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市场分析(6篇)
道路绿化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交通;绿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31-152-01
道路设施是一个城市的结构骨架,通过道路可以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的大城市,道路对城市结构布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的中国城市,车辆、人口增加,住房、资源紧张等社会现象严重,道路的负担随之越来越重。长春红旗街也不例外,红旗街道路具有组成复杂、交叉口多、两侧建筑、人口密集等众多特点。以前,中国城市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建设指导思想的约束,道路往往被设计得简单、单调,功能不够完备,视觉上也不够美观。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城市建设迎来了空前的发展高峰期,城市的发展对道路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同时,道路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合时代的诸多问题。如:有害气体增多,城市温度升高、噪音严重,尘土飞扬,交通堵塞等,如果不采取一些有效地治理措施,那么,这些问题的后果将不堪设想。以下是针对长春市红旗街道路现状做的一个分析报告。
1现状特征
长春市红旗街,是当地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进入长春的时候,最早在红旗街这个地方,插上了第一面红旗。现在它是长春市重要的商业中心,在红旗街与工农大路交汇处有欧亚商都、亚细亚、巴黎春天、地下商城等综合性购物场所和一个省人民医院,是一个相当繁华的街区之一。另外,红旗
街沿街有各种商铺、学校、单位和住宅区,人口相当的密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化制片厂也坐落于此,历史悠久的有轨电车途经此地。并且红旗街的交叉路口较多,绿化面积较少,绿较单一,缺少季相变化景观,地方特色、文化特色体现不足,因此,人口众多,人流、车流较大,绿化不足,地域特色缺失,噪音、尘土严重,滞留现象频频发生,堵车想象十分严重等便成为这个街区的主要特点。
2存在问题
2.1交通
由于红旗街属于老街区,道路尺寸过于狭窄,交叉路口多且面积过小,停车场地缺少,一些车辆停在马路上,部分市民交通意识不强,闯红灯、逆向行驶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缺少隔离栏,使得道路缺少安全性,存在很大的交通事故隐患,同时也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加剧了道路交通堵塞。导致早晚高峰时段堵车现象十分严重,从而影响了城市交通。目前,红旗街存在的诸多交通问题已逐渐成为阻碍、制约长春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并上升为城市规划设计的热点和难点。
2.2绿化
现如今,随着城市规模和交通设施的发展,道路绿化势必存在着不合时代的问题,长春红旗街这条老街区也不例外。红旗街街道两侧除了各有一排行道树外,几乎没有其他绿化设施,加之人流量大,人口密集,使得城市空气、噪音污染严重。
3设计导则及策略
3.1交通对策
3.1.1拓宽道路,来缓解交通问题
对于红旗街而言,横向拓宽道路的可能性不大,应为,道路两侧的建筑已经建成,如果拆扒的话,
对资源会造成严重的浪费,所以拓宽道路的最好办法是在纵向上动脑筋。同一平面上的双行线变成纵向分层的单行线,避免交通的混乱。除此之外,应该加宽交叉路口面积,保真车流的顺畅。
3.1.2开辟停车场地
设置停车场地,在人流、车流较集中的红旗街与工农大路交汇处(欧亚商都、亚细亚、巴黎春天,省医院)在原有停车场的基础上再增开停车场。因为,设置停车场既可方便购物、办事,又能改变人行道上停车的状况,相当于变相的加宽了道路尺寸,从而有利于提高交通的快捷性,增加交通效率。若有可能在湖西路与红旗街交汇处再开辟一处停车场,这是因为,此处有几个营业相当不错的餐饮空间,车辆停放相对较多,这样可以供小汽车和非机动车辆临时停放之用。这些停车场地可以根据不同用地条件,可与建筑或绿化相结合,面积大小也可以因地而定。
3.1.3明确划分人行道
由于有轨电车途经此地,人行道和车行道便被有轨电车分隔了开来,但是红旗街西侧的公交车站点在车行道旁边,车行道旁边是行道树,树下是方孔砖铺地,穿高跟鞋的女性走在上面十分不方便、高个子的人们会时不时碰到树枝,这样就导致了上下公交车的顾客,会在车行道上行走,从而影响了车行的速度,增加了道路的危险性。因此,重新明确划分出红旗街西侧的人行道(有轨电车与车行道之间的人行道)是必须的。
3.2绿化对策
3.2.1绿化隔离带
在车行道中间应设置一定量的绿化隔离带,通过绿化中心隔离带,来划分车行道,同时有效消除夜间对面车辆灯光产生的眩光问题,提高车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另外,还可以有效设置行人安全岛、交通标志及道路调头车道等交通设施,有利于组织道路交通;并且可以使其与城市景观相融合,有效提高城市交通档次。
3.2.2绿化景观
在行道树下,不应该只是硬质铺装,应该作出一系列的绿化景观,比如青草植被或季节性花卉等,既可以美化街道景观,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提高空气质量、减少灰尘等。在交叉路口处的三角地中也可以布置成低矮的、小面积的广场景观,使得道路绿意盎然、富有生机。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这些植被的季节性变化,使得道路两侧,在不同的季节拥有不同的景观,增加植物种类,加强垂直绿化、景观立体绿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解决红旗街现存的道路问题,需采取多种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均要结合城市发展和交通流量的变化,合理确定绿化面积和道路宽度,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加强交通管理,提高人们的交通意识。只有这样红旗街街道问题才能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刘听.论中国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D].长安大学,2001.
