行长跑比赛,到终点时,小兔用了小时,小山羊用了小时,谁跑得快?
4、小红和小明用同样长的线放风筝,过了一会儿,小红手中剩下线的,小明手中剩下线的,谁放的风筝高?
五、布置作业
每日一题:你能写出一个比大,又比小的分数吗?你是怎样找到这个分数的?还能再找到两个这样的分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