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谣音乐教案设计意图(精选5篇)

daniel 0 2024-04-28

卢沟谣音乐教案设计意图篇1

主要内容:

学唱卢沟谣

教学道具:

教案、手机或电脑

授课目的:

1、让孩子找到音乐的乐趣,学会喜欢音乐,享受音乐。2、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培养自信心,培养兴趣。3、让音乐教会孩子们释放个性、训练声音、学会享受音乐中的快乐。

4、学会独立演唱卢沟谣

授课步骤:

师生问好(1分钟)—-欣赏卢沟谣(3分钟)—-讲解歌词(6分钟)—-教唱卢沟谣(20分钟)—-游戏(10分钟)—-下课

具体内容:

1、引入,以提问的形式,大家知道北京都有什么吗?(天安门,故宫,鸟巢,水立方)今天我们唱的这首歌和一座桥有关,叫做卢沟桥。我们都学过卢沟桥上的狮子这篇课文对不对?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它。

1、在欣赏卢沟谣的时候,助教和讲师把卢沟谣的歌词写在黑板上。

卢沟谣歌词: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晚清衰民国乱,列强践踏毁家园,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中国人意志坚,重整河山换新天,水清清月圆圆,万古卢沟佑安澜。

2、歌词讲解: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永定河位于北京的西南部,北京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条支阜,古城太行山之首,又称小清凉山,宛如腾蛟起蟒,从西方遥遥拱卫着北京城,因此,古人称之为神京右臂,永定河流经西山。

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卢沟河即永定河,历史悠久,原来只是浮桥相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之后,这座浮桥更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车水马龙,行人相接,原有的浮桥显然已不能适应都城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交通上的需要,金世宗才诏命建桥。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经过历史的洗礼,卢沟桥仍然见证着中国的变迁,卢沟桥有“卢沟晓月”的美称。晚清衰民国乱,列强践踏毁家园—-晚晴时期,中国开始被列强瓜分,资本主义帝国入侵中国,家园被践踏。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开始了八年的艰苦抗日。

3、抢凳子游戏规则:抢凳子游戏规则:选取5名同学,4个凳子,凳子摆成一个圈,同学拍手并围着凳子转,其余同学演唱卢沟谣第一段,演唱结束,五名同学要快速的找到一个凳子坐下,则有一人没有凳子,被淘汰出局,拿一个凳子下场。直到剩最后一位同学胜利。

4、结束课程:今天大家表现非常棒,希望大家下课后多多练习,下一节课老师要检查哦!

以上是卢沟谣音乐教案设计意图的相关内容。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欢迎关注本站。

卢沟谣音乐教案设计意图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卢沟谣》,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2.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4拍长音,反复记号,把握歌曲的旋律特点。

3.通过学唱此歌,用主流文化滋润同学们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三、教学难点:

歌曲中附点节奏,四拍长音的处理。

四、教学过程:

学生随音乐进入教室准备上课1.律动2.导入:

虽然刚刚的律动很欢快,但我们今天的话题却有些沉重。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座桥,它一边是历史的崎岖,一边是和平的坦途,八百年风雨迷障,积淀了沧桑,绘制了庄严,它就是“卢沟桥”。它到底承载着怎样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3.观看视频,了解“七七事变”。

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展开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人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中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以这段历史为背景而创作的歌曲《卢沟谣》。

4.老师带来了陶笛,老师先来吹奏一遍,同学们欣赏一下。老师表现的肯定也不是很好,我们来欣赏一下原唱,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整体感受一下歌曲。

——欣赏卢沟桥图片。

5.看书,了解歌曲的基本信息和符号、标记。1=F4/4中强渐强强更强中速渐慢稍慢渐快中速渐慢6.模唱歌曲7.填词演唱8.难点解决。

9.分角色演唱歌曲,或其它形式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

《卢沟谣》是一首历史童谣,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空洞说教,力图用简单深刻、清新质朴的语言,再现中国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力图聚焦永定河、卢沟桥、宛平城这些特殊的深深打着中华民族烙印的载体,折射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希望同学们通过歌曲的学习能够“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卢沟谣音乐教案设计意图篇3

一、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以下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

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

4、加强实践与创造。

一年级上册共编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重点内容)。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律师改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二、学段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具体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

2、听长短音。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

4、聆听进行曲、舞曲、儿歌不同风格并作出相应。

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乐器片段,初步感受风格。

(二)表现

1、歌唱的正确姿势。

2、每学年背唱4、6首歌曲。

3、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作简单的律动、歌表演。

5、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三)创造

1、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歌词的创作活动。

3、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乐于与他人参与音乐活动。

2、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3、声音与生活的探索。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遵循听觉规律,突出学科特点。

4、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5、改革评价机制。

卢沟谣音乐教案设计意图篇4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唱,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品味它经历的百年沧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唱《卢沟谣》,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增加学生对音量的控制力,并进一步调整学生歌唱时的声音状态。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及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歌曲丰富的内涵。

教学重点:

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准确表达“渐强,倚音”等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教师唱一个音符,学生找其上方三度音符,并体会和声效果。

2、教师唱一个音符,学生找其下方三度音符,并体会和声效果。

3、总结合唱技巧,介绍三度关系在合唱中的应用。

二、图片导入

1、观赏卢沟桥的照片和千姿百态的狮子。

2、教师简介卢沟桥的历史。

3、学生读P32拓展资料,了解“七七事变”。

三、学习《卢沟谣》

(一)初听歌曲,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歌曲唱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讲了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第二段讲了七七事变和中国人民奋勇抗日的故事。

2、歌曲采用了哪些演唱方式?