[2]任福田,等.论道路交通安全[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辛朱中,李淑娟.道路交通安全多层次关联综合评价[J].交通与计算机,1998
道路绿化市场分析篇2
一、概述
1.1设计背景
温瑞塘河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的温瑞平原,是我市境内十分重要的河道水系,分属于鹿城、瓯海、龙湾、瑞安等“三区一市”管辖。水源主要来自瞿溪、雄溪、郭溪(通称三溪)以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整个流域面积74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2平方公里,灌溉面积48.2万亩,多年平均降雨量1694.8毫米,年径流量9.13亿立方米。温瑞塘河纵横交错的水系河道,对我市的防洪、排涝、供水、航运、灌溉、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温瑞平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温州人民称为“母亲河”。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理位置、范围、规模
1、工程区位
本工程地处温州新规划的城市中心区,东与新城大道、府东路、府西路相交,西接市府路,南靠世纪广场。
本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示意
2、工程范围
本次工程为温瑞塘河划龙桥河慢行系统涉桥整治工程设计(府东路-市府路段),主要有府东桥、府西桥、光明桥、市府路桥等4座桥梁的整治。
3、设计内容
本次工程主要内容
(1)桥下贯通游步道;
(2)桥上、下互通立交;
(3)桥梁装饰(洁化、亮化、美化);
(4)景观绿化工程
1.2.2水文气象
温州城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据温州气象台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7.9℃,最高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8℃,最低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7.7℃,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4.5℃,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94mm。
1.2.3工程地质
本工程的勘察资料采用2002年9月29日温州工程勘察院编制的《温州吕浦河煤气公司段栈桥桥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根据本次勘察,桥址区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分成4个工程地质层:①淤泥、②粉质粘土、③细砂、④粘土。
地基土基础设计主要参数一览表
1.2.4河流水系
温瑞塘河水系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的温瑞平原,穿越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三区一市。整个流域面积740k㎡,水域面积22k㎡,总灌溉面积48.2万亩,水系河网总长度1178.4km,在黄海高程3.16m(吴淞高程5m)时,相应蓄水量6500万m³。
1.2.5交通情况
本工程地处温州新规划的城市中心区,所以总体城市道路较宽,交通基本顺畅。主要涉及的城市道路有府东路、府西路、惠民路、市府路4条,周边有世纪广场、绣山公园等公共场所,所以人流比较密集。
桥下栈桥现状世纪广场河边游步道现状
1.3设计规范及依据
1.3.1设计依据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2)》
《温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温州市城市道路竖向规划》
《温州市城市防洪规划》
《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
甲方提供的相关桥梁资料
1.4总体设计原则
1、本工程相关的分析研究必须纳入区域路网乃至城市慢行系统道路网范畴。
2、本工程设计相关内容应紧紧围绕温瑞塘河划龙桥河道展开。
3、设计内容既要合理也要考虑其经济,同时要考虑项目近期开发的可操作性、便于用地开发建设,考虑近远期结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使设计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4、设计要充分结合桥梁设计与塘河两岸的用地规划,贯彻城市设计理念,力求设计达到与沿岸风貌的融合,体现塘河水乡特色。
5、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各市政设施场站尽量集约用地,处理好城市绿化、河网与城市景观的融合。
1.5设计目标
