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短(6篇)

daniel 0 2024-05-01

民间故事短篇1

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么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黄的书生,前几天来本寺游览时想出了这样一句上联,但却百思不得下联,几天过去了,他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渔璜问:“难道就没有人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

僧人答道:“这个上联中有四个数字:万、千、百、十,并且这四个数字是10倍递减,要对出下联难度很大,有好多人试过,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能对得出。”

从僧人那里回来后,周渔璜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下联。

第二天,周渔璜带着遗憾的心情乘船离开十佛寺,途中经过一座桥,桥上刻着“八仙桥”三个字,此情此景,让他心中豁然开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转船头,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黄书生虽已几日卧床不起,却仍在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念叨着那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站在门外大声而有韵地应对:“一船二浆四人摇过八仙桥。”

黄书生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精神大振,惊叹道:“妙联!此下联中也有四个数字:一、二、四、八,按二倍递增,妙!真是太妙了!”

黄书生“心病”消除,身体复元后与周渔璜结伴而行,共游美景!

民间故事短篇2

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我国西晋时期有一女子祝英台,她非常喜欢读书,梦想是外出求学,但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没有办法祝英台就用了女扮男装的方法,求学途中遇到了同为背井离乡外出学习的男子梁山伯,两人相见恨晚,意气相投,就在一草桥上结拜为兄弟,两人一同到了书院就读。

读书期间,白天两人如影随形、寸步不离,晚上就同枕共眠,一读就是三年,祝英台在朝夕相处中爱上了梁山伯。这三年,祝英台从没当着梁山伯的面解下衣裳,而他却一点也没有怀疑,直到英台接到家里的书信,要她速速返回,临走前,两人依依不舍,十八里相送,在英台的暗示下,梁山伯才发觉其是一女子。之后,梁山伯前去祝家提前,不料英台已经许配给了马家,痛不欲生的梁山伯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被葬在了两人约定过的南山。

祝英台假装同意了马家的婚事,并要求迎亲队伍必须经过南山,在路过梁山伯的坟墓时,祝英台下车趴在上面悲恸欲绝,突然间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墓碑裂开了一道口子,祝英台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之后墓碑合上,雨过天晴之后,墓碑里飞出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为梁山伯与祝英台所化。

民间故事短篇3

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期间,有一回去西湖边一座寺庙游玩。苏东坡本人也是学佛修禅之人,于是就找寺中住持印证佛法。住持见是个陌生人,就带入偏房,淡淡地说:“坐。”又对小和尚喊:“茶。”

两人落座交谈后,住持发现苏东坡出口成章,字字珠玑,料想此人不凡,就请苏东坡进入厢房详谈。入室后,住持客气地说:“请坐!”又对服侍小和尚说:“上茶!”待到仔细打听,才知来者是杭州的父母官、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住持连声“阿弥陀佛”,赶紧恭敬地将苏东坡带入客厅,连声道:“苏居士,请上坐!”并吆喝小和尚:“赶紧上好茶!”

待到苏东坡要走时,住持拿来文房四宝,想请他为自己写副对联。苏东坡也不客气,挥毫泼墨,很快就写好了一副对联。住持上前一看,纸上写着: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住持看了羞愧难当,直呼“惭愧”,苏东坡也不计较,哈哈大笑而去。

民间故事短篇4

相传,古时候有八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这八位神仙个个神通广大,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法宝。

铁拐李的法宝是一个葫芦,这个葫芦能炼出灵丹妙药,治病救人。汉钟离的法宝是一柄芭蕉扇。张果老整天倒骑着一头毛驴。吕洞宾的法宝是一把能降妖伏魔的宝剑。何仙姑的法宝是她手中的荷花。蓝采和的法宝是一个花篮。韩湘子的法宝是一支笛子。曹国舅的法宝是他手里的笏板,笏板一拍,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有一天,八仙来到了东海边,想要过海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吕洞宾说:铂我们各自使出自己的能耐来,看谁先到海的那一边!”

于是,铁拐李把自己的葫芦抛到了海上,汉钟离抛出了扇子,吕洞宾抛出了宝剑,何仙姑抛出了荷花,蓝采和抛出了花篮,曹国舅抛出了笏板,韩湘子抛出了笛子。七位神仙各自站在自己的法宝上,在大海上航行。张果老呢?他直接骑着毛驴下了海!

就这样,八仙各显其能,向着海对面出发了。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

民间故事短篇5

苏东坡喜欢参研佛法,他和润州(今镇江)金山寺的佛印和尚交情很好。佛印也是才智超群的人,苏东坡经常不服气,每次想打击佛印的自信心都无功而返。

苏东坡在苏杭一带为官时,经常去找佛印谈经论道。一天,苏东坡又去找佛印玩。两人泛舟长江,举杯畅饮。这时,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边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着手势一看,只见一条狗正在江边啃骨头。佛印一转眼珠,已然明白苏东坡的意思,于是他随手拿起题着苏东坡诗词的扇子扔入江中。两人四目相对,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苏东坡出的是一个哑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而佛印和尚出的下联则是:水流东坡诗(东坡尸)。两人真是针尖对麦芒,心有灵犀一点通。

民间故事短篇6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为人正直,少年时便以孝顺而闻名。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时,包公中了进士,当时28岁。包公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但是他的父母因为年老多病,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在身边,那么这个儿子不能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扔下父母不管,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着儿子去外地的,而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种情况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辞去官职照料父母。由于父母不愿跟随包公去外地,包公便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得到了官吏们的称颂。

几年后,他的父母相继离世,包公才重新踏入仕途。

包公能主动辞去官职,照顾父母,说明他不是那种贪恋做官的人,更体现出他是个孝顺的人,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回报,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

  • 下一篇:个人应聘心得体会总结,应聘心得与感想(整理5篇 )
    上一篇:高三记事作文字左右(6篇)
    相关文章
    1. 免费民间故事短大全(6篇)

      免费民间故事短篇1在山东莱阳县有座美丽的小山,叫药泉山。山上,一股清清的泉水在日夜不停地流着。这水和一般的泉水可不一样,不但又清又甜,而且喝了以后还会使人耳聪目明,身体健..

      daniel 0 2024-04-14 12:06:13

    2. 免费民间故事短(6篇)

      免费民间故事短篇1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为人正直,少年时便以孝顺而闻名。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

      daniel 0 2024-04-03 0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