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第一学期的校本培训计划(精选2篇)

daniel 0 2024-05-01

年度第一学期的校本培训计划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计划篇1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浙教师(XX)151号)和《镇海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区教师进修学校统一部署,我镇于XX年2月至XX年年8月,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现从我镇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开展九龙湖镇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目的是使我镇所有教师通过接受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显著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显著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水平,显著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全面提升我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1、通过学习《师德与教师职业》,帮助教师深刻领会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正确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显著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努力做人民满意教师。

2、通过《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的学习培训,了解新课程下教学评价方式、内容和评价目的;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趋势。掌握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当前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中常用的评价方法。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思路;理解新课程教学评价带来教师观念与行为的变化,使我镇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评价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评价特色。

3、了解和掌握《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的知识,通过学习了解本学科因新课程实施所带来的变化,掌握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和学生的相应关系。并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设计符合所任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预案,开设公开课和研究课。帮助教师了解学科教学改革的热点,深入探究学科教学的.一个专题,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显著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

4、通过学习《E—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帮助教师了解E-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途径与方法,使广大教师能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显著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

5、通过学习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参与热情,逐步建立以镇教研组为单位的学习团队,定期开展学习与讨论,观摩课堂教学,共享课堂教学体会、学生管理经验与培训学习收获,进一步促进学习型团队的形成。

二、培训对象

我镇60名在职教师。

三、培训的方法及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管理。

在镇海区进修学校的领导下,成立由校长及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组长,由完小校长、教科室主任、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及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九龙湖镇中心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具体组织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培训;由校培训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管理,严格考勤考纪,全面开展校本培训,落实每个培训任务。

2、强化责任,落实目标。

按照我校制定的计划进行检查评估,核查学分、具体落实任务,组织培训、开展研究、制定措施,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备课、上课、评课和观摩课”等系列教研活动,同时,各教研组在每周一的教研活动中要围绕《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结合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实际,结合课堂实践,把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使教师沿着计划——行动——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求得问题的解决。真正“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让“九龙湖镇中心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成为教师搭建展示教研组集体凝聚力、个人教育教学魅力的舞台。从而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式交流和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3、关注过程,强化科研

按照《E—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专题培训实施方案,开展研究。学校素质提升培训工作小组成员及骨干教师、高级教师担任课题项目研究并深入到课堂开展研究,进行实践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力争出部分科研成果。同时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校外专家、名师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4、严格核查,注重实效。

加强对教师素质提升培训任务的学时学分的登记、核实、认证,做到登记正确;严格考勤,突出教师个人的培训绩效。

四、培训内容、形式

培训内容由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类组成,采取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公共科培训与分科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其中集中培训由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教导处承担,教研组培训由教师任教学科的教研组(或所在完小)在学校教导处指导下组织开展。

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篇2

根据《东辽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精神,按照东辽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具体安排计划,结合我校教师新课程培训的实际,对我校XX年下半年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设专人负责。

(1)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学科负责人

语文组:

数学组:

英语组:

政史地组:

理化生组:

体音美劳微:

二、培训内容

(一)学历升级培训

为完成“十五”计划中对教师学历达标的要求。我们决定对全校教师学历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采取必要措施,加大学历升级的力度,提?和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习,达到中学规定学历。同时鼓励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确保我校教师队伍学历再上一个新档次。

(二)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培训

1、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2、培训形式:

(1)积极参加市县两级培训;

(2)组织开展校本培训;

3、培训课程安排:

(1)教师全员培训教材(四个模块):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

(2)三类课程管理层次(A、B、C三类)

各层次教材及学时、学分计划表:

模块课程管理层次课程内容学时学分

师德

A新时期师德精神颂歌30.5

B教师职业与发展20.2

C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与修养30.3

新理念

A推进新课程——问题与案例分析101

B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80.8

C自选202

新课程

A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与大纲对比研究80.8

B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南50.5

C自选303

新技术

信息技术高级培训教材151.5

4、组织形式

(1)AB类课程培训参加市、县级骨干教师培训。然后由骨干教师在校内进行分散培训。XX年底完成以上全部课程。

(2)C类课程由学校组织、利用校本培训实施完成。

课程内容将根据我校教师实际进行选定(见县培训安排中选修课程目录,学校将统一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与发展》,新理念和新课程,由学校选出内容培训。

(1)B类课程以《教师职业与发展为主》,以市培训骨干教师为辐射,以光盘《爱的教育——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作为校本培训内容。

(2)《新课程实施难点与对策》、《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南》两部分内容(13课时)配合教研部门具体计划实施。新技术培训,配合电教部具体实施。

(3)A类课程:师德部分《新时期师德精神颂歌》、新理念部分:《推进新课程——问题与案例分析》、《中小学学科标准与大纲对比研究》18课时,骨干教师由市统一培训其余教师由县里具体安排培训。

三、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按着县全员培训实施方案要求,我校将加大力度,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严格把关,保证质量。

1、保证时间,保证地点

2、注重过程性材料积累,各类记录齐全保证按时整理、归档。笔记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做好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管理,保证各类课程学时到位、考核到位、考试到位。

四、具体活动落实安排

1、县级学科培训(总负责:)

学科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带队组长

语文9月3日局一楼会议室任课教师

数学9月4日局一楼会议室任课教师

物理9月17日实验中学任课教师

化学9月18日实验中学任课教师

历史10月16实验中学任课教师

地理9月24日实验中学任课教师

生物10月15日实验中学任课教师

英语9月24日局一楼会议室任课教师

音乐9月23日局一楼会议室任课教师

美术9月24日局一楼会议室任课教师

体育10月15日局一楼会议室任课教师

2、校本培训具体安排(总负责:)

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负责人

周三7、8节校电教室全体教师

周一6节校长室数学教师

周一8节校长室体音美劳教师

周二5节校长室语文教师

周四1节校长室理化生教师

周四1、2节校长室英语教师

周五1节校长室政史地教师

周三9节微机室全校教师

  • 下一篇:篮球三步上篮教案详案模板(精选5篇)
    上一篇:班子征求意见(精选15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