根据温瑞塘河的特点及河道两岸慢行道路功能的定位,设计首先满足人行及非机动车通行的基本功能要求,通过近远期道路选线及桥位布设充分体现经济可行、近远期结合、可持续发展、环境优美、以人为本的原则,组织串联温瑞塘河两岸景观节点。
1.6设计任务
府东桥
桥体南北走向,南岸绿道已经建成,北岸下在施工中,两岸桥下绿道未通,但都已经预留了绿道空间,两岸已有旋转楼梯完成上下互通。对桥梁进行清洁、粉刷,设置景观照明,美化桥身,配合周边环境,突出时代精神。
府西桥
桥体南北走向,两岸绿道已完成,北岸桥下空间不通,但已预留绿色通道空间,南岸桥下绿道已贯通,两岸都有旋转楼梯完成桥上桥下的互通。建议拆除北岸桥下围墙,贯通桥下北岸游步道。
光明桥
桥体为南北走向,北岸有预留绿道空间,南岸桥下绿道已通,建议两岸采用阶梯形式完成上下互通,北岸利用桥下原有的预留通道,沿驳坎铺设通道,贯通北岸桥下游步道;清洁美化桥身,设置景观照明。
市府路桥
桥体为东西走向,桥体两岸绿道均未建设形成,但沿河绿地空间已经预留。建议利用沿河绿带设置游步道,西岸利用桥下现有空间改造成游步道,贯通河岸绿道。并通过在桥头两侧建立坡道结合台阶形式建立桥下桥上的互通。
二、交通分析
2.1现状沿河慢行系统分析
府东桥:桥体南北走向,服务于府东路往来的人和车,是温州市政府和世纪广场重要的交通要道,两岸桥下绿道未通,但都已经预留了绿道空间,两岸已有旋转楼梯完成上下互通。
府西桥:桥体南北走向,服务于府东路往来的人和车,是温州市政府和世纪广场重要的交通要道,北岸桥下空间已预留绿色通道空间,南岸桥下绿道已贯通,两岸都有旋转楼梯完成桥上桥下的互通。
光明桥:桥体为南北走向,服务于惠民路往来的人和车,是世纪广场重要的交通要道,北岸有预留绿道空间,南岸桥下绿道已通,上下没有互通。
市府路桥:桥体为东西走向,服务于市府路往来的人和车,是世纪广场重要的交通要道,桥体两岸绿道均未建设形成,但沿河绿地空间已经预留,上下没有互通。
三、桥梁整治方案
3.1桥下贯通工程
府东桥:南岸绿道已经建成,北岸下在施工中,两岸桥下绿道未通,但都已经预留了绿道空间,拆除桥下围墙,南岸桥下地面清除杂物,使用芝麻白花岗岩荔枝面和芝麻黑花岗岩荔枝面进行交错铺装,铺装的标准做法:素土夯实——150厚级配碎石垫层——100厚C15混凝土——30厚1:3水泥砂浆——面层。并与已经建好的地面高度保持一致。北岸桥下铺装和绿化比较完好,保持现状,贯通两岸游步道。
府西桥:两岸绿道已完成,北岸桥下空间不通,但已预留绿色通道空间,建议拆除北岸桥下围墙,地面清除杂物贯通桥下北岸游步道。
光明桥:南岸桥下绿道已通,铺装保持原有的现状。北岸有预留绿道空间,北岸的东侧芝麻白花岗岩荔枝面铺装,中国黑光面花岗岩贴边。
市府路桥:桥体两岸绿道均未建设形成,但沿河绿地空间已经预留。利用沿河绿带设置游步道,西岸利用桥下现在有空间改造成游步道,游步道以30厚黄锈石烧面碎拼,4边以上和30*300*300芝麻黑荔枝面进行铺装,道路边缘以直径800-1200黄石自然堆砌。
3.2桥上下互通工程
道路绿化市场分析篇3
关键词牡丹江道路绿化植物种类配置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道路绿地是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道路绿地景观是城市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地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如果道路绿地景观欠佳就会影响城市整体景观。因此,对牡丹江道路植物配置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这样不仅可以使人们对道路绿地的配置现状有一定的了解,更能对不同的道路植物配置的优劣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还能够使人们认识道路在植物配置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牡丹江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
1牡丹江市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
牡丹江位于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经128′~131′、北纬43′~45′,北部和西部与哈尔滨市相连,南邻吉林省的敦化市和汪清县,东部与俄罗斯接壤,地处中温带地区,座落在长白山脉完达山东麓张广才岭之间。属于大陆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5度,无霜期在115~152天之间,平均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之间。
2调查内容和方法
对市区主次干道行道树绿化、分车带绿化,路侧绿带的植物种类及其配置模式方面进行调查。主要采用实地测量调查法,现场测量、勘察、统计道路断面形式、路宽,以及道路红线内行道树分车带、路侧绿带的树木种类、数量、生长状况及配置方式等。
3结果与分析
3.1牡丹江市道路绿地的现状
牡丹江市有黑龙江省甲级绿化街道太平路,光华街,阳明新路,新华路,东小一条路,长安街,向阳街,西三条路,肇庆街,东新荣街,西海林街,东四条路,兴中路,地明街等14条,各级道路总计绿化街路238条,乔木68000株,灌木21000株,道路两侧绿地面积28.4公顷。
3.2牡丹江道路绿地的断面布置形式
在城市道路常用隔离绿带的形式组织城市交通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将路面横断面分成不同的类型。道路绿地的布置形式取决于城市道路的断面形式,我国城市道路分为一板式、二板式、三板式等,城市道路绿地对应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三板五带式等断面形式。
一板二带式:即1条车行道,2条绿带。这是最常见的绿化形式,牡丹江市一板二带式有太平路、新华路、东小一条路、沿江街、景福街、东二条路、东五条路、东六条路、东七条路、建安街、明安街、拥军街、天安路、祥云街、中华路、康佳路、新荣街、向阳街、圣林街、兴平路等。
二板三带式:即分成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和2条行道树,中间以1条绿带分隔开,共3条绿带。此种形式对城市面貌有较好的效果,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牡丹江二板三带式有乌苏里江路、镜泊湖路等。
三板四带式:用2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条,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4条绿带。牡丹江三板四带式有光华街、平安街、西三条路、东四条路、海林街、地明街、兴中路、兴凯湖路等。道路绿化树种见表1。
3.3牡丹江道路绿地存在问题
(1)树木生长不良。新华路、东新荣街、等街道行道树种植方式是树池式,虽然树池有池沿,池内铺植草砖,但树池面积小,土壤仍然板结,影响水分渗透及空气流通,树木生长不良。
(2)行道树品种单一。牡丹江市道路绿化植物种类较多,但常用道路绿化的乔种类较少,行道树中95%是杨、柳、榆树。景观效果单一,抗病能力差,影响了层次性、生态性和生物多样性
(3)设计形式单调,植物层次少,道路绿地率较低。乔、灌、草搭配较多,绿化带很少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乔、灌、花、地被的立体种植结构。
(4)观果、观叶和特色植物应用较少。季相变化少,夏、秋季节开花的花灌木种类少,彩叶树种很少使用,设计手法单调,不能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效果。
3.4牡丹江市道路绿地的建议
(1)加强养护和管理。定期对行道树进行修剪,喷洒农药,减少病虫害的威胁。定期对其进行灌溉和喷水,保证植物所需足够的水分。
(2)树种的选择注重变化,体现“一路一树”,在山杏一条街,京桃一条街,京桃一条街,黄刺梅一条街基础上创造更多特色路段。
(3)植物配置乔、灌、花、地被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注重色彩和季相的搭配,依靠多样性的配置形式和特色树种,创造多样性的道路绿地景观。
4推荐适合牡丹江生长的道路绿化树种及配置模式
4.1植物种类推荐
在选择道路绿化树种时,首先应考虑适地适树,采用乡土树种或驯化树种;其次考虑耐贫瘠、耐修剪、抗污染、抗病性的树种;再次选择能大量采购的树种。适合牡丹江地区生长的植物数量较多,现简要推荐如下:
(1)常绿乔木:红皮云杉,白扦云杉,青扦云杉,红松,樟子松,赤松,沙冷杉(沙松),杜松,桧柏。
(2)常绿灌木:铺地柏,砂地柏。
(3)落叶乔木:长白落叶松,胡桃楸,新疆杨,银中杨,垂柳,旱柳,垂爆109柳,白桦,黑桦,蒙古栎,春榆,大果榆,榆树,裂叶榆,毛山楂,山丁子,东北杏,杏,李,京桃,稠李,山桃稠李,山梨,花楸,水榆花楸,山槐,黄檗,糖槭,白牛槭,拧筋槭,色木槭,元宝槭,假色槭,小楷槭,文冠果,桃叶卫矛,乌苏里鼠李,紫椴,糠椴,沙棘,水曲柳,梓树。
(4)落叶灌木:大叶小檗,细叶小檗,东北山梅花,京山梅花,长白茶,金老梅,银老梅,毛樱桃,郁李,榆叶梅,玫瑰,黄刺玫,珍珠梅,柳叶绣线菊,毛果绣线菊,树锦鸡儿,胡枝子,茶条槭,卫矛,红瑞木,东北连翘,水蜡,紫丁香,四季丁香,什锦丁香,洋丁香,红丁香,辽东丁香,暴马丁香,金银忍冬,黄花忍冬,长白忍冬,紫枝忍冬,朝鲜接骨木,鸡树条荚迷,锦带花。
(5)木质藤本:五味子,狗枣猕猴桃,南蛇藤,三叶地锦,五叶地锦,山葡萄。绿篱模纹13种小叶丁香、珍珠绣线菊、茶条槭、连翘、锦带花、水腊、偃伏木、金老梅、银老梅、桧柏、云杉、青扦、砂地柏。
(6)宿根花卉:费菜、斑叶景天、八宝景天、荷包牡丹、肥皂草、福禄考、匍匐福禄考、马莲、射干、鸢尾、卷丹百合、百合、大花萱草、金娃娃萱草、花玉簪、紫玉簪、荷兰菊、芍药等。
4.2适合牡丹江市道路绿化景观典型植物配置模式推荐
(1)行道树绿带:落叶乔木+落叶乔木间植,落叶乔木+灌木间植,落叶乔木+灌木。
(2)中央分车带:小乔木+灌木+模纹(点缀少量)+绿篱+花卉+地被,秋景树(秋色叶树、秋季观果植物)+常绿灌木十花灌木+草坪,小乔木+灌木球+草花+草坪。
(3)两侧分车带:常绿乔木+落叶乔木+花灌木+常绿灌木十草坪,落叶乔木+整形式低矮常绿篱+地被+草坪。
(4)路侧绿带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景观休闲游憩型”配置模式,“果树观光型”配置模式,“抗污染防护型”植物配置模式,“节水型”种植模式,“观赏型”种植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S].1998.3.