朗诵、齐唱、合唱。

(二)突破难点

1、找出出现合唱的乐句。

每段第三句和最后一句结束句。

2、教师范唱,学生找出两个声部之间的关系。(三度关系)

3、高、低声部分别学习。

4、两个声部配合演唱。

(三)复听歌曲

1、一边听,一边跟随音乐默唱。

2、学生总结朗诵部分的节奏特点,自主学习朗诵部分。

3、问题:歌曲的两段乐谱为什么不用反复记号,而是分开写的呢?

学生比较两段旋律的区别,并唱一唱。

4、小组讨论:为什么使用了装饰音(前倚音)?

模仿语言中的二声,使语言与旋律相融合。

(四)完整演唱

1、教师钢伴,学生演唱两段旋律。

2、听原唱,学生体会情绪如何变化,并分析原因。

3、跟伴奏完整演唱。

提醒高声部同学在高音部分不要喊唱,把控高位置的声音,通过腹部力量增强音量。

四、课堂小结

1、情感升华。

2、课后查阅相关背景资料。

卢沟谣音乐教案设计意图篇5

教学目标:

  1. 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卢沟谣》歌曲,感受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以音乐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
  2. 了解歌曲段落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3. 掌握“渐强,反复跳跃,结束句,倚音”等音乐记号。

教学重点:

  1. 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准确表达“渐强,倚音”等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教学难点:

音域较宽,从1到低一个八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的“音乐之旅”,会让我们收获到哪些“音乐珍宝”呢?老师想从一幅图片开始我们的旅程。师出示“卢沟桥”图片,生观看图片,感受卢沟桥美丽的风景。

师: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座桥,它一边承载着历史的崎岖,另一边承载着和平的坦途。八百年风霜雨雪,积淀了沧桑,见证了坚强。它就是“卢沟桥”。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1937年7月7日,中国守军的官兵们,在这里抗击日本侵略者,打响了全面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有这样一首歌如诗如画的向我们了讲述发生在卢沟桥身上的故事,我们静静的来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

1、第一遍聆听,感受速度、情绪(优美)歌曲传递给你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的)你感受到了什么的速度?(中速)是的,歌曲用中速向我们娓娓道来历史的童谣,具有中国精神的歌谣。

2第二遍聆听: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优美的旋律和朗朗上口歌词的巧妙结合更能深入的表达情感。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关注歌词,放飞你的想象力,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大致可以把这首歌分为你个部分?师:谁能表达一下心理的感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活动)

三、细学歌曲:让我们走进《卢沟谣》,用歌声追忆那段中国人自强不息、奋勇抗战、保家卫国的历史。

1.前奏朗读的学习:我们先来听听前奏对歌词的朗读,这种音乐形式可以清晰明了的表达出歌曲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了卢沟桥长久与沧桑的历史!下面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有感情的来朗读一下!

2、学唱第一部分:我们来听听歌曲的第一部分,大家可以小声学唱,从速度、力度、情绪的联系想想这一部分为我们展现了什么情景。(讲解倚音)这一段向我们展示了卢沟桥的美景,仿佛看到了卢沟桥边水草荡漾,河面上波光粼粼的美景。卢沟桥是我国古代一项骄傲的工程,在演唱这一部分时要唱出我们的自豪感。

3、我们再来闭上眼睛聆听第二段,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压抑——愤怒——宣泄的方式来演唱第二段。

4、中国人,意志坚,重整河山换新天,经过浴血奋战,中国,鲜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带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聆听第三段。(讲解反复记号)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重温歌曲,随音乐学唱,从歌曲的旋律起伏中感受祖国母亲的坚强与伟大。

5、完整演唱。

四、处理歌曲:

优美的歌曲需要用心的演唱,才会唱出他的精髓。大家帮老师设计一下,如果分男声和女声,第一段这样美的情境,谁唱比较合适。大中国的自豪感,咱们怎么表达(全班集体唱)。第二段压抑愤怒怎么处理(一个男声)。坚强的全中国站起来了,全班齐唱。咱们来试一试

五、拓展延伸:

唱着《卢沟谣》,感恩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是革命烈士用无私的牺牲换来的。作为新世纪的少先队员,你应该用什么的个人层面价值观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一起用响亮的声音再说一遍。是的,爱国是首位,家是我的国,国是我的家,无论在哪里,祖国永远高于一切。著名的曲作家戚建波老师为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我们一起听一听新时代的《爱国歌》。

六、难忘的旋律今天,我们在《卢沟谣》的歌声中追忆了先辈们的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中国精神,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告诉老师?让我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设伟大富强的祖国!

  • 下一篇:社团竞选稿范文高中范本,社团竞选表怎么写(整理6篇 )
    上一篇:婴儿启蒙早教故事短小版(6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