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雷雨中班音乐教案(精选5篇)

daniel 0 2024-05-13

夏天的雷雨中班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⒈、通过歌曲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夏天雷雨闪电等明显的气候特征,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⒉、让幼儿了解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⒈、提前观察夏天雷雨闪电现象(可根据天气情况随机进行)。

⒉、打雷下雨的录音。

⒊、人们避雷的课件。

活动过程:

⒈、听录音,组织幼儿讨论:

⑴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⑵电闪雷鸣下大雨时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⑶电闪雷鸣时你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

⒉、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

⑴用诗歌的形式介绍歌词。

⑵让幼儿初步懂得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⑶让幼儿初步了解和学唱切分音,增强节奏感。

⒊、出示人们避雷的图片,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⒋、引导幼儿在美工区进行美工活动,添画“夏天的雷雨”并分析它与春天小雨的不同。

⒌、组织幼儿讨论下雨时人们的防雨工具,绘画“雨伞”。

活动反思:

“闪电雷鸣”对小班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初次放录音时,孩子们都做出了很夸张的.表情,并用手掩住了耳朵,结合录象加上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对电闪雷鸣不再害怕,并明白了他们的简单原理。活动中,孩子们对切分音的掌握不错,对一问一答的形式很感兴趣。延伸活动中,孩子们对避雷很感兴趣,教师抓住这一时机,把知识传授给孩子。

夏天的雷雨中班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2、进一步感知夏季的季节特征。

3、体验唱歌的乐趣。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1、准备录音机,歌风《夏天的雷雨》的音乐磁带。

2、准备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录音。

3、准备手电筒,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录音,引出活动主题。

1、播放雷雨录音,让幼儿倾听。

2、引导幼儿猜一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什么时候听这种声音?

二、引导幼儿讨论。

谁看见过夏天的雷雨?它是什么样的?

三、组织幼儿观赏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

1、请幼儿说说图片的内容:例如:闪电的画面,闪电过后下雨的画面。

2、启发幼儿说说看到雷雨的感受。

3、引导幼儿讨论:打雷和闪电时应该怎么做?例如:用双手掩着耳朵,张开嘴,不能站在树下,要留在安全的地方等。

四、学习歌曲《夏天的雷雨》。

1、教师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引导幼儿倾听,欣赏。

2、引导幼儿说说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3、教师朗诵几遍歌词后,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学唱歌曲。

五、幼儿表演歌曲《夏天的雷雨》。

1、引导幼儿自选取扮演打雷公公和闪电婆婆的角色,分别拿着手电筒和乐器演唱歌曲。

2、指导幼儿分角色扮演,如唱到“一闪闪”时,闪电婆婆便把手电筒开关数次,唱到“轰隆隆”时,打雷先生便要敲打乐器。

3、根据幼儿的兴趣交换角色重复表演。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的音乐歌曲选择上我们应该依据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节奏节拍适合的的歌曲。当然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的,有规律性的歌词的歌曲。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孩子们兴趣性高的歌曲等等。我们的在进行音乐活动中更多的会关注。幼儿的兴趣、乐曲的音域以及歌词要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夏天的雷雨》是一首问答歌,它以设问作答形式表达内容,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多问多答。形式活泼、问者自由,答者也无拘无束,句式简单,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别、联想能力大有裨益。

在音乐活动中我总是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和幼儿一同活动,和幼儿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来带动幼儿,避免了纯理性的传授,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枯燥、机械地模仿。幼儿在25分钟欢快的音乐活动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乐,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和幼儿的互动有所加强,更加注重幼儿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把舞台让给了幼儿,幼儿是课堂的主体。我的宗旨是能让幼儿在快乐、轻松地氛围中学习音乐。让幼儿能在美妙的音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我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要不断摸索,不断前行。

夏天的雷雨中班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夏天打雷、下雨、闪电的不同声音,引导幼儿学着用乐器表现雷雨时的各种声音。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音乐录有闪电、雷、雨声的音带鼓、沙球、三角铃等打击乐器若干

认知准备:幼儿生活中曾感知过下雨、打雷。

活动重点:

安静听赏,了解打雷时的自然现象。

活动难点:

愿意用小乐器表现不同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播放录有雷、闪电、雨声的音带,让幼儿说说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这些声音你们听到过吗?什么时候听到的?

小结:夏天来打了,常常会打雷、下雨、还会闪电,它们发出不同的声音,小朋友不要害怕,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二、歌曲——夏天的雷雨

1、完整欣赏一遍

歌曲好听吗?你听到里面都唱了什么?一闪闪是什么声音?轰隆隆是什么声音?哗啦啦又是什么声音呢?

2、再次欣赏

说说歌曲里下雨打雷、闪电是什么声音?

3、乐器模仿

出示各种鼓、沙球、三角铃不同的乐器,让幼儿来选择乐器,并敲击乐器模拟闪电声、雷声和雨声

个别幼儿上来敲打

说说声音像什么?

播放音乐。请幼儿用小乐器模仿不同的声音

三、活动延伸:

找找夏天到了,大自然还有哪些声音?

夏天的雷雨中班音乐教案篇4

目的:

1、在演出唱的根本上,引诱幼儿能应用种种质料表示下雷雨的景象。

2、继承引发幼儿对炎天的雷雨摸索的爱好。

运动预备:雷声灌音,鼓,沙球,空饼干盒,银色装潢带,分离装有米粒、豆子的瓶子等。

运动重点:摸索利用种种质料来表示雷雨。

运动难点:选用的质料与表示的内容是否匹配。

历程:

一、导入运动,引起爱好

1、听,这是什么声音?(雷声)气候立刻就要怎么样了?

2、小结:雷雨是炎天才有的征象。

二、幼儿手工制作阐发评论辩论,演唱歌曲

1、阐发闪电、雷声、雨声的特色,经由过程差别的演唱方法加以表示。

2、分组演唱,一问一答,表示歌曲特色。

三、摸索实践,履历交换

1、引诱幼儿用种种质料来表示闪电、雷声、雨声的特性。

2、勉励幼儿勇敢报告本身的选择是否符合?为什么?

四、互助演出,体验痛快

1、能边唱边用种种质料举行表示。

2、经由过程演出体验乐成的痛快。

夏天的雷雨中班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与同伴一问一答接唱歌曲,体验合作演唱歌曲的乐趣。

2、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有节奏表达出歌曲中雷雨的各种声音。

3、通过歌曲来发展幼儿丰富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钢琴一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小鸟醒来了、种瓜、小动物叫

2、韵律活动:鞋匠舞、摘果子、快乐舞

二、基本部分

1、弹奏歌曲旋律,引起幼儿回忆歌曲的名称和内容。请小朋友听听老师弹的是什么歌曲?歌曲里唱了什么?

2、老师示范演唱歌曲,引起幼儿对歌曲的回忆。

3、老师和幼儿一起复习歌曲两遍。

4、引导幼儿唱好切分音和跳音。

5、教师指导幼儿学习与同伴一问一答接唱歌曲,体验合作演唱歌曲的乐趣

6、引导幼儿尝试两两合作一问一答对唱歌曲。

7、引导幼儿探索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歌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回答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

8、师生接唱歌曲——男女接唱歌曲——个别幼儿问,集体回答唱。

9、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三结束部分复习歌曲《萤火虫》要求幼儿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 下一篇:初一地理教学计划(精选3篇)
    上一篇:高中班主任自我鉴定,高中班主任自我鉴定500字(整理3篇 )
    相关文章