[2]刘承珊,曹洪虎,黄建.城市街道绿化规划设计探讨[J].江西科学,2005.23(3):247-252.
道路绿化市场分析篇4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防护绿地;城市公园;生态设计;骨干植物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随着城市扩张,其周边用地性质会发生改变,其绿地的防护功能会相应转变为其他绿地功能,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等[1]。其中最主要的是改建为公园绿地,从而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公园面积等指标,使城市绿地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居民[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一般为单一树种林,如杨树、柳树、槐树等,在公园改建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低成本、快速成型、如何利用现状、整体建设的可实施性等特殊问题。在公园设计的行业规范中,城市公园中,建筑占地不超过5%,道路广场不超过10%,绿地不小于65%等。在防护林中,因其特殊性,大多数是临主干道、河流、铁路等区域。因此,改建的费用主要是地形和植物,地形和植物的设计在防护林改建中占主要的地位。
1城市防护绿地改造的作用与意义
1.1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的效率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会随着城市扩张而改建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等。因此,新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布局、结构会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下进行更合理的布置、构筑,从而使其更有效、更合理地服务于城市居民。
1.2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由于城市防护绿地改为公园绿地等,这样增加了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扩大了公园服务半径范围,提升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3美化城市景观
改建中增加树木的种类和品种,有各种观赏树木和花草的组合,形成美丽的景观,在美化城市景观上作用显著。
1.4提升周边价值
在当今城市土地资源愈加稀缺的情况下,公园绿地的价值无疑更加宝贵。一定面积的公园绿地可以改善居住和投资环境,使公园周边的不动产升值。
2城市防护绿地改造的设计原则
根据城市园林设计理论,城市防护绿地改造为公园绿地的设计,必须从公园的综合功能要求、环境质量要求和游人活动休憩要求出发,既要保证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又要达到人工艺术美与天然美的和谐统一[3]。其设计原则主要为:
2.1低碳经济和节能可持续的思路
在低碳经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可持续和低成本的园林是未来的趋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城市绿地更应采用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符合时展的要求。
2.2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日益面临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生存环境危机,客观上要求公园设计必须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
2.3满足人们休憩游乐的需要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满足市民休憩游乐的需要。
2.4符合园林美学原理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同园林美学相一致,园林美主要包括单体美和群体美2个方面。
3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3.1公园入口景观设计
公园的入口包括主要入口和次要入口,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南邻顺义减河,北邻顺义新城政府行政中心,东临潮白河森林公园,西临过境铁路。在设计中,入口采用与周边环境无缝对接的方式,采用主入口和多次入口组合的方式来满足城市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主入口分布在人流量大的顺安路两侧和区政府行政中心南侧;其他的为次入口,与周边的道路和场地无缝对接。主入口景观设计采用大地艺术、景观雕塑、花镜和轴线等设计方式和手法,彰显顺义蓬勃向上、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风貌;次入口主要起辅助作用,便于附近居民和小批量游人入园,这类入口的景观营造以高大的乔木为主,配以美丽的观花、观叶灌木和花卉,营造出一个郁密、优雅的小环境,给游人清新、幽静之感[4]。
3.2园路景观设计
园路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引导游人和连接各区等方面的功能。按其作用及性质的不同,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散步小道3种类型:
主要道路是公园道路系统的主干,依地形和地势的不同而做不同形式的布置。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以活力环道为主园路,园路宽4m,兼消防通道。
次要道路是主路的一级分支,联接主路,是各分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m。次要道路的布置既要利于便捷地联系各分区,沿路又要有一定的景色供观赏。
散步小道是最能细腻体现公园风景变化的园路,分布于全园各处,一般宽1.5m左右。散步小道或沿湖布置,或蜿蜒入密林,或穿过开阔草坪。
3.3生态与节能设计
地形设计是公园设计的基底,合理的地形是形成公园内部空间结构、经济合理、美学提升、生态性的重要基础。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在分析原地形排水、积水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设计地形,使其场地内达到无积水、土方平衡、土方量最低等,从而实现低成本建设和运营,体现生态、节能的设计理念。
3.4骨干植物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中,骨干植物是园林树木的乔木部分,是公园的核心和空间骨架,是景观生态栖息地。如杭州花港观鱼设计中,大草坪中的雪松及周边乔木是公园的骨干植物,是组成场地空间的主要构成元素。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因此,要搞好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必须合理地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这是建设好园林绿地的关键。
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在骨干植物空间处理设计上,采用正负形空间处理手法,公园西侧是由现有防护林改建而成的,因此将在现有密闭的林下空间改造成开放、半开放的多功能空间体系;而公园东侧由骨干植物围合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如大草坪、观赏植物专类园、运动场地、休闲广场等空间。各类空间主要有骨干植物围合和分割,这样方便分期建设,公园前期完成对骨干植物的施工,其整体性的效果就可以显现;后期分区进行各项功能性空间建设,其主体结构由骨干树种定型,从而解决了公园效果快速成型、整体建设的可实施性等问题。
4参考文献
[1]朱祥明,孙琴.英国郊野公园的特点和设计要则[j].中国园林,2009(6):1-5.
[2]阳慧.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以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公园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9(6):70-73,75.
道路绿化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问;环境心里;行为;可达性
1鲁巷广场及周边道路情况简介
鲁巷广场(见图1)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关山路、武豹路、鲁磨路、民院路、老武黄公路的交汇点上,是光谷地区重要的交通广场之一。鲁巷广场于2001年建成,由中心绿岛、环行车道及休闲绿化带3部分组成,广场基地净面积71000m2。
鲁巷广场的建立增加了城市绿化率,丰富了城市景观,目前已经成为武汉光谷标志性广场。依托广场建立起了光谷大厦、华美达五星级酒店、大洋百货、全国最长商业休闲步行街等。已经投入修建的武汉地铁线的出入站口也将设在这里。未来,鲁巷广场将成为光谷地区公共交通集散、商业休闲、展示、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标志性场所。
周边道路情况简要介绍:
珞喻路――整条道路从武昌中心商业区一直延伸至光谷高新技术开发区。
卓豹路――主要连接卓刀泉路和通向雄楚大街,车流人流量不大。
民院路――是通向光谷开发区、由南进入武汉市区的一条重要道路。周边有公司,大型住宅区和多所高校,车流、人流量均比较大。
关山路――光谷西班牙风情街位于此,总占地41.79万m2,是集购物、餐饮娱乐、旅游观光、休闲健身、商务办公、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商业步行街。
老武黄公路――是珞喻路城市主干道的延伸。沿道有华中科技大学、中百仓储购物中心等。
鲁磨路――周围有大量餐饮、娱乐场所。
2调研报告
鲁巷广场由建立至今,对光谷地区的交通和景观做出了贡献,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未来鲁巷广场将承载更大的景观形象及城市职能。所以,对鲁巷广场环境的调查并提出整改意见是有必要的。
2.1鲁巷广场车流量、行人流向的调查
2.1.1车流量统计:对鲁巷广场六个交叉口进行半小时车流量大致统计。(见表1、2)
2.1.2行人流向统计:由于设备和人员条件有限,只能通过观察和总体印象,分析得出结论(见表3)。
2.2有关市民在鲁巷广场的行为活动调查
2.2.1中心绿带休闲区(见表4):
2.2.2周边环形绿带休闲区:
广场周围大致分三块环形绿带休闲区(见图4)。这三处休闲区均设置有休息设施,包括休息椅、休息亭等。有一系列的主题雕塑、书报亭等设施。
2011年4月20日,笔者对休闲区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此活动的人明显比在中心广场上的人多。
9:00-10:00,主要活动人群:中年,青年。中年人有时会驻留或穿行。青年人穿行或坐在休闲区等人、聊天。
11:00-13:30,主要使用人群:中年人,青年人,儿童。中年人仍以穿行和稍作停留为主。青年人特别是学生和上班族中午会在此休息。儿童以穿行为主,有时会停留玩耍。此时休闲区内人数比较多。
14:00-16:30,主要使用人群:老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主要围坐在一起聊天。周围也有不少购完物的人在此休息。
18:00-20:00,主要使用人群:中年人,青年人,儿童。中年人依旧是以穿行为主。年轻人在休闲区内最多。活动多数为聊天、等人、谈恋爱。儿童多在嬉戏玩耍。
2.3鲁巷广场周边地下通道的调查
目前鲁巷广场地下通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I”字型,一部分呈“T”字型。在环形交叉路口修建地下人行通道,能够很好的解决广场和街边的可达性问题。
通过抽样采访了22人,其中老年人5人,中年人6人,青年人9人,儿童2人,得到了如下评价:
老年人:两种通道评价均不高。由于电梯装配完成后一直未投入使用,使老年人进出地下通道需要花费很大体力。
中年人:对于“I”型通道的评价好于“T”型通道。他们觉得“I”型通道给他们带来了便捷与安全。但是通道内部比较阴暗、时常会有垃圾。
青年人:认为地下通道的修建表现了武汉城市建设的需求。不仅给购物、休闲、娱乐带来了方便,也实现了人车分流。对于“T”型通道他们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儿童:一名儿童认为地下通道是他玩耍的好地方。另外一名女孩却认为地下通道灯光较暗,相对而言她比较愿意走马路。
3分析及结论
3.1调查报告一:
通过对道路环境的分析,对车流,人流量进行一个综合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至鲁巷广场的道路,人、车流量综合最大的道路是珞喻路,其次为老武黄公路和民院路,鲁磨路人流量较大,车流量较小,卓豹路人、车流量均相对较小。
(2)车流主要滞留干珞喻路口,人流主要滞留于鲁磨路口。
(3)人流密集时间段主要集中于上、下班时间。
(4)鲁巷广场的人流量和车行量呈上升趋势。未来的地铁2号线的建成将使这种情况越演越烈。
3.2调查报告二:
有关市民在鲁巷广场上的行为活动,以及心理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1)进人中心绿带休闲区的人极少,说明了该区域可达性差且吸引力小。
(2)进入中心绿带休闲区的人主要为青年人,说明该市民广场缺少对各层次人群的关注。
(3)广场环形绿带休闲区使用人数明显比中心广场高,说明了该区域可达性较好。
(4)在广场环形绿带休闲区内人们最多的活动行为是穿行,休息座椅利用率地下,说明该区域缺少对大众的吸引。
3.3调查报告三:
有关鲁巷广场周边地下通道的情况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两段地下通道内环境都不甚理想,设施不完备,有待改进。
(2)“I”型通道由于地理优势,人流量大:“T”型通道虽然连接了中心广场,但由于内部环境和地理位置不利,人流稀少。
总的来说,鲁巷广场的设计主题不明、功能模糊,之后修建的地下通道也不能解决其问题。鲁巷广场本应成为光谷地区景观的标志,成为市民向往和喜爱的场所,现在却成为了光谷地区景观的“鸡肋”。
目前如果不能将人流和车流进行有效控制并对广场进行有效的改造,必然使其功能降低,那么随着地铁的开通,光谷地区将面临更大的交通和可达性问题。
4整改建议
对鲁巷广场整体环境的整改,首先要明确广场目前的定位,随着未来光谷地区的发展,该广场必然需要进行更新。整改建议主要有:
(1)在老武黄公路与鲁磨路间修建通地下人行通道,这样在几处车流人流量大的路口都设置了地下通道,使人车分流;同时,三条地下通道具有了连续性,形成一个连续的步行网络。
(2)在不破坏中心广场绿化的前提下,设置更多的休闲设施,丰富大众活动,关照各年龄层次的人群,营造有活力的人性场所效应。
(3)环形绿化休闲区内休闲设施陈旧,布置位置也不太合理,为了扩大休闲设施利用率,建议更换、重新设置休闲设施位置。
道路绿化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精细化管理
1城市道路绿化功能分析
遮阳、降尘降噪,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等都是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另外,城市道路绿化能够呈现直观美、寓意美和抽象美。美好的环境不仅使街道立面统一、协调,还能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提高人们的素质。
2城市道路绿化特点和重要性
2.1城市道路绿化特点
首先,绿地人为破坏事件时有发生,人为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其次,地面辐射热较高的水泥路和柏油路两侧,再伴随车辆所排放的热量,造成的空气干燥,必定影响道路绿化;现在城市中高楼林立,遮挡了部分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影响植物的生长;除此之外,城市道路绿地的土质,绿植种类,城市气温和湿度都会有影响。在车行道上,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广场以及停车场等地方进行道路绿化,能够实现控制人潮和车流、组织交通,起到改善确保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等作用。
2.2城市道路绿化重要性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感受到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有利于生态平衡。道路是城市的脉络,在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大部分的城市中,交通、划分片区只是道路绿化其中的一个功能,道路绿化更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因为道路绿化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
3城市道路绿化既存的问题
3.1缺少统一且科学的规划
由于缺乏城市道路绿化等知识,盲目地选择植物的品种,不合理地配置植物,导致的结果通常是植物因为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死亡。由此可见,城市道路绿化缺少统一且科学的规划,不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影响了城市整体绿化效果。
3.2片面强调效果,忽视管理层面
对绿化行业的特殊性认知不足,片面强调绿化景观效果,不重视养护管理[1]。后期管理资金投入少,管理水平难以提高,而且养护管理机制和设备相对落后,无法跟上绿化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
3.3巩固绿化成果工作不到位
巩固道路绿化成果等后期护理工作和道路绿化工程建设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做好巩固道路绿化成果工作,才能确保提高绿化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或最大化收益。但目前我国道路养护投入费用普遍较低,某些路段的护养机械设备陈年老化得不到修护,养护工人得不到专业化的培训,而且在城市道路绿化的过程中,植物容易受到当地的土质、空气质量、种植面积、树种、城市气温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病虫害。
4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
4.1精细化管理目标
根据分析得出的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的方向,制定了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和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结合绿化植物的生长特点,寻找节约经济、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正常维护养护的管理模式,科学高效地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2],科学有效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绿化的发展。
4.2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4.2.1合理规划,协作建设。结合城市道路规划的特点,打造城市个性化道路特色。道路绿化带主要应用乔木、灌木、花草,形成丰富层次的植被群体,优化行人道的步行氛围,使其更加舒适。其次,加强与多部门、多渠道的协作建设,防止盲目建设,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要降低养护成本,选择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品种。4.2.2加大宣传力度,狠抓落实。首先,加强城市道路绿化的宣传力度,独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护绿意识,让其认识到绿化的重要性,关注并参与到保护绿化的行动中;其次,强化养护队伍的整体技术管理建设;第三,加强作业队伍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降低管理风险;第四,执行管理责任到人机制,管理责任明确具体,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第五,建立可查询的设备管理档案制度,做到物尽所值;第六,实行制度建设,狠抓落实,待用无遗;最后,推进养护管理分项核算建设。4.2.3注重细节,技术创新;区别管理,科学养护。结合城市天气、气候等因素,制作城市道路绿地月历,记录每月每周的管理重点;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各项管理措施,观察各类植物种类的生产特点,精细化养护,区别管理,科学养护;结合道路绿化的整洁度,绿植的修剪程度等指标,建立可量化考核办法,制定完善的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评比制度;注重创新,探索有效可行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途径,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必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精细化管理初探[J].现代园艺,2016(15)
-
医院感染科范文简短,医院感染科范文
关于医院感染科范文简短篇1一、政治思想方面全科人员在邓院长的领导下,掀起了“爱岗敬业、以院为家”的热潮,我科人员积极响应院里各项号召,遵规守制、献计献策,时时刻刻与医院..
-
医院门诊感染总结范文,医院门诊感染
有关医院门诊感染总结范文(精)篇1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临床为依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为方向,以“预防为主..
-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作文(优秀范文)(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作文篇1萝叶已泛黄,普洱已泛凉,旧时的紫丁香弥漫街头,只有那深深的感动夹在泛黄的书页中,成为留在我记忆中的芬芳。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正值初夏,没有太多的燥热,风..
-
共青团入团申请书范文字(整理3篇)
共青团入团申请书范文400字
敬爱的团组织:我叫xxx,是xx级xx班的。经过这段时间的政治思想学习,尤其是在团组织的教育帮助下,我的思想觉悟得到进一步升华,现在郑重向团支部提出申.. -
山西绵山导游词范文,山西绵山风景区
山西绵山导游词范文(推荐)篇1发包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民身份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
-
创建文明城市征文范文好作文推荐(
创建文明城市征文范文通用篇1在这个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为了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干净、整齐、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我镇政府发出了创建文明城市的号召,我们每一..
-
调解协议书格式范文(整理4篇)
调解协议书格式范文
甲方: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甲方骑摩托车不小心撞伤乙方后,甲方及时履行报警和救助.. -
年退休教师感言发言稿范文,退休教师
2022年退休教师感言发言稿范文教师退休感言个人发言稿优秀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把大家从课堂上拉下来,齐聚在此,是要为与我们并肩作战多年,对我们关怀备